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悬丝棺在线阅读 - 第三章 史记

第三章 史记

    下面这个故事其实有点‘乱’,听了十几个版本,每个版本都不同,更无奈的是,大部分的人不能把故事记全,我也是一点一点剥出来之后,重新整理了一遍之后才记录下来。,。

    在说这个故事之前,还得先扯一段历史故事,因为这段历史和之后的这个传闻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件事儿,还得从明朝继位的事儿说起,当时最有权力继位的大太子——朱标。

    出身皇家,而且贵为太子,该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对缺乏足够强健的身体和坚韧的心理承耐力的朱标来说,太子之尊却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生活的幸福,尽管他生活在尊贵和优裕之中。

    虽然他一出生,就具备了继承其父权位的资格,且就被朱元璋寄以厚望,然而望之愈切,责之愈严,他从小就被严厉管教。特别是立为太子后,身边围著众多的名儒和正人君子轮番对他训导和规劝,一言一行都被严格要求按礼法从事。

    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能享受到多少常人应有的童年情趣实在殊可怀疑。逐渐长大后,也没有因此而获得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仍只能一如既往地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在漫长而无奈的等待和不安中生活着。尤其是,随着他与太祖皇帝的矛盾分歧日趋‘激’烈,更不得不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压力。最后,在多重因素的折磨下,终于尚未来得及登上他孜孜以盼且理应属于他的皇帝宝座,过早地先他父亲而去了。

    朱标的离去,让朱元璋多少有些感到愧疚,临行之际突然决定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帝,这一消息在皇子间炸开锅,都说皇帝老糊涂,已经病得大脑不清楚了。

    可是皇命难为,皇孙朱允炆继位,立国号“建元”,依照当时的情况来说,建文帝继位之后,削弱藩王,去功名杀良臣,而唯独皇叔朱棣一直掌握兵权,以至于后来有了燕王叛‘乱’,制造了历史著名的“靖难之役”。

    这个由皇位之争引起的战争,简单来看不过是侄子登位害怕叔叔们迫害,然后削弱叔叔们的实力,而其中一个叔叔不愿被削弱残害,最终被迫反抗,制造了叛‘乱’;实则却是一场正真意义上的‘阴’谋篡位,而这一场篡位的过程由叔侄两人演绎的淋淋尽致,以至于骗过了所有人的眼睛。

    朱元璋虽然不是最命长的皇帝,但71年的寿命足够让皇子们等得屁股冒烟,为了安抚皇子们继位的心,朱元璋将领土划分给了几位皇子并立为藩王,虽未继位,但得到了各自的土地,皇子们也还算安份。

    而当时大太子朱标之子——朱允炆,在他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更有在世鲁班的称号。

    聪明之极,却又不愿参政,不管太子朱标怎么教育,就是不愿意乖乖的跟着父亲批阅奏折,听行军布阵之法。

    小允炆却对外邦进贡而来的奇珍异兽十分感兴趣,有时候可以和那些从未见过的野兽珍宝待上一整天。

    朱棣作为叔叔,也一直很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允炆,常常把一些征战缴获的奇珍异宝、异兽拿来给他玩,叔侄俩可以说在很早就建立起了深厚的亲情友谊。

    太祖皇帝宣布朱允炆继位的时候,朱棣也少不了震惊,做为一名征战功绩最为显赫的皇子,原本以为大太子驾鹤西去,最有希望继位的就是自己,可没有想到皇帝却跳过了所有的皇子选择让一个皇孙来做为最后的继位者,这让朱棣感到极其愤怒。

    朱棣带着怒火冲进了皇宫,但此时皇帝已经驾崩,圣命不可违,众人跪拜在朱允炆脚下奉为新主。

    翌日,新皇帝召见朱棣,燕王面圣之后,愤愤然离去,发誓永不踏入皇宫。记载,朱棣离去不久便开始装疯,那个时候大家都以为朱棣是得不到皇位给气疯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和朱允炆预谋的一场惊天‘阴’谋正悄然实施,直到“靖难之役”有些人恍然大悟,可那一切都晚了。

