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无题
徐齐霖伸出一根手指,强调道:“与甘州略有不同的是,在高昌要多种粮食,少种经济作物。光靠土地的收入,肯定会少一些。那就要发挥地区优势,大力发展其他产业。” 王方翼见徐齐霖投来询问的目光,略微想了想,说道:“商贸,高昌处于丝路,可借此创收。” 徐齐霖点了点头,说道:“仓储运输业、服务业,是个创收的好路子。与甘州相似,这里可以放牧牛羊,可以酿造葡萄酒。嗯,这里的葡萄品质极好,还胜过甘州呢!” 说着,徐齐霖笑了起来,似乎想到了对小公举的承诺,补充道:“还有葡萄干儿,也是好东西。” 王方翼自是不知道这个搞笑的小事情,而是就着自己的思路说道:“打下高昌后,朝廷或设都护府,大都督是否会兼任刺史?” 徐齐霖点了点头,说道:“有这种可能。但某会先行上奏,建议朝廷两职分立。” 军政分离,这是原则性问题,也是能最大限度防止出现割据军阀的措施。 尽管现在的大唐,因为中央政府强大和内部团结,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立起规矩来,也是防患于未然。 安禄山为什么敢造反,就是权力太大,军政大权握在手中,从而滋生出狂妄的野心。 看了王方翼一眼,徐齐霖继续说道:“你之前也从胡商那里做过不少调查研究,此番再进行实地考察,写出诸般经营策略,只要切实可行,只要又快又好,晋升刺史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王方翼再次躬身致谢,心中火热,自己欲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一定要抓住才是。 他知道徐齐霖顶多三年便会离任,甘、肃两州,再加上伊州和高昌,朝廷肯定要派熟悉的官吏管理。徐齐霖的举荐,至关重要。 而王方翼自认为才能不差,只是缺个机会。这恐怕也是很多人的想法,觉得自己这也厉害,那也厉害,就是没人看中提拔,没有表现的机会。 其实,不光是王方翼,徐齐霖还要提拔一些跟自己在甘、肃二州辛苦工作的官吏。 他们熟悉地方,熟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手段,提拔起来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地方的发展势头。 还是那句话,跟着我走的,听我的话,干得好的,统统有好处。 徐齐霖还不知道李二陛下又往甘、肃二州塞人了,而倒霉的老师杜正伦,此时正在洛阳魏王府,拜见李四胖。 对于杜正伦因何被贬谪,李四胖是知道的。他在京师也有耳目,还把庶长子李欣留下来,经常去找小叔李治玩耍,顺便也在爷爷李二陛下那里博个好印象。 而根据徐齐霖的建议,李四胖上奏朝廷,已被封为洛州大都督,督洛、谷、陕、汝四州之地。 所以,杜正伦外放谷州,是李四胖的下属。前来洛阳登门拜见,也是正常,但李四胖却有些犹豫是不是托故不见。 毕竟,杜正伦是得罪了皇帝老爸,要是自己善待,会不会让老爸心生不满呢? 但著作郎萧德言说道:“杜正伦虽遭贬谪,却乃是正直忠臣,殿下若想避嫌,只平常接见,浅谈即止便可。若闭门不见,岂不有损纳贤之名?” 李四胖想想也是,见一面谈几句也没大问题。可别让人觉得自己势利眼,人家遭贬了就见都不见。 所以,李四胖便在厅堂内接待了杜正伦。却不问京师中的事情,只谈杜正伦就任谷州刺史后的工作。 杜正伦被贬出京师,也是一肚子委屈。摊上这么一个身份既贵重,却又不听劝谏的学生,他也只能怪自己倒霉。 