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三章 有其父,有其子
驼背文士将匕首上的血迹擦干,收回袖袍,随即向外招了招手,守在堂外的亲兵小跑进来,将那名死去士卒的尸首拖了下去。 “公子,袁公二十万大军没了,只剩孤零零的几百人。即便你现在率军去救,也一样是于事无补,万一麴义设伏,你岂不是白白送死!” 化名李需的文士冷静说着。 “难道你要我眼睁睁的看着父亲身困险境,而不闻不问吗!”袁尚怒火未息,父亲遭难,身为儿子不去营救,是为不孝也! 李需却道:“袁公福大命大,吉人自有天相。更何况,田丰那些人本就不赞同立公子为嗣,此番倒不妨借麴义之手,将他们这些绊脚石,尽皆除去!” 听得这话,袁尚脸上的怒气缓去不少,这倒也是,田丰、许攸这些老古板,只知道规劝袁绍立长,对他这位小公子,从来都是不闻不问。 “袁公老了,现在,该公子您掌控局势了。”李需进一步劝说起来,袁公大败,这个时候,就该公子您展现出作为接班人的魄力与手段了! 面对李需的循循善诱,袁尚犹豫了。 “大好时机摆在眼前,公子若不先下手为强,早晚为他人所制!”李需见袁尚有些意动,继续催促起来。 最终,袁尚没能顶住李需的游说,低声询问:“那你且说说,吾当如何。” 听得袁尚问计,李需心中早有筹谋,他轻捻胡须,眼中目光狡黠,慢悠说来:“现在袁公被困,只有公子知道这个消息。大公子在巨鹿,二公子在河间,公子不妨差人去请他们来,就说是奉了父命,有要事相商。 袁公在世,他二人必不会有所怀疑,等他们入了安平,公子大可趁机拿下他二人,然后索取兵权,将冀州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会不会太卑鄙了?” 袁尚皱起眉头,在堂内踱起步子,迟疑不定。 李需进而说道:“公子,这个世道只讲成王败寇,哪有卑劣一说。更何况,公子又不是要杀了他们,只是让他们交出兵权而已。” “请公子换个角度想想,万一是你落在他们手中,他两会如何待你?” 袁尚闻言一愣,若真有那么一天,恐怕自己的两个兄长,恨不得将自己及早除之吧! 念及此处,袁尚眼眸生寒,把心一横,果断应下:“好,就照你说的去做!” 数日后,麴义在清河郡内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这都多少天了,袁家的三兄弟,居然一个也没有赶来搭救袁绍。这三个家伙,难道真的是不打算要袁绍活命了么? 麴义很不耐烦,困居山上的袁绍比他更为急躁。 袁绍本以为,在得知自己被困的消息之后,袁尚会以最快的速度赶来救援。可当时间一天天的流逝过去,依旧没能盼来小儿子的身影,袁绍心中的希望终于破灭。 亏他还常常对外人夸赞,三个儿子之中,只有小儿子袁尚相貌脾性最像自己,如今看来,可真是白疼了这么些年。 等不来小儿子袁尚,袁绍想起了大儿子袁谭,袁谭在脾气和性格上虽然不像自己,但不管怎么说,终究是自己所出,要叫自己一声‘父亲’。 于是,袁绍又派了人去巨鹿,向袁谭求援。 一连多天之后,仍旧没有消息传回。 这一日,耐心快要耗尽的麴义收到了来自冀州校事署的情报。情报中称,袁家三兄弟不知因为何事,在冀州打了起来,投入的总兵力逾越十万。 老子袁绍身处险境,三兄弟不想着设法搭救,居然自个儿干了起来?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麴义都有些发懵,这算是什么情况? 袁绍好歹也曾是一方雄主,谁料到,居然生了这么三个玩意儿,当真可悲! 麴义将情报烧毁,起身戴上兜盔,大步走出帐外,传令三军:“走,去送袁绍上路!” 既然等不来这三位大孝子,那就只能先解决掉袁绍,再去冀州挨个收拾好了。 麴义带着手下将士向袁绍这边靠拢,山腰巡哨的袁军士卒望见之后,急忙跑至开凿出的山洞,向袁绍急声禀报:“主公,大事不好了!” 小儿子等不来,大儿子也等不到,袁绍心情本就不好,此刻听得此话,心情更加烦闷,沉声道:“何事如此惊慌?” 士卒满脸焦急之色,不敢有半分隐瞒:“回禀主公,麴义带了好多兵马,直奔咱们这里来了!” 山下的洪水倒是退了,可敌军士卒天天在山下游荡,不分昼夜,搞得他们根本没法下山。 “袁本初,别藏了,我知道你就在山上!” 此时,山下传来了麴义的洪亮吼声,仿佛认准了他们就在这里。 这家伙,早就知道了! 听着麴义的自信口气,袁绍心中愤恨,这才明白过来,麴义其实早就发现了他们,这些天不过是用士卒故布疑阵,故意把他们困在山上。 既然被发现了,袁绍也不愿再做缩头乌龟,起身走出山洞,望向下方。 山下,已经被麴义军彻底包围起来,数万敌军将士,密密麻麻,陈列山脚。 断了只手臂的麴义骑坐高头骏马,他见袁绍出来,抬头仰望,脸上露出笑容,言语间如同故友相见:“袁本初,你是在等袁谭和袁尚的救兵吧?我来就是想告诉你一声,别等了。你的那三个好儿子,现在正打得不可开交,可没功夫管你。” 听闻此话,山上士卒神色大变,他们这些时日的苦苦支撑,就是为了等待援军,将他们从这里解救出去。 如今,得知没人会来救援,士卒们顿时焉了不少,目光黯淡,变得失落无比。 “麴义,你莫不是真拿吾当三岁小儿乎?这种拙劣的话术,也想乱我心神?你未免也太小瞧我袁绍了吧!” 袁绍朗声说道,尽量保持着一方雄主的姿态。 即便人数上不如敌军,但在气势上也绝不能输给麴义。 至于麴义说的互相厮杀,袁绍压根儿不信,他那三个儿子虽然是有些不成气候,叫他失望,但也不至于敢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