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我在古代有工厂在线阅读 - 第281章 真相只有一个!

第281章 真相只有一个!

    通州。

    定位传送回来的时候是中午。

    其实一来一去没花费多少时间,王琛计算了下,大理寺陈寺卿押解冷艳过来的话,大概需要两天时间。

    自己虽然从王世美嘴里得到了足够多的情报,但是一些证据还没有收集齐,俗话说口说无凭,没有证据想要定罪比较困难。

    于是,他叫来了丁签判。

    走廊尽头,靠窗位置,外面阳光照射进来,暖洋洋的。

    王琛靠在窗口抽烟,“募兵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后边儿传来丁签判恭敬的声音,“募兵告示已经送到各村口张贴,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王琛转过身靠在墙上。

    丁签判苦笑道:“暂时只招募到两人愿意当乡兵。”

    我晕。

    就俩?

    你逗我玩吧?

    哪怕募兵告示刚刚贴出去,照理说应该也不止这么多啊。

    王琛有些懵逼道:“难道你没写清楚待遇?”

    “写了啊。”丁签判一五一十道:“我还按照您的要求去写,募兵费按照禁军待遇,一次性给予十贯钱,而后例钱一贯,外加两石粮食、肉五斤、春冬赐衣有绢绵,或加绸布、缗钱,这里差不多又等同两贯钱了,甚至您说的家眷跟随帮忙煮饭、后勤也有一贯五百文的例钱,比禁军还优,但就是无人愿意参军。”

    王琛蹙眉道:“这么好的待遇他们还不肯参军?”

    “咱们静海百姓不缺衣食。”丁签判摊摊手道:“若无战事,他们或许还愿参与,但您也知道,吴越、北汉未降,大家都生怕会上战场,自然不肯参军。”

    王琛无语了,没有军队哥们儿还玩毛啊,他想了想,“回头你再加一条进去,若是有人愿意参军,其子女皆可免费入学,并且学院包吃包住。”

    嗨,本来就要在北宋培养“技工”,义务教育么,肯定先准自己人。再说了,王琛可没想让士兵们的子女学习四书五经,他准备按照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程来,一旦“初中毕业”,成绩好的继续上“高中”,成绩不好的嘛,去“技校”。

    而且为了尽快培养出合格的技工,他准备把小学课程和初中课程压缩在五年之内,小学三年,中学两年。

    虽然时间长了点,但是想要经营一个势力,教育是重中之重,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不是开玩笑的。

    丁签判眨眼道:“那样的话要不少钱呢。”

    “我知道,你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王琛交代完这件事,道:“这件事可以暂时不用着急,你先去帮我办另外几件事。”

    “您吩咐。”

    “第一,拍衙役走访被灭满门的华家邻居乡亲,问问他们案发当日见到什么人进出华家,什么时辰。”

    “好,还有吗?”

    “还有件事,你找十来个衙役,弄点慈石系在绳子上,去通州南城门的濠河里吸附东西上来,若是发现铁质发簪立刻呈上来给我。”

    “下官明白。”

    “去吧。”

    丁签判匆匆走了。

    王琛看了一眼,他知道丁签判这个人平日里喜欢贪污,但是这个人听话,除了官场上的情商不怎么高之外,执行能力也非常不错,值得培养成心腹。

    慢悠悠往里走。

    把柳琦红、王云仓、陆正清和王文秀四个人信得过的人喊进了过来。

    办公室里。

    王琛屏退了其他人,看着四个人,道:“我现在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们四个人去做,只是你们得向我保证,这件事除了我们五个人知道外,不能有第六个人知道。”

    作为小妾的柳琦红第一个道:“官人,只要是您吩咐下来的事情,哪怕是死,奴家都不会在外面说一句。”

    王云仓和王文秀都没什么问题,他俩都要靠王琛生活呢。

    只剩下陆正清。

    王琛瞧过去,道:“陆录事,你呢?”

