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我是慈禧在线阅读 - 三十三 天津条约(八)

三十三 天津条约(八)

    这种华夷国际秩序到了清朝又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天朝上国”、“藩属国”、“化外各邦”。对于像英国这样的西方国家,清朝在官方文书中称为“夷”,如英法美各国分别被称为“英夷”、“佛夷”、“米夷”。根据传统的这种华夷国际秩序,在对外关系上,清朝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当然不会承认像英法美这样的国家和自己有平等的地位。处理外交事务的机构就是管理像蒙古、西藏等事务的理藩院。因为在清朝皇帝眼里,这些国家只不过是藩部的延伸。鸦片战争失败后,原来的中外格局已经破坏,但道光帝只做了一些修补:以两广总督兼任五口通商事务的钦差大臣来与外国人打交道。总之是依然在坚信和维护着这种不平等的华夷国际秩序。

    现今这些夷酋提出公使驻京这一要求,定是“意存叵测”因为在咸丰帝所读的史书、经典中,根本没有像西方这样的常驻使节。如果硬要说有的话,那常住在对方厩的只有监国之类的太上皇或“质子”之类的抵押。咸丰帝心中明白,第256章当然也就不可能是后者身份,这样推理下来,他们只能是敌国派来的钦差。“准夷酋之伪钦差驻京,又受挟制。”咸丰帝甚是担心。但事与愿违,咸丰帝越是不准公使驻京,英法就越要求驻京,这更加剧了咸丰帝的疑心。最后被逼无奈。在臣子奏折上朱批到:“若必欲公使驻京,则俄国成例惧在。但能派学生留驻,不能有钦差名目……听中国约束,专令学习技艺,不得与闻公事。”一切理由全在其中,因为按照咸丰帝的理解。这些西方的常驻使节是敌国派来专门监视自己的钦差,是可以在厩里任意收税、干涉政令、拆迁民居、建立高楼、部署各类武器的。总之是如同太上皇,可以为所欲为。而中国也将沦为外夷监守,自己也将变成历史上的第256章壮着胆子问了一句:“皇上天津那边来的军情是”

    皇帝摇了摇头,闭着眼睛,殿内的蜡烛燃地室内恍如白昼,过了许久,方才开口,只是突然之间,皇帝都没发现自己的嗓子已然哑了,苦涩嘶哑的声音在勤政殿里头响起。

    “军机处拟旨:着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礼部侍郎庆海、并耆英赴天津与各国谈判,钦此。”

    肃顺不敢置信,望着咸丰皇帝膝行了几步,大声道:“皇上!!!!”本来被自己已经说通了,怎么会突然变卦!

    皇帝睁开了眼睛,眼中全是无力感,他觉得自己的力气已经在坏消息哪里用完了,“英国舰队在渤海上攻击了上海运来的漕运船,并号称,若是再不和谈,将会一直封锁到大清愿意和谈为止,”咸丰皇帝闭上了眼睛,“就这样办吧,朕乏了,你们跪安吧。”

    “外托恭顺之名,内挟要求之术天津郡城,无一日之水,无隔宿之粮,城外廛肆毗连,河路错杂,战守两难,不得已仍行议抚,但使津郡能羁縻一日,京师则筹备一日臣与津存亡自誓已久,非敢以言抚为退缩求生。”

    圆明园勤政殿,一个小太监悄无声息地疾步走进勤政殿内,手里还捧着一叠新到的折子,等到掀帘的太监掀开帘子,东暖阁里面传出来皇后朗朗地读折子声音,小太监放慢了脚步,走到里间,里面伺候的双喜接过折子,放在了炕上的小几子上,咸丰闭着眼睛,眉头紧皱,听着坐在对面的皇后的声音。

    皇后读完了折子,放下,静声看着皇帝,“皇上,谭廷襄的折子,您的意思是”

    “要停止贸易,关闭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四个通商口岸,这法子不行,”咸丰皇帝摇了摇头,否决了谭廷襄的提议,“如今不论说关税如何,单单宁波府买进来的西洋火炮就是少不了,如何能停止贸易,”如今发逆已经被压制在江南一带,若是停止贸易,恐怕又要猖獗起来了。

    “宣战么目前还不到时候,”皇帝继续摇了摇头。

    杏贞连忙说道,“两广的黄宗汉上折子说,提议速速克复广州,使英法等国震慑再出面开导”对于前世公知精英产生最多的法律生来说,自己是一个比较独特的例外,是一个典型的国家利益至上者,杏贞清楚的明白如今和英法两国开战确实是不明智之举,国内的太平军和捻军都是冷兵器时代的反叛,朝廷军队到现在举全国之力还没有把金陵的洪秀全剿灭,怎么能把大航海时代崛起的蒸汽强国,打到家门口的英法两强打到

    “皇上,臣妾以为宣战不是要真和洋人动刀动枪,”杏贞说了自己的意思,“宣战只是表明咱们大清的一个态度,要强硬到底,天朝仁义之极,就算是不通教化的洋人,咱们也应该是先礼后兵,”杏贞说话圆了皇帝的面子,总不能说皇帝怕吃败仗才迟迟不肯宣战吧。

    ps:

    甲和乙素不相识,甲问乙姓什么,乙答道:“孙。”

    乙问甲姓什么,甲说:“不敢。”

    乙说:“问君姓,君为啥如此谦虚”

    甲还是说:“不敢。”

    乙再三询问,甲便说:“祖。”

    乙恍然大悟:原来他是用姓来讨便宜,便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你祖我孙,我孙你祖

    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