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讨吴檄文?
莫执念的这句话,让熊汝霖、张煌言、张国维等人沉默下来,显然,莫执念言下之意,是站到了宋安那边。 可让人意外的是,莫执念转头冲宋安轻喝道:“王爷的近卫,可不是挥刀向自己人的……怎么,宋大人是想杀了我等?” 宋安连称不敢。 也对,虽然莫亦清只是侧妃,但谁敢忽视莫家的存在? 这可是大将军府的钱袋子,就连每月发放官员俸银,做为左布政使的熊汝霖也得通过莫执念。 莫执念要么不开口,开口别人就不能不当回事。 干咳了一声,莫执念慢慢起身,“老朽来此,只是向诸公说明一件事……再拖下去,二位王妃就要赶来了,老朽也拦不住了……家翁遇险,做儿媳的总不能不来吧?到时,诸公应该明白……要担心的事,可就不止眼下这一桩了!” 说完,莫执念向外走去,“杭州城中……怕是不太平啊,望诸公……眼睛别只盯着鼻子底下的嘴……!” 熊汝霖等人相视,脸色凝重起来。 莫执念这样的身份,定然不会无的放矢,难道……他听闻或者觉察了什么? 莫执念路过宋安身前,扫了眼宋安,将右手紫檀木拐棍交于左手,然后抬右手,拍拍宋安的肩膀,“你是个忠义之人……就是阅历低了些,需要磨练……王爷给你的担子过重了……小子,把眼睛擦亮些……湖中那人,未必是主恶!” 宋安急问道:“莫老是听说了什么吗……难道方贼还有余党?” 莫执念长吁一口气,斜眼道:“老朽这么大岁数,眼花耳聋的,哪有你这般精神,况且你手下还有长林卫……老朽能比你消息更灵通?” 宋安一愣,想想也是。 莫执念叹了口气,一面往外走,一面嘀咕道:“……没听说过,偌大的谋反案,主犯首恶就这么轻易落败的……难道以方国安的履历,就不明白,败即死的道理吗?到今日,七天了……可有捉到方国安家人……须以史为鉴……以史为鉴哪!” 宋安,还有帐内众人一听,顿时脸色剧变起来。 从方国安挟持吴老爷子起,所有人的眼睛、注意力全在了白洋池畔。 忽略了城中,更忽略了方国安背后或许还有人,或者后手。 莫执念的人生阅历,应该感觉不假,方国安家人至今未捕获,这说明,不是府卫不尽职,而是城中必定有人在掩护、藏匿方国安的家人。 那么,这人必定有很大的实力,甚至可能是……在场中的某人。 否则,在这样满城搜捕的情况下,寻常人根本无法藏匿、掩护方国安的家人。 一时间,在场之人,用怀疑的目光相互打量着。 而宋安已经急奔而出,他心中突然恐惧起来,自己将长林卫大部调至白洋池畔,而大将军府更是将杭州府府卫调来围困方国安及其部反贼。 那大将军府、王府……宋安不敢想下去。 他只能迅速调集长林卫,赶往王府。 一时间,从白洋池畔,数千军队,从各方向回奔向南。 ……。 “……异族倡乱,聚兵百万,横行施虐天下……痛哉毅皇烈后之崩摧,惨矣!东宫定藩之颠踣,文武瓦解,六宫恣乱,宗庙瞬息丘墟,生灵流离涂炭,臣民侧目,莫可谁何?普天之下,竟无仗义兴师勤王讨贼,伤哉!国运夫曷可言……?” 陈子龙在学院讲台上慷慨激昂着,“……陈某效力于南朝,意欲为北伐倾尽毕生之力,然镇江兵变,兵部仅余子龙一人……矢尽兵穷,泪干有血,心痛无声,不得已蛰伏乡里,以图再起……!” “……有吴姓者,起于绍兴,短短三年间,收复江南失地十余府,复我社稷宗庙……子龙以为,其忠义,遂投效其麾下……然,此吴姓子,骄狂跋扈,先行数度废立之逆……后弑杀我皇、大长公主,夺我国柞、毁我宗庙……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子龙欲召集我辈同道之人,奋起讨贼……复我明室宗庙,奉迎鲁监国回京主事……我辈同道诸友人,皆应高举义旗,响应讨贼,大快臣民之心,共雪天人之愤……!” 讨伐……监国吴王殿下? 台下芸芸学子、生员,惊愕地面面相觑。 原本以为,时任“汉明半月谈”总编撰的卧子先生,是来为监国吴王殿下所号令北伐之举动员的,不想,陈子龙是来倡议讨伐吴王殿下的。 惊愕之后,“嘁……”声骤起。 此时的江南学院,经数载培育,更有吴伯昌按吴争的意思倾力修剪杂枝,有超过六成以上的学子头也不回,愤然离开。 有约三成学子生员,脸上带着一丝讥讽之意,笑看着台上陈子龙的精彩表演。 但也有一成左右的学子生员,跟随着陈子龙开始大呼口号“讨伐逆贼,复我宗庙”。 真是吃瓜不嫌乱大。 一时间,学院……乱了! 江南学院,是吴争意欲为选拔地方官员的摇篮,不象松江军校,校内有卫队警卫。 陈子龙及他的追随者随即蜂涌出校,向大将军府,也就是吴王府而去。 ……。 吴争错了。 他的错在于,太相信这些反清义士、中道清流的人品了。 吴争自认是小人,但也懂得,外辱未洗,不可内乱! 好嘛,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 陈子龙的蛰伏,确实让吴争失了防范。 吴争以为,这个史上评价甚高的卧子先生,终究会明白自己的苦心。 然而,吴争错了。 最大的错误之处,在于小看了陈子龙。 吴争一直以为,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所以,将陈子龙安置于“汉明半月谈”主事,一则正好用陈子龙的文采做为大将军府的喉舌,二来,也算给了陈子龙用武之地。 可吴争忽略了,陈子龙的人脉和号召力。 虽蛰伏于杭州府,吴争的眼皮子底下,陈子龙依旧在暗中串联。 不但串联杭州府的故交旧友和学生,甚至于派人出海,寻找朱以海。 应该说,陈子龙是成功的。 此时,几乎整个大将军府上下,皆被他算计其中。 随着兵力调往白洋池,仅余三百府卫的吴王府……处境,确实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