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福大命大
ps:感谢书友“开心愉快”、“20180209132533646”投的月票。 大地在颤抖,真的,在颤抖。 被聚拢在一起,不知自己和亲人将会遭遇怎样的厄运的邳州城百姓,他们先后感觉到了大地地震颤。 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跪倒在地,诚心诚意地开始祈祷,祈祷皇天厚土降罪于这些不识人性的畜生,还天下以朗朗清平。 可那些畜生们正如魔鬼般疯狂着,他们大声的喧哗着,讥笑着南蛮子的愚昧。 直到有一阵风刮过。 血光乍现! 直到有沉闷地枪声响起,还在狂欢的鞑子成片地栽到在地。 终于,有人回过神来,悲呼起来,“……敌袭!” 可,还有用吗?! ……。 卓布泰一样在“狂欢”。 和他的那些豺狼般的部下一样,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带着几个士兵,冲入第一眼见到最大的宅子。 砸门、冲入,然后一阵悲呼、哀鸣声之后,一片死寂! 再一会,凄厉地妇人尖叫、哭喊声响彻这个宅子……。 这是近几年来,不常有的景象。 随着北伐军的崛起,鞑子已经收敛许多。 因为他们也怕,怕北伐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甚! 可卓布泰改变了这个“默契”。 所以,他得付出……他想象不到的代价! ……。 卓布泰被骑兵从屋子里象死狗般拖拽出来的时候。 整条街上的清军已经被斩绝。 不是杀绝,是,斩绝! 用什么斩的? 菜刀、斧头、镰刀、锄头……甚至石片,一切可用于斫的,都用上了。 百姓的愤怒之火,甚至于枪骑都感觉后背发凉。 百姓们怕这些畜生死了,死太快了,他们一边斩、一连为畜生们裹伤、止血。 他们小心翼翼地、虔诚如教徒般地,小心“侍候”着那些鞑子。 枪骑们慢慢地拖着如死狗般的卓布泰退去,他们没有阻拦百姓的愤怒,为何要阻拦? ……。 沈致远站在李溥兴身后。 李溥兴伸手右手中的火折子,离引火绳头仅寸许。 沈致远默默地躬身,无数的枪骑兵,在躬身! 沈致远的眼中有泪,他不是个易动情的人。 他一直认为,这个该死的世道,能让他感动的事,不多了。 可今日,他愿意为这个晋王世子动一回,情! 沈致远霍地直起身来,转身,面对着城下数千枪骑,振臂大呼道:“壮哉……李溥兴!” “壮哉李溥兴!” 山呼海啸般地呼声响起,回荡在这片浸润了七百多汉儿郎鲜血、忠魂的土地上空,引发着一种似有似无的悲壮回响。 “伯爷……伯爷快看。”沈致远身后有亲卫急呼道,“卑职象是看见他的手……在动!” 沈致远霍地转身,瞪眼……他x的,大意了! 晃着李溥兴身子时,沈致远不顾李溥兴气若游丝地申引,擦了擦眼角残留的泪渍,笑骂道:“……小子,伤好了,你得还礼……得俩……本伯爷的鞠躬,可不是你能受得起的……没得夭寿……!” ……。 原本打算与李溥兴于凤阳府会合,再一起去洛阳的吴争。 在得报邳州战事后,临时改变行程,前往邳州探视李溥兴。 吴争确实感到后怕。 如果李溥兴阵亡,自己与李定国之间,必会出现不可逆转的鸿沟。 这和双方交情无关,而是势力利益之间的……不可避免的剧烈碰撞。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今永历帝被害猝亡,虽说有血诏在手,可,哪就是一张不敢恭维的黄绫。 说它有用,也有用,说它没用,就不过是废纸一张。 如果皇帝诏令真可以主宰一切,那么数千年来,朝代就无法更替了。 永历朝的地盘,占得比吴争的大多了,土地、人口一多,腰杆子就硬,真要到时来一场火拼? 李溥兴有个不测,不仅仅是李定国伤心,事实上,李定国也无法彻底掌控永历朝各方势力。 如果李溥兴活着,加上李定国已经答应吴争,那么永历朝各方势力或许可以妥协,但如果李溥兴阵亡,那么文过饰非国朝各方势力必定借此说事,来反对吴争的兼并。 道理很简单,李定国相当于永历朝的一杆旗,他在,就算永历朝被吴争兼并,也只是个名头,实际上,吴争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将手伸手云贵。 可李定国年纪大了,而李溥兴是世子,名正言顺的承嗣者。 有一天李定国老去,李溥兴承嗣,加上二人之间有着郎舅之谊,西南各方势力心安得很,再怎么着,想要动西南,吴争好意思吗? 西南各方势力依旧可以在李溥兴的庇护下滋润地过着。 可如果李溥兴没了,一旦李定国老去,谁来承嗣? 李嗣兴已经救父而死,李定国再无子嗣,那么,一旦被吴争兼并,西南各方势力必定担心吴争随时会将触角伸进西南,那就象寡妇死儿子——没了盼头一样! 所以,吴争是真的后怕,不该让李溥兴从自己的身边离开,去参战。 ……。 吴争到邳州时,被民众夹道“欢迎”。 没有任何欢呼声,因为,不合适。 死得人,太多了、太无辜了。 可百姓感恩于北伐军及时地出现,拯救了他们。 人心,只要不被有心人利用、蛊惑,就是清平的,民众记得谁对他们好,也记得谁对他们恶。 走在这样沉闷的街道上,被一双双泪眼注视,吴争的心是揪着的。 没有办法。 吴争确实是没有办法,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拯救所有人,特别是这种无法预料的状况。 吴争能做的,只有令被留用的地方官,免去当地三年赋税。 ……。 李溥兴已经苏醒,只是身体显得非常虚弱。 按军医的说法,李溥兴运气之好,好到了极点。 卓布泰的射术确实精湛,腕力也够,一箭穿过胸腹间,愣是没伤到内腑。 李溥兴当时的昏迷,大概率是因为后背的刀伤,流血太多所致。 虽然性命无虞,可需要休养至少三个月。 听到这,吴争明白,李溥兴是无法随自己去见他爹了。 吴争并没有事先将李嗣兴的死和李定国的伤,告诉李溥兴,此时,自然更不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