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闪电媾和(三)
法德之间的谈判比起波兰问题要简单很多,一共进行了三天时间,大部分时候是威廉在赫伯特的陪同下和塔列朗直接面谈的。 考虑到未来的法德合作,威廉并没有狮子大开口向法国索要庞大的战争赔款或者地盘。 按照德国内部讨论的结果,要求法国支付25亿法郎的赔款,并割让贝尔福和西洛林两块面积不大的地盘是比较合适的。 不过这和塔列朗的希望还是相去甚远,这个小眼睛的法国外长竟然一开口就说:“割地万万不可,至于赔款,也绝不能超过10亿法郎。” “陛下,我们需要一份能够证明德国诚意的和平协议,并以此说服那些议会的激进派。所以割地之事切莫再提,否则两国之间断然难以取得长久的信任。”在最后一天的谈判时,塔列朗苦口婆心的向威廉哀求道。 “我已经答应你把贝尔福归还法国,这个小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也是阿尔萨斯的固有领地。从这一点来看我也算是仁至义尽了,你都无法想象当瓦德西将军听到我的这项决定时是多么的气愤,当时他半天都没有说一句话。”威廉也颇为恳切的说道,如同真的一般。 “请陛下务必让我给议会和菲利普国王一个交代。”塔列朗也不再争辩什么,直接把皮球又踢给了威廉。 考虑了片刻,威廉说道:“你所求的既然是一个交代,同时我也相信你对于法德友好的真诚愿望,那么我就再退让一步,由德国政府以1亿法郎买下西洛林你觉得如何?” 听了威廉这么一说,塔列朗有些犹豫了,按道理威廉做出让步他应该懂得满足才是,而且西洛林虽然埋藏着大量的高品位铁矿石,但以当时的年产量250万吨计算,四年的产量才价值1亿法郎。所以,德国的出价是比较公道的。 良久,塔列朗说道:“我能够理解陛下的诚意,但是如果不用金钱而是用德国现有的领地交换,是否更好一些?” “我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可以吗?”威廉试探着说道。 “可以。”这次塔列朗倒是没有犹豫,直接答道。 “那么好吧,我们在非洲的那些地盘你是清楚的,你自己挑吧。”威廉大大方方的说了一句。 塔列朗显然是有备而来,随意看了看桌上的地图,指着非洲东海岸的某处地方,道:“就这里吧,桑给巴尔群岛。” “呵呵,伯爵可真是好打算。桑给巴尔岛和奔巴岛的面积是西洛林的两倍,人口则是三倍不止,这两个小岛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更是整个东非地区的贸易中心。每年的丁香花贸易和港口泊位可以为政府带来100万英镑的收入。西洛林呢?除了石头还是石头,人口稀少,铁矿石虽然丰富,不过总要挖出来、运出去才能变成财富。如此交换,我们可是吃了大亏的。”一旁的赫伯特笑了笑说道。 威廉则同样是笑而不语。 “侯爵,话可不能这么说。桑给巴尔群岛地处万里之外的东非,而洛林则位于西欧的腹心地带,从战略上孰轻孰重不言自明。”塔列朗颔首说道。 “呵呵,也罢,就依伯爵所言吧。希望我国的善意能得到法国人民同样的回报。”威廉爽朗的大声道,只要能拿下西洛林,这点代价他还是出得起的,而且塔列朗的要求也在他的预料之内。 其实,在第二天谈判时,塔列朗就透出的口风说,法国人确实希望能够用德国的殖民地交换,因为那样说出去是土地换土地,面子上更好看一些。 赫伯特觉得,法国人最中意而又价值相当的地盘,最有可能就是德属多哥兰,其次就是桑给巴尔,前者面积更大、人口更多,后者从战略上对法国则更有价值。 1890年,随着法国对于马达加斯加的彻底征服,法国已经牢牢控制了西印度洋,而要把这种军事优势转化为商业上的优势,桑给巴尔恰恰是最好的切入点。作为整个东非地区的贸易中心,来往于欧洲和印度的大型海船均在这里锚泊卸货。 当法德之间的和平方案达成后,法意之间的谈判成为焦点。 从对法宣战到战争结束,意大利人实打实就打了不到十天的仗,根据波兰战争刚刚爆发时,德意奥三国的商定,如果意大利对法开战,那么战后德国将保证法国把尼斯和萨伏伊交换给意大利。上述两地区属于撒丁王室的世袭领地,不过1860年代,撒丁王国为感谢拿破仑三世的帮助而“馈赠”给第二帝国。 其中萨伏伊位于阿尔卑斯山以北,在地缘上和瑞士、法国都比和意大利更为接近,在语言上则属于普罗旺斯法语的一种方言;尼斯位于法、意交界的滨海地带,是意大利的传统地盘,大部分人说意大利语,同时这里还是加里波第的故乡。 由于意大利参战太晚,而出力又小,所以德奥内部都认为让法国把萨伏伊和尼斯都割让给意大利是“极为不现实的”。 