    陆正清这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初为了能当官,对王琛各种巴结,甚至面对当时通州巨擘林家那种庞然大物的时候,此人都愿意冲锋陷阵,可想而知对权利迷恋到什么地步,说真话,王琛生怕有一天这货会出卖自己。

    “知州。”陆正清一脸严肃道:“自打我由吏升官之后就说过,以后为您上刀山下油锅都在所不辞,您不用怀疑我。”

    王琛听得懂,对方无非是说林家这件事把他们捆绑在一根绳子上,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点了点头,“既如此,我给尔等看一样东西,而后,再和你们详谈。”

    四个人都没说话。

    王琛把立体投影仪拿出来,连接上电脑,然后关上灯播放陶先生给自己拍摄的短片。

    柳琦红、王文秀等人刚一看见立体投影短片都吓了一跳,王云仓更是险些跳起来逃走。

    幸好王琛安抚了他们。

    等到看完短片后,王琛伸手把桌子上四份早就准备好的“台词本”递过去,“你们把里面的内容背熟……背不熟也没事,反正到时我说什么,你们就按照本子上写的回答,其他人说话不用理会。”

    “好。”

    “明白。”

    四个人接过本子看了起来。

    柳琦红瞥了几眼,抬起头讶然道:“官人,你是让我们扮演华三妹一家?”

    王琛笑眯眯道:“不错,成,闲话不多说,我先教教你们这些东西怎么使用。”

    随后,他教四个人怎么样使用电脑,如何使用麦克风、音响、电风扇和对讲机之类。

    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稀奇的东西,全都兴奋坏了,一边玩一边啧啧称奇。

    王琛也累得够呛,教了他们足足大半天,一直到夜里八九点,才确定四个人不会出错,临睡前,他又叮嘱四个人明天继续排练。

    ……

    次日中午的时候。

    正当王琛在布置准备充当公堂厂房的时候,丁签判带来一个好消息,发簪找到了,华家附近的两三个邻居也回忆起案发当日确实见过王世美,愿意出来指证。

    王琛又亲自接见了华家的三个邻居,询问了一些事情。

    又过了一日。

    上午的时候,大理寺的陈寺卿、淮南东路转运使范旻勾、通州知州曾环以及负责司法的四个部门司理参军等等官员齐聚一堂。

    经过协商,在王琛的强烈要求之下,众人答应今晚审案。

    为什么要晚上审案?

    因为王琛要使用一些“阴谋诡计”,必须利用夜晚的环境。

    ……

    关于华家十三口灭门案今晚开审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人都知道这次的主审官是王琛,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兴风作浪,整个通州静海范围之内都对王琛展开了强烈质疑。

    贩夫走卒。

    豪门世家。

    乃至通州州衙官员们。

    都跟打了鸡血似得。

    一名通州城颇有名望的老叟就公开炮轰了王琛当主审官,大致是这么说的:华家十三口被灭乃是震惊通州的大事,嫌烦冷氏据说乃是静海知州王琛的长工,难道审案不用避嫌?不用回避?王知州成为此案主审官,很有可能会徇私舞弊!

    寻常说来,一个老叟说的话能掀起什么浪花?但偏偏,这名老叟是通州著名教书先生,从业三十余年,门人弟子填其室,很多读书人一瞅,嚯,老师都开炮了,肯定得鼎力相助啊。

    于是炮轰声更响烈了。

    “是啊,太徇私了。”

    “王知州审自家长工的案子?要没猫腻,我爸脑袋拧下来!”

    “朝廷这是在搞什么?为何会让王知州成为华家灭门案主审官?这不是胡闹么!”

    “王琛他是什么?当官之前一商人而已,他懂审案吗?审什么?还不是想包庇自家长工?”

    “这是蒙蔽世人啊!”

    “天理何在,王法何在!”

    “王琛有什么资格?他不配当这个主审官!”

    “没错,今晚咱们都去看看,要是发现他真的徇私目无王法,吾等联名上书去汴京告御状,我辈读书人,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哪怕他贵为静海知州又如何?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此乃我等读书人的风范!”

    ……

    另一边。

    汴京,皇宫里。

    赵匡胤也在密切关注这件事,他刚刚收到八百里加急,得知了一些信息,然后他笑呵呵地把文书往桌子上一扔,“晋王,你也看看。”

    赵光义挺机灵,拱拱手道:“不敢,不敢。”

    “让你看就看。”

    “好。”

    赵光义拿起文书看了起来,半响后,他蹙眉道:“陈寺卿为何答应王大夫成为主审官?人犯冷氏不是王大夫的长工吗?照理说应该避嫌啊。”

    赵匡胤笑吟吟道:“我早知如此,特地叮嘱陈寺卿,一旦人犯或者王大夫提及便允了。”

    赵光义瞬间反应过来,一惊,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赵匡胤微微颔首。

    是的,他就是要让王琛在老百姓口碑中变坏,失去公信力度,一旦这件案子王琛想要徇私舞弊,回头整个静海肯定没人服,到时再想全盘掌控静海?不可能!

