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大宋武夫在线阅读 - 第五十一节 刘光国

第五十一节 刘光国

    王禀在工地上巡视着,这是汴梁的东面,他将来的战场。现在这片战场上的军汉,少部分是他从河东带回来的,大部分是从黄河岸边带回来的。最少的已经跟随他有十天时间了。河东与河防的军汉打散编制,已经互相了解。全军都知道他王禀等人河东的激战,太原、汾州、隆德,这一个个浴血奋战的城市,让河东的将士树立了对王禀的信心,而这份信心也传递到了河防军的身上。

    因此王禀的工地开工是最顺利的。到了中午的时候,有一名青年将领找王禀报道。王禀心中奇怪,没听说今天会调人来呀。这名将领来到王禀跟前,拜了一拜:“末将单廷圭参见节帅。”

    王禀伸手示意他起身,细细询问。原来王禀早上提出需要一个精通开封水文的官吏,张叔夜本要到都水监去请,但刘鞈熟知京城军官事,知道单廷圭最善引水倾人,熟知水文地理,每年还负责巡视黄河,防止水害,人称“圣水将军”,于是把他派到王禀帐前听用。

    王禀这边一切顺利,神武东军的解潜也没遇到什么麻烦,三衙的命令下来,开封禁军遵令而行,无非动作慢一些罢了。

    折彦质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他从麟府军带了的折家基本部队在白马渡被打散了,虽然已经收拢,但恢复士气还需要一点时间,而只有通过折家军为骨干,折彦质才能掌握和他毫无渊源的两京厢军弓手。

    刘延庆遇到了大麻烦。因为他刘家的部队,那支由环庆军和漉延军拼凑起来的军队,在幽燕之役中受了重创,目前驻屯在京西北路或称陈州府养伤,目前由辛企宗的兄弟辛永宗担任统领。在这样短期中,损失这么多的人马,自西军成军以来,这还是极罕见的事情。它受到这样大的损失,理应向上峰取得补偿,这似乎已成为官场中一条不成文的法律了。

    但没有补偿,连他们最大的靠山童贯都倒台了,刘延庆自身难保,又何谈补偿他们。刘延庆在枢密院军议的第二天,就向陈州派出刘光国和辛企宗,让他把这支军队带回汴梁。

    刘光国到陈州找到辛永宗,好不容易,把部分军官找来,由刘光国宣读了两京道宣抚司的出征令,命令还未读完,军官们就一哄而散,跑得无影无踪。部队中当然找不到人,临时寄寓的处所也不会有他们的踪迹。一年多以来,他们十之八九的时间都在窑子、勾栏、赌窟、博坊中混过来的。军官们一头钻进这些老窠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轻易不肯再钻出来。迎敌是刘延庆的部下根本不能考虑、绝对不能接受的命令,管你老东家也好,宣抚司也好,谈别的还可以商量,再去与如狼似虎的金人交锋,万万办不到。

    这一支军队,从白河沟的生死场上下来,再也不想去干老本行。他们要终老在陈州府这一片温柔乡中,谁也不高兴到前线去为哪个卖命了!

    “只是本军军饷短绌,官兵们一贫如洗,怎得成行?”

    “这话对了!”其余的军官也一齐起哄,七嘴八舌地嚷喊道:“本军军饷奇绌,官兵们个个欠了一屁股的债,哪里走得脱身?”

    “走不脱身,走不脱身。”这话也许不假,军官们欠了酒楼、行馆、博坊、勾栏一屁股的饭债、嫖债、赔债,戏债,但这些债务不是由于军饷短绌,相反地,倒是因为军饷特别

    “只是本军军粮不足,官兵们一个个面黄肌瘦,有气没力,哪里有力气护卫京城呢?”

    下面又有人提出马匹、马秣和武器配备问题。一个问题没说清楚,第二个问题又接踵而来,使得刘光国大有接应不暇之势。

    刘光国满拍胸脯胸脯地保证道:

    “各位都是常年跟着家父的老兄弟了,无论是在西边,还是征方腊的时候,家父都没亏待了大家。”这是实话,当时刘延庆麾下把当地妇女的身上的布条都当战利品剥走了,然后把这些女性杀死后挂在树上,说她们是自杀的。尸体整整挂了一百多里。“这次守卫汴梁,官家自然也不会吝啬。”

    然后他又说到汴梁的封椿库里储藏着足够装配十万大军的兵器甲胄,另有两百床床子弩,一百位七梢炮,都是克敌致胜的利器。凭着刘延庆的脸面,这些都可拨与本军使用

    一切可以在会场上提出来作为反对出征的借口都被打消了。刘光国一本正经地宣布:限期三天以内,全军开拔。

    时间悄悄地过去了。军队丝毫没有执行出征令的朕兆。应该从府城里开拔到城郊去集中的部队,仍然文风不动地留在城里,应该从外县开到府郊来集合的部队也杳无音信。士兵们找不到军官,军官们照样窝在自己的窠里厮混,征歌逐色、呼五吆六,豪情如昔。军营里只能够找到少数士兵,他们根本没有被通知要出征去。

