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会是水师?
军工坊的损失很大。 原因是炮击引发了一座火药坊的殉爆,囤积的火药损失尚在其次,十多个匠人,不幸当场被炸死。 经过一番对北面的地毯式搜索,方国安、鲁之域回来禀报。 “禀王爷,经过勘察推算,对军工坊实施炮击的火炮,应该在三十至四十门之间……末将率众赶到时,敌人已经退去,火炮车的压痕尚在,末将和鲁将军已调派人马顺着车痕追击了……。” 吴争皱起眉来,三十至四十门火炮,这该是一个炮兵团的一半了,也就是说,依北伐军的编制,一个炮兵团,射程在十里以上的火炮也就六十四门。 这等于在告诉吴争,至少是一个炮兵团叛变了。 这怎么不让吴争难受? 可问题是,哪来的一个炮兵团? 北伐军建制非常清楚,松江府周边,就方国安的军校军团和由金山卫改编的吴淞卫,其它都是各府民团,根本没有配备火炮。 这事就显得非常奇怪了。 鲁之域猜测道:“会不会是……江北泰州卫干的好事?” 方国安也道:“军校的火炮,末将已经派人彻查过了,根本没有调动过一门。鲁将军的吴淞卫远在金山卫,更不可能炮击军工坊,那最近的,也只有泰州卫了。” 吴争眉头皱得更紧,话听起来不错,可泰州卫能背叛? 蒋全义是傻了吗? 还是被俘之后,真被多尔衮收买了? 可也不对啊,这事就和方国安、鲁之域是一个道理,蒋全义能叛变,泰州卫能吗? 吴争用力地摇摇头道:“不可能。一定还有我们不知晓的情况,继续全力追查逃离的火炮。” “是。” 二人领命离去。 这时,宋安突然开口道:“少爷,松江府周边确实只有方、鲁二位将军手下配备有了火炮,可不代表着没有其它火炮的来源。” 吴争心头一动,道:“你的意思是说,是多尔衮从江北运来的火炮?” 话一问出,吴争立马就摇头,“这不可能!江北泰州至如皋以南,皆是泰州卫的控制之下,多尔衮有何能力将火炮运过长江?况且,清廷此时向咱们购买火炮装备新军还来不及呢,怎会大费周章地将火炮运来江南?这不合逻辑!” 宋安摇头道:“我不是这意思,我的意思是说……水师。” 这话,让吴争脑袋轰地一声响。 吴争的直觉,告诉自己,这几乎就该是真相了。 军工坊北面,就是入海口。 只有水师,才能轻易地将火炮运送上岸,并在炮击后,向北撤离。 也只有水师,才可以轻松地避过民众耳目,因为从杭州至吴淞,北伐军几乎天天都在拉练,做为水师,登陆运送火炮,就非常自然,合乎逻辑了。 吴争痛苦地想到,这就应该是最正确的猜测了。 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三支水师中的一支,出现了问题。 哪一支呢? 张名振?不会! 王一林?更不会! 那么,就是王朝先的舟山水师了! 吴争敏锐地感觉到,只有王朝先,只有他可以做到这一点。 因为王朝先的舟山水师,是由原黄斌卿部整编而来,而其中一部分,更是王朝先的旧部属。 这样,可以使得王朝先可以轻松地遮人耳目,令亲信驾几艘战船出海,从入海口登陆。 而王朝先心性,也有背叛的可能。 历史上,王朝先与张名振击杀黄斌卿,夺取水师控制权,王朝先在得志后,威福日作,渐与名振离心,不思抗清,却争粮争汛,逞力恃强,劫掠民船,以致最后,被张名振设计斩杀。 吴争一直容忍着王朝先,是因为当初收编黄斌卿部时,舟山水师并无合适的、可以托付的水师将领。 而王朝先毕竟有着不小的势力,所以,吴争权衡之后,接受了王朝先的归附,并将舟山水师托付于他。 但吴争心里,确实是对王朝先不放心的,先后让张名振、王一林进入舟山水师任副总兵,意在牵制王朝先。 所以,王朝先心中不满,在情理之中。 多尔衮派人一招揽,许以重赏,双方必一拍即合,有奶便是娘嘛。 想到此处,吴争迅速下令,调陈钱山水师封锁入海口,防止王朝先逃回驻地。另调吴淞水师弹压舟山水师驻地,以断王朝先退路。 ……。 王朝先确实在入海口。 此时,三艘战船悠哉悠哉地在水面上摇晃着。 王朝先很得意,因为多尔衮说了,只要依计行事,不管成与不成,大清水师提督之位,就是他王朝先的。 这可是从一品的实缺啊,相当于整片洋上,自己就是个土皇帝。 王朝先恨吴争。 张名振被吴争重用,加上之前王一林又曾前往舟山水师做了几个月的副总兵,王朝先已经明显感觉到吴争对自己的压制和防备。 时有冷言冷语出自他的口中,无非是说,吴争要过河拆桥、兔死狗烹之类的话。 这些话,吴争也时有耳闻,但吴争基本上不理会。 因舟山水师这两三年,奉调作战还是得力的,吴争就一直犹豫着,不想去动王朝先。 张名振已经组建了吴淞水师,王一林又接手了陈钱山水师,手中也暂时没有水师将领可用,那就让王朝先继续掌着舟山水师吧。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王朝先本就是**出身,当时归降,也是因为局势所迫,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得到升迁,早就对吴争有了不满。 多尔衮派人一招揽,王朝先就一口答应了,无非是换个主子罢了。 王朝先的部署,其实很完美。 他以水师交换驻地进行训练的借口,将水师拉到入海口,当然,水师将士不会都追随王朝先干这等事。 所以,王朝先只调动了他手下亲信的三艘战船,足够了。 战船越多,反而越容易引人怀疑。 加上使用的火炮数,一艘船上的舷炮就够了。 将舷炮安置于事先打造好的木车架上,以携带的驭马拉动,调二百多炮手随行。 根本无人会怀疑,也无人敢阻拦,这事,就这么轻易干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