    明朝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继位,1402年燕王叛反,但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却将整个朝廷翻了过来,几乎所有的藩王势力都被清理出去。可唯独有一人一直保留着在朝廷里的势力,“靖难之役”燕王入京,还是由朱棣的心腹大开城‘门’,放其入关,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燕王朱棣攻入皇城之后,在战‘乱’中皇城莫名起了大火,大火扑灭之后,留下了三具烧焦的尸体,根据当时的太监所说,这三具尸体分别是皇帝朱允炆、皇后以及他们的长子朱文奎。

    朱棣当时便点了头,默认了这三具尸体的身份。当朱棣继位之后,又用了极度残忍的手段将所谓忠于朱允炆诸臣剥皮的剥皮,下油锅的下油锅,把‘女’眷则是送进了教坊管当官妓,让她们轮流到军营中去,一个‘女’子没日没夜遭受凌辱,而这一切还必须上报朱棣,被摧残至死的就将尸体喂了狗。

    而关于朱允炆,后世发现,当时的烧死的三具尸体并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他们的身份就是皇帝、皇后和皇子,很多历史学家都说烧死的三个人并不是当时所认知的三人。

    在一些后朝人所著的典籍中也猜测朱允炆其实逃走了,其中一本名叫的后世之作中有记载:“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熟虑矣。”

    说的是在皇宫中有一条地道直通城外,当发生灾祸的时候,人可以骑马通过暗道逃走,所以说真正的朱允炆其实已经逃走了,至于逃到了哪里,却没有更多的历史资料记载,唯有一些民间传闻,朱允炆乔装逃出了皇城,骑着自己所造的木鸟向南飞去,上了天,到达南天‘门’,成了仙。

    但我觉得不太可能,这种口口相传都有添油加醋的成分,骑着木鸟飞行这么美的画面想想也醉了,就算以当今科技来说,能飞上天的木头也难以实现,更何况是古代这种科技水平并不是超级发达的时候。

    永乐三年,也就是朱棣登基的第三年,最著名的远洋行动“郑和下西洋”开启,当年郑和奉命明成祖朱棣,开启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

    这经历了7次,跨越度达到近30年的航海行动堪称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航行,期间的伟大之处我不一一列举了。

    明朝时期,福建是一个港口大城市,做为当时最著名的沿海省份之一,福建流通的人口来至世界各地,奇珍异宝更是不胜枚举,而福州则做为主要城市,在明朝这个大时代之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而这在这些航行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支以贸易为目的的舰队中95%的船员拥有军籍,更加怪异的是无论是返航还是出航,郑和都需要在出发或返回的时候在福建停留半年甚至更久,而据史料记载,这段期间,郑和是在福建寻求船员的补给和物资的补给。

    有一名叫半也郎的日本人写过一本名为的小说。小说中提到,当年朱允炆逃出皇城之后,一路向南,最后到了福建的泉州开元寺当了和尚,外国人对中国的地域本来不是很熟,其实当时那个日本所了解到并不是泉州,而是另一个地方——福州。

    根据当地老人的说法,明朝时期,福州内陆的水域非常宽广,当乌龙江水域就贯穿了几乎整座福州城,当时的福州虽说是极度发达了,可是内陆还有些地方没有开发。

    当时郑和下西洋的舰队沿着乌龙江开进内陆,在如今的乌龙江大桥附近停靠,这里离福州城还有一段距离,当时船上的人员全部下船之后,传说郑和下西洋的军队达到2万人之多,在这近30年的历程里,有超过12万人次的参与,可是郑和在福建做整顿的时候,进入福州城内的不过寥寥数百人而已。

    而在中也有这么一段奇怪的记载:和之商队,商船百艘,入城者不过寥寥,其船夜无明火,事日启程,皆人极盛。

    说得便是郑和的船队到了福建之后,有近百的船只,可进入城镇的人却没有多少,晚上也不见船上有明火或者是人活动,等城里的事情结束之后启程返航或者出行的时候,又发现船上到处都是人,非常热闹。

    所以后来人把这段奇怪的现象归咎于郑和在福州这里招募了很多船员,做为远航的人员。

    历史到这里就算是扒完了,之所以扯到这段历史是因为这其中牵连的东西,之后的故事层层叠叠和这段历史有着巨大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