好在谷州不是偏远的老少边穷地区,跑到这里来做地方官,也是外放的名义,脸面儿上还能遮盖一二。 李四胖看出杜正伦的心绪抑郁,同情却也不好乱说,只管介绍下谷州情况。 “谷州的新安县有大盈库的工厂、工坊,出产的石炭运往周边,已是甚为富庶。杜刺史到任之后,应是不会太过劳顿费神。” 杜正伦听出了李四胖话中之意,既是介绍,又是提醒。那就是在工作上别有太大的改动,现在这个样子就挺好。 也好,萧规曹随倒是省心,自己还是老实眯上一阵子,再看陛下能否起用吧! 想到这里,杜正伦躬身拱手,说道:“下官沿途所见,已知陕、谷、洛这三州被殿下治理得国泰民安,令人赞佩。” 李四胖笑了笑,说道:“杜刺史过奖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孤也是尽力竭能去做而已。” 停顿了一下,李四胖又关心道:“杜刺史的家眷可曾同来,安置上若有困难,孤王派人解决。” 杜正伦摇了摇头,说道:“下官是孤身上任,只带了几个下人僮仆,不敢劳殿下费心。” 李四胖还待说话,一个侍卫走进厅堂,呈上谕旨。 “杜刺史且稍待。”李四胖接过谕旨,转至后堂观瞧,却皱眉思索,琢磨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人家杜正伦刚到谷州,屁股还没坐热,你又打发人家去甘州,具体官职也没确定。 从正常角度上看,这是李二陛下余怒未息,觉得在谷州当官也太便宜杜正伦了,又给贬谪到西北边陲了? 但是,甘、肃二州的情况已经大有改变,好象已经摆脱了老少边穷的帽子。 甚至于,听说在甘州种棉花种粮的百姓,因为有免赋一年的优惠,地也给得足够,日子比关中还要富裕。 所以,父皇又把杜正论调往甘州,似乎又不太象贬谪。 李四胖左思右想,突然想到了刚收到长安的消息,有人在朝堂上举荐苏亶为肃州刺史。 这下可有了灵感,李四胖觉得父皇这是故意的,不想让李承乾的岳父去肃州任职。 虽看杜正伦曾是李承乾的老师,但出了这档子事,还能算李承乾的近人,还能忠心于他吗? 显然,杜正伦已经与李承乾完成了分割。因为杜正伦出事,就是李承乾抗辩所导致的。 派杜正伦去甘州,总比苏亶要好,这恐怕是父皇的想法。至于还有没有更深的目的,李四胖猜不出。 不管怎样,父皇没有让大哥李承乾遂心所愿。李四胖可以肯定,突然上奏举荐苏亶的,定然是李承乾在背后指使。 这样一想,李四胖就高兴了。只要不是让大哥李承乾得利,他就心满意足。 等到李四胖转到厅堂,对杜正伦的神情,就与刚才不一样了。已经与李承乾弄崩的人,以后没准就是自己的助力。 “杜刺史啊,恐怕孤王刚才所说的工作上的事情,都要不作数了。”李四胖笑着把谕旨递给杜正伦,说道:“杜刺史这般高才,若不是朝廷有旨,孤是真舍不得你离任啊!” 杜正伦有点懵逼,咋啦,贬为谷州刺史还不够,又要给俺弄到哪个旮旯角落去?不会是一撸到底,流放岭南吧? 忐忑不安地起身接过谕旨,看过之后,虽然松了口气,但杜正伦还是懵逼。这到甘州是个啥意思,那里不是徐齐霖的地头吗? 而且,是任职还是流放也没确定,就是让自己去那边。 看杜正伦那迷茫的样子,李四胖也没法解释,他都没全搞懂呢,只好说道:“甘州今非昔比,徐丞治理经营得堪称塞上江南。若不是公务缠身,孤都想去那里见识一番。” 杜正伦难看地笑了笑,说道:“既如此,下官便回去准备,即日启程。” 李四胖摆了摆手,说道:“倒也不必如此急迫,徐丞已随军前往高昌,至少要数月时间方能返回。所以,路上不要太辛苦。” “多谢殿下关怀。”杜正伦躬身道:“朝廷有命,下官岂敢拖延?这便告退了。” 李四胖起身,送杜正伦到门外,才转身而回。 …………… 唉,太子殿下怎会出此昏招,事先也不与人商量。 杜荷叹了口气,望着不远处的东宫,连连摇头。