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防守反击
陈胜在城楼默默地注视着,他知道,这场仗确实很难打。 因为气势很重要,再好的武器,它产生的差距,真等到双方士兵接近到面对面时,那就不是差距。 因为无论你用什么刀,能杀人的才是好刀,枪,也一样。 陈胜随即向沥海卫士兵,下了一道命令,就是必须将攻城敌人挡在三十步距离之外。 这显然是个废令,陈胜自己也知道,如果这真能做到,这仗就不难打了。 燧发枪还到不了这种连后世步枪都做不到的事情。 但陈胜的用意在于,给城墙上京卫以信心。 传令兵的大声传令,让京卫渐渐恢复了勇气。 这很显然,再强大的火炮,只要没有步兵靠近,起不了什么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破坏,绝不是攻占。 明军也有火炮,当然不是北伐军的新式火炮,沥海卫还没有换装火炮,就算换装,也带不过来啊,沥海卫只有被吴争不要脸地命名为“迫击炮”的小炮,而且还没有象吴争所率火枪兵那样满编,整个沥海卫二万人(沥海卫从始至终是另类,超编),总共才四百门小炮。 明军在城墙上部署的是明朝的老式火炮,个头小,射程自然比清军短,精准度也不如清军的红衣大炮。 所以,相互压制是肯定做不到的。 也就是说,战斗一开始时,守军处于挨打的处境。 整整六轮炮击之后,清兵开始攻城。 可炮击依旧在持续,守军被压制,有颗炮弹正好砸在城楼左侧,掀翻了小半个城楼,士兵们为陈胜捏了把汗。 好在陈胜此时并未在城楼中,而是在城墙观察。 清兵越来越接近。 不用陈胜再次下令,训练有素的沥海卫将士,已经不顾清军炮击,开始探头架枪瞄准。 此时,接近至百步左右的清军火枪兵也可始用火绳枪射击。 密集的弹丸击打在城垛上,撞击出点点火星。 守军还是占了便宜的,相较于清军火枪兵无丝毫的遮挡,守军的伤亡要小得多。 沥海卫的射击,完全压制了清军火枪兵,但这一段时间的相互射击,成全了攻城清军的顺利接近城墙。 陈胜必须将清军挡在三十步外的命令,自此自动失效。 但没有一个士兵会去纠结这个命令,因为只要打过仗的,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 京卫将士在沥海卫做出的标率下,开始自发地涌上,搭箭弯弓。 在这一刻,整支队伍是参差夹杂的,没有人会去在意建制是不是乱了。 清军竖起不下百道云梯,这种数量级别的登墙,按理说,几乎是不可阻挡的,每当这种景象出现的结果,一般都是有敌人登上城墙,然后在城墙上展开肉搏。 当然,能不能攻下,还得看肉搏的成败。 但今日不同,沥海卫手里有手雷,在京卫士兵射出如蝗般地箭矢时,沥海卫士兵已经缩回城垛下,背靠城垛坐了下来。 施施然从腰间摘下木柄手雷,开始拉动燧石。 哪怕是燧火枪,也很难向下直射,因为与后世步枪不同,前装枪的弹丸是从枪口灌入后用通条击实的,向下斜射还行,向下直射,有很大机率弹丸会松脱,甚至掉落。所以,火枪兵有个严格的规定,那就是不得向下直射。 也就是说,真正等敌人接近城墙向上攀登时,火枪就失去了效用,要么以手雷克敌,如果没有,那就一切回到冷兵器时代,弓箭、滚木等等。 京卫们奇怪地看着身边坐下的沥海卫,虽然他们不相信之前英勇的沥海卫会在紧要关头怠战,可确实不理解。 当沥海卫将手中的木柄手雷,一个接一个,连串地往下扔时,京卫还在怀疑,这么小的铁疙瘩扔下去,怕是砸不死人吧? 尼堪从单筒永远镜也看到了,他嘴边露出一丝笑意,守军这算是破罐子破摔了? 可很快,尼堪的笑意僵硬了,因为,小小的铁疙瘩爆炸了。 这种爆炸相对整面城墙上来说,就象是盛开的小花,从远处看,几乎感觉不到什么。 可只有登墙的清军士兵才明白,那四溅的弹片,绝对比箭矢更犀利。 箭矢需要人来射,抬头看到有人向自己瞄准,还可以左闪右闪,再不行,身手敏捷的士兵还过来荡到云梯内侧仰身向上攀登,可这铁疙瘩的弹片根本无处可以预判断,除非运气实在太好,不在爆炸范围之内。 可沥海卫有多少人,整条城墙甬道都是,这些从冷兵器换装的士兵,哪知道节省弹药,他们如母鸡生蛋,一个接一个往外坷,直到腰间一侧再无手雷,才开始往枪管上上刺刀。 京卫们傻眼了,他们惊愕于仗还能这么打? 可城下的清军那是倒了血霉,军工坊的木柄手雷,虽说是经过火绳燃烧测试的,可导火索中的火药填充,那还是手工的,细微的误差能决定燃烧的速度快慢。 燃烧误差一、二秒那是正常的,加上沥海卫士兵刻意拿在手中延时了一些,这下去的大部分手雷,都在临空爆炸。 这也就是尼堪从望远镜看到城墙上盛开一朵朵小花的原因。 只是尼堪无法理解,这些小小的烟花,怎么能摧毁他五千大军的攻城,太不可思议了。 爆炸的持续,让整片城墙上向上攀登的清兵,如下锅的饺子往下摔落,京城墙太高,就摔下非死即伤啊。 尼堪在此时感觉到了异常,眼前守金川门的绝对不会是之前的守军。 这个念头的涌出,让尼堪整个人不自觉地打了个哆嗦,他想到了一个人、一支军队。 就在他几乎要从肺部嘶吼出一声的时候。 金川门瞬间洞开。 一支骑兵从城门甬道倾泄而出,随即左右分开,向数里外的尼堪本阵发起了冲锋。 而在骑兵之后,不下三千人的步兵涌出。 在城门口形成三道横列,端枪向对面射击。 说时迟,那时快,骑兵、步兵的涌出如行云流水一般。 步兵的射击几乎不瞄准,抬枪就打,然后第二队上前射击,再然后第三队。 如此循环,慢慢地向前,几乎没有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