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重铸清华在线阅读 - 三十五、轮船飞渡(二)

三十五、轮船飞渡(二)

    曾左二人是湖南同乡,当年曾国藩在湖南办湘军时,便和左宗棠有了交往。曾国藩后来在太平天国的场子中达起来,督两江,领四省,旗下幕僚更是人才济济,一时出现了“天下提镇无不出于曾帅”的传言,人气那是相当地旺。性格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两人表面和善私下充满了矛盾的暗礁。曾国藩讲究个人修养,是个理学家,平时不用说,处处显得很“面”。而左宗棠个性刚直果断,慷慨激昂,是非分明,疾恶如仇。左喜欢快刀斩乱麻,曾喜欢慢工出细活,因此两人经常锣不对鼓,板不合腔。左宗棠多次进京赶考却未及第,因此始终特别敏感,稍被人怠慢或过分谦让,都可引起激烈的反应,而且言词辛辣,甚至狠毒。有一次曾国藩在给左宗棠的信札中,出于谦让,用了“右仰”这样的客套话,左宗棠很是不快,说道:“他写了‘右仰’,难道要我‘左俯’不成!”曾国藩曾作一语调侃左宗棠:“季子敢鸣高,与予意见大相左。”将左宗棠的姓和字都嵌入进去,寓庄于谐,既切事,又达意,略无雕琢,浑然天成。左宗棠却受不了这一“恶补”,甚至有点恼羞成怒,便决意在气势上凌轹对方,因而打出一记刚猛的重拳:“藩臣徒误国,问他经济有何曾?”也将曾国藩的姓和名嵌入尾。二语合璧,恰成一副绝对。虽然对得工整,但是言语却显恶毒。天长日久,嫌隙渐生。

    如果说这些都是日常的小矛盾的话,那么天京城被攻克后,两人就洪秀全的继承者幼主洪天贵福是否已死的问题,向朝廷打起的笔墨官司,就是二人从此产生了天大矛盾的根源。

    天京攻陷后,曾国藩听信众将所言,认定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已死于乱军之中,江南匪焰将熄,于是向朝廷奏报克复金陵,所有悍贼被一网打尽,并特别指出,城破后,伪幼主积薪于宫中,举火自焚。

    不想左宗棠也密上一折,称据金陵逃出难民供出伪幼主洪天贵福于同治六月二十一日由东坝逃至广德,被太平军将领黄文金迎入湖州府城,想借伪幼主名号,召集太平军余众。清政府看到左宗棠奏报后,对曾国藩大为不满。曾国藩平生自认为以诚信为本,假如按左宗棠所言,则无异于欺君罔上。于是曾国藩上折反驳左宗棠,称洪天贵福可能已死而黄文金为纠合太平军余众伪称尚存,这是古来常有之事等。言外之意,左宗棠虚张声势,有邀功请赏之嫌。左宗棠看到此奏后,具疏自辩,洋洋数千言,辞气激愤,指斥曾国藩有欺君之嫌。这下事情可就闹大了,于是两人一时之间你来我往,大打口水战,就算最后幼天王和李秀成投李鸿章大军之中,也不能改变两人已经撕破脸的事实。至此曾左二人的关系彻底破裂,十几年的交情付诸东流。

    想起这些事,李师爷连连点头,对着穆杨阿的话深以为然,随即换了话题,“旨意上说的含糊,命东翁入京述职,只说解宁波通商职事,也不知道给东翁安排什么位置,我瞧着这户部的尚书是逃不了的,如今这户部的满尚书可还是缺着呢。”

    穆杨阿哈哈一笑,颇为自得,“我心里倒是觉得自己个当户部尚书是尽够了,不过谁叫咱的履历难看了些,不过是一任兵备道,一任道台,一任知府,加了个五口通商大臣的衔儿,这尚书若是有份儿,那自然是太后垂怜青眼有加,若是没有,也不怕,我瞧着母后皇太后此人,只要你差事办得好,便是会大用,不怕没好位子,六部九卿哪里都去得!再者说,有着慈安太后的面子上,太后她老人家也喜欢用亲近的人,瞧见武云迪了没有?就是这个理!”

    。。。

    “英法的军舰终于到了!”慈禧太后拿着那折子激动不已,对着唐五福说道,“叫起,也不必等到午后了,就说要准备着议水师的事儿!”

    “喳!”

    不管是租还是买,总之,中国第一支军事意义上的舰队马上就开始组建了,太后心里雀跃,转过头看着武云迪还站在地上,不由得笑道,“怎么样,武云迪将军,要不要去新建的水师里头当个提督?在马上叱咤风云,不知道到了水里,是蹈海的蛟龙还是落汤鸡呢?”

    ps:妈呀,月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