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定秦曲在线阅读 - 序章 战争之前(中)

序章 战争之前(中)

    张嘉师没有说出来的一些计划,不代表陈平他们思考不到。复制网址访问

    张嘉师的计划,主要就是若是这一次抵抗匈奴人的入侵,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惨败的话,那么他将留在关中地区,集结相应的残兵,跟匈奴人再次决一死战。

    事实上,张嘉师自己都对这么一个想法很无奈,甚至有一种有可能是做无用功的结果。

    而张嘉师知道,真的出现这么一个局面,事实上对于大秦帝国而言,也不过是残存苟喘而已。

    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将因为非正常因素而将重心迁移的国家,会反扑成功。

    哪怕是以先秦时期的例子只有一个东周而言,情况也相当明显。

    ……

    中国历史上首先在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下进行迁都的朝代就是东周。

    而西周的话,再不济都还算是真正的天下共主,名正言顺的周天子。

    然而在周平王继位之后,其将国都东迁到洛邑,已经宣布周王室正式走上了一条衰落的道路:

    周幽王时,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因镐京曾发生过地震受损,残破不堪,又接近戎、狄等外患威胁之下,于是平王在即位后第二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将国都迁至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平王东迁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平王迁都之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而由周武王立国至周幽王被杀的时期则称为西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不能担当共主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因为平王是由申侯拥立的,间接犯了弑父罪名,开始得不到诸侯的尊重。而且,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其中周平王执政达五十年之久。东周是周王室逐渐衰微以致最后亡国的时期。这时,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地蚕食下,控制范围逐步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200公里,即洛阳附近的地盘。

    同时,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渐丧失。周桓王十二年,周桓王带了军队去讨伐桀骜不驯的郑国,郑伯不仅敢于领兵抗拒,而且打败了王师,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这说明,这时周王的地位已经严重下降,只是还保存着天下共主的虚名罢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而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

    公元前367年,周王室发生权力争夺,东周分裂成东、西两个部分,在河南的称西周公,在巩的称东周公。后分别被秦所灭。

    其中,在这种历史发展当中,比较著名的相应事件有三个,这三个事件分别是:“繻葛之战”,“春秋时期的霸主”以及秦国正式攻灭东周:

    ……

    繻葛之战的起因是公元前719年周桓王继位后,想要将朝政大权交予虢公林父,郑庄公得知后,派兵割了周王室温地的麦子以及成周的禾稻,致使周、郑矛盾更加尖锐。

    公元前715年,周桓王任命虢公林父为右卿士,以分郑庄公之权。<>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免去郑庄公左卿士职务,郑庄公遂拒绝朝觐周桓王。同年秋,周桓王为维护王室尊严,亲率王师并征调陈国、蔡国、卫国三国之军联合进攻郑国,郑庄公则率军迎战周联军于繻葛。

    战前周联军的部署为:以虢公林父指挥右军及配属的蔡、卫军;周公黑肩指挥左军及配属的陈军;周桓王亲自指挥由周军主力组成的中军并为三军统帅。

    针对周联军的布阵形势和特点,郑庄公采纳郑大夫子元的建议:陈军因国内动乱而士无斗志,蔡、卫军战斗力不强,先攻周联军两翼薄弱部分,造成周左、右军混乱而败,尔后集中兵力合击周中军。

    郑庄公命令大夫曼伯率一军为右翼的方形军阵,攻周军左翼;大夫祭足率一军为左翼的方形军阵,攻周军右翼;大夫原繁、高渠弥合率一军为中军,随郑庄公配置于左右两个方阵中间,稍后相机出击。

    郑庄公又采纳高渠弥的建议:改变传统的车战战斗队形,将通常配置于战车之后的隶属徒兵,以伍为单位,分散配置于每乘战车的左、右、后方,填补车与车间的空隙,形成徒兵与战车相互掩护,密切协同、攻防自如的“鱼丽之阵”。

    战争开始后,郑军方面即按照既定作战部署向周室联军主动发起猛烈的进攻,郑庄公命令中军:“看见摇旗就击鼓,击鼓之后就前进”。

    郑大夫曼伯指挥郑右军方阵首先攻击周室联军左翼的陈军。陈军一触即溃,逃离战场,周室联军左翼即告解体。与此同时,祭仲也指挥郑军左方阵进攻蔡、卫两军所在的周右翼部队,稍经交锋,蔡、卫军便纷纷败退。周中军为溃兵所扰,阵势顿时大乱。郑庄公见状,立即摇旗指挥原繁的中军向周中军发动攻击。祭仲、曼伯所分别指挥的郑左右两方阵也乘势合击,猛攻周中军。失去左右两翼掩护协同的周中军无法抵挡郑三军的合击,大败后撤,周桓王本人也身负箭伤,被迫下令脱离战斗。

