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定秦曲在线阅读 - 第四章 帝国发展情况(下)

第四章 帝国发展情况(下)

    除了江汉平原地区的恢复速度相当缓慢,甚至是因为诸多因数而不得不让张嘉师暂时放弃重新将江汉平原地区的产粮优势挖掘出来。.vodtw.cobr>

    而同样处于这个困境当中的,还有三个比较大的产粮区。

    第一个是齐国的山东平原区域。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淡水体系的地区,山东平原在历史上就因为水利的优势而成为了人类在山东地区发展的基础。

    像是大汶口石器时代文化,就是主要依靠山东平原的水利优势发展起来的。

    这一点也像很多地区一样,人们都是逐水而居的。

    但是现在的山东平原,在很多方面而言,人口流失程度堪称大秦帝国之首。

    在某个意义上,这也算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这个地方的持续作战时间更长,尤其是被项羽席卷大半个齐国之后,这些地区的原住民遭受到很大的损伤。有些地方更加是变成了了无人烟的鬼地方。

    这么一种情况下,原本凭借盐田之利而发展起来的齐国地区,眼下变得废败不堪,更加不用说这些原来也堪称富足于天下的土地体系,因为人口流失严重,很多良田甚至是荒废了长达几年的时间,在这些良田的土地上,甚至还能够看到野草丛中散落的骸骨。

    这也可以说是战争的一种非常负面的影响。

    而张嘉师因为人力的缺乏,只能够暂时将恢复这些土地的耕作体系的计划暂时推迟。这对于张嘉师而言,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就是这么多,而大秦帝国很多地方都缺人口,就连张嘉师最为注重的江汉平原区域都因为人手不足而不得不放弃恢复开发,更加不用说相对比较次要的山东平原地区。

    但是张嘉师也没有完全放弃对齐国故地的相应开发。

    与农田耕作所需要的大量人口相对,张嘉师开发的是齐国故地沿海的天然海盐区域。

    这个虽然不是说张嘉师治下的大秦帝国的食盐供应相当缺乏,相反,在再次统一全国之后,张嘉师经过相应的统计。发现了自己这几年在辽宁郡,商郡,燕郡以及赵郡沿海地区相应开辟,或者是恢复生产的海盐制造地区的总体盐产粮,平均下来的数量有相当多的盈余。

    张嘉师自己很清楚一点,那就是盐业这种东西的成本以及收益对比可以算是无本生意的范畴。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距离海洋越远的地区。盐价越高,主要是受到了运输成本伴随着距离的几何级别增加。不无道理。

    像是以辽宁郡的盐场生产出来的食盐,运输到关中地区之后,即使是张嘉师想要压低盐价,都受制于运输成本而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用一个简单的换算,那就是一石食盐从辽宁郡运输到关中,刨除远程运输的有可能出现的损耗,在辽宁郡能够实打实卖出去的一石食盐,在关中地区的价值提升将会达到三石甚至是四石食盐本身的价值。

    这也就是说,运费的增加。成为了食盐价格提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甚至是无法避免的重要因素。

    张嘉师自己很清楚这个问题,所以在他的相应计划当中,也有着类似于后世封建王朝在食盐方面的规划。

    张嘉师的计划主要有两个,那就是以运费的成本确定起两个体系的食盐售卖范围。

    第一个体系自然就是海盐。像是海盐这种低成本,高产收的产业,一旦运输成本过高,就算是国家想要压低偏远地区的盐价。都是一个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除非国家愿意补贴相应偏远地区的运输费用。

    然而,对于张嘉师而言,这一点是不太可能做得到的事情。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还是平均盐价在发售区域的中间值,作为一个基准。

    这一个基准也许需要进行相应而繁多的调整。但是张嘉师自己很清楚一个情况,那就是这个基准应该没有太大的调整空间。

    毕竟运费这种东西还是比较平均的,若是因为特殊情况而出现运费暴增,这个问题张嘉师暂时还不需要思考应该怎么做。

    而距离海洋较远的地区,张嘉师就打算发展起以盐池以及井盐开发为基础的食盐生产方式。

    虽然相对于海盐的成本较低的情况而言,开发内陆盐池以及盐田,在很多方面的成本支出要更高。但是一旦刨除了运费高昂的因素。平均下来,这些食盐的销售成本会相应较低。

    内陆的人想要吃上食盐,在古代一直都有着价格相对较高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严格来说,也不是一个国家能够强行干扰的相应市场规律。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张嘉师打算在内地盐业生产的相应基础发展出来之后,再整合整体的生产情况,正式确定对大秦帝国的食盐销售的相应调整。

    分割线

    而张嘉师暂时无力恢复的另外两个产粮区,一个是以淮河流域为基准的淮河地区,另外一个则是楚国的江东地区。

    淮河地区的发展比较慢,真正有整体开发淮河的时间是鄢郢之战之后,楚国被迫迁都于郢陈淮阳之后的事情。

    在失去了江汉平原之后,郢陈地区作为淮河流域的重要地区,这方面的粮食产量一直不高。在楚顷襄王迁都郢陈之后,而因为这个地区距离江东还算比较遥远,楚顷襄王只能够发展淮河一带,就地供应郢陈以及相应地区的粮秣消耗。

    但是,在公元前263年,楚考烈王继位之后,楚国从郢陈迁都寿春。

    一来是因为秦军的威势逐渐压迫战略纵深太小的郢陈,二来是因为淮河地区的开发比较缓慢,在这几十年将,还需要楚国从江东地区运送不少粮秣才能够维持相应的消耗。

    所以,这很有可能也就导致了楚考烈王在即位不久,就迁都的主要几个原因之一。

    当然,楚国并没有放弃对淮河地区的开发。有一条相应的记载说明了一点:楚顷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患病,熊完逃回楚国。同年秋天,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是为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即位后,以黄歇担任令尹。将淮北十二县封给他,号春申君。

