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疑窦丛生
书迷正在阅读:天降王侯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我是墙头草的闺女[七零]、重生之毒女祸妃、诡异复苏:我满身禁忌杀穿诡域、我在诸天修大道、长生从苟成金丹开始、林夕煜宸妖夫在上最新章节在线阅读、林夕煜宸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秦墨秦相如全本免费阅读、林夕煜宸免费阅读无弹窗
军队的士气来源于胜利,右屯卫整编之后这几年北征西讨,即便屡次面对天下强军,亦有覆亡薛延陀、击溃大食人这样的煊赫战绩,余者诸如吐谷浑、突厥更是随意屠戮。 与右屯卫齐名的左屯卫齐编满员发起突袭,依旧被半支右屯卫打得支离破碎、狼奔豸突…… 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使得全军上下自信爆棚,此刻左武卫悍然突袭,如何能忍? 所有将校都叫嚣着即刻反击,给左武卫狠狠的教训。 高侃没有被这股热烈的氛围所感染,冷静的训斥几声,沉声道:“咱们自是不怕左武卫,可眼下局势尚未明朗,左武卫只来了区区两千轻骑,明显试探意味更大,况且另外一侧还有正在渡河的右侯卫虎视眈眈,若全力攻略左武卫,岂不是给尉迟恭露出破绽?咱们不惧天下任何一支军队,但也不能莽撞冒失,导致不必要的伤亡,都给老子稳住!” 左武卫也好,右侯卫也罢,这两支军队的举动实在是不合常理、太过诡异,未能弄明白程咬金、尉迟恭的真实意图之前,他自然不肯全力迎战,必须留有余地应对变局。 在右屯卫军中,高侃威望很高,喝叱之下将校们不敢多言,只得乖乖的赶赴各自部队,依照军令向着中军附近聚拢集结,对左武卫的挑衅视如不见,但同时也做好了随时大举反攻的准备。 ***** 武德殿内,即便夜半三更,依旧灯烛通明,内侍、书吏、文臣、武将出出进进,气氛紧张。 终南山下三军对峙,随时可能引发一场混战,使得刚刚稳定的长安局势再度出现变动,这使得长安内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那边的形势,一道道军令自太极宫传出,东宫六率加派兵马巡视城内各处,加强城墙守备,剑拔弩张。 …… 李承乾将擦脸之后的手帕放入铜盆,摆手让内侍端走,这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吐出一口气,看着面前李靖、马周、萧瑀、刘洎、李道宗、以及一直协助马周稳定长安局势的崔敦礼,对后者温言道:“家中丧事可还顺当?” 崔敦礼一身麻衣,神情憔悴,闻言颔首道:“劳烦殿下挂念,微臣感激不尽……一切事宜都还顺遂,过几日便可出殡。” 李承乾道:“令弟惨死,孤亦是心痛不已,只不过此刻局势紧张,孤对你仰仗之处甚多,还望节哀顺变,以大局为重。” 话中之意,直白简单。 崔敦礼听得明白,恭声道:“殿下放心,微臣乃大唐之臣,更是殿下之臣,自是以国事为重,绝不会因私废公。” 刑部侍郎崔余庆遭遇“流寇”袭杀,惨死凤栖原庄园之内,清河崔氏、博陵崔氏两大门阀怒不可遏,直接促成了程咬金率军奔赴终南山意欲彻底剿灭关陇门阀的后果,使得长安局势骤变。 谁都知道关陇门阀退至终南山生死一线,垂死挣扎之际焉能节外生枝派人袭杀崔余庆?其中必然别有缘故。可对于山东世家以及两大崔氏门阀来说,真相如何、凶手何人其实并不重要,此等情况是附和自身之利益的,无论背后主使的真正目的为何,趁机剿灭关陇残余乃是重中之重。 但太子自然不愿见到这一幕发生,故而此刻提醒崔敦礼,多多规劝山东世家莫要一意孤行,即便劝不动山东世家,崔敦礼亦要站在东宫这一边,太子对他极为重视,莫要自毁前程…… 崔敦礼也表达了自己的忠诚,一切以东宫利益为重。 李承乾欣然颔首,笑道:“这几年崔侍郎辅佐越国公管理兵部,可谓兢兢业业、功劳甚大,越国公不止一次在孤面前对你褒奖有加,孤也想着眼下正是朝廷用人之际,也该给崔侍郎压一压担子,帮衬着孤将朝堂治理得更为稳当一些。” 其余几人看向崔敦礼,说不上艳羡,毕竟崔敦礼的官职、地位比这几人都低得多,即便再进一步也影响不到他们的利益。但可以想见,得太子青睐、又有房俊这个靠山,本身又是山东子弟,才能卓著……平步青云只不过等闲事耳。 假以时日,定然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 李承乾这才看向李靖,问道:“大云寺那边局势如何?” 李靖沉声道:“高侃率领右屯卫驻扎山下,挡住上山的道路,左武卫气势汹汹,右侯卫伺机而动,局势并不明朗。” 没人料到程咬金忽然率军直扑大云寺,意欲将关陇残余一网打尽,连春明门外都只是留下了不足千人看守大营,孤注一掷。