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仙侠小说 - 证在线阅读 - 第五章:福泉山行游、高真观遇仙。

第五章:福泉山行游、高真观遇仙。

    看着这些小吃,半仙喉结动个不停吞着口水,往门洞旁一指道:“那家就是平越最好吃的米豆腐,走,先带你们俩尝尝鲜,千万别被辣得说不出话哦。”

    谢仁与青青在半仙的引领下,向门洞行去,越是走近越是发觉古意盎然。城头上两层古木黑瓦的古楼耸立,墙板、立柱并檐梁,均呈现久远的深褐色,第二层檐下悬一块乌木匾额,上书黎蛾楼三个金色大字。城墙上有垛口,想必是当年守护古城、抵御外敌之用,千年前定是旌旗林立、杀气萧萧。“东门”两个大字刻于石上,镶嵌在门洞上方,垂挂的蕨植依两侧渐次生长,皆天然生长,更显古意。

    到得遮阳篷下就坐,不大功夫老板刘十三就端上三碗晶莹剔透、顺滑爽口、油辣盖浇的米豆腐来,说道:“三位慢用。”

    米豆腐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之一,以大米、黄豆、豌豆等磨浆,酸汤勾芡,弹性十足、口感甚佳,再配以秘制办酱、朝天油辣、酸菜萝卜、油炸脆豆、凉拌三丝等近十样佐料,真是吃了一碗还想再吃,越吃越辣、越辣越香,吃完再喝碗当地的土酸汤,真真是小**品。连青青这个rou食动物,都连吃三碗,直到辣的双唇艳红、汗如雨下才依依不舍的放下碗。

    吃过小吃,三人穿城门而入,沿大道一路向上行至尽头。半仙指着前方小巷中道:“这里就是我的母校了,进去看看?”

    谢仁笑道:“客随主便。”

    于是三人迤逦行去,跨过一道铁门,是一个东西向的足球场,人工草皮嫩绿、暗红跑道环绕。在足球场的西、北两面,建有教学楼、实验楼、礼堂、学生宿舍等,东南角上有些高低杠等器械,南面则是参天巨树,目测最粗的一株怕要三四人合抱。

    三人沿暗红跑道缓步而行,半仙侃侃而谈道:“此处原本是文庙,供奉着孔夫子。抗倭战争时期,茅以升将SH交大南迁至此,开设学堂。刚才我们从黎蛾楼走上来那条路旁,就有当年茅以升的故居。

    cao场南面那些大树,是从文庙始建时便保存下来的,距今已经数百年了。树下有三座拱桥,跨在一口半圆池塘上,据说是当年一位举人捐建。池塘中的水早已干了,不过据说当初是有地下水涌出的。黔州这个地方,地下水资源丰富,半山腰、山顶有泉眼的情况非常常见。就比如我母校所坐落的这座山头叫做福泉山,一两里方圆的地方,就有三峰七泉。可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青青道:“山顶之上涌泉,确实是奇观,而且这个山头上竟然能有七处泉眼。”同时还以神念传音谢仁:“山顶涌泉,应是灵气生发之象。世人虽不知张三疯其人,你我却是知晓的,那的的确确是真仙无疑。真仙隐居之所,果然不同寻常。”谢仁暗自点头。

    半仙不知两人在那里传音,自顾自骄傲的道:“那是当然。嫂子你还不知道,在平越府以南二十里,有一山名水洞坡,山顶有一眼水桶粗的泉水,一年四季水流不断,冬暖夏凉。出水口处长了一株老龙槐,据说也有千年树龄,那水可比大理的蝴蝶泉,只是蝴蝶没大理那么多。以前没通自来水的时候,平越府好些人都要步行二十里路去那里打水呢。”

    青青笑道:“我从来没有来过,当然不知道啊。这几天还要劳烦你,多带我们见识见识。”

    半仙双手抱拳,道:“嫂子见笑了,我对平越府的过往所知亦不多,你别怪我胡掐就行。走走走,我们从南门出去,到福泉山转转。”