    刘光国、辛企宗二将要“斫去几颗驴头”才能把事情办好。他们要把那天传达命令时提出军饷,军粮、军需等困难问题造谣惑众,阻挠出师的几名军官拿来,当场斩首,号令辕门,

    以謦玩偈,事态迅速恶化,军官们尚未拿到,当天晚上,就有一支明火执仗、摇旗呐喊的变兵,迳奔行馆而来。变兵已把行馆包围起来。

    “把那两匹蠢驴牵出来,斫下他两颗驴头示众泄愤!”

    正在紧要关头,刘光国、辛企宗打恭作揖,好不容易才把变兵打发回去。这个小小插曲只具有示威的性质,并没有酿成真正的叛乱和流血事件。但刘光国、辛企宗心里有数,是事情已经闹成僵局,完不成任务,怎生交差?刘延庆重新拿回兵权的大计怎么办?刘光国打马回了汴梁,他没有去找自己老爹,而是去找了已经有了些酒rou交情的呼延通。

    呼延通才二十多岁,正是逞英雄的年纪,他也不和自己老爹打招呼,单人匹马叫上刘光国就走:“且看俺的本事。”

    天刚亮,陈州已经出现一支刁斗森严、壁垒分明的大军,所有城外形势之地,都被它掌握住了。单单这个事实就构成一种稳定力量。它好像一座在一夜之间从哪里飞来的山峰一样,屹立在府城之外,顿时压住刘光国部属的混乱秩序和嚣张气焰。军队将扰事者们抓捕起来,斩首示众。于是刘光国的任务再也没有什么团难了,一切都按照常规推动起来。

    三天后,刘光国和呼延通并肩站立,观看着大军出城,向汴梁进发。刘光国向呼延通身边一人道谢:“多谢韩都监出手相助,若非韩都监制住了陈州内外要害,这帮兔崽子还不知要闹到什么时候。”

    “刘衙内客气了。我韩滔是龙捷军出来的,通弟请我帮忙,面子肯定要给。”刘光国的官职明明比兵马都监要高不少,这韩滔却偏偏喊他衙内,意思很明白,你刘光国无非是仗着父荫罢了。

    韩滔原是龙捷军的指挥使,后在呼延灼的推荐下出任陈州兵马都监。在刘延庆所部征方腊之后,在陈州休整,与韩滔的本地军汉频繁的发生冲突,童贯又偏袒刘延庆,陈州厢军对刘延庆所部退避三舍。呼延通敢答应刘光国,也是仗着韩滔一定会给他帮这个忙。陈州军这次总算有机会报了仇。

    陈州厢军不用去汴梁,而是奔赴颍昌,与颍昌厢军会和,颍昌将作为汴梁南面的据点,用来和汴梁互为呼应。颍州兵马都监彭玘,亦是龙捷军出身。和韩滔一样,都可算是呼延灼的弟子。呼延通没有随刘延庆北上,而是在陈州等待韩滔一起出发,向他和彭玘当面转达呼延灼的一些交代。

    呼延通最终回到汴梁的时候,已是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八日。汴梁周围的民房都已经拆毁,能拆走的砖瓦木石都被运走了。可以用来做攻城器材的树木也被砍伐干净。

    呼延通快到开封护城河南岸的时候,就见到了一片壕沟,在呼延通的视角看来,这一道一道的壕沟一直向北延伸,直到护城河的北岸。汴梁城外的“壕垒地域”,三面已经成形,尤其是南面,壕沟如同棋盘,土垒如同棋子,从汴梁城墙一直顺着蔡河与惠民河往南延伸,都是王禀的防区。河水还未上冻,呼延通等船载着自己过河。他见到一队队的军汉,各打小旗,有的在壕沟边练习跃上跳下,有的手持长枪,按照号令整齐的向上斜刺,有的手持断刃,在壕沟里闪转腾挪。

    费了好大的劲,呼延通才穿过遍布壕沟和营垒的地域,只见汴梁城门大开,但已不见进出城的百姓。呼延通在城门口报上姓名,过了一会,城门官过来禀报:“您本家提举请您上城一叙。”

    本家?呼延通满腹疑惑的来到城上,看见一个身着修武郎服饰的武官,正在对一个都头模样的讲话:“水泥现在做不出来,就先不要弄了,抓紧时间多造些泥球和方砖,给投石机用。”

    PS:从这一章开始,主角呼延庚进入了汴梁主战场,各方面人物也基本交代清楚,主角的故事开始了。请大家红票、收藏、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