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墨菊盛放在线阅读 - 第九章 李孝义的打算

第九章 李孝义的打算

    那边杨大力讲完后,三人边喝酒边是一阵的唏嘘议论。

    田喜贵借着酒意,也忍不住卖弄起来:“孝义兄弟,哥哥我这回放山可没少学东西。

    这山参啊,一般都生长在阴湿而腐殖质较多的针阔混交杂木林中雾气较重的地方。山参种子还必须由棒槌鸟(人参鸟)吞食消化后,才能经由粪便传播生长,否则是很难成活的。

    我们这回跟着去放山的把头可有见识了。他说呀,这山参素有‘药王’之称,早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之功效,‘久服益身延年’。

    听他说,几千年来,有的山参已经有了人的形状,即所谓有头(根状茎,俗称芦头、雁脖芦)、有体(主根)、有肩(根的上部)、有腿(例根)、有须(须根),这样的极品山参极其难得,简直可遇而不可求!”

    三人打小儿光腚一起长大,是无话不谈的铁哥儿们,发小儿。杨大力和田喜贵随着帮伙一起进山挖参,不过是为了挣口饭吃,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做出的无奈选择。

    放山十分危险,一个不好,小命儿就有可能丢在莽莽的深山老林之中。所以此次二人能平安顺利的回来,还挣回了一笔钱,李孝义是真心为二人高兴的。而且他也存了放山的心思,来年开春也想跟着帮伙进山挣些钱。

    李孝义思量:“媳妇儿生产时,家中大半的积蓄都花了出去。如今她在做月子,都说女人生孩子容易亏气血,月子里得好好养。可家中现在仅有的一点银钱花光后,就只剩下今年两亩地的出息了。

    往年指着这点粮食兴许还能将就,可今年他闺女出生了,以后总不能还叫闺女跟着他们一起吃苦吧?所以来年他也想随帮伙进山,去挣些钱回来。”

    既然想要跟着帮伙去放山了,李孝义也就打算好好了解一下有关放山的事。

    结果,他不问不知道,一问,规矩还真不少!

    “放山”就是挖参,山里人俗称“挖棒槌”。挖参通常在二十四节气的谷雨后、白露前,也就是每年的四月份到九月份之间。

    山里人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放山,依次称为青草市、韭菜花市、小夹扁儿市、大夹扁儿市、明榔头市、花公鸡市、红榔头市、扫帚头市、黄落伞市,直到下枯霜为止。

    进山采参时,一般是多人搭伙,称为“拉帮”。因为走进深山老林,就是同残酷的大自然作斗争,人多为伴,也好防止遇上野兽袭击或中途迷失方向(嘛哒山)。但特殊情况下,也有一个人进山采参的,人们把这种独自进山采参的叫“单棍撮”。

    “拉帮”一般都是三、五、七……单数人结伙,叫“单去双归”。这种叫法是把人参也顶一个人,预示着一定会采到参。

    有了帮伙,就要有一个大伙都信得过、且有丰富放山经验的“山里通”当“把头”。所谓“把头”就是这伙人当中的头儿。

    能当上“把头”的人绝非一般,首先他要对山林、道路十分熟悉,具有丰富的山里经验,如果迷了路,他能很快的把人领出来;其次,“把头”还要说话算数,有威信,是大伙的信赖者和统领者,还要具备丰富的挖参经验,通晓山里山规;第三,“把头”还要知道山参大体生长的位置,通晓山参的习性和山参出土的大概方位。

    每个“把头”都有很多规矩,进山选好的黄道吉日的头一、两天,“把头”要领大伙拜山神爷“老把头”。

    据说山神爷“老把头”姓孙名良,山东莱阳人,只身来到东北放山,迷了路,又冷又饿,最后死在了山里。死后的他灵魂不散,变成了山神爷“老把头”,专门保佑进山挖参的穷苦人。

    这类祭祀,往往是在用木板或石头搭成的山神爷庙前进行,也可去拜祭参祖参母的“灵参祠”。有钱的买香、买纸烧,没钱的也可以蒿草为香,席地叩拜。

    每到这时,“把头”率大家一同跪下,面朝小庙,他说一句,大家跟着学一句:“山神爷老把头/给俺开开眼吧/发财以后/供奉您山神爷老把头到永远/”。说完这些话之后,有鸡杀鸡,有鸭杀鸭,在山神庙前和山神爷一起大吃一顿,第二天,“把头”就领着大伙入山。

    入山前采参人要提前准备好带进山的东西。采参人放山的工具有索拨棍、扦子(鹿骨制作)、刀子、红线、大钱(铜钱一对)、开山斧和小锯等;饮食用具有锅、碗、盐、油、勺子、背筐和小米等。

    放山人的身体素质要好才行,因为进山要背六、七十斤的物品,除了上面说的那些,还要背上皮袄、皮裤。虽说放山是在夏天,可老白山的夜晚仍然很冷。尤其是下雨天,没有皮袄、皮裤,人会冻僵的。

    放山人进山要选黄道吉日,一般为初三、初六、初九或初八、十八、二十八。进山后第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祭拜山神爷老把头。

    用三块石头(两竖一横)搭成“老爷府”(山神老把头庙),在老爷府前插上三根细树枝或是用蒿草代香,跪拜祈求山神爷老把头保佑。

    这是挖参这行特有的规矩。因为深山老林气候变化无常,野兽时常出没,为了保证挖参顺利,供奉山神是件最大的事。

    接下来,把头要在太阳落山前,选择好一处背风向阳的山坡搭地戗子(窝棚),以备居住。用软树皮绑粗木杆子支起三角架,苫上桦树皮防雨,里面地上铺上干草和狍子皮,来作为放山人临时的家。

    晚间要在窝棚前点火堆,驱赶蚊虫,防止野兽,去潮气暖身和为迷路的人指示方向。烧的柴禾都要顺着摆放,一般由把头点火,以示尊重。

    此后,放山人每天就从这里出发去不同的山林挖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