尉迟恭的反应也有些出乎预料,毕竟作为关陇门阀最后的军事力量,自当想方设法予以保全,而不是在右屯卫抵挡左武卫的情况下依旧开赴大云寺,与右屯卫、左武卫三军对峙。 右屯卫这几年北征西讨,败尽番邦劲敌,隐隐有“大唐第一强军”之誉,左武卫东征之时在程咬金麾下攻城掠地、长如直入,横行辽东如入无人之境,战力强劲,与这两支军队混战一处,只处,只怕右侯卫一溃千里、尸骨无存,尉迟恭之举措殊为不智。 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这其中究竟有几分真情、几分谋算,谁也不知…… 正在这时,门外有内侍疾步而入,手里捧着一份战报,来到李承乾面前道:“启禀殿下,越国公遣人送来战报,请殿下过目。” 李承乾心中一紧,赶紧将战报接过,仔细阅读。 深更半夜房俊有战报送抵,必然不会是小事…… 果然,看完战报,李承乾面沉似水,将战报递给身边的萧瑀,摆手让大家传阅。 殿内一片寂静。 大家将战报穿越过后,萧瑀捋着胡须,一脸疑惑:“局势好像不大对劲啊,李勣与程咬金皆代表着山东世家,按说利益一致,为何赶赴大云寺剿灭关陇残余的是程咬金,而不是手握大军的李勣?尉迟恭不顾右侯卫之存亡,悍然抵达大云寺欲救助关陇,明显是与程咬金敌对,为何李勣不严令将其召回,反而有意纵容?另外,右屯卫虽然奉殿下之令维护关陇,但是其本身与关陇血战连场,仇恨怨气如山似海,为何面对左武卫、右侯卫两支军队咄咄逼人之态势依旧寸步不退,死命挡在前头,替关陇门阀玩命?” 屁股决定脑袋,利益决定行为,可是眼下对峙于终南山下的这几方势力却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利益,局势一片混乱,令人一头雾水……但无论是哪一方,既然做出这般不合常理的举措,那必然有其理由,可这理由又是什么呢? 李承乾面皮抽搐一下,前几个问题他也弄不明白,但右屯卫为何替关陇玩命他却是清楚的,但高侃于两军阵前替自家大帅张罗娶亲这种事,还是不要在这个时候宣扬为好,否则房俊必成众矢之的,东宫内部各方势力对会加深对房俊的忌惮…… 干咳一声,道:“右屯卫乃是奉孤之命而行,忠心耿耿可昭日月,毋须有所怀疑。” 萧瑀狐疑的看了太子一眼,颔首道:“右屯卫的确忠心可嘉,即便举止诡异,也不能予以怀疑……但程咬金与李勣之间是否意味着山东世家内部出现了巨大分歧,进而导致各自为政?” 这是他所关心的,在江南、山东两地门阀注定会入主朝堂的情况下,彼此既要守望相助、携手并肩,又会天然的成为对手,相互抵触、处处留心。 如果山东世家在这个当口爆发内乱,对于江南士族来说将会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马周、刘洎乃是文官,此等军事话题他们两个很少参预,李道宗身为宗室,一般也不会发表具体意见。 唯有李靖,沉思半晌之后,忽然叹息一声:“李勣不对劲啊。” 他这一生感慨让李承乾与萧瑀都下意识的翻了个白眼,你才知道李勣不对劲?从东征大军撤出辽东开始,李靖一举一动便全都不对劲了好吧…… 孰料李靖接着说道:“老臣与李勣共事多年,也曾一同统兵纵横漠北,对其为人行事、军事素养极为熟悉,眼下李勣之所为给老臣的感觉,就好似……一个傀儡,很多事根本就不是他的性格能够做得出来。” 萧瑀眨眨眼,心底泛起一股没来由的惊悸,却捉摸不定,想了想,试图推翻自己的猜测:“或许是因为遗诏的存在?” 如果那份猜测之中的遗诏当真存在,李勣也许只是依令而行,自然不符合他自己的风格。 李靖摇头道:“李勣何等样人?说一句惊才绝艳绝不为过,即便那份遗诏当真存在,李勣也会以他的方式去做出决断、进而付诸行动,而不是一味的遵令而行……更何况就算陛下留有遗诏,也只会指示达成何等目的,岂能一步一步都予以规划?” 众人齐齐颔首。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情、风格,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去办便会呈现不同的效果,即便最终的结果一致。 李承乾默然不语,一双眉毛紧紧蹙起,他想起了那些原本应该在太极宫内隐迹藏形不为外人所知的死士们,以及死士的领袖王瘦石…… 为什么王瘦石会出现在东征大军之中? 是当初父皇出征之时便跟随在身边,还是后来自长安潜出,赶赴军中? 若父皇已经驾崩,作为父皇最忠心耿耿的死士是在遵从父皇的遗诏而行,还是自行其是? …… 良久之后,李承乾沉声道:“给李勣去信吧,孤要出城赶赴灞桥,迎接父皇回宫!” 萧瑀等人吃了一惊,忙劝道:“殿下三思,眼下长安局势未定,处处留有变故,该当一心一意将各方处置妥当才行。” 一旦李勣将李二陛下遗体、棺椁护送回长安,整个长安都必须立刻开始运作国丧之事,所有事情都得为此让路,将会错失稳固朝局、大权独揽之良机,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