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铁汉子在线阅读 - 215 【妄议者罪】

215 【妄议者罪】

    215

    军机处的班房随着皇帝移居西苑也跟着到了西苑,在勤政殿侧的厢房办差,只是,今日的军机处与内阁,与昔日的内阁与军机处,位置来了大的大轮换。军机大臣没有大学士头衔或者协办大学士的,又或者没有特诏参与阁务的,沦落为跑腿儿办差的人物。

    李鸿章斜倚在榻上,左边的胳膊肘靠着茶几,右手把玩着一个翡翠镶金的鼻烟壶,目光却不时扫过几位内阁大臣的脸,将他们看到御史电折的容色变幻收入眼底。

    爽啊!

    老李一辈子都没能做成的事儿,被年轻人三拳两脚就给办成了。以往,各地举办洋务要开个矿、借个款,与洋人签订个什么商业协议,都必须在朝堂上争来争去,声嘶力竭的吵个翻天覆地,使劲手段才能办成,往往打了不少的折扣。

    洋人们说,大清国政府的效率堪比乌龟爬,宁愿私底下跟督抚们打交道,也不愿意与朝廷有勾连。

    这一次,杨格一出手就在清流守旧派脸上“啪啪啪”的扇了几个大耳刮子,嘿嘿,看看李鸿藻的老脸憋成酱紫色,看到翁同龢咬牙切齿却又不好立时出声喝骂的情态,老李我心里咋就那么舒服呢?

    内阁首辅的心里能不舒服吗?贤良寺西跨院的电报房前天就接到了奉天来的电报,唐绍仪协助杨格与德国人议定的协议好啊,难得的没有吃一点点亏,反倒有占了德国人便宜的苗头。中兴矿务是个啥?李鸿章清楚、明白,那就是直隶矿务督办张翼和杨格搞出来的,张翼颇会做人,二十万两的投入得到四成红利,还准备拿一成孝敬老中堂。至于第一军占的六成红利嘛,老中堂没兴趣过问杨格将来如此个分法。为啥呢?伍光鉴从中前所镇台衙门来电说,杨格早有规划,第一军换装经费就指望着从中兴矿务里出。

    说来说去,杨格在前面冲锋陷阵,第一拳打破了旗军、淮军的门户之见;第二拳砸破了柳条边;第三拳,不,是脚,这一脚踹下去,龙脉之说变成了子虚乌有,盛京全面开禁已经成为现实。

    爽啊!爽则爽矣,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

    皇帝会如何看?很重要!皇帝继续支持杨格,杨格就准保没事儿;皇帝受不住王公贝勒们的压力问罪于杨格,老中堂和老王爷的联手也挡不住帝、后的联手哇!不过,李鸿章心里还是有几分底气的,前日涵元殿的宴会之上,他冷眼旁观李鸿藻、翁同龢等人滔滔不绝、大放厥词,也注意到皇帝神色变化和一直默默无言,几乎还是应付式的过了宴席,匆匆离去。

    兴许是经历了一场失败的战争之后,皇帝逐渐成熟起来,帝师和清流们的对皇帝的影响渐渐小了,反倒是那些个从辽东回来的侍卫们,愈发得到皇帝的亲近。荣和出去办差,干啥?谁都清楚!派荣和去办那个差事,皇帝揣着啥主意,明眼人都知道。

    等吧,今天有了这份御史呈奏的电折已经说明了一半问题,也挑出了大问题,这个大问题只要皇帝不下令立即解决,那就可以拖,拖到荣和回来再摊牌。估计,那又是大清国政坛最顶层的一场洗牌吧?

    杨格小子人虽不在京师,却专会搞得京师风起云涌,手段了得咧!

    李鸿章思想、自得间,阁员们传阅着看过两御史的呈奏,各怀心思,等着首辅大学士发话。其中,也有准备看李鸿章如何处置,等着看笑话的心态在内。

    杨格犯得是死罪!株连九族的死罪!

    “诸位。”李鸿章坐正了身体,收起鼻烟壶,正色道:“科道妄议查核已实,奏报圣上之前,如何处置相关人等,内阁需要拿个章程出来,咱们议一议吧?”

