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该不该奉旨
“按理说,庞贼藏身宫禁已有时日,历经四朝,枝叶茂盛……他行谋逆之事,必定与宫外有所勾结,按王爷之前所说,想来庞贼与莫执念应该是狼狈为奸,可此时,陛下无虞,而庞贼却事败被杀,莫执念倒是成了最大的获益者……想来,事有反常啊!” “最让臣不解的是,虽说卫国公受制于人,可冒襄、马士英等,应该送来消息……故臣心里担心,卫国公、冒襄、马士英等应该在庞贼发动之前,已经被控制起来,至少是限制了自由……!” 说到这,李颙思忖道:“更奇怪的是,庞贼事败被杀,陛下应该还冒襄、马士英等自由才是,可至今求得他们送来消息……!” 吴争皱眉道:“你的意思是……冒襄、马士英等人依旧被囚禁着?” “是……故,臣以为,这是次机会!” 陈名夏皱眉道:“你是想为营救冒襄、马士英等人,却让王爷以身冒险?” 李颙闻听,急忙向吴争揖身一礼,“臣绝无此意!” 吴争挥了下手,“无妨……你继续说。” 见吴争并无追究之意,陈名夏不再开口。 李颙继续道:“王爷从最近一次入京,怕已有半年之久,京中之人知天子而不知有吴王……朝堂如一池水,此消,必定彼涨,先有卫国公被软禁,后有冒襄、马士英等人被圈禁,如此,王爷对朝堂的影响力,正在被削弱……如果此次王爷奉旨入京,救出冒襄、马士英等人,既可挽回被削弱的影响力,又可重新树立王爷之威信,同时还可……!” “还可搏取孤体恤部下之美名?”吴争笑得有些古怪。 “……臣,确有此意!” 陈名夏沉声道:“你如何保证,只要王爷入京,便可轻易救出被圈禁的冒襄、马士英等人?” “很显然,冒襄、马士英等人被圈禁应该是有些时日了,臣判断该是卫国公入京之时……而如此久了,朝廷却没有为这些人按上合适的罪名,其实就已经显示出朝廷忌惮王爷之意,所以,只要王爷现身京师,那么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那王爷的安危如何保证?” “既然朝廷连冒襄、马士英等人都不敢轻易动手,岂敢对王爷不利?” 陈名夏摇摇头,“二者并无因果,朝廷忌惮王爷不假,故未敢对冒襄、马士英等人动手,可王爷进京,这种忌惮就会消失!” 这话让所有人都点点头,确实,吴王只要一日不朝廷控制,那么,朝廷因忌惮吴王实力,自然不敢轻易动吴王手下人,可吴王入京,便是人为刀殂的局势,朝廷的忌惮就不复存在了,只要拿下吴王就行。 李颙却微微一笑,他向陈名夏拱手道:“敢问陈大人,朝廷为何忌惮吴王殿下?” “自然是吴王手下有二十万北伐军精锐!” “王爷入京,可会率这二十万虎贲同往?” “自然是不会……你的意思是?”陈名夏会过意来了。 李颙向吴争一躬身,笑道:“或许臣下面要讲的话,会有冒犯王爷之处……请王爷恕罪!” “但讲无妨!” “是。”李颙直起身来,正容道,“王爷为不世之天纵奇才,可王爷毕竟也是个凡人,朝廷忌惮的,不是王爷本身,而是王爷手中握有足以颠覆朝廷的实力……只要这股实力犹在,就算王爷只身入京,朝廷亦不敢动王爷一分一毫!” “可朝廷若扣留王爷,挟为人质呢?” 李颙慢慢转身,长揖至地,“臣……不敢说!” 吴争哂然道:“你都已经说明白了,就差一层窗户纸了,倒说不敢说了?” “王爷恕罪!” “无罪!” “谢王爷。”李颙回身,大声道,“王爷早已立下世子……朝廷若无战胜我二十万北伐军的把握,竟敢以王爷不利?!” 所有人都明白了,却无人点头认同。 这是,臣子计谋主上啊,此罪,便是莫须有了! 所有人的目光,从李颙脸上转向吴争。 吴争心里恼怒,李颙这蠢货还真敢说,简直是不当人臣啊! 李颙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王爷您安心去吧,朝廷不敢拿您怎样,就算真拿您怎样了,您不是还有儿子在吗,没事,大不了子承父业,替您报仇就是了! 这种腔调,哪个为上者受得了? 简直就是,臣不臣,君不君! 换个脾气爆点的,说不定就直接下令,将这蠢货拉出去了,就算不杖毙他,至少也得打他个三个月下不了床! 可话还得说回来,李颙确实是说得过了些,但还真怪不了他。 华夏五千年,有两个朝代,确实允许这样的言论存在。 宋朝讲究刑不上士大夫,只要不谋反,再大的事都不至于送命,大不了下野去钓鱼,这是言论自由的范畴。 而大明朝,臣子也敢这么说,但不是言论自由的范畴,而是明太祖朱重八定下的规矩……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是真事,数华夏五千年,有哪个朝代敢于将京城设在战场第一线的? 将元朝打成蒙古,再将蒙古打成北蒙。 土木堡之变明军大败,皇帝被俘,按理说,朝廷该被要挟才对,可大明朝根本不在乎,立个新君继续打。 远的就不说了,近的,崇祯被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李自成本不想赶尽杀绝,在城外提了封王、犒军等三个要求,就甘愿退兵听调不听宣。 可崇祯愣是挂歪脖子树也不愿签下城下之盟。 先不说事情的正确与否,就说这种血性,是明朝立国始,一脉相承的。 正如明中后期,阉党与东林党之争已经白热化了,可面对北方战事,双方绝无一方,敢正大光明在朝堂上提出言和的,原因只有一个,谁提和谈谁先死! 所以,朝臣敢于言战,也敢于驳皇帝颜面,不以受廷杖为耻,反而为荣,时人皆传一句话,没挨过廷杖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朝廷重臣,这就象后世出国留学一样,受廷杖成了镀金手段。 有着“关中三李”美称的李颙,此时也不免俗啊。 所以,在场之人,没有人认为李颙说得不合适,而是都想听听、看看吴王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