    “王琛此人宛如潜龙在渊,还未苏醒,若是得势,恐怕我赵家天下会被窃取。”赵匡胤目光深邃地盯着赵光义,“我和你有金匮之盟,未来皇位还要你来接任,一定要记住,若是王琛鼓捣出电能,立刻杀!无!赦!”

    赵光义唯唯诺诺道:“不敢不敢,陛下的皇位应当传给皇侄。”嘴里这么说,他心里却对赵匡胤的话有些不以为然,赵光义觉得王琛是个人才,平时也没什么野心,在京城的时候和权贵们没啥接触,之前要五十万贯钱的时候,还得罪了不少人,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谋反?怎么可能会窃取赵家江山?反正他是想好了,以后要是能当皇帝,一定要重用王琛。

    赵光义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盼望超越开国帝王的哥哥赵匡胤,盼望成为千古一帝,和始皇帝齐名,甚至是超越,但是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凭自身能力想要达成这个目标非常困难,王琛的出现,让赵光义看到了希望,电能、工业雏形、经济理论,等等等等,他都觉得,一旦能够实行成功,势必会让社会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大宋朝也会变得更加强大,横扫天下不是没可能。

    到时,千古一帝秦始皇算什么?

    赵光义心中火热,恨不得立刻取代赵匡胤成为皇帝,但是他这个人城府非常深,半点都没露出野望。

    “呵呵,说笑了,我说过皇位会传给你,一定会传。”赵匡胤面目和善,言罢,他挥了挥手,“我有些倦了,你退下吧。”

    “是,陛下。”赵光义恭恭敬敬走了。

    赵匡胤盯着赵光义的背影,笑容渐渐消失,眼眸子里慢慢浮现出狠厉的目光。

    随即,赵匡胤摇摇头,又看向东南方向,冷笑一声,“不归朕所用,那朕就灭了你!”

    ……

    通州城舆论一片倒!

    王琛头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本来很多平头老百姓听到静海知州上任后第一次审案还挺期待的,结果听到那么多读书人各种痛斥,他们渐渐也质疑起来,是啊,这个新上任的静海知州该不会是坏官吧?

    其实这就是赵匡胤想要的结果。

    是的,哪怕这次王琛利用主审官的权利保下了冷艳,自身的名望也会在民间、读书人、豪门世家和众多官员眼里降到冰点,到时,没有人会服,到时,王琛就变成“孤家寡人”了。

    不愧是开国皇帝,步步是陷阱,如果换成北宋任何一个人,这都是一个死结,因为华家灭门案,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根本无法侦破!

    但可惜,王琛不是北宋时代的人。

    ……

    天渐渐黑了。

    气温越来越冷。

    或许是太冷的缘故,连月亮都娇羞地躲藏了起来,天空中乌云密布,黑压压一片,似乎随时可能下雨。

    在这么重要的夜晚,王琛第一次换上了静海知州的官府,今天是他第一次审案,也是和赵匡胤博弈的最重要环节,他非常重视。

    “琦红,准备的怎么样了?”王琛束上腰带。

    背后传来柳琦红清脆的声音,“万无一失。”

    “你们台词都背熟了吗?”王琛捧起管帽,转身看向其他三人。

    王文秀立刻道:“滚瓜烂熟。”

    “嗯,那就行,到时随机应变。”王琛随手把对讲机的耳机塞进耳朵里,话筒线藏在管帽之内,用假发遮住,“你们随时听候命令按计划行事,一步都不能出错。”

    王云仓信誓旦旦道:“要是出错了,您扣我例钱。”

    王琛笑道:“你那几个例钱够我扣吗?”

