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异时空之铁血中华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三章 杜威(上)

第二十三章 杜威(上)

    一八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福州。

    从外表上看,美国驻福州领事馆并不显眼,跟英法等国驻福州领事馆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了,刚刚崛起的美国,显然没有英法等国那样重视面子。不过,进去一看就会发现,里面的装修倒是相当适用,中西结合,简单美观,颇有一些美国人那种重实际、重成效的气概。

    李天佑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戴着一顶宽大的帽子,把辫子全部塞进帽子里面,从外面上看,倒是很象现在大清朝常见的那些所谓的假洋鬼子。随着西方势力的不断渗入,大清内出现了很多假洋鬼子,如洋卖办等,他们替外国人服务,赚取丰厚的利润。虽然大清朝的老百姓对他们很是不屑,冠之以假洋鬼子之名,可是,他们在大清朝的官员那边却很有地位,很多时候,那些地方官员还得看他们的脸色行事呢。

    五天前,韦德来到了泉州,借着夜色进入了李府,转达了美利坚合众国驻福州领事安东尼的话,指名道姓邀请李天佑秘密到福州领事馆一会。对这个时候的历史有着深刻了解的李天佑自然明白,美国要是准备着有所行动了,因此,他放下了手头上的一切事情,乔装打扮,立刻潜入了福州,并且,在附近地区找了一间不起眼的旅馆住了下来。

    时间已过去了两年多,这两年多来,李天佑的准备工作进行得相当顺利。五千名乡勇已经召募完毕,而且,全都是从两广、海外偷偷潜入的革命党人,不但教育水平颇高,而且,全都是一些热血青年,训练起来简直是不要命,论起战斗力来,那些所谓的八旗军、绿营兵,根本就比不上。

    李天麟从各法召来的革命党人起码有两万名左右,其中,身强力壮的人加入了乡勇,除了训练外,整天就跟那些所谓的土匪打交道,偶尔还会装模装样的打上几仗,从土匪手中夺得一些财物,歼灭几个。因此,兴泉永道的乡勇,不但在福建,而且在整个大清都有着一定的名气。要知道,现在整个大清的战备几乎等于零,土匪遍地,连官兵见了土匪都只能望风而逃,他们一众乡勇,却能够逼得土匪们四处逃窜,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乡勇的武器装备,也已经有了长足的提高,不少人都配备有洋枪,有些负责追击的乡勇,竟然还配备有辎重部队,有专门负责拉弹药的马匹,这在大清朝,简直是独一份了。正常情况下,乡勇能配备几柄大刀,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已经不是乡勇了,如果装备与袁世凯的新军差不多的话,足可以跟新军一较长短了。

    其实,装备有,可是,为了防止被清廷知道,李天麟账下的乡勇,一直都没有全额配备,正常情况下,十个人中也只有三柄洋枪而已。不过,这洋枪,也并非全部用来打仗的,至少有两杆,平时是用来训练的。因此,虽说乡勇平常没有配备洋枪,可是,打起枪来,一个个准得很呢。

    如此一来,乡勇所消耗的子弹应该是相当多的,远非走私能够解决问题的,可是,李天佑不怕,军工厂的装备在一八九五年底全部到位,并且在一八九六年底开始生产。美国人对李家还是相当照顾的,不但卖给了李家军工设备,还派来了不少的技术人员。在他们手把手的训练下,那些工人的进步相当快,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已经上手。现在,李家的军工厂内,一天能生产两杆洋枪以及上千发子弹。但,这只不过是表面的数据而已,如果充分发挥潜力的话,一天足可以生产十杆洋枪,五千发子弹。这在大清朝,已经相当不错了,要知道,大清朝最大的军工厂江南制造总局,一年也只能生产七千杆洋枪和几百万发子弹而已。

    这些,并不是李天佑最最自豪的,最让李天佑感到高兴的,是美国人替他们李家,训练出了一批相当有潜力的技术人员,在这一点上,马克沁公司功不可没。听说李家对马克沁机枪感兴趣,这让美国人在惊讶之余大为高兴。马克沁机枪出现已经十几年了,一直都得不到重视,就连美国军方自己也看它们不过眼,到现在为止,也只有几个国家试验性地装备了一些而已。可是,李家连看都没有看过马克沁机枪,却不但要求大量进口,还要购买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这让美国人高兴得半死。马克沁机枪连设备带技术,可是一笔大钱啊,没有十几万美金,根本就拿不下来。

    马克沁公司对此非常重视,不但运来了设备,还派来了好些技术人员,一边安装调试,一边手把手地教李家专门派出来的那些小孩子。到现在为止,九莲山山谷内的军工厂里,马克沁机枪才只不过是生产出几挺而已,可是,那些技术人员的能力却是提高得让人可怕。为此,李天佑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一个研发中心,从美国购买了大量的生产和研究设备,还特别挑选了资质上佳的半大孩子,进入了研发中心。对李天佑来说,这些人,才是以后中华民族崛起的真正保证啊。

    除了这些军工厂外,其余的工厂建设,进行得也相当顺利,到现在为止,九莲山山谷内建成的工厂已经有了三十座之多,从业人员达到了三万人左右,产品供不应求,每个月都可以给李家带来二三十万两银子的收入。不知不觉间,李家的资产已经达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而李家的大兴工业,也使得当地的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可谓是皆大欢喜。

    从业人员中,除了七八千人是九莲山的当地山民外,还有两万多人,基本上都是倾向与革命的人。革命党人中间,自有自己的联系方式,当发现大清境内竟然有一个地方可以让革命党人自由自在地发表言论时,无数革命党人涌到九莲山,就是相当自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