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探花为王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二章小码头

第一百五十二章小码头

    第一百五十二章小码头

    冬日的大江,就好像画上的风景一般,显得越发的宁静迷人。李文博站在小小的乌篷船船头,迎风而立,望着静谧的江面,心中竟然也升起了一股飘然欲仙,如在画中的感觉。

    “大人,前面便是宝山,过了宝山,便是松江府境了。”方圆走到李文博身后,指着前面不远处越来越近的一座小山对李文博说道。

    李文博微微点了点头,那宝山乃是长江口的一个凸起部位,地理位置十分显要,若在上面建上一座炮台,再在与之相对的崇明岛上建上几座炮台,便可控扼整个长江入海口,那可真真的算得上是战略要冲之地了!

    乌篷船很快便经过了宝山,李文博抬头望着宝山上郁郁葱葱的松柏,转头问方圆道:“方统领,我记得这宝山上有一卫所吧?”

    方圆躬身应道:“是,宝山上有一百户所,属于吴淞江千户所管辖。在江对面的崇明沙岛上,也有一个百户所,这些卫所构成了大江入海口的防御体系,乃是江南门户锁匙。”

    李文博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为何大江之上,竟然没有军兵巡逻?”

    方圆迟疑了一下,这才说道:“大人,如今严冬时节,又临近年关,守卫军士难免有所松懈。”

    “正是因为年关将近,才更要加强巡逻!这个时候,如果有倭寇犯边,那岂不是如入无人之境,任其烧杀抢掳了么?”李文博正色说道。

    “大人说的是。”方圆急忙回了一句,但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文博只是苏松商会局提举,就算加上锦衣卫的千户官职,也绝计管不到苏松地方守御上去的。地方的守御职责,自有当地父母官以及总兵府、卫所军兵负责。

    李文博自然也是知道这些的,他只不过是想起后世西方夷人仗着船坚炮利,从长江口强行直入南京,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旧事,心生感慨罢了。

    之前他一直待在吴县,活动范围也仅限于苏州吴县太湖那一片,如今终于有机会从长江出海,直达松江府。看见这大好河山却无人防守,心中有些感慨罢了。

    既然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那无论如何,自己也要利用蝴蝶效应,稍微扇动一下翅膀,改变未来历史的走向,哪怕只是稍微有所改变,或许也能避免华夏历史上那段黑暗屈辱不堪回首的历史吧?

    乌篷船过了宝山,便算是正式进入了松江府的地界。松江府虽然名为府,但地盘其实不大,只有华亭、青浦、上海三县之地。这个时候的松江府,最繁华的地方还不是上海县,而是府衙驻地华亭县。

    松江织造处衙门,也是设在松江府城之内的,也就是在华亭县内。原本李文博要到松江府,走陆路比经水路要快得多。但因为后世的上海的缘故,李文博便想要来看一看后世那个世界闻名的繁华之都,因此才绕道走水路而来。

    这时的上海县,远不如后世那般繁华,后世的外滩、浦东新区等地,这个时候要么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要么便是一片荒凉的盐碱地。上海县的县衙,也在远离海边三四十里地的内陆。

    李文博和方圆在大江入海口的一个小码头边上了岸,李文博估摸着,大概便是后世陆家嘴那附近,然而现在却只是一片荒凉少人的盐碱地。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一头连着小码头,一头连着三十里外的县城。

    在距离码头百十米远的土路旁边,有一家小小的茶水铺子,后面是两间茅草屋,前面用竹竿撑着一大块粗麻布,遮挡了一下雨露,下面摆着几张小矮桌,这时也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客人,在那喝着茶水吃着小点心。

    李文博带着方圆走进茶水铺子,随便找了一张空桌坐了下来,一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儿便笑着迎了上来,说道:“客官,您来了。您要来点什么?”

    “先给我们沏壶热茶,暖暖身子,再随便上几个热菜,一壶小酒,也就够了。”

    “好嘞,客官您稍等。”小老头笑容可掬地说着,转身离去,不多时便送上来一壶热茶,给李文博和方圆斟上茶,说道:“两位客官请稍等,酒菜马上就好。”

    李文博点了点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入腹,身子也暖和了许多。又过了一会儿,小老儿便端着几样热气腾腾的小菜,一小壶酒,一一放在李文博和方圆面前,说道:“客官,请慢用。”

    “有劳老丈了。”李文博礼貌地说了一句。方圆提起酒壶,先给李文博倒了一杯,然后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李文博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菜,品尝了一下,味道还不错,不禁点头说道:“嗯,味道还不错,方兄弟,你也快尝尝。”

    “好。”方圆应了一声,也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菜。

    两人一边吃着菜,一边喝着酒。眼看着茶水铺子里的客人少了些,那小老头也忙空了,李文博便朝他招了招手叫道:“老丈,您老请过来一下。”

    小老头急忙走了过来,笑着对李文博说道:“客官,您有什么吩咐?这饭菜可还合口?”

    李文博点了点头,说道:“嗯,味道不错。老丈您这生意应该很好吧?”

    “唉,好什么好,只能勉强糊口罢了。”小老儿微微叹息了一声说道,“我们这儿不比松江华亭那些地儿,地不肥,出产的东西不多,人自然也就少了。”

    李文博点了点头,又问道:“老丈,您这铺子开了多久了?”

    小老头勾着手指算了一下,才说道:“算起来,已经有五六个年头了咯。”

    “这么久了?那老丈在这里见过的人肯定很多吧?”

    “这倒是,每日里这码头总有百十个人上岸吧。”小老头点了点头说道。

    “那老丈见识一定很广吧?可有什么趣事,说来给我们听听呀。”

    “不知客官想要听什么趣事呢?”

    “人吧!我听说海外有跟我们完全不同肤色头发的夷人,老丈可曾见过?”

    上架了,求个首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