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伐并州桓易为帅
曹植独掌曹魏大权,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只要曹丕父子重用的,他都裁撤;只要曹丕父子冷落的,他都重用。河内守将也就自然而然地替换成了,故任城威王曹彰之子,曹楷。曹楷被曹丕父子压制多年,虽然背着王爷的爵位,但还是战战兢兢地小心过日,直到曹植掌权,才被起用为将。为了报答这位王叔的栽培,曹楷是卯足了劲,想要将桓易的大军阻截在滔滔黄河之上。
可惜曹楷毕竟从未带过兵,更不能深悟兵法之中的虚虚实实。桓易在上游陈兵,便将主力部署在上游,等到探子密报,下游发现大量汉军,才“恍然大悟”,桓易是在声东击西,又急忙亲自带着主力前往下游。等曹楷在下游安好营寨,桓易大军在上游抢渡成功的军报,就已经传了过来,才真正的恍然大悟,对方是在声东击东。黄河天险,一日便失,曹楷还没来得及考虑好下一步的行动,郭统的奔雷铁骑已经奇袭河内城下,守将只道神兵天降,急忙开城投降。曹楷无可奈何,只能收拢兵马,北退魏郡。路上又被汉军截杀几次,曹植分派的五万大军,一路死的死,降的降,跑的跑,剩下不足两万。
曹楷总算是明白了,自己根本不是带兵打仗的那块材料,急忙修成表章,向曹植请罪求援,顺便请求另派他将前来,否则“以臣之能,定不能阻挡汉军锋芒”。东吴与幽州的战事早让曹植筋疲力尽,难以应付,现在蜀汉大军又过了黄河。曹植纵有三头六臂,也不知该如何应付,只好坐在帐中,徒呼“奈何”。
“王爷。”朱晨步入帐内,打断曹植的思绪。曹植看着这员心腹猛将,身上已经有好几处裹上白布,不由问道:“这一年将军与孤的夙愿都得以实现,将军过得舒服么?”朱晨虽然是粗人,但连日征战败绩,也看得出来,曹植也不是刚得大权时候那个春风得意,壮志满怀的曹植了。而自己呢?也实现了纵横疆场的愿望,可是武艺再高强的个人,面对千军万马,也就什么都不算了。所谓的“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不知道是谁他妈造的谣。前几日与吴军交战,朱晨一人独战对方三员大将,虽然斩杀一人,但身上也受伤不下十处,更有两处刀伤,险些要了自己的性命。
想着这些,朱晨也不禁有些黯然,却转而又想,大丈夫战死疆场,马革裹尸,比起老死床塌,幸福何只千百倍?乃道:“王爷,既然您与末将夙愿得尝,又何必在乎其成败生死,只需尽力而为足矣。东吴大军征战一年,后继粮草颇感吃力,我军再坚持些时候,彼自然可退。那公孙渊乃跳梁小丑,不足为惧,只有汉军已过黄河,乃心腹之患。王爷若是信得过末将,末将愿前往接替任城王千岁。”
这样的勇气,这样的血性,这样的忠诚,曹植都深为所动,但是朱晨万万不是赵舒的对手。摇了摇头,道:“现在我大魏将官之中,能抵挡赵舒者,只有一人而已。只是,只是……”曹植起身踱开两步,长叹一声,道:“只是他未必肯出兵相助。”朱晨知道曹植所指何人,复道:“就算他肯出兵,王爷能放心将兵权交付于他么?”
