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来者不善
“这位是在熙和皇贵妃跟前伺候的李公公。”跟在他身后的,微微弯着腰的,等级更低的小太监适时介绍道。 “李公公。”程娇娥还算客气地冲这位李公公笑了笑,“不知您有何贵干?” 李公公扫了一眼织罗裳里悬挂的衣裳,或许是觉得这些衣裳勉强还能入眼,又或者是碍于程娇娥的身份,脸上终于挂起一抹聊胜于无的笑容: “贵妃娘娘听闻织罗裳里的衣裳款式新颖,做工精良,心生向往,便差咱家来,请程侧妃您入宫去,看着给贵妃娘娘做两身过冬的衣裳。” “做衣裳?”程娇娥一懵,“可我不会做衣裳啊,要不然,我请两个女红过去?” 李公公不满地瞥着她:“咱家知道你这儿的女红,都是从江南请来的,顶好儿的女红,手艺也好,可天底下一等的女红都在宫里头,要是光图女红,贵妃娘娘特意让咱家来请你做什么?” 明白此行避无可避,程娇娥笑笑,也不和这李公公打嘴仗,识趣地应道:“蒙皇贵妃抬举,皇贵妃既看得起我们织罗裳的手艺,我自然不能推辞。这样,我回去收拾收拾,明儿一早就入宫,如何?” “别明个了!马车就在外头候着呢,贵妃娘娘早就等不及了,侧妃,您即刻就动身吧。” 李公公侧过身去,露出外头两辆宽敞的大马车,不容程娇娥拒绝。她讪笑着,只能硬着头皮朝外走。 她脚刚抬起来,青韵便害怕地立马跟上来:“我跟您一起去。” 程娇娥强硬地把她往后一推:“你我都走了,店里的生意谁看管?记住我的话,留下来乖乖看着生意,我替皇贵妃做完衣裳,很快就回来了。” 青韵还想再跟,程娇娥态度变得强硬,说出的话都变得冷硬无情:“你一个乡下来的丫鬟,什么规矩都不懂,光是在安平侯府里,就不知出了多少洋相了,跟着我入宫,光让别人笑话咱们主仆吗?” 看出她眼神里的警告,青韵终于后退一步,她万般不舍地提醒道:“你小姐,您一个人可一定要千万小心……” 此情此景,不知情的,还以为俩人是生离死别。 李公公等的不耐烦,先扭头出去:“侧妃,咱家先去马车上等着,你可千万莫要让贵妃娘娘等太急了。” 程娇娥应一声,生怕被人看出什么端倪来,也不敢多嘱咐什么,紧跟着上了马车。 青韵倚在门口,目送两辆马车消失在街头,才害怕地急忙回到卷帘后的房间里。 桌上用镇纸压着的信已经干了,她扫一眼上面的内容,小心地把它叠起来放进信封里,又把信仔细放到自己里衣内侧的口袋,一边放一边小声祈祷: “老天保佑,千万不要有把这封信交给顾小姐的时候,保佑小姐明天就能平平安安地回来,保佑!保佑!” 此时祈祷的人,不止是青韵,还有程娇娥。 独自坐在宽敞华丽的马车里,程娇娥一颗心忽上忽下、惴惴不安。 进宫一行,避无可避,可在她坐上马车之后,却又忽然后悔了。 她越想越觉得,明熙必然是已经知晓自己的身份,不然她也不会无缘无故“请”自己入宫。 什么冬衣,不过是一个明面上能够过得去的借口罢了。 可她如果真的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自己应该怎么办?程娇娥开始不安地胡思乱想,她想来想去,设想了无数种可能,不管是哪一种,唯一有可能让自己脱身的,只有打死不认! 打死不认她和程胥之间的关系,不认藏宝图,总之,对自己在荣城的一切,全盘否定! 就目前为止,自己并没有做任何不利于明熙或者是商澈的事,程娇娥认为,他们也没有理由非得杀了自己。 他们盯上程家,为的是程胥手里的那四分之一的藏宝图;如果程胥还活着,他们还没有得到藏宝图,那么他们或许会把自己当成是一个突破口。 可万一程胥已经不幸丧生火海,那么在她们看来,自己也成了唯一的突破口。 程娇娥思来想去,无论是哪一种可能,只要他们还没得到藏宝图碎片,自己就暂时安全;可如果他们得到了,程娇娥认为,他们也没必要再在自己身上耗费任何的心思。 想通这一关节,在走下马车,跟着太监朝明熙的寝宫走时,程娇娥心里的不安渐渐褪去。 她打定主意,就按照对外的那个说法,承认自己和程家有交情,但绝不承认自己就是程胥的女儿! 小太监脚步走得快,程娇娥只能紧追。 按照规矩,她被领到前厅里等着,有眼力劲儿的宫女倒了一杯热水,请程娇娥坐到椅子上等候。 毕竟只是一个妃嫔的寝宫,前厅只有安平侯府的前厅一般大小,但因为只有程娇娥一个人,却也显得空荡荡的。 宫里的这些下人们规矩都好极了,一个个站在自己该站的位置上,呼吸都几不可闻,仿佛根本不存在一般。 程娇娥候了约半刻钟的功夫,明熙才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缓缓走过来。远远地瞧见她,程娇娥急忙站起来,在她进门时,恭敬地行礼: “见过皇贵妃。” 她的礼学得很好,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虽之前俩人在寿宴上打过照面,可这回,明熙才仔仔细细地开始审量她。她把她从头到脚审量一遍,慢声道: “起来吧。” 程娇娥挺直了腰,明熙看清楚她的脸,越看越觉得和被自己关在密室里的程胥相像,越笃定她就是程胥的女儿,心中的高兴浮现到脸上,不提做冬衣的事,先问: “我听说,你是荣城人氏?” 她这么一问,程娇娥就确定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了。程娇娥微微低着头,眼睛盯着擦洗得油光锃亮的地板,尽量恭敬地答道: “回皇贵妃,妾身确实是荣城人氏。” “荣城,姓程。”明熙笑着,盯着她的眼睛,那眼神似乎能看透人心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