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
廖仲平闻听大怒,后退两步,拔刀斜指向天,厉声喝道:“全军听令,御!” 然,遵令上前者了了无几。 大部分人就这么直挺挺地着,站得笔直,有如一颗颗树桩。 世上事就这么奇怪。 三千禁军在正阳门外严阵以待,为得是阻止吴争入京。 但吴争到了面前,他们却不听廖仲平号令。 原因并不复杂,因为有钱翘恭、吴易、孙兆奎、沈自駉等等、等等。 人心向背,可见一斑。 庆泰朝初立,以绍兴府算起,前后不到三年时间。 朱慈烺就算是崇祯朝太子,但他与国与民没有任何付出,许多明人已经记不得他们还有个太子。 而就凭陈子龙、钱肃典等人真能做到威严慑天下? 不能!他们也就只有在绅纨、士人之中拥有极高的名声。 他们在军中的威望还不如吴争,因为吴争从头至尾,都在带兵打仗,还总打胜仗。 打胜仗的将领,总是受人爱戴的。 禁军,至少有三、四成,是吴争带过的兵,哪怕是名义上的。 此时能追随廖仲平的,自然是廖仲平的亲随。 他们只服从廖仲平的命令,可惜啊,人太少了。 廖仲平在绍兴府的近卫军,大部分因吴争的建议,留在了沥海,随他北上应天府的仅不足二百人。 这些人如今也分散在各个营中带兵,四万多大军,今日还能在廖仲平身边的,怕不足百人。 这些人,瞬间被吴争三百骑兵涌上缴械。 倒不是廖仲平这些人不中用,而是他们不敢真动刀见血。 廖仲平只令防御,并未下令进攻,他们又怎敢向当朝镇国公动刀? 于是,眨眼间全军尽没。 望着被堵上嘴巴,还奋力挣扎的廖仲平,吴争喟叹道:“廖将军,你我也不是相识一天两天了,我吴争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吗……也罢,这事不是你能掺和的,今日绑你,也是为你好,无论结局如何,你都有应对、自处之道。” 说完,吴争入正阳门。 也怪,在吴争背影消失在正阳门后,廖仲平也就不再挣扎了。 正如吴争所说,这事,还真不是他一个京卫指挥使能掺和的。 好在吴争没有领兵进京,这让廖仲平阻拦吴争的心意没有那么坚决。 因为,这只是争,不是斗! 这一点很重要,重要到廖仲平放弃剧烈地反抗,放弃下令进攻。 老实人,未必真老实啊! ……。 闻报吴争轻易入正阳门。 陈子龙急怒攻心,他来回踱步,口中直骂,廖仲平误国误君! 反而是朱慈烺非常沉着,“首辅不必焦躁,你之前征召三万新军,如今囤于何处?” 陈子龙应道:“东城兵马司囤有二营一万人,府军前卫也有一万人,其余皆在社稷坛以西宫内诸监。” 朱慈烺点点头道:“镇国公终究没有领兵入京,若首辅以大军应对,岂不落人口实?既然已经入城,就不必再为此事烦心了……这样,调队人守住洪武门,不让他进皇城就是了。” “是。” 吴争用得着带兵进京吗? 用得着吗? 如果用得着,吴争又怎会不带兵? 就是这就是个简单的问题,稍微想想就能明白。 一入城,迎面就是蜂涌而来的各路人马。 领头的人有,忠义伯吴易、京卫副指挥使钱翘恭、兵部郎中孙兆奎、刑部主事沈自駉等等。 吴易在笑,“镇国公,总算把您盼来了。” 吴争也在笑,“我迟到了吗?” “不,不,来得恰是时候!” 二人心领神会,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钱翘恭一身甲胄,僵硬着脸,上前拱手行礼道:“见过镇国公!” 吴争收敛起笑容,定定地看着钱翘恭,没有说话。 钱翘恭的姿势保持了许久,终究难忍,道:“敢问镇国公,可是有话要训示末将,不妨明言?” 吴争长长一叹,问道:“你真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 “切莫要……来日后悔?” “绝不后悔!” 吴争微笑起来,上前搀扶道:“内兄不必多礼。” 钱翘恭闻听吴争称他为“内兄”,心中一股酸楚直往鼻梁涌上,他终究没能忍住喷涌而出的泪水,“吴争,九叔被陈子龙抓了,关在刑部牢里。” 吴争拍拍他的手背道:“有道是男儿流血不流泪,你在仪真的表现,超乎了我的想象。今日之事,你不必太担忧,信我,我自有应对之道。” “是。”钱翘恭低头应道,慢慢退开。 吴争突然道:“我更喜欢的是,那个一直挤兑我的钱翘恭。” 钱翘恭一怔,抬起头看着吴争,而后躬身应道:“喏。” 吴争慢慢转身,扫了一眼吴易等人。 然后再看向那片黑压压的人群。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吴争说几句,哪怕是对着他们点个头。 不想,吴争微微一笑,右手就这么一挥,道:“那就……走吧。” 那就……走吧? 这是何等的自信? 京城之中,天子脚下,吴争一挥手,说,走吧。 对,就这么,走吧! 所有人的脸上都在微笑,就算无法预知将会发生什么,他们认为,只要有镇国公在,他们就一无所惧、心中坦然。 军队非常奇怪,一支屡战屡败的军队,换一个主将,就成了一支虎狼之师。 一支百战百胜的精锐,一旦主将没了,就成了一盘散沙。 岳爷爷,人杰也。 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 可岳爷爷一死,岳家军也就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可见一个领袖对于军心、士气,有着无于伦比的影响力。 现在,吴争,就是他们的领袖,他们的胆和魂。 万涓细流,在洪武门前汇聚成河,不,没有人会枉称上万大军只是条河,那是江,大江!一旦风起,便是骇浪滔天。 朱慈烺不再沉着,没有人敢轻视这样一支虎狼之师,哪怕他们是临时聚集起来的“乌合之众”。 东城兵马司、西城府军前卫二万人马被紧急调动,涌向洪武门,连内宫诸监一万内卫,都被部署到了奉天门防御。 火拼,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