    这也就是说。楚考烈王并没有放弃淮水一带的开发基础,而是希望作为令尹的春申君能够继续将这个地区的发展基础巩固甚至是有所提升。

    当然,这么一个安排,更多的只能够算是便宜了秦国。

    有相应的记载说在公元前230年,秦军已经攻破了淮阳地区。但是这种资料的确信性不高。

    而作为辅助参考的相应资料是李信进攻楚国的行军路线:先是向南攻平舆,在河南今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然后向北攻鄢河南许昌鄢陵县,然后向东南攻郢郢陈,在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最后向西到城父河南省平顶山市。

    假如以李信的行军作战路线为基准,当其时的郢陈应该是已经谋反的昌文君兄弟的大本营。

    这换一句话说,那就是郢陈这个地区,必然是已经在这一段时间之前,就已经被秦国占有。

    而同样有相应的资料显示,昌文君兄弟在李信之前就被当其时的秦王嬴政安排安抚淮上地区的民众。

    但是有一个治疗显示:公元前224年,秦王政二十三年。秦王再次诏令征召王翦,强行起用他,派他去攻打楚国。攻占了陈县往南直到平舆县的土地,俘虏了楚王。四月,昌文君,死。

    这一个资料的最大问题是平舆事实上在陈县郢陈的北面。这也就是说,当其时昌文君很有可能再次坐镇郢陈,而被王翦击败,王翦从平舆一路南下,败项燕,攻寿春,俘虏楚王负刍。这也比较符合王翦在攻击楚国的路线轨迹。

    所以,在王翦南下之后,当其时的秦国,正式巩固了对淮上地区的统治,而楚国对淮上地区的开发成果,更多是被秦国所继承。

    张嘉师对于淮河流域的开发很有兴趣,因为相比起河水以及江水,淮河算得上是比较“听话”的一条河。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恢复淮河地区的发展,对于张嘉师巩固楚地的统治有相当的利好因素。

    只不过,刨除了政治方面的问题,张嘉师不认为淮河的开发有更多的实际利益,因为对淮河流域的恢复性发展,还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以及精力,这也是张嘉师眼下缺乏的东西。

    最后一个张嘉师希望发展的重点区域,是江东平原。

    江东平原可以说是真正的水网密集的鱼米之乡。

    而这一片地区的开发时间则是要比起淮河流域要早得多:

    有相应的资料显示,吴国第一代君主是吴太伯,姬姓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伯父。由于周太王欲传位给少子季历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所以太伯和仲雍便让位给三弟季历,并出逃至荆蛮,号勾吴。吴太伯被后世奉为东吴文化的宗祖。

    周武王战胜殷纣王以后,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此时的周章已经是吴君,就此仍封于吴。又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周北边的夏都故址,就是虞仲,位列诸侯。

    这也许是能够找到的吴国的起源资料之一,而这也说明了,最起码在这一段时间,江东地区并不是人烟稀少的区域,而是已经开始进行相应的开发。

    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而前584年,楚国流亡在外的大夫申公巫臣怨恨楚国大将子反,逃到晋国,由晋出使吴国,教给吴国用兵之术和车战之法,让他儿子做吴国的行人之官,吴国从此开始与中原各国交往。吴国开始派兵征伐楚国。

    而子反同时很有可能将中原地区相对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引入吴国,正式确定起吴国的耕作制度,奠定了作为强国的基础。

    在公元前512年,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记载,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光谋欲入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待之。”

    四年,伐楚,取六与灊。五年,伐越,败之。六年,楚使子常囊瓦伐吴。迎而击之,大败楚军於豫章,取楚之居巢而还。

    在公元前506年,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记载:九年,吴王阖庐请伍子胥、孙武曰:“始子之言郢未可入,今果如何”二子对曰:“楚将子常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

    阖庐从之,悉兴师,与唐、蔡西伐楚,至於汉水。楚亦发兵拒吴,夹水陈。吴王阖庐弟夫欲战,阖庐弗许。夫曰:“王已属臣兵,兵以利为上,尚何待焉”遂以其部五千人袭冒楚,楚兵大败,走。於是吴王遂纵兵追之。

    比至郢,五战,楚五败。楚昭王亡出郢,奔郧。郧公弟欲弑昭王,昭王与郧公奔随。而吴兵遂入郢。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尸以报父雠。

    这些情况说明了吴国已经有了足够支撑大军面对楚国这样的大国的相应基础,农业水平也很是先进,甚至是得益于太湖周边的水利体系而发展起比之中原地区更为优秀的水田网络。

    可以说,这个地方算得上是一个让张嘉师都不得不认为得天独厚的地方。

    但是张嘉师没有在短期内开发这一片地区的计划,主要是因为这一片地区的反秦势力似乎相当深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当初跟随项梁,项羽起义的人员,主要就是来自这片地区的子弟,若是这一片地区的反秦力量不大的话,恐怕项梁都找不到几个人来组建部队。

    所以,张嘉师顾忌这个地方的特殊情况,最后只能够继续让李勉担任吴郡太守,希望利用比较怀柔的策略,收复这一片地区的民心。

    而张嘉师没有想到的是,李勉的能力虽然不错,但是直到公元前196年调任为齐郡郡守之前,都无法取得让张嘉师满意的结果。

    而在第一次土地改革的五十年期限到来之际,更加是这一片地区再次爆发了大型的反秦起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