    陆正清谄媚道:“今晚一过,您将成为我们通州静海的青天大老爷,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城隍老爷呢。”

    “呵呵。”王琛笑了笑没说话。

    确实,如果按照计划执行圆满,自己很有可能会在通州静海百姓心目中封神,虽说封神会被当权者猜忌,但是赵匡胤都这样对自己了,王琛已经无所顾忌。

    充当公堂的厂房。

    大概七点钟样子,天已经全黑了。

    王琛带着静海州衙负责刑事方面的官员们从里面跑出来,刚到公堂后衙,遇见了熟人。

    只见曾环和通州州衙的司理参军、判官等人一起前来。

    “王知州。”

    “见过王知州。”

    几个人跟王琛打招呼。

    王琛迎上前去,同样回应道:“曾知州,郑判官。”

    曾环关心道:“准备的怎么样了?”

    王琛道:“还行,不过第一次开堂,还得向您求教。”

    曾环笑呵呵道:“有什么不懂的你最好提前和我说,别待会上了公堂闹笑话。”

    “好的。”王琛请教了一些不懂的事情。

    曾环一一解答。

    郑判官也跟在后面补充了几句,最后道:“王知州,你切莫紧张,以后这种事多着呢。”

    一边聊,几个人一边继续向外走。

    到了公堂位置,王琛又看见了范旻勾等人,大概十几个官员,其中包括了大理寺的人。

    范旻勾一看见王琛出来,就率先拉着介绍道:“王知州,有几位大理寺的你不太认识,我给你介绍一下。”然后他开始介绍起来,“这位是孙少卿,掌折狱、详刑,这位是刘详断官,这位……刑部侍郎、这位是御史中丞。”

    “见过孙少卿。”

    “王知州有礼了。”

    “典御史,舟车劳顿了。”

    “还好还好。”

    王琛和大家一一问好。

    这些京官们也跟他客气了一下。

    可以看得出来,今天阵势很大,赵匡胤直接派出了三堂会审,什么是三堂会审?就是大理寺、刑部同御史中丞一起审案,一般人没这个待遇,只有重大案件才会。华家十三口被灭,在当今时代已经算得上特大型重案了,三司会审很正常。

    王琛是主审官。

    但是,在场的人其实心里都不这么想,尤其是京官们,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主角,王琛才当官多久,会审案吗?就算会,种种证据都指向了冷艳,断然没有翻案的可能性。

    所以他们根本没把王琛放眼里。

    半响后,客套认识完了,王琛准备开堂审案了。

    刚捧起卷宗,见到迎面而来的大理寺陈寺卿迎面走来。

    王琛忙问好,“陈寺卿,就等您一起开堂了。”

    陈寺卿看都没看王琛,嗯了声,直接走到公堂上坐下。

    王琛倒也没有在意,知道对方是赵匡胤的人,赵匡胤要敲打自己,陈寺卿怎么可能给自己好脸色?不过嘛,不管对方给不给好脸色看,王琛是不准备让他们舒服了,今晚,翻案才是最重要的。

    王琛捧着卷宗来到主审官的位置坐下。

    下面三十多个官员都朝着他投来古怪的目光,眼神各异,怎么看他的都有,甚至还有轻蔑。

    不止是京官,哪怕是静海州衙的官员们,都不觉得王琛能替冷艳翻案,而且,很多人觉得王琛今晚会出丑。

    为什么?

    因为太多人来旁听这场“世纪大案”了啊!

    刚刚坐到主审官位置的王琛朝外一看,也愣住了。

    外面密密麻麻站的全是人!

    “哎哟别挤啊!”

    “让我进去点。”

    “看不到啊,爬凳子吧。”

    “我的天,今晚这么多人来看审案呐?幸亏我带了凳子能爬着看。”

    厂区的场地上挤满了人,一眼望去,恐怕得有上千人,甚至还有人自己带着长凳过来,直接爬上去朝里看。

    门口位置衙役们在极力维持秩序,可是还是把大门围的水泄不通。

    有不少看穿着都是读书人,青衫纸扇。

    王琛差点晕倒,我特么审理个案子,直接来上千人?怎么这么多人啊?我心理压力大啊!

    “快看!”

    “那就是王知州吧?”

    “哼,想要徇私舞弊?先看看我们答应不答应!”

    一帮读书人在外面叫嚣。

    王琛隐约听见了两句,脸都黑了。

    衙役们扯着大嗓门让大家安静,不要朝着审案,还威胁有人如果冲撞了上官就要抓进去。

    要是平时,估计有些人会被吓退。

    可是今天,一个人都没走不说,人还在不停地增多,好像全是来看王琛审案的。

    陈寺卿怔怔道:“怎么这么多人?”