    三人从巨树如冠般的伞盖下过,沿石拱桥而行,半仙指着桥下道:“水池水干了,我上学的时候就爱在这桥下摘些马蹄莲。”

    三座石拱并列,桥建造得小巧精美,均由青石砌成,两侧雕花石栏,栏柱上瑞兽蹲坐,虽然已被风霜雨雪腐蚀得斑斑驳驳,但也可见当初建造时的匠心独具。桥拱曲线优美,由上至下弧线渐直,直至与池塘内壁相连、嵌入其中。池塘内壁也是青石垒砌,可见一圈隐隐水线,想必是当初池水浸泡所至,池底有些淤泥,泥上稀稀拉拉长着几株马蹄莲。

    三人一边观光一边聊天,片刻就出了文庙南门,在半仙引领下往右行去,走不多远一座山门牌楼伫立眼前。牌楼分两层,青砖红柱红窗金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二层屋檐下挂着一块硕大的匾额,遮掩了整层木墙中间三分之一,木匾上三个烫金大字“福泉山”。这处牌楼与寻常牌楼不同,因为它颇厚,在朱漆铜钉的大门两侧,各有一间耳室。一层中间屋檐向东伸出,有六根大柱支撑,中间两根朱红木柱上挂着一幅对联。

    上书:福之奇者欮惟仙乎,下书:泉而清兮是真圣也。

    半仙指着牌楼道:“这幅对联与福泉山牌匾,皆是书法协会会长所书,匾额左下角还有他的印章与签名呢。”

    谢仁与青青听得频频点头,谢仁道:“想不到平越这地方,还有名家之作,而且还是专门题字。”

    半仙不屑道:“这算什么?进去看,里面还有张三疯的真迹。”

    三人遂登上三阶青石穿牌楼而入,右侧墙上开有一月门,半仙头前带路,入了围墙隔断的小园。小园止有四丈见方,依山势而建,松柏掩映。四周围墙上镶满了各种碑刻,数目怕不下百幅,园中一亭上书“礼斗”,亭前有一石碑,碑上刻着名老道,上书“张三疯仙人自写真青石刻碑”。

    半仙指着石碑道:“这就是张仙的真迹,他的自画像。此碑高七尺、宽三尺、厚七寸,用的是我们这出产的青石,是神洲唯一一块张仙自画像石刻碑。据说张仙擅画释道神仙,多作自写真。你们看着石碑,线描阴刻,脸与手脚则是阳刻,正合道家阴阳相济之意,笔法工写相间,十分大气。碑上张仙……你们干嘛?”

    半仙还在介绍,谢仁与青青皆跪了下去,对着石碑三跪九叩行起了大礼来。为什么?这碑上石刻在灵台之中是“活”的!谢仁与青青神识探查,石碑中竟传来一阵仙家深意,一名美髯如戟、浓眉大眼、鼻隆口阔、慈眉善目的老道,手持拂尘伫立云端对二人微微阖首,道:“贫道三疯真人,见过二位道友。”伴随着话语,还有一段异常复杂的神念,讲述了自己在福泉山隐居,最终成仙的往事。

    原来张仙人去滇南看望他的弟子沈万三,于明洪武二十五年返荆襄途中经过平越,见福泉山山形奇绝,遂于高真观后筑亭“朝真礼斗、候诏飞升”。张仙人在平越期间,曾给当时的平越卫张信,指点过其母亲的墓葬龙xue,道:“远远长龙自北来,脉流城右建僧台;前峰凹处堪为塚,若葬真泉步玉阶。”张信按照张仙人的指点埋葬了母亲,后来还真被封了隆平侯,这些都是有史料记载的。但张仙人给这两人的神念中,还包括了更多史料中并未记载的事,包括有修行人来与之切磋,那人将山顶一块岩石踏出一眼“草鞋丼”,斩妖龙于重安江支流,拘龙魂于福泉山锁龙井镇地气,降妖虎保境安民,观济世池扶危救困,炼山石垒葛镜桥,聚菁华气于福泉解平越瘟疫……而那福泉则正是在这小园之中,就在礼斗亭后面的山崖上。