意大利政府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法德两国达成了全面谅解,因此他们也闭口不提萨伏伊——他们以一个师的兵力攻击萨伏伊边境由一个团把守的法军要塞,结果被打到全军崩溃——而是强调尼斯必须归还意大利。 事情发展到现今阶段,尼斯的命运反而和法、意无关,只在于德奥,尤其是德国的态度了。 在威廉看来意大利这个“二五仔”实在是个指望不上的货,他们过于惧怕英国,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其彻底打压,以腾出更多的资源笼络法国等其他盟友。 为此,威廉专门赶赴维也纳和约瑟夫皇帝展开了面对面的磋商。 会谈持续了两天时间,内容自然不仅仅是意大利问题,也包括了波兰问题的最终处理结果。 对于波兰战争的胜利,确切的说是波兰战争胜利所带给他的荣誉,约瑟夫皇帝感到十分的欣慰和骄傲,整个人一夜之间似乎又恢复了年轻时代的勇气。这位循规蹈矩、彬彬有礼而又才具不足的哈布斯堡国王自登基以来总是遭遇不断的军事失败:尤其是在索尔费里诺战役的军事失败给哈布斯堡皇室和他个人的名誉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从那以后他便再也不复当年之勇了。
1859年,为了争夺北意大利的控制权,爆发了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撒丁王国联合法国对奥宣战。6月份,奥地利军队首先在马金塔战役战败,之后向明乔河败退,刚刚渡过30岁生日的奥皇约瑟夫解除了奥军统帅居莱的职务,亲率奥军在明乔河畔的“四要塞”区和法意联军交战。 由于约瑟夫不通军事,在其一系列逻辑混乱的指挥下,奥军苦战失利。最后关头只是由于贝内德克将军(普奥战争时期奥军北线的统帅)实施了顽强阻击,才免于全军覆灭。 此战,奥军在地形、兵力等各个方面均占有不小的优势,而且包括普鲁士在内的莱茵河沿岸德意志诸侯均已展开动员,只要奥军守住战线,法军必因顾及巴黎的安危而仓促撤退。 不过约瑟夫皇帝的表现是如此令人失望,以至于泛德意志地区的报纸无不对其大加指责。 这次访问,通过和约瑟夫以及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的深入交谈,威廉基本达到了出访的目标。 两国达成的约定有:第一,德波边界维持现状,生活在德国境内的波兰人如果无法熟练掌握德语,那么将被迁往波兰东部地区,因为当地会有部分俄罗斯人迁走;第二,德国豁免波兰欠下的全部债务,大约10亿马克,主要是战争中供给波军军火和物资的货款;第三,奥国放弃对蒂罗尔的统治权,该地区将以德意志公国的身份加入德国,大公由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的养子弗里德里希亲王担任,作为补偿,奥国将获得德属东非领地;第四,两国支持意大利获得尼斯,但必须在经济上给法国一定补偿。 关于把蒂罗尔交给德国既是威廉强烈要求的结果,同时也是两国共同战略的需要:那就是在阿尔卑斯山南麓恢复德意志民族的自然疆界。 在德意志民族主义者的眼中,德意志人在北意大利的自然疆界应该是建立在波河——明乔河一线,这种诉求在奥国失去了威尼斯后从未改变;正如同法国人所认同的和德国的自然疆界是建立在莱茵河一样。 在和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交谈时,威廉明确表示,他希望将意大利肢解,其中德国获得威尼斯,从而在地中海拥有出海口;奥国获得面积巨大的那不勒斯王国,完全控制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奥特朗托海峡;在中意大利恢复教皇国;伦巴第成立一个独立的王国;西西里岛和撒丁岛则交与其他列强统治,比如英国、法国甚至西班牙。 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十分赞同威廉的设想,除此之外,奥国方面也有意以合适的价格卖掉蒂罗尔这块“烫手的山芋”。因为南蒂罗尔是意大利人占多数的地区,意大利统一后,各种要求脱离奥国加入意大利的声音从未停止过,意大利军队也时常有将领站出来为这些“分裂主义势力”背书,因此在多民族的奥国境内造成了极大的不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