    范旻勾猜测道:“难道王知州在静海影响如此之大?”

    他们全都以为王琛影响力巨大,导致老百姓们都来观看审案呢。

    曾环等官员们也看的目瞪口呆。

    就算他们当官这么多年,审理的案子不计其数,也从来没看见过有超过一千人来旁听啊!

    有没有搞错?

    ……

    本来要立刻开堂审理。

    但是人太多了,吵得没法正常审案。

    王琛只好让衙役们去管理下现场,一直拖延了半个小时,现场气氛才趋于安静。

    外面百姓们还在窃窃私语。

    “他应该不敢众目睽睽徇私舞弊吧?”

    “我估计也不敢,听说今天不少京城上官都在。”

    “大理寺、刑部和御史中丞都来了。”

    “他肯定不敢。”

    “废话,这个谁不知道。”

    见到这么大阵势,大家都觉得王琛今晚想要徇私舞弊不可能了。

    这时候,经过一系列程序,审案总算开始了。

    其中一个衙役喊道:“带人犯冷氏上来。”

    然后里面几个衙役押解着戴着手镣脚镣的冷艳进了公堂里。

    王琛装模作样确定是身份。

    大理寺、路监司那边宣读了卷宗,又对案件做了一些陈述。

    时间一晃而过,一小时过去。

    期间王琛什么话都没说,等到大理寺、路监司的人都说完话后,他才对下面跪着的冷艳问话道:“人犯冷氏,华家十三口灭门案证据确凿,陛下已经判你死刑,你喊冤,冤在何处?”

    坐在下首的范旻勾和下属说话,“王知州没有像外界说的那样徇私。”

    那名司理参军点头道:“是啊,哪怕天子审案,遇到这种情况都只能公事公办。”

    曾环笑道:“王知州会有分寸的。”

    蓦然,在场官位最高的大理寺陈寺卿冷笑道:“要是他敢徇私,我第一个参他一本!”

    刑部侍郎失笑道:“王知州还没那么糊涂。”

    大家都是这么想,有些人还幸灾乐祸,他们知道王琛的目的是要救冷艳,但是这么多人看着,你怎么救?

    尤其是大理寺的陈寺卿,更是带着赵匡胤的命令,来“监督公正办案”,

    不管大家处于什么目的和心情,总之这一次审案万众瞩目。

    朝廷关注,读书人关注,通州静海百姓关注,全天下都在关注。

    冷艳跪在下面,一五一十道:“我和华三妹乃是义结金兰的姐妹,那日,我从外地归来,寻她叙旧,未曾想进入屋里见到血泊一片,后进到内堂,看见奄奄一息的华三妹,她……凶手乃是王世美王总教头,我和王总教头素未谋面,当时也是第一次听华三妹说其和王总教头暗生情愫……衙役误认为我是凶手,还望王知州明鉴。”

    她把当时情况说了一遍。

    王琛听完后,侧头看向陈寺卿,“人犯说凶手是王世美王总教头,您看咱们是不是把王世美请过来对质?”

    这是正常流程,陈寺卿没有反驳,“可以。”

    王琛对衙役道:“把王世美传来。”

    到这里王琛都表现的中规中矩,不少老百姓、读书人都疑惑了起来,难道王琛真的不徇私?

    不止是他们,陈寺卿、刑部侍郎等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他们觉得不该啊,总不会是王琛见到这么大的场面怂了吧?

    等了大概十分钟样子,身高马大的王世美从外面跑了进来,因为他是配合调查,不用下跪,站在那边对着众官员行了一礼。

    王琛指了指跪着的冷艳,“有人指证你杀了华家十三口,王世美,你怎么说?”

    王世美脸色微变,躬身狡辩道:“知州,人犯乃是我和军中兄弟所擒,她定心生怨恨,反咬一口,还请明察。”

    听到这里,大家都安静了下来,他们心中都有一个问题,无非是王琛接下来会怎么审理。

    徇私冤枉王世美?

    还是走正常程序最终定证据确凿的冷艳罪名?

    就连下面的丁签判、周判官等静海官员都很好奇。

    接着,就看见王琛站起身,不急不缓来到两人面前,他对着大门外面朗声道:“一人证据确凿,另一人却被人犯指证为凶手,着实难办啊。”

    好多人撇撇嘴。

    有什么难办的?