    张仙人在平越隐居八年,行了许多善举,钟离权、吕洞宾都先后到平越点化于他,最终连太上都亲自临凡。前前后后总共受上界仙家点化九次,终于在六百多年前的建文元年正月十四飞升。而他在平越所作的惊天动地大事,大多与这几位仙家有关。比如,太上就曾化身一名卖豆腐的老者,跑到福泉山向他诉苦,言道山路难行、重安江阻路,每天进城卖豆腐谋生十分不易,于是张仙人发了慈悲,借世俗人葛镜之手,耗尽法力炼化山石,助其搭建了一座石桥,就是后世的“葛镜桥”。

    瞧这留神意于石上的手段,这老道成仙之后应该还回过平越,而且据说这石碑在****期间曾经断为数截,也就是说近年重建高真观,把这块石碑拼接起来之后,这位仙人还回来过!说不定在三人走进福泉山时,这老道士就窝在哪里看着呢。仙家行事高妙,化身为草木山石、孩童老翁,仅仅脱胎换骨的修为是看不出端倪的,或许出神入化的高人能有所感应,但也并不真切。

    谢仁与青青之所以不假思索、不约而同的行三跪九叩大礼,一是礼敬前辈仙人;二是拜其在平越的善举,因为这老道所行皆是济世救人之事。二人是将张仙当作丹鼎宗的前辈祖师来祭拜的。半仙等着二人叩拜礼毕,方才笑道:“老谢,看来你现在已经被我同化了,青青又被你同化了,对着块石碑行如此大礼。幸好这福泉山人不多,不然大家会以为你们有病的,哈哈哈……来来来,我们去看看福泉。”说着就往礼斗亭行去。

    谢仁拉住他道:“别走啊,这块石碑还没解说完呢,说完再走。”

    半仙白了谢仁一眼,道:“你们俩跪都跪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有兴趣自己去看《平越县志》吧,我有张十年前办的平越府图书馆借阅证,稍后回家找出来送给你。哈哈哈哈……不过这块石碑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了,也就是讲讲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历史变迁,早在澜沧的时候我就给你说过了的。”

    谢仁苦笑着摇摇头,挽了青青随半仙往礼斗亭而去,礼斗亭是座八角小亭,亭基以青石垒砌,圆木亭柱撑起两层亭盖,亭柱一周以木栏围住,内镶长木条凳。在礼斗亭的东南、西北两面各开一口,有数级石阶,石阶两侧雕龙刻凤,瑞兽祥云、苍松幽兰、莲花牡丹应有尽有。石阶数百年来被千万人的脚底磨得光溜顺滑,两侧的石雕也遍布青苔,显得十分斑驳。此亭是张仙人到此之后,平越卫张信修建,当年张仙人就坐在亭中静坐朝真、礼斗待诏。

    穿亭而过是一块山岩,岩上开凿了十数阶石阶,拾级而上,有一眼泉自地表下石龛中流出,泉眼外凿建了一方水井将泉水蓄住,井上一块光滑石壁上,刻着个两尺大小的朱红福字,与“福泉山”匾额出自同一人之手。丼外依石壁建了座七尺见方的石厅,蟠龙石柱支撑,整块方石做顶,柱上挂满了当地百姓祈福的红布绳,井前香签遍插、烛根密布,数百年的烟火将青岩熏得黑乎乎、油光光的,佐证了当地百姓对张仙的感激与怀念。

    半仙在一旁解说道:“这眼泉水就是福泉,无论何时皆水流不断,且水位始终不增一分、不减一分。当年平越周遭皆是莽莽丛林,常有匪寇作乱致使战事频发,死的人很多。加之黔州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细菌极易滋生,常发瘟疫,当地百姓受瘟疫之苦许多年。平越百姓受张仙指点,饮用这眼泉水,不但治疗了困扰许久的瘟疫,更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而且这眼泉水还有个怪异之处,无论多少人来打水,水位都始终不变,就似个掏不空的百宝囊一般。”