    繻葛之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只有周天子拥有制作礼乐及发令征伐的权力的传统从此消失。<>继郑国之后,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先后兴起。诸侯争霸,周王室无力征讨,天子之位,形同虚设。

    ……

    春秋时期的霸主,主要是诸侯会盟的盟主的一种国力强大的体现。

    而霸主的称呼起源于齐桓公称霸:

    桓公三十五年夏,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周襄王派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不要桓公下拜受赐。桓公想不拜,管仲说:“不可。”,于是桓公还是下拜收赐。

    秋,又和诸侯会于葵丘,周派宰孔参加。桓公越来越骄傲,诸侯有不少背叛的。宰孔对晋侯说:“齐桓公太骄傲了。”这年,晋献公死,晋国发生内乱,秦穆公立公子夷吾为晋君,桓公也出兵平乱。这时周朝式微,只有齐、晋、楚、秦强大。

    晋国内乱,秦国偏远,楚王以蛮夷自居,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霸主。桓公说:“寡人向南打到召陵,望见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深入流沙之中。登上太行山,到卑耳山才返回。诸侯不要违背寡人。我三次联合诸侯出兵,六次和诸侯会盟,定襄王太子之位。说以前三王伟大,现在我和他们有什么两样吗?我想在泰山封禅。”

    事实上,从齐桓公思考过泰山封禅这种事情之时,事实上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若非是有管仲的劝诫,恐怕齐桓公在封禅泰山之后,甚至是会顺势对周王室取而代之也未可知。

    而除了霸主的出现对周天子的实际权威是严重削弱之外,周王室的名誉再次扫地,还有“问鼎中原”这个事情。

    ……

    问鼎中原,出自的一则典故:

    鲁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jian。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昬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jian回昬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这一则典故,明确的说出了周王室这个时候事实上已经没有必要存在的基础,若非是王孙满口才了得,说服了楚庄王,恐怕楚国不介意灭掉周王室,然后将九鼎运回郢都当中。

    而事实上,周王室在这个时候的利用价值已经越来越小,而在三家分晋之后,则是可以说周天子这个名头的利用价值,几乎聊胜于无:

    “三家分晋”是指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打那以后,韩、赵、魏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而三家分晋的时候,晋国并没有事实上灭亡:

    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

    赵桓子一年后去世,赵氏之人杀了他的儿子,迎赵浣即位,是为赵献子。献子之子赵籍后来继位,即是赵烈侯。魏桓子之后由其孙魏斯继位,韩康子之后由其子武子继位,韩武子之后由其子韩虔继位,是为。此即资治通鉴中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前375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侯剩余土地,晋国彻底灭亡。

    而至于周天子的存在真的无人问津,主要还是“五国相王”的之后。

    战国早期,各诸侯国之中仅有楚国、越国及后来的魏国僭越称王。前334年,魏惠王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霸业丧失,为求遏止秦国扩张,在惠施的谋划下,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往徐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等传统大国的敌意。楚国立即出兵攻打齐国徐州,希望齐国取消王号。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一时各国不论大小纷纷称王,其中甚至包括中山国、宋国等当时的二流国家。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齐国对于中山国的王号不满,曾试图联合燕国、赵国攻击中山国以迫使其去王号。

    各国之中,独有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所以在国内未采用王号,仅称“君”。

    “五国相王“以前,楚早在春秋时已自己称王,齐、秦也先称王,因此,战国七大国到此时已全部称王。“五国相王“后5年,宋国也自称王。

    “五国相王“是魏国的一大胜利,齐国担心魏国凭借这一联盟势力对本国不利,于是加以破坏。它借口中山国小,不承认有称王的资格,提出联合赵、魏废中山王号。赵、魏没有上齐人的当,仍支持中山称王。齐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关闭同中山国往来的通道,并提出割平邑给燕、赵,让它们一同出兵攻中山。燕、赵也未听从齐国的计谋。齐国破坏“五国相王“结成的联盟终未得逞。

    中山国在当时是个中等国家,齐国反对中山称王的理由就是“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

    其后称王的宋国,亦是个二等国家。像这样的二等国家都称了王,说明周天子在诸侯国中的影响已名存实亡。

    本书来自//.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