    一个铁证如山,一个捕风捉影,该怎么判傻子都知道啊?

    大理寺的孙少卿咳嗽了一声,“王知州,我个人觉得,人犯冷氏是在冤枉王世美,因为其拿不出证据。”

    “是啊,任何案件都要讲证据。”王琛踮着步子,转过身继续道:“冷氏,你有证据吗?”

    啊?你问她?

    要是她有证据就不会跪在这里了!

    这不是废话么,众人眼前一黑,都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王琛。

    反倒是陈寺卿和范旻勾等人心中一惊,一种极其不好的预感出现在了他们心头,不会吧?难道他要公开徇私?

    冷艳还未来得及说话。

    王琛已经笑眯眯接下去说道:“我也知道你拿不出证据,但是呢,这些日子本官明察暗探,还真发现了本案一些蹊跷的地方,得知华氏灭门案,很有可能凶手另有其人。”

    “呃?”

    “这是什么意思?”

    “王知州这话是……”

    大家都一愣一愣,沃日,你真要公开徇私?脸呢?

    范旻勾脸一沉,“王知州!”

    曾环也眉头一挑,觉得王琛要坏事了。

    “而且本官还确实掌握了一些证据。”王琛双手负在背后,语出惊人道:“凶手正是王世美!”

    ……

    现场嘈杂起来。

    好多人哗然一片。

    王世美第一个大声道:“冤枉啊!知州,您冤枉我了!”

    一个站在门口位置的大妈错愕道:“他……他竟然真的公开徇私?天理何在?王法何在啊?”

    另外个读书人义愤填膺道:“竖子!竖子!”

    一老者怒目而视,“这就是我们的好亲民官!?”

    “没想到他是这样的人。”一个本来还对王琛颇有好感的老百姓也无语了。

    里面。

    陈寺卿黑着脸道:“范漕司?”

    范旻勾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假装没听见。

    刑部侍郎:“这王琛是没脸没皮了啊,竟然如此行事?”

    “陈寺卿?”一大理寺官员道。

    陈寺卿好几次想要站起来呵斥,最终还是忍耐住了,摆摆手。

    倒是御史中丞发火了,“这个王知州搞什么?还真的任由人犯反咬一口?这是在丢朝廷的脸面!”

    曾环也傻眼了,没料到王琛胆子真的那么大。

    他旁边一个通州的官员险些晕倒,“这个王知州也太……太……”

    同样震惊的还有静海官员们。

    丁签判已经捂住了脸,“直娘贼啊,知州您倒是先拿证据再确定凶手,没证据就定性?”

    周判官也冷汗淋漓,“或许是王知州第一次开堂,不过这番言论确实吓人。”

    倒是徐掌书记精神抖擞道:“我觉得知州这么说肯定是有把握的。”

    另一个静海官员也道:“是啊,到底知州掌握了什么证据?”

    丁签判擦汗道:“要真的最终确定王世美是凶手还好说,要不是,王知州一世英名可全毁了!”

    看着众人的表情,王琛一点都不意外,笑着说道:“既然我敢这么说,肯定是掌握了足够多的证据。“

    他一说话,所有人都安静了。

    就连先前叫冤的王世美都瞳孔一缩。

    王琛嗯道:“在得知我成为本案主审官的时候,我让衙役走访了华家村,询问案发当日的情况,不少村民邻居都给我带来了一些线索,相信很多人有疑问,疑犯冷氏和华三妹乃是义结金兰的姐妹,这点我们已经确认,既然如此,冷氏的杀人动机是什么?她完全没有杀人动机,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一愣,都微微点头。

    王琛笑了笑,“而且,根据衙役走访华家村得来的信息,冷氏从进村到被当时的县里衙役发现,期间不超过一炷香时间,而华家村距离县衙足足二十来里路,我想请问,衙役们是如何在一炷香时间之内行走二十里路的?哪怕是骑马,恐怕都有点困难,更何况我已经确定那群衙役是走路过去的,所以,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们……”王琛语不惊人死不休,下面的话仿佛一个重磅炸弹扔了下去,直接把现场的人全都给炸蒙了,“真相只有一个,当时静海的县里衙役和真正的凶手串通好,一旦有第一个人进入案发现场就会被确定为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