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都市藏真在线阅读 -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筷子博物馆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筷子博物馆

    
    这一套全部做下来要整整一星期,所以价格不菲,但这样的东西却只能收藏,因为铜与液体接触对人体健康不利,并不适合使用,只能收藏。”

    一边听波香卡的介绍,韩孔雀一边拿起一件件东西细看,特别是那玲珑剪,还真是精巧绝伦,虽然小巧,但看着就锋利异常。

    当然,除了玲珑剪,其他几件也十分不错,这些改良后的蟹八件,造型为竹节,材料是餐具级不锈钢。

    这里贩卖的大多数是不锈钢的,铜质收藏品很少,看了一会,韩孔雀只看到一套银质蟹八件。

    银料实在太软,稍不小心就废了,所以为了省料,一般老师傅都会在打磨机前挂了一块塑料布,收集飞沫,重新熔成材料,敲敲打打,—套做下来花了一个月。

    这套蟹八件是“昌记”目前售价最高的,要8800元,算是一套奢侈品。

    “咦?这个居然不是昌记的?”韩孔雀拿着一个小碟子,上面的标记居然是“康”,这明显不是昌记出品的。

    “这个也很有名,刚才那个是苏剪的传人制作的,这个是杭剪的传人制作的。”波香卡一看就笑了,现在在岛上,这样的老手艺人可不少,而这些都是韩星的成果。

    他们这片海域没有文化底蕴,但国内的底蕴可不少,而且很多底蕴还是不被人重视的,这就给了韩星喜欢,加上白晓亦她们的帮忙,韩星就更是如鱼得水,得到了很多好东西。

    而这些好东西当中,就有苏剪和杭剪的传人,而苏剪和杭剪是齐名的传统工艺。

    杭剪的传入是苏、州城内康氏兄弟,制作蟹八件也小有名气,相比昌记蟹八件,除了外观迥异,八件里康氏多了一个“碟”。少了“镊”。

    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铜本身已不适合当餐具,再做成“碟”。放进醋,那危害人的健康就厉害了。

    而“镊”是蟹八件中用处最多的工具,伸进蟹脚把rou捅出,或挑捏蟹身深处的小rou,随心所欲。怎么都好用。

    也可能是这种原因,康家兄弟的蟹八件就不如昌记经营的好。

    “昌记”是苏州刀剪老字号,在乾隆年间就创了“苏剪”,与“杭剪”齐名。

    “现在剪刀使用的少了,在几十年前,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把剪刀,那个时候,女儿出嫁,剪刀也肯定是陪嫁之物,现在这些已经不时兴了。”波香卡看着各色剪刀。有点感慨。

    韩孔雀却有点不同意:“剪刀到什么时候都是经常使用的东西,也许现在大城市之中的年轻人不用了,但农村和一些老人,都是在使用的。”

    “说的也是。”波香卡道。

    “还是昌记的剪刀卖的好。”这可是昌记举办的展览会,所以这里的东西差不多全都是昌记制作的。

    “一番琢磨一番新,燕尾裁成似锦文,绣阁红楼常作伴,金针玉尺便为邻。说的就是昌记铜剪刀的锋利耐用和高档。”波香卡道。

    韩孔雀摇了摇头,道:“高档的东西,就从来不是普通平民可以使用的。”

    韩孔雀小时候在家里也经常用剪刀。可民间的剪刀,却从来不用铜制作,一个方面是因为铜是贵金属,再个就是铜发软。并不适合制作剪刀,而昌记的剪刀都是高档货,铜的使用必不可少。

    当然,铜用好了,确实比铁做的要好。

    铜不易生锈,剪刀经久耐用甚至能当传家宝。又有辟邪之意,自古就成了江南一带的压箱嫁妆。

    但铜过软并不能做刀锋,而是由钢(早期是铁)制成,两种金属的熔点不同,如何将其焊接在一起成为“昌记”最大的商业机密。

    剪刀口处有弧度,剪硬物时不易劈开,这要求全部手工制作。

    由此昌记铜剪刀,从来都不是百姓用品,而是富人的家藏。

    早年有七把昌记铜剪刀,能换一栋带院子的大宅一说。

    “走,我们去那边,看到那个,你肯定更惊奇。”看着啧啧称叹的韩孔雀,波香卡拉着他去了另一边。

    “筷子?”看着这边的展品,韩孔雀还真是惊讶了。

    筷子他们经常使用,他还从来没有想到过,居然还有这么多种类。

    清代象牙宝石花筷,清代带刀筷子,一件件,一双双筷子,让韩孔雀看的目不暇接。

    筷子是大家每天都要用的餐具,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可是如果要问: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起筷子?筷子这名称是怎么来的?估计没几个人能答上来。

