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周瑜小乔全传在线阅读 - 周玉外公李岩

周玉外公李岩

    李岩诚恳地说:“贤弟,你我志同道合,属忘年交,不必行此大礼。你我志向相同,这就足够了,不必拘泥形式,其实,为了我们更好地为朝廷效力,我们今后不必亲密交游,以免牵连贤弟。”“牵连?”刘陶心想:李大人深受陛下信任,难道会发生变故,否则,他怎么说我会受到牵连呢?

    李岩通过刘陶迷惘的目光觉察到他的疑惑心理,长叹一声说:“陛下目前虽然重用我,但他的近侧人多嘴杂,正如诗云: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太史公书》中说: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消骨。陛下的心不似磐石,不可能坚忍不拔,况且身边jian佞之臣的谗言,阉党的流言蜚语,陛下怎能不受影响。比干是商朝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干从政40多年,主张轻徭薄赋,鼓励发展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功勋卓著。纣王暴虐荒yin,横征暴敛,滥用重刑,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其叔剖视其心,比干64岁殁。我的能力才华贡献背景等等均不可与这位‘亘古第一忠臣’同日而语,树小根浅,岂能抗击狂风,膺身在其位,如履薄冰,感到为朝廷效力的时间无多也!”

    李岩的语调越来越低沉有力,脸色越来越凝重坚毅,目光越来越坚定锐利,棱角分明的脸上显露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气质、不屈风骨。

    李岩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寒风中从阴暗的空中飘落下的潇潇冬雨,眉头紧锁,但他哀而不伤,忧而不愁——他为jian人作祟、朝廷暗弱、黎民前途未卜而忧心忡忡,但从不为自己的身家性命担忧愁苦。

    室内静谧,气氛肃穆,但刘陶觉得亲切温暖,李岩对蝇营狗苟追名逐利的小人拒之千里,但对情投意合志趣相投者视如手足。刘陶环视四周,不禁感慨万千,李岩身为堂堂司隶校尉,可是家中摆设十分简陋。洁净的厅堂上除了席、案、屏风、散发黑漆光亮的兵栏——上面的宝刀不染纤尘,寒光逼人,还有就是悬挂在中堂上的一幅隶书:“遵霓雾之掩荡,登云涂以凌厉;乘虚风而体景,超太清以增势。”

    刘陶知道这是班固《览海赋》中的话,文意豪迈,气势如虹,力有千钧,宏大出尘,加之隶书书法工整、精巧,笔画轻重顿挫富有变化,书、意、句相得益彰,堪称精品,不愧是主人品行节cao的绝佳彰显。这句话是他素来十分欣赏和喜爱的一句话,能在李大人府上见到自己钟爱的文字他感到格外的亲切,忍不住轻声念出来……

    此时,他也思潮翻滚,但与李岩有所不同的是,他越发地钦佩李岩的超凡人品——他的祖父李修,安帝时任太尉。父亲李益,曾任赵国国相,自己担任司隶校尉——这个职位的由来可以上溯到大概三百年前——武帝刘彻为了加强京城的治安而置司隶校尉,监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及弘农七郡的官员。光武帝刘秀省去丞相司直,使司隶校尉获得更大的权势,朝会时和尚书令、御史中丞一起都有专席,当时有“三独坐”之称。

    后来司隶校尉常常劾奏三公等尊官,故为百僚所畏惮。司隶校尉对京师地区的督察也有所加强,京师七郡称为司隶部,成为十三州之一。不难看出,此职位颇有实权,不是股肱之臣休想担任。家世非凡,且身居如此炙手可热的职位,却几乎家徒四壁,实在令人肃然起敬。李岩从他的祖辈父辈手中继承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铮铮铁骨,清廉之风。

    李岩的精气神通过音容笑貌,一言一行放射出来,如同阳光照射到刘陶的心灵深处,使他吸收了很多的能量,这种能量增强他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为他勇敢应对将来的局面提前打上了浓厚的底色。

    不仅如此,有关李岩的口碑也给了他深深的教诲和有益的人生启迪。当年李岩因公事被免官,回到家乡纶氏县居住,教授学生常常达到近千人,可见人们对他的信任和爱戴,乡党百姓不因为他被免官而疏远他,更没有嘲笑他——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趋炎附势的小人都有,但是毕竟是一小部分人,尤其在民间,老百姓爱戴的是清官,为民请命的好官,而不以其权位为衡量标准来决定自己的态度。

