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
后元七年季月初一日(前157年7月6日),刘瑞穿来的第六年里,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大汉的第五位皇帝刘恒病逝于未央宫。终四十七,丧葬从简。 而当编钟的九响传到宫外,令百姓得知天子崩殂的消息时,无一家不愁云惨淡,无一人不掩面哀戚。盖因在两任少帝和诸吕之乱后,好不容易迎来一位以仁孝治天下的天子,然而仁君终为人皇,正如那灭了六国的秦皇,始于亭长的高祖,也得接受酆都大帝的召唤。 不过除了感叹天子,而且还是比较仁慈的天子也有生老病死之余,百姓们更好奇太子登基后会有怎样奖励,以及这位太子是否能像其父那样施以仁政。 虽然民间大都相信“看其老子,得知小子”,不过这位即将登基的太子可不是什么好相处的性子。相反,他用棋盘将吴王太子活活砸死的“丰功伟绩”别说是让边远地区的百姓对其印象不佳,就是在老刘一家经营了几十年的关东,提起太子启也都没啥好话,但也没到胡寅称其“刻薄任数,以诈力御下”的地步,只能说是不及其父,并且在为人上有着指尖宇宙般的差距。 当然,考虑到老刘家的节操就和老朱家的接地气一样很有保障,跪在灵前神游的皇孙刘瑞更相信即使是在平行世界里,无论是已经作古的大父(祖父)还是暴脾气的阿父,都完美继承了老刘家的刻薄寡恩,只是大父比妈宝的伯大父和八岁就进太子宫的阿父活得更苦些,所以像太公(曾祖父)那样是个演技派。 只是不同于太公走的是亲民路线,刘瑞的大父更喜欢把自己包装成白莲花。 往近的说,诛吕之乱的刘襄三兄弟,养于吕后膝下,算得上半个嫡子的刘长,以及刘盈的几个儿子是怎么死的。刘瑞心里有数,这宫里宫外的聪明人都心里有数。 而往远的说,大父的原配,吕后亲指的代王后和她亲生四个儿子是怎么死的,或许比刘襄三兄弟和刘长的死因更令人心冷。 至于为何对太婆大母闭一只眼。 一是为了打压开国功臣,二是为了做样子给天下人看,三是因为薄姬和窦皇后,乃至其族都非常识趣,明白皇帝的底线在哪儿,所以懂得见好就收,不会把骨头啃干净后再把肉汤干完。 纵观薄氏一族和魏国一脉,目前只有刘瑞的堂舅父薄戎奴在朝为官,而且因为太舅薄昭坐罪自杀的缘故基本就是挂名的吉祥物。他也不争不抢,见人总是三分笑,任谁都得问上一句“轵侯”。而窦家也是一样的。还未升级为太后的窦皇后虽是良家子出身,但在入宫前其父已亡,骨肉分离于战火之中。即便是在文帝助其找到兄弟后,窦家也只有窦皇后的弟弟窦少君在朝为官,其兄就和薄戎奴以外的薄家人一样,在关中混吃等死,不问世事。 也正因此,朝臣宗亲才会对薄姬窦皇后的评价良于吕后,并且在刘彻与窦太后斗法时坐观虎上——毕竟刘彻占了大便宜不见得待见他们,但是有诸吕的前车之鉴在那儿,窦皇后做大了肯定得待见他们。 想到那位能与始皇并列的汉武,刘瑞除了压力山大,便是压力山大。甚至说的再夸张点,他有种刀架脖子,随时会死的压迫感。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老刘家对发妻的刻薄寡恩是写在基因里的(刘病己:我不是,我没有,你不要瞎说)。况且纵观西汉历史,虽然在太子的吃鸡成功率上傲视群雄,仅次于太子即是常务副皇帝的大明,但是在嫡皇子乃至太子的悲惨遭遇上与历代王朝也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的差距。 更惨的是,刘瑞亲妈薄细君(细君并非是薄皇后的本名,而是古代女子的自称)就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悲剧皇后。既是外戚,又是长辈的强行撮合,而且还碰上刻薄寡恩又颜控的老刘家。可想而知,长相普通,性子柔顺的薄细君有多难熬。 文帝薄姬尚在时还好,刘启就是再讨厌薄细君,看在阿父大母的面子也哄下貌不惊人的妻子。而等文帝薄姬相继去世,光靠没有实权的薄戎奴,一个无子无宠的皇后就算是德行顶天,还得为太子之母让道。 讽刺不? 即使是被称作女性地位较高,太后有权参政的汉代,也会因无子毁掉椒房殿的主人。更讽刺的是,汉代比清代更讲嫡庶,但无子的皇后,有权命令少府九卿的皇后,可没有祖宗家法的庇护。 