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梦穿康熙换乾坤在线阅读 - 第四十六章星堡显神威

第四十六章星堡显神威

    顺治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艳阳高照,秋高气爽。

    木兰演武场上,旌旗招展,将士雀跃!按照计划,今天要演练这星堡的攻防战术。

    汤若望在之前的上疏中说,星形要塞的特点在于其众多相互掩护的棱角,所以不论在哪个方向遭到进攻,都可以从侧后方用火枪、弓箭等武器对攻城的敌人进行打击。不仅如此,相比原本平直的城墙,星形城堡的棱角使得敌人即便用重炮也很难轰开一条开阔而缺乏防守的缺口,难以发动大规模攻城。侧斜的墙面使得炮火的威力大为减小,而星形的棱角又可以让守军前出,在城头施以火炮、火枪作为掩护和反击。即便进攻一方花大力气打开了城墙上的缺口,也仍然要面对各方棱角发动的密集射击,难以迅速突破缺口。这使得破坏城墙发动总攻几乎成为不可能。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今天的呼玛尔城堡和旁边的星堡都没有守兵,而是专门用红衣大炮等“神器”在五里之外采取齐射的办法,看哪一个先被轰出一个能够让大队骑兵和步兵发起冲锋的巨大豁口。

    演练先从四方形城堡开始。二十门红衣大炮、十门臼炮[1]在城堡以南、点将台以北一字排开。随着福临一声令下,伴随着炮火齐鸣、地动山摇,火炮演武正式开始了。

    这红衣大炮,又叫做“红夷大炮”,自从清军入关后,清朝也大力使用并发展红夷大炮,但清朝人嫌名字不好听,便将“夷”改成“衣”。红衣大炮本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所谓“红夷”者,红毛荷兰与葡萄牙也。因此后世很多人认为“红夷大炮”是进口荷兰的,其实明朝开始,就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讹为“红衣”。具考证,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问题与荷兰人交恶,大多数是与澳门的葡萄牙人交易得来的,而从中牵线搭桥的,就是我们的汤玛法汤若望老人家。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

    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原理上与这些“红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就大有区别了。明朝前期火铳多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型,炮管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少,火药气体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较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唯一的优点是重量轻。在动辄重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铳真是“小巫见大巫”了。“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在二十一世纪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一般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七八里外,史籍记载最远可达十里!(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领海就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来定的,16世纪末期的领海是三海里,约合五点五公里)。远射程的“红夷大炮”结合开花弹,成了明朝末期对抗清军攻城的最强武器。当时的战法为:将八旗骑兵诱入城头“红夷大炮”射程,然后用开花弹集火射击,效果显著。

    “红夷大炮”铸造精良,威力不凡。相对于中国的传统火器,从红夷炮铸造所遵循的“模数”、施放时的“炮表”化、辅助设施的配备、炮弹的多样化、射程的远近(射程可达2-4公里不等)、爆炸力的高强度中可看出,其威力着实惊人。但它的局限性也不小,如长于攻城,拙于野战,更别提守城了。装填发射的速率不高。且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故在野战时,多只能在开战之先就定点轰击,当对方情势发生逆转,则往往无法机动反应。“红夷大炮”是种架退式前装滑膛火炮,每发射一次,都会严重偏离原有射击战位。按照正常的cao作程序,需要经历复位、再装填,再次设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骤。训练最有素的英国海军也只能2分钟一发的射速。前装火炮是没有可能提高射速的,因为发射一次以后,必须灌水入炮膛,熄灭火星,以干布帮在棒子上伸入炮膛去擦干,再填入火药,助燃物,塞进去炮弹【顺治十二年的时候还都是实心弹,也就是大铁球!】,然后再点放,这些动作相当缓慢和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这是前装火炮的通病,能两分钟一发就不错了,可惜一匹奔跑的战马在一分钟内能跑的距离相当可观,来得急开第二炮吗?所以前装火炮的特点是射速慢,但威力大,轰城墙没有问题,可对付骑兵那是笑话。

    而此时清军使用的臼炮,基本上应该和同时期欧洲臼炮工艺类似,多为本土产品。这臼炮最初出现于13世纪的南宋军队中,以发射石弹为主。清初的“将军炮”里,就有很多为臼炮,主要作为大口径轰城炮来使用,而且炮弹也换成了铁弹,甚至也有了由臼炮发射的中空内部装填有黑火药的铸铁炮弹,使用燃烧缓慢的合成药充当信管,藉以引爆内填的黑火药,由于信管的点燃与燃烧速度的不稳定,不爆炸的哑弹在当时非常常见。

    这次弘毅授意汤若望上疏,提议以红衣大炮为主,辅以臼炮来轰城,就是要最大限度展示火炮的威力,进而引起福临和一众文臣武将的重视。

    一个时辰之后,土木结构的方形城堡,城墙难免开始土崩瓦解,尽管按照别科托夫的设计,这个城堡虽然比真正的呼玛尔城小一些,但是结构却完全一致,也修建的异常坚固,但是面对二十门红衣大炮轮番狂轰,终于在两个时辰之后被轰开了一个三丈有余的豁口。

    可也就是这短短的两个多时辰,已经让所有满蒙大臣目瞪口呆了。在他们眼中,坚固的城塞的确扛不住红衣大炮的攻城,但仅仅两个时辰之后就土崩瓦解,的确是太快。

    福临没有多说什么,直接示意将余下的十门红衣大炮拖入战场,连同现有的三十门火炮,齐射花岗岩为主体结构的“星堡”。

    又是三个时辰之后,点将台上的众人惊奇地发现,星堡虽然被轰的残破不堪,却始终没有被轰塌任何一处倾斜走向的城墙!入夜,继续轰了两个时辰,连红衣大炮都用坏了三尊,弄得兵部尚书噶达浑心痛不已,可即使如此,依然没有轰出一个能够让步骑兵大举攻入的敞亮豁口!

    眼看着天色已晚,皇帝福临制止了身旁叽叽喳喳惊叹惊呼、感伤哀叹的文武群臣,下旨停了今日的攻城演武,摆驾御帐,并要求所有大臣入帐议奏。

    汤若望陪在皇帝身边走下点将台。这一天的时间里,皇帝拉着他对这个所谓“星型城堡”问东问西,也难怪,眼下除了皇二子,就是他汤若望明白一些了,更何况这星堡图样还是他呈送给皇帝预览的。凭借着多年在福临身边的经验,汤若望从皇帝的态度来判断,这星堡推行的事情,一定是顺理成章了。

    一行人下了看台,纷纷上马而行,一路议论纷纷。弘毅安坐在侍卫的双臂之间,轻轻舒缓了一口气。今天自己始终没有多说话,就让汤若望出出风头。毕竟,要做成一件大事,任凭你是无双奇才,单打独斗也是没有用的,必须要根据不同的任务来组建不同的班子。现在的紧要是西洋火器技术的引进和改良,汤老头和他的教士团队,有着别人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1]臼炮是一种炮身短(口径与炮管长度之比通常在1:12到1:13以下)、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线弹道的滑膛火炮;其射程近,弹丸威力大,主要用于破坏坚固工事。因其炮身短粗,外形类似中国的石臼,因此在汉语中被称为“臼炮”。小口径、方便携带的臼炮后来发展为迫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