犹豫半晌,又转身往回走。 要说举荐个刺史啥的,对于李承乾的身份,也不算什么。可你把老岳父搬出来,这个目标也太明显了。 若说按品级,自己和赵节也算是够格,只是没有什么资历而已。尽管自己肯定不会去甘州听徐齐霖摆弄,可连问都没问,就由不得杜荷不窝心难受了。 难道说,在你身边的这些人,没一个有本事的,没一个信得过的,非要你老丈人出马? “杜兄——”身后的招唤,打断了杜荷的自怨自艾,转头看时,却是赵节。 杜荷勉强挤出笑容,拱了拱手,说道:“赵兄,真是巧啊!” 赵节笑道:“是很巧啊!某来拜见太子殿下,说了说肃州刺史之事。刚出宫门,便见杜兄在此。” 杜荷眼神一凝,问道:“太子殿下怎么说,果是他派人举荐苏亶的?” 赵节点了点头,伸手相让,说道:“此地不是讲话之所,请到雅静之处详谈如何?” 杜荷急于知道答案,便骑上马,与赵节来到一座酒楼,却是他们经常来的。进了雅间,自有护卫守在门口,不虞有人乱闯。 两人落座,伙计先上茶点,又询问点何酒菜。 杜荷心中有事,便让赵节随便点了几个菜。等伙计一出去,他便急着问道:“虽说举贤不避亲,可太子殿下派人举荐岳父大人,终是不妥啊!” 赵节苦笑了一下,说道:“某也是这样说的,但太子殿下却不以为意。一来苏亶亦是刺史,去偏远的肃州,已是屈就;二来——” 压低了声音,赵节有意卖了个关子,说道:“殿下担心魏王拉拢结好徐齐霖。” 杜荷皱起眉头,说道:“就算如此,也应与我等商议一下,举荐苏亶还是不妥啊!” 赵节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说道:“这事儿也不全怪殿下,乃是苏刺史主动相求。” 啊?!杜荷愣了一下,不由得开口问道:“这是为何?苏亶看上肃州什么了?” 赵节微微一笑,说道:“肃州有酒泉夜光杯,有竞先争购的奇石,又控扼丝路,你说苏亶图什么?” 杜荷心生鄙夷,贪财嘛,肃州的财富是那么好得的,都是大盈库的独家买卖,苏亶做梦呢! “还有升迁。”赵节又伸出了一根手指,说道:“太子殿下颇知陛下心思,占领高昌后,设州建县,已基本确定。甚至,还会在西域设立都护府。” 杜荷眨巴眨巴眼睛,似乎有点明白苏亶的意思了。这个家伙因女儿而得封刺史,却是多年不得升迁,想必是心下着急,竟然打起了这样的主意。 如果朝廷设都护府,这都护一职,徐齐霖从年纪到资历,都是肯定不够的。朝廷或从西北选资历老有经验的官员,或从朝中空降。 也就是说,苏亶要么回到朝堂,要么在西北任职,那才有机会出任都护一职。 先任肃州刺史,再由李承乾帮助,苏亶觉得把握还是不小的。在西域都护府呆上两年,请调回京,至少也是一部侍郎。 可惜,在外面任职的苏亶并不是很了解自己这个女婿,不知道李承乾虽身为太子,但却没有太大的实权,更让李二陛下甚是不满。 李承乾也没有自知之明,虽然觉得弟弟李泰老抢风头,可能对自己的储位造成威胁,但却不知道所作所为,已经全落入父皇眼中。 李二陛下的言语和行为,或许也给李承乾造成了一种错觉。上表抗辩,立刻就能将杜正伦赶走,他还真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父皇还是看重他的。 “嘿嘿,哼哼。”杜荷不好说太子殿下的坏话,只好冷笑数声,端茶而饮。 赵节耸了耸肩膀,说道:“如此也好,正好试探下陛下对太子殿下是否恩宠。” 杜荷摇了摇头,说道:“陛下岂会因亲废公?太子殿下久未入朝,不理政事也就罢了。突然搞这么一出,陛下又作何想?” 叹了口气,杜荷知道事已至此,说也没用,便沉声说道:“至于魏王拉拢交结徐齐霖,倒是不可不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