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争吵
武娇自然是应下,旋即心中转过一个念头,道:“母亲,我记得前两年家里来过一名表姑娘?” 陈氏点点头,不屑道:“什么表姑娘,就是一家子来打秋风的,七弯八绕也连不上的亲戚关系。是你父亲心好,才接济一二,不过是族里的落魄族人罢了。” 武娇努力回忆着,笑道:“记得她一家子来住来小半月,她还在前院撞上了二弟?” 陈氏嗤笑道:“算她懂事,不敢打胜儿的主意。她还以为,武正翔是什么好东西,一头热的想攀附上去。结果,自己闹了个没趣。” “母亲你看,二弟难得回府一趟,居然都能被她撞见,这是不是缘分呢?” “你是说?”陈氏犹豫的看着她,道:“那岂不是让他坐享齐人之福?好不容易,徐家小姐是个不能生养的,给他纳一个妾室好延续烟火吗?” “母亲,你想岔了。”武娇道:“徐家小姐不能生养的事,顶多两三年就会暴露无遗。为了子嗣,二弟定然是会纳妾的。与其让他自己纳,不如让他纳一个握在您手心的。” “还是娇儿思虑周全,”陈氏连连点头道:“明天我就打发人去接她来,就说你出嫁后,我觉得空虚无聊,让她来陪我住一段时日。” 两人商议周全,武娇陪着陈氏用过午饭,方才告辞回到尚书府。 进了自己的院子,武娇疲倦的揉了揉眉心,将披风解下递给红缨,自己有些心神不宁的进了房门。 正要在软榻上坐下,突然房中响起一个声音:“回来了?” 武娇一个激灵,回头看去,用手抚住心口,道:“这个时辰,夫君怎么在家?吓我一跳。” 吴成和站起来,神情有些不愉,问道:“我就是特意回来等你。你去了哪里?忠国公府?” 他这种质问的语气,让武娇的一颗心沉了下去,反问道:“怎么?我自己的娘家就不能回去了?” “你自然是可以回去,只是有一点,你要记住了。”吴成和一字一顿道:“你现在是吴家的媳妇,不是忠国公府的大小姐,你们武家的事,你别瞎掺和。” 武娇已经是强自忍耐,吴成和的话,一下子将她点燃。她霍然而立,道:“什么叫瞎掺和?我不过是回去看看母亲,这有什么问题?” 她的身材娇小玲珑,站起来也只能够到吴成和的下巴处。但是,她是忠国公府唯一的嫡女,自小没少舞刀动枪,就连武胜在儿时也打不过她,自有属于她的气度。 这时,她火力全开,身上的红裙倒映在她的眼中,整个人好似一簇熊熊燃烧的火苗。 吴成和往后倒退一步,并不被她的气势所慑,冷冷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母女在打什么主意。想干涉武正翔的婚事?他是皇上亲封的三品云麾将军,简在帝心,你可以肆无忌惮的对他,我们吴家却消受不起。” 同朝为官,虽然分属文官、武将两个阵营,但吴成和跟在父亲身后,曾见过武正翔几面。他很有几分识人之才,早就认定这个人是他惹不起的。 “这次就算了,但下不为例。你母亲苛待庶子的名声,早就传遍京城。我们吴家不想和这件事沾上任何关系,你好自为之。”扔下这句话,吴成和拂袖而去。 看着他离开,武娇微微愣怔片刻,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脊梁一般,伏倒在软榻之上,“呜呜”的哭了起来。 “小姐。”红缨担忧的走上前,劝道:“何必为了府里的事,跟大爷置气。您都嫁过来了,万万不可和大爷生分了,让西院那个狐媚子钻了空子。” 无论在做姑娘时多么显赫,嫁人后唯一的依仗就是夫君。抓不住夫君的心,她这辈子可怎么过? “我当然知道,”武娇抬起头,满面泪痕:“可那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我怎么能放任不管?” 她一把抓住红缨的手,道:“我也知道母亲有些事做得过了,可是,如果连我都不帮她,她还有谁能够信任?” …… 影卫据点中,武正翔将一则消息拿在手中,慢慢的叠了又叠。 他的唇角,漾起一丝微笑,随即扩散到整个脸庞,整个人顿时显得喜气洋洋。
璀璨的星眸中,盛满了包容与宠溺。没想到,她用这样巧妙的方式,打消了武娇心底的疑虑,完成得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走到窗前,武正翔将双手轻轻一按,手中纸张碎成片片纸屑,如纸蝴蝶一般,随风飞舞而去。 随着这纸蝴蝶一起飞扬的,还有他一颗无比相思的心。恨不得跟随这风,一起飞到她的院中,轻抚她的面颊。 然而,近来太子任汪妙言作为女官,频频出席于各种场合,定有异动。无论于公于私,他都要好好的盯紧了太子。一旦太子露出破绽,他一定要穷追猛打,削弱太子势力。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武正翔按捺住想要见她的心。 局已布好,眼下,他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庄夫人从别院回来,武娇上门请她保媒;等待太子落入网中,他要先收几分利钱。 …… 平国公府。 刘栖兰莲步轻移,款款迈入刘祺然的房中,柔声道:“大哥,今日感觉可好些了?” 躺在床上的刘祺然狠狠打了一个寒颤,自从这次受了伤,这个妹子也不知道撞了什么鬼,对自己突然柔声细语起来。 这固然是好事,但记起她之前对自己的不屑,刘祺然总觉得很不习惯。口中含糊应道:“好多了。妹子怎么有空来了?” 刘栖兰这床榻前的春凳上坐了,她身后的丫鬟从食盒中端出一碗晶莹剔透的梗米粥、一碟酥香流油的鸭脯、一碟红油拌腐竹。 简简单单的几样小菜,在这个夏日看起来分外可口,刘祺然看得口水直流。 “妹子,你几时有这么好的厨艺了?”刘祺然问道。 他这妹子,自从识字开始,就痴迷于孔孟之道儒家学说,对诗词歌赋都斥为小道,更加看不上女红、烹饪等女子的必修功课。这短短时日,她的变化也太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