曹植自嘲地笑了笑,道:“将军所言极是。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便是指的现在。孤纵使大权在握,数十万雄兵在手,却苦于无人为将,唉!”重重叹息一声之后,又高声道:“朱晨。”朱晨急忙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在。”
曹植刚要开口命其前往魏郡阻击汉军,却听帐外军士禀道:“殿下,朝中杨大人派人前来求见。”曹植出兵之时,很想带着杨修一起,但朝中却不能不留下心腹之人,现在听说他派人前来,也不顾朱晨还跪在地上,急忙道:“快快有请。”复命朱晨起身。
使者入内之后,先行大礼,后呈上杨修书信。曹植仔细看完,脸上阴情不定,神色之间,似乎有大事难以作下决断。朱晨暗恨那使者来的不是时候,又见曹植如此,便小心翼翼地问道:“杨大人信上所言何事?”曹植才答道:“徐晃上奏朝廷,请求带兵前往迎击汉军。德祖信中,希望孤答应其请求。”
“可是……”朱晨还想再说,曹植却挥手道:“徐公明乃武皇帝旧将,素来忠义,必然会以国家为重。孤倒不担心他此刻如何,但若真击退汉军,启时又该如何?罢了,且先顾了眼下再说。”这几句话似在与朱晨说,又似自言自语,朱晨倒不知该如何答复。曹植复抬眼看了看朱晨,明白他心中也想带兵出战,只是才干兵略却远远不能与徐晃这样的宿将相提并论,于是道:“孤意以徐公明为征南大都督,将军为副都督,一同征讨赵舒。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朱晨明白,这是曹植不信任徐晃,却又必须起用徐晃的最无奈的选择,他随曹植多年,倒不在乎这“正”与“副”的名衔,只是自己在军中究竟能否起到监视住徐晃父子的作用,怕还是难以预知。只得道:“末将明白,定当尽力。”于是曹植立刻起草任命诏书,着朱晨携带,前往并州,请徐晃出兵。
当初曹植毒杀曹真,却留下徐晃一命,徐晃并不因此而感谢曹植。他心里十分清楚,曹植留下这把老骨头,便是等着今日之用。如今曹魏被三军南北夹攻,曹植分身乏术,徐晃心忧武皇帝传下来的基业,不得不请命出战。虽然儿子徐盖再三劝说,应在并州静观其变化,不可出山。因为败固然是死罪,即便获胜,也只是更加增添曹植的猜忌,招来祸端而已。道理徐晃明白,只是他如何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魏江山社稷沦亡?接到朱晨带来的诏书,徐晃默然不语,带着五万并州子弟兵,前往魏郡。
出兵之前,帅旗被不知哪里来的一阵怪风吹折,这样不祥的征兆,更加让徐晃这次出征,平添几分悲凉。
可惜曹楷毕竟从未带过兵,更不能深悟兵法之中的虚虚实实。桓易在上游陈兵,便将主力部署在上游,等到探子密报,下游发现大量汉军,才“恍然大悟”,桓易是在声东击西,又急忙亲自带着主力前往下游。等曹楷在下游安好营寨,桓易大军在上游抢渡成功的军报,就已经传了过来,才真正的恍然大悟,对方是在声东击东。黄河天险,一日便失,曹楷还没来得及考虑好下一步的行动,郭统的奔雷铁骑已经奇袭河内城下,守将只道神兵天降,急忙开城投降。曹楷无可奈何,只能收拢兵马,北退魏郡。路上又被汉军截杀几次,曹植分派的五万大军,一路死的死,降的降,跑的跑,剩下不足两万。
曹楷总算是明白了,自己根本不是带兵打仗的那块材料,急忙修成表章,向曹植请罪求援,顺便请求另派他将前来,否则“以臣之能,定不能阻挡汉军锋芒”。东吴与幽州的战事早让曹植筋疲力尽,难以应付,现在蜀汉大军又过了黄河。曹植纵有三头六臂,也不知该如何应付,只好坐在帐中,徒呼“奈何”。