    李岩的故事妇孺皆知,荀爽曾经去拜访李岩,为李岩赶车,回来后高兴地说:“今天居然为李君赶车了。”李岩被人敬慕到了这种地步,这是多么奢华的荣耀,这是比任何权势都有价值的灿烂荣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阳人樊陵,他请求做李岩的门徒,被拒绝了。樊陵后来依靠阿谀攀附宦官,官至太尉,被有节cao的人所羞耻。

    刘陶由此得出结论:人生的成功和价值不在于权势官位的大小高低,而在于是否得到世人的尊敬。刘陶决意要做一个像李岩一样的人:李大人的人生轨迹就是自己的楷模。其实,一个人下决心并不难,最难的是如何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李岩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以及如何面对逆境厄运的态度更加坚定刘陶的决心和选择。这些对他将来应对各种难以想象的挫折考验有莫大的帮助。

    此时此刻,这位叱咤风云、声名远播的忠直之士、无所畏惧的朝廷重臣竟然忧心忡忡,由此可见邪恶势力的强大和官场的险恶莫测,此情此境让刘陶感觉一股寒意袭来,内心涌起悲凉之情,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未来将要面临的巨大压力。他必须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他早就听说李岩大人的传奇般的人生故事和跌宕起伏的人生履历——李岩最初被举为孝廉,又被司徒胡广征辟,举高第。后升任青州刺史,青州的郡守县长害怕他的严明,大多弃官而去。李岩历任渔阳、蜀郡太守。又转护乌桓校尉,屡次击破犯境的鲜卑,因公事免职。

    永寿二年,鲜卑犯境,桓帝起用李岩为度辽将军,羌人闻讯,都感到畏服,将以前掳掠的男女,统统送还到边境。后入朝为河南尹,当时宛陵郡的豪强羊元群从北海郡被罢官回来,贪污罪行严重,四处搜刮珍宝,连郡舍厕所中的奇巧之物,也用车子拉了回家——真是像后人说的那样: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rou,蚊子腹内刳脂油——李岩得知后,正义之火让他怒不可遏,上表要审查他的罪行。

    因为羊元群贿赂宦官,导致李岩被判为诬告,按照律法,诬告反坐,他被发配到左校服役,这真是奇耻大辱。后来幸亏得到应奉上疏援救被赦免。李岩后来升任司隶校尉,当时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担任野王县长,贪婪残暴,无法无天,竟然杀害孕妇,李岩下令追凶。

    张朔听说李岩的威严,于是畏罪逃回京师,躲在张让家的夹柱中。李岩获悉后,率领吏卒拆破夹柱捉拿了张朔,将其交付洛阳县的监狱。录供完后,便将其正法。张让听到手足情深的弟弟被处决的消息后十分悲痛,同时感觉受到奇耻大辱,对李岩恨之入骨,因而向桓帝诉冤,说李岩玩弄权术,草菅人命——其实,李岩并非不懂汉律“有故乞鞫”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判决,可以在法定时间内请求复审,即案件复审制度。

    复审期限为三个月。李岩心想:夜长梦多,这个张朔仗着张让是他的哥哥,目无法纪,为所欲为,如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程序办事,势必拖延时日,就会给张让徇私舞弊的机会,终会使民冤难伸,凶徒逍遥法外——所以,他当机立断,不计个人得失,下令将张朔处决,来个先斩后奏。桓帝听到张让的话后震怒不已,作为司隶校尉,怎能知法犯法,于是立即下诏召李岩入殿,并亲自到廊上责问李岩为什么不按程序办事。

    李岩知道杀掉张朔,张让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但没有想到这么快陛下就对自己兴师问罪,可见张让的能量和他在陛下心中的分量!尽管陛下发怒,他也没有感到惧怕。

    李岩强压悲愤,从容不迫大义凛然地慷慨陈词:“有人只说我违反大汉律令,却不敢说出凶手禽兽般的残忍!从前晋文公捉拿卫成公回到京城,《春秋》肯定他是对的。《礼记》上说:‘官宦子弟犯了罪,国君即使说宽赦他,官吏也严守法律不听从。’从前孔子做鲁国的司寇七天就杀掉了少正卯。如今我到职已满十天,私心害怕因办事迟滞而造成过失,没有想到却获了办案过速的罪。臣的确知道自己的罪责,但臣不是故意藐视大汉律令,实在是迫不得已。臣的死期就要到了。特请求宽留我五天,限期灭尽大恶,回来受烹煮之刑,这是我生的本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