刘瑞觉得一个三观正常的现代女人光是看到《汉书》上有关于薄后的生平介绍就能想象一个温婉柔顺,本该在远房祖母的荫蔽下无忧无虑长大的女孩为何枯萎在宫中。 如果不是薄姬和薄家的安排,薄细君兴许只是普普通通的簪袅之女,然后嫁给一个家境殷实的簪袅或上造为妻,过完自己无忧无虑的一生。 然而她姓薄,享受了薄姬的荫蔽,就得为薄氏一族效力。 彼时的太子启到了娶亲的年纪,而薄姬在吕氏伏诛后,虽然没有,也不敢让薄家尽数做官,甚至称王,但是想让娘家多风光几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老刘家虽然对媳妇都不咋地,但是对老母亲那真是没话说。尤其是与薄姬相依为命的先帝。对于保护他又受尽了委屈的薄姬也是心存愧疚。而在先帝继承大统后,薄姬一没让亲侄女当皇后,二没让薄戎奴以外的薄家人做官,三在刘恒杀亲舅薄昭立威后强忍悲痛地劝住薄家人,也是让先帝对老母亲的愧疚与感激更深,所以允了薄姬想给太子启执柯(做媒)的事。 而薄姬也是一如既往的小心谨慎,没有选择血缘更近的侄女或侄孙女,而是以德行为第一标准,挑了父亲只是簪袅,兄弟又老实本分的薄细君为太子妃。 先帝知后,哪还不了解老母亲的良苦用心,所以对薄细君这个儿媳妇还是挺满意的,甚至与薄姬有那么点婆媳问题的窦皇后都不得不承认薄细君除了长得平凡了点,性子温吞了点,真的很适合为人妻,为人媳。 尤其是在汉宫里已经有薄姬窦姬的前提下,再来个强势的女人做太子妃并不是件好事。 而这也是薄细君悲剧的开端…… “咚!”“咚!” 刘瑞正想得入迷时,一声声闷响打破了殡宫里的寂静。 跪在前方的刘启转头望去,眼里的怒气与轻皱的眉头在看到几个不满十岁的皇族孩童苍白地倒下后有所收敛,但是又很快想到什么,目光落到诸子里,排在最前的刘瑞身上。 按理说,嫡皇子刘瑞此时才是刘启最小的儿子,仅比四岁的隆虑公主大两岁。 薄细君嫁与刘启近十年才得这么个宝贝儿子,自然是爱如珍宝,仿佛在汉宫里逐渐枯萎的花朵焕发新生,一扫的落寞孤寂,也不再为刘启重新新入宫的美人而面露哀色。 至于等薄皇子等到不耐烦的薄姬,更是对刘瑞溺爱到用偏心眼来形容都算是委婉说法。即便是宠女的窦皇后见了,也得感叹除了先帝,宫廷里无人能像刘瑞那样哄得薄姬开怀大笑。 就连对外戚抱有杀意的先帝刘恒,也是瞧着刘瑞长得玉雪可爱,又因嫡庶尊卑和隔代亲的加成而对刘瑞疼爱有加,甚至在刘瑞牙牙学语时将其抱在膝上亲自教书。 在此情况下,刘启这个亲爹反倒是跟最小的孩子不大亲近。 一是因为长辈溺爱,他这个做爹的倒是不好插手。二是因为在刘启的记忆里,薄姬对孙辈一视同仁,阿母偏爱独女刘嫖和幼子刘武,而阿父…… 想到已经故去的刘恒,准备成为天下之主的刘启五味杂陈,但是当着王室宗亲的面,他这个未来君主眼眶发红,嘴唇发白,眸中似有泪光闪烁,但自眼睑下一片干燥,将一个悲痛却又体面的帝国继承人的形象诠释地很好,开口时更是压低了声线,放缓了语气,学着先帝的语气说道:“阿父在时常感叹诸吕之乱时,刘氏宗亲们无不惨遭毒手,子孙受害,是以阿父每每想起都泪洒衣襟,嘱托孤要怜其宗室老幼,爱其宗室子弟。眼下大父大行,与太/祖若是天上有知,定会感其宗室子弟之赤诚,怜其老幼之哀恸。是以孤念阿父教导,还望总角耆老不忘自身,先去偏殿饮用热汤,也好免了阿父的在天之灵念启不孝。” 前排的刘瑞听了刘启的发言,真的很想吐槽他说这话还记不记得自己用棋盘砸死吴太子刘贤的事,以及大父灭了诛吕的最大功臣——刘襄三兄弟的事。 不过在这种时候,无论心里抱着何种想法,脸上都要感动得涕泪交织,嘴里喊着皇上仁德,然后深深地跪下去。 刘启对宗亲们的反应非常满意,但是在总角耆老起身离开时,他的目光扫过前排的刘瑞,只见他端端正正地跪着,对刘启的命令视若无睹,并且在与刘启的目光对上后偷偷掐了下手臂上肉,泪水夺眶而出:“儿子恳请阿父和大父之灵谅小子的不孝,不能如了大父的苦心,阿父的命令。儿子虽在总角之列,但也知阿父为大父之子,儿子为阿父之子。阿父痛心,儿子也为无法承欢于大父膝下而痛心,更为阿父待儿子慈爱,可儿子难解阿父之悲痛而心酸。还请阿父全儿子的一片孝心,留儿子于此谢阿父与大父之慈爱。” 当着宗亲的面说了这么长的话,刘瑞紧张地差点搞混了阿父和大父的称谓,泪水更是越流越多,很有成为水龙头的趋势。 md,既然大父走了,那就由穿越者的他来继承衣钵,扛起刘氏白莲派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