    就在这里,有一位老人,用30多年的时间,收藏了2000多双各类筷子,并出版了8本有关筷子研究的书,被称为国内“藏筷第一人”。

    为了向更多的人宣扬中华筷子文化,他一直坚持免费开放他的“筷子博物馆”,至今已经有13年。

    所以,韩星他们发出了邀请,这位老人就不辞辛苦的来到了这里,并协同其他几家,一快办了这个展览。

    不要看筷子简单,但就是这么一个经常使用的东西,吸引的人却并不比精致的蟹八件少。

    这位老人收藏筷子与“尼克松用筷”有关,他的“筷子博物馆”位于魔都一条文化街上,其实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只有10余平方米大小的一个店面。

    如果不是仔细核对门牌号,很难想象,那里是中国第一个专门展示筷子文化的地方。

    84岁的老人,身体虽还硬朗,谈起缘何收藏筷子,这和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还有一定关系。

    “尼克松在人民大会堂国宴上,刚刚把筷子放下来,一个加拿大的记者冲上去,把筷子抢到手,插进自己的西装内袋,后来,这位记者到了美国,十几个收藏家要买这双筷子。”

    1978年,老人在报纸上看到这篇报道,深受启发,他发觉筷子不仅仅是吃饭的工具,更有很深的文化价值和国际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可是却一直没有人做这项研究,于是,他决定自己来。

    这一年,老人48岁,这之后,他几乎把后半辈子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收藏筷子上。

    如今,他已经收集到唐朝以来以及来自朝鲜、日本和泰国的筷子两千多双,材质各异,从金、银、铜到象牙、翠玉、竹木、珊瑚、兽骨、青铜等。

    另外,他还收藏了几百种筷笼、筷盒、筷枕。

    这些筷子摆在一起,就像是在默默地诉说着筷子的变迁史。

    比如有一件细长的景泰蓝材质的长筒,筒身刻着满族和蒙族的文字,上端是一个盖子,下端缀着玉坠。

    把盖子打开,里面是一副银质筷子和一把匕首,两只筷子由细细的银链相连,把银链拆下,竟然还有玄机。

    原来,筷子中空,银链两头各连着一根牙签,藏于筷中,方便饭后剔牙。

    “这种筷子是清代的,满族和蒙族吃饭原本不用筷子,都用刀,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后来他们进了北京城,皇家贵族吃饭用刀有损于他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就想出一个办法,把刀和筷子组合在一起,刀只是作为老祖宗的纪念品保留,吃饭的时候用筷子。”

    另一套蒙古族贵族使用的筷子用具则更为复杂。

    这是一个长约30厘米、直径5厘米、外面包裹着鲨鱼皮的圆筒,里面有象骨制作的筷子两副,叉子两把,勺子、漏勺各一把,一把刀,一把镊子。

    另外还有两个银质小碟和两个小酒杯,圆筒可以用皮带拴在马背上。

    蒙、古大草原地广人稀,有时几百里碰不到人家,有了这套餐具,沿路吃饭就不用发愁了。

    老人还是为数不多的对自己的藏品很有研究的藏家,他不仅撰写出版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箸文化专著《筷子古今谈》,以及《筷子三千年》、《筷子的故事》、《古今中外筷箸大观》等八部著作,部分著作还出版了英文、日文和法文版。

    筷子毋庸置疑是中国发明的,但究竟是何时发明的呢?

    根据老人的考证,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筷子出现在商朝。

    “《史记》中有‘纣始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是商代末年的君主,他把大象打死以后,把象牙锯下来做筷子,显示他大王的豪华气概,这是我们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双象牙筷子,但这并不是中国的第一双筷子,筷子的雏形则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出现。”

    “在《康熙字典》里,只有‘箸’而没有‘筷’,是因为当时这种民间自发的改变,还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所以没有收入进字典。

    同时,在《红楼梦》中有“筷”也有“箸”,可以证明当时中国对筷子的称呼正在变化之中。”

    从2000年前后起,老人这间位于文化路的“筷子博物馆”开始免费开放,并一直坚持至今。

    在这超过13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收过费,这耗费了老人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但他认为,一直坚持下去的原因,就是不能放弃宣扬筷子文化。(未完待续。)

    (,,章节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