“王爷。”朱晨步入帐内,打断曹植的思绪。曹植看着这员心腹猛将,身上已经有好几处裹上白布,不由问道:“这一年将军与孤的夙愿都得以实现,将军过得舒服么?”朱晨虽然是粗人,但连日征战败绩,也看得出来,曹植也不是刚得大权时候那个春风得意,壮志满怀的曹植了。而自己呢?也实现了纵横疆场的愿望,可是武艺再高强的个人,面对千军万马,也就什么都不算了。所谓的“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不知道是谁他妈造的谣。前几日与吴军交战,朱晨一人独战对方三员大将,虽然斩杀一人,但身上也受伤不下十处,更有两处刀伤,险些要了自己的性命。
想着这些,朱晨也不禁有些黯然,却转而又想,大丈夫战死疆场,马革裹尸,比起老死床塌,幸福何只千百倍?乃道:“王爷,既然您与末将夙愿得尝,又何必在乎其成败生死,只需尽力而为足矣。东吴大军征战一年,后继粮草颇感吃力,我军再坚持些时候,彼自然可退。那公孙渊乃跳梁小丑,不足为惧,只有汉军已过黄河,乃心腹之患。王爷若是信得过末将,末将愿前往接替任城王千岁。”
这样的勇气,这样的血性,这样的忠诚,曹植都深为所动,但是朱晨万万不是赵舒的对手。摇了摇头,道:“现在我大魏将官之中,能抵挡赵舒者,只有一人而已。只是,只是……”曹植起身踱开两步,长叹一声,道:“只是他未必肯出兵相助。”朱晨知道曹植所指何人,复道:“就算他肯出兵,王爷能放心将兵权交付于他么?”
曹植自嘲地笑了笑,道:“将军所言极是。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便是指的现在。孤纵使大权在握,数十万雄兵在手,却苦于无人为将,唉!”重重叹息一声之后,又高声道:“朱晨。”朱晨急忙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在。”
曹植刚要开口命其前往魏郡阻击汉军,却听帐外军士禀道:“殿下,朝中杨大人派人前来求见。”曹植出兵之时,很想带着杨修一起,但朝中却不能不留下心腹之人,现在听说他派人前来,也不顾朱晨还跪在地上,急忙道:“快快有请。”复命朱晨起身。
使者入内之后,先行大礼,后呈上杨修书信。曹植仔细看完,脸上阴情不定,神色之间,似乎有大事难以作下决断。朱晨暗恨那使者来的不是时候,又见曹植如此,便小心翼翼地问道:“杨大人信上所言何事?”曹植才答道:“徐晃上奏朝廷,请求带兵前往迎击汉军。德祖信中,希望孤答应其请求。”
“可是……”朱晨还想再说,曹植却挥手道:“徐公明乃武皇帝旧将,素来忠义,必然会以国家为重。孤倒不担心他此刻如何,但若真击退汉军,启时又该如何?罢了,且先顾了眼下再说。”这几句话似在与朱晨说,又似自言自语,朱晨倒不知该如何答复。曹植复抬眼看了看朱晨,明白他心中也想带兵出战,只是才干兵略却远远不能与徐晃这样的宿将相提并论,于是道:“孤意以徐公明为征南大都督,将军为副都督,一同征讨赵舒。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朱晨明白,这是曹植不信任徐晃,却又必须起用徐晃的最无奈的选择,他随曹植多年,倒不在乎这“正”与“副”的名衔,只是自己在军中究竟能否起到监视住徐晃父子的作用,怕还是难以预知。只得道:“末将明白,定当尽力。”于是曹植立刻起草任命诏书,着朱晨携带,前往并州,请徐晃出兵。
当初曹植毒杀曹真,却留下徐晃一命,徐晃并不因此而感谢曹植。他心里十分清楚,曹植留下这把老骨头,便是等着今日之用。如今曹魏被三军南北夹攻,曹植分身乏术,徐晃心忧武皇帝传下来的基业,不得不请命出战。虽然儿子徐盖再三劝说,应在并州静观其变化,不可出山。因为败固然是死罪,即便获胜,也只是更加增添曹植的猜忌,招来祸端而已。道理徐晃明白,只是他如何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魏江山社稷沦亡?接到朱晨带来的诏书,徐晃默然不语,带着五万并州子弟兵,前往魏郡。
出兵之前,帅旗被不知哪里来的一阵怪风吹折,这样不祥的征兆,更加让徐晃这次出征,平添几分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