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六十八章 人性和人心的区别
吴争带着宋安去了江南学院。 自然是去找他爹吴伯昌的。 这个时候,吴争太想找人倾诉了,可惜,能倾诉的人,都不在身边。 宋安不是能倾诉这些事的对象,李颙显然是站在施琅那一边的,而兄弟的张煌言,居然也与自己站在了对立面。 这让吴争非常郁闷。 吴争想打他爹聊聊,以舒解心中的憋闷。 依旧是小院、竹林,清风徐徐。 石桌、石凳,一壶清茶,悠香习习。 “你猜想的没错,他们确实是抱团了,至少,在这件事上,他们抱成团了!” 吴伯昌品着绿茗,在听完吴争的讲述后,这么说道。 父亲的肯定,反倒让吴争不认可了。 “爹的意思是,他们是在反对孩儿?”吴争不相信,“陈名夏心性,孩儿确实不熟稔,可要说张玄著、李颙也跟着反孩儿……孩儿是真不信,爹或许是多虑了。” 吴伯昌微微一笑,“我没说张玄著、李颙等人要反你啊……恰恰相反,除了施琅本人之外,所有在此事上与你意见相左之人,皆忠诚于你!” 吴争听了一头雾水,“爹的意思……孩儿听不明白!” 吴伯昌慢慢放下手中茶碗,指了指吴争面前的茶碗,“这茶不错,你沈伯送来的……若觉得好,你一会走时,可带些回去……。” “爹!”吴争有些不耐,催促着。 吴伯昌叹了口气,“儿啊,为官玩儿的是人性,可为君玩的却是人心哪!” 吴争皱眉,他确实没听明白。 吴伯昌摇摇头道,“不管是陈名夏、张煌言亦或是李颙等人,哪怕是冒襄、马士英在杭州,不,就算是你岳丈还活着,就今日之事,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站在施琅一边……逼你严惩王一林!” “为何会这样?”吴争真不明白了,“难道这些人早已与施琅暗中勾连……这不对啊,施一良只是一个降将,且与这些圣贤传人向来格格不入,怎会……?” 吴伯昌抬手,打断了吴争继续说下去。 “儿啊,人性虽不可见,但感觉得到,只要可感觉到的,就可以去防备、应对……但人心,却是最善变、最不可触摸的东西……哪怕是你自己,很多时候,都无法真正去控制你的内心,这便是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的来由!” “爹是想说,陈名夏、张煌言、李颙等人是有意而用之……且是借施琅之口,逼我就范……还是不对,他们逼我何用……?” 确实如此,在吴争看来,陈名夏、张煌言、李颙等人与自己早已确定君臣名份,况且如今自己登基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这些人不上赶着表忠心也就罢了,为何还要故意逼迫自己……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按理说,吴争登基就相当于是个开国皇帝了,与开国皇帝比腕力,那就是寿星化上吊活腻歪了,这也是吴争想不明白的原因。 吴伯昌微微一哂,“痴儿啊,你难道就不明白……陈名夏、张煌言、李颙等人根本与施琅是两路人,只不过他们借施琅之口,给你立个规矩罢了!” 吴争听了,口张得老大,惊愕了,给即将成为皇帝的自己立规矩? 这和老鼠给猫立规矩有区别吗? 吴争用力地摇摇头,想甩去这种荒唐的念头。 吴伯昌看着儿子的懵懂,长叹道:“打人间有皇始,君代天牧民,臣代君牧民……皇权与臣权相互依存,更相互制约……皇权大了,臣权就小了,反之臣权大了,皇帝就形同傀儡……八年北伐,你的威望太甚了……没有一个有志向的人,会甘心于做你身后无数影子中的一个……儿啊,你要记住,他们只是想做你的臣子,但绝不是你膝下一条听话的狗!” 吴争急问道:“爹的意思是说,他们是想以施琅之事,逼我对权力做出让步……?” 吴伯昌微微颌首,“……都一样的,他们想针对的不是王一林,更不是想扶持施琅……他们要的是,你手中的兵权!” “兵权?”吴争沉思起来。 “对,兵权。”吴伯昌为自己倒了杯茶,慢慢地啜了一口,“谁不知道,兵权皆在你手,内阁就形同虚设……但凡稍不顺你之意,你就随时可以掀翻桌子……你觉得,这样的内阁,能做得了什么主?它甚至连前朝的内阁都不如……何来相权可言?” “……施琅之事,给了他们抱团的机会……你信不信,我可以断定,在施琅回杭州之事,他们一定没有过串连?” 吴争下意识地问道,“爹为何这么肯定?” 吴伯昌喟叹道,“这便是人心,当发现一个共同的利益出现时,他们会不假思索地迅速抱团结为联盟……儿啊,可知为何君王皆称孤道寡吗?” 吴争明白了,真明白了,彻底明白了。 称孤道寡,并非君王无情,而是君本就对立,什么君臣相得、相濡以沫的佳话,全他x的是骗人的鬼话。 这世间事,只要牵扯到权力,那就是一场零和的博弈。 皇权与相权之间,除了某些特定的时间同仇敌忾,大部分时间,都是针锋对麦芒的。 陈名夏、张煌言、李颙等人在这事上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不是他们存有异心要反对自己,更不是他们装睡扮痴,不明白王一林虽有过错,但罪不至死,而是他们同时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再不压制吴争手中的权力,那么,打吴争登基那一天起,他们,不,全天下的官,就是吴争麾下一条只供使唤的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读书人心中的理想,也是一辈子的追求,没有人想做狗。 所以,今日这事,不可逆转地出现了。 没有比逼吴争自己动手,将王一林治罪,更能削弱吴争在北伐军将士心中威望的法子了。 而随手助施琅一臂之力,等于施恩于施琅,日后施琅便自然会投桃报李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等吴争登基之后,待在四方城中,就很难再象往日,经常在将士面前露面,那么,将王一林治罪之事一旦传扬开去,就象一颗种子,只要稍撒水,人的心中就会开始长草。 一石三鸟,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