    谢仁与青青方才得了张仙的仙家神意,自然清楚是怎么回事。这眼泉水在石壁上、地底下并无水眼,而是张仙以地仙神通,在原有泉眼的基础上亲自开凿,井中之水是汇聚整个平越的地气灵枢、菁华生机而成。

    平越府依一座船形山而建,成南高北低的走势,山形并不蜿蜒,而是长条形,张仙那句“远远长龙自北来”,描述的就是平越府的山形地势。福泉山就在船头位置,是当地的地气升发之所,当地人也将此处称作“龙头”。张仙以地仙修为,移转灵枢汇聚于泉眼,并收束天地间菁华生机融炼水中,这眼泉水就具备了神奇的功效,而且有了水位不变、水眼无踪等神奇之处。

    看过福泉,三人从泉眼旁的月门中穿出,走上大道,相继游览了三教殿、锁龙井、草鞋丼、高真观、半月池、返生桂、钟亭、张仙祠、龙虎潭、济世池等景点,又到高真观后的古城墙上遥遥看了下方的八卦河。每个景点半仙都言之凿凿的的解说一番,这些景点所被赋予的神话传说,有的确有其事,有的则是后人杜撰。比如“三教殿”就是后人为了纪念张仙“三教合一”的主张而修建的,也给他安了些张仙曾在此收徒传道的传说,说得玄乎其玄;再如龙虎潭,本来的寓意是潭水深沉、藏龙卧虎,后世之人却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潭边造一虎、潭中造一龙,将张仙斩妖龙、除妖虎的事硬生生挪到了此处,而且传来传去传成了两妖相争、生灵涂炭,张仙降服龙虎拯救黎民;还有返生桂,传说乃是太上点化张仙之处,实际上却不在那处;以及草鞋丼,传说中某年平越大旱,张仙便于夜间在此施法降雨,正行神通间鸡鸣了,天亮之后使不得神通法力,于是在坚硬的山石上生生踩了眼井出来,实际上则是有修行同道与张仙演法切磋,失手所置……

    世人谈神仙之事往往如此,当自己无法理解或考证时,就赋予很多其他的意义,有的甚至有着nongnong的世俗之气。比如谈天庭地府,大多数世人并未见过真正的天庭地府什么样,于是就赋予它们人间朝廷的一些性质——玉帝相当于天上的皇帝,阎王则相当于地府的皇帝,有专属的行政机构、暴力集团,仙人也分品阶、职位……实情是否如此?也只有求证了那等境界方才能知道。或许玉帝与上界众仙只是平起平坐的道友呢?

    就如当初三皇五帝时期,世间推举天下共主一般,谁有德行能调解各部族矛盾,谁有知识能传授给大家,谁能治疗大家的病患,谁能让大家生活质量提高,谁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尊敬与爱戴,大家就推举谁来当这个天下共主。天下共主不是上一任指定的,而是由各部族推举的,蚩尤是第一个想凭借武力,打破惯例、做天下共主的人,所以他失败了。

    天下共主并不是天下人的统治者,而是天下人真正的公仆,如果在他治下战乱连连、灾祸不断,这个天下共主也就别当了,谁都可以弹劾他。成为天下共主,当然有无上的威望与权利,但换个角度来看,能成为天下共主,得先具备成为天下共主的德行能力才行,坐上那个位子的可没有昏君庸才,不然谁会推举他呢?并不像后世,除了开国之君,其余皆是世袭而来,所以多有德行能力不足的君王,昏庸无能、鱼rou百姓。

    不过也不能一以论之,上古之时人丁稀少,大多在雨水丰茂、土壤肥沃处聚居,也就上百部族。说白了,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哪个人是什么德行都很清楚,共主推举起来方法程序也很简单。但随着人口增加、繁衍生息的土地扩大,再采取这种办法就有些行不通了,天下共主的性质也就慢慢变了,最终王朝替代了天下共主,对天下实行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