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近距离忧伤在线阅读 - 第九十章 歌德最后的爱情

第九十章 歌德最后的爱情

    歌德告别最后的爱情的那一天

    拿到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写的、舒昌善翻译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14个闪耀之星,我挑选了歌德的故事第一个阅读,因为这个故事讲的是爱情。《近距离忧伤》尾声都已经发布了,但是这个平台我还可以把它作为研究爱情,继而研究有意思的人、伟大的人的地方。

    这个故事名为“玛丽恩巴德悲歌”。首先解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梗概、为什么斯蒂芬.茨威格要选择这个故事来写伟大的歌德的故事。

    这是一个用时间片段来反映人物的写作手法,1823年9月5日这一天,歌德从度假胜地卡尔斯巴德返回他生活的城市——魏玛,在马车上他情绪难以自抑,开始创作《玛丽恩巴德悲歌》。

    玛丽恩巴德是当时波希米亚的疗养胜地,以温泉和浴场著称,它现在的名字是马利恩斯克温泉,在今天的捷克境内。卡尔斯巴德也在捷克,时至今日,仍是捷克著名的疗养胜地,今天的名字叫“卡罗维发利”。魏玛(Weimar)位于德国图林根州,是一个小城市,但它曾是德国文化中心,拥有众多文化古迹,歌德故居在魏玛。

    这是一个描写爱情的故事,主人公歌德当时已经74岁,丧偶,与儿子和儿媳共同生活。1年前,1822年6月,歌德大病之后去玛丽恩巴德疗养,寄住在一户人家,1821年至1823年,他去玛丽恩巴德疗养都住在这户人家。歌德在与这家的女儿乌尔丽克朝夕相处中爱上了她,1822年,她才19岁。歌德“整个心灵被那古老的魔法师——永恒的爱的魅力所攫住”,他“好像全身缠上了另一种病,使他在这火山般的感情世界中震颤,而多年以来他早已没有这种经历了。这个七十四岁的老翁简直像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

    歌德于是通过同伴中的最年长者——大公爵向乌尔丽克的母亲表达希望乌尔丽克嫁给歌德的愿望,但是乌尔丽克一家以拖延不答复的方式委婉拒绝了。歌德在迟迟得不到答复后,他从玛丽恩巴德赶到了卡尔斯巴德,最后从卡尔斯巴德乘坐马车独自离开了。

    歌德在马车上开始创作《玛丽恩巴德悲歌》,用诗歌的方式抒发心绪,“就像以往歌德多次从现实世界逃遁到诗歌世界一样,这一次他又遁入诗歌之中——只不过这是最后一次罢了。”这首诗歌固然表达的是恋而未果的神伤,但“悲歌”这个词还是一个诗歌体裁的名称,叫“悲歌”的体裁未必都是写失恋等悲伤之事,它是源于古希腊的一种诗体,既可用于哀歌、挽歌,亦可用于战争诗、政治诗、教喻诗、爱情诗。歌德用“悲歌”的体裁是在用古代格调写爱情。

    歌德用这首诗描写乌尔丽克如何“一步一步地使他沉浸在幸福之中”。而写诗的歌德已经远离了心上人,正饱尝分离之苦,他用诗句充分表达了陶醉与忧伤。让人诧异的是,歌德其实是个自我克制很强的作家,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懂得隐藏自己的情感,但是到了74岁的年纪,“他却第一次在自己的诗篇中尽兴坦陈自己的情感。五十年来,在这个多情善感的人和伟大的抒情诗人心中,也许从未有过比这难忘的一页更充满激情的时刻,这是他一生中值得纪念的转折点。”

    让我更惊讶的是,歌德写出了《玛丽恩巴德悲歌》之后,欲念渐渐平息,工作的热情重又燃起,他花费了百倍的精力归于写作,包括继续完成后来成为其代表作的《浮士德》。《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贯串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开始创作,直到1832年——前后一共64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后完成。

    百度显示:《浮士德》是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对歌德从最后的“欲念”到最后的“戒欲”之间的变化,认为有一个分水岭日期,就是“告别爱情的那一天”——1823年9月5日,歌德在这一天完成了令人难忘的内心转变。通过《玛丽恩巴德悲歌》的写作,诗人“经过悲痛欲绝的哀诉而进入永远宁静的境界。”

    “从此以后,在德语诗歌中,再也没有把****冲动的时刻写得如此出色,像歌德那样把最亢奋的感情倾注进如此酣畅淋漓的长诗。”

    德邻歪批:歌德通过写这首诗,达到高峰体验后,有了完成感,他找回了人生更高的境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