    翁同龢张张嘴却没出声。虽然他深恨李鸿章坐上首辅大学士之位,却明白自己乃是帝师出身,与皇帝利益攸关。李鸿章要捧皇帝,那,翁某人就得捏着鼻子跟李某人合作。

    在杨格的问题上,翁某人的态度不同于李鸿藻,杨格是谁?杨格是皇帝最亲信的大将,掌握着皇帝视为亲军的第一军四万精锐,奉命为皇帝执行移民实边的强国之策。故而,杨格行事狂悖也就狂悖了,只要对皇帝忠心,那,翁同龢就得想办法护着他。皇帝在,帝师就在;皇帝不在了,还有帝师吗?

    麟书瞟了昆冈一眼,昆冈硬着头皮道:“愚以为,科道妄议事小,可以暂且不提;杨格行事悖逆、私卖利权事大,倒要先议出个惩治的办法来。”

    “对,与洋人私下勾结,出卖煤铁利权一事,必要严惩,以儆后效。”李鸿藻的措辞显然有所针对。

    当初他是赞同移民实边,解决流民问题和增强国防的,对杨格,他也是赞赏为多,竭力地给皇帝出谋划策,欲将杨格从淮系,从洋务派手中争取过来。然而,杨格所做的事儿也太出格了,超乎李鸿藻意识中为人臣子的最大界限,摆明了就是自恃军功和帝宠、挟军威藐视朝廷、肆意破坏国家体制。更重要的是,杨格此举显露出他与李鸿章乃一丘之貉的征兆,今日不加以严惩,日后必成大患。

    恭王奕訢在内阁中地位极其特殊,亲王参与阁务一如亲王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一般都是领班军机。不过三殿三阁大学士排位早有定数,内阁换下军机处,就是要打破亲贵作为领班军机的成例,给帝后之间的调和人李鸿章留出位置。故而,参与阁务的恭王实际上是内阁的第二号人物,也正是如此,他和李鸿章二人联手,才能抵挡住后党、清流四人。首辅和亲王都不同意、不列名,四人所有奏议都归于无效。此时,他故意拉长了声调,问:“怎么个严惩法呐?”

    “嗯.......吭!”翁同龢整理了一下嗓门,正欲建言的李鸿藻急忙打住。此事,当真需要好生思量才行啊!阻止杨格靠拢李鸿章和彻底打垮杨格,治他死罪,那是两码子事儿,不可混为一谈。嗯......暂且不能说话了,下来以后探一探皇帝的口风要紧。

    李鸿章沉声道:“妄议查核之事在先,诸位,还是先行议定此事罢!”

    奕訢恨声道:“谣传移民倒毙半途者,杀无赦!构陷杨格、依克唐阿贪墨者,流三千里!虚报杨格违制逾规者,充军发前锋!”

    说道此事,皇帝早有杖毙妄言之臣的先例,太后也没出声,牺牲品都抛出去了,那就只能任人宰割喽。昆冈、麟书无言,翁同龢自然不会有意见,倒是心有所虑的李鸿藻说:“恭王爷,是否重了一点?”

    李鸿章也有计较,此时不能置太后的脸面于不顾,自己的位置还不够稳当,还需要帝后之间的力量相持下去。科道给事中们虽然算不得什么重臣,可这么一打压,今后往颐和园去的人就更少了。前番是车马寥落,难不成要搞到门可罗雀?

    “恭王,确乎重了一点。谣传者杀无赦倒是极为恰当,国策岂容儿戏?谣传一出,流民们畏惧旅途而抵死不发,迟早酿成巨变,危害社稷。构陷者流三千里......三千里可是除却皇上特旨相召,永不叙用啊!一千里吧,今后还能争取一个出身,留他们一条路,让其好生反省,说不得还能为大清国中兴大业出一份力。虚报逾制者,降职罚俸就是了,毕竟杨格是住进了那宅子,那宅子也确是五间门脸儿,只是多半充作军用而已,实论之,倒算不得虚报,而是所报不实而已。诸位看,如何啊?”

    麟书急道:“李中堂所言甚好,甚好。”

    奕訢猜到李鸿章有回护后党的用意,却又不能为这等小事就撕破脸皮,打破好不容易取得的联手之势,乃微笑点头给个面子。

    昆冈更是忙不迭的点头,甚至还有些糊涂的给李鸿章投去感激的一瞥。

    翁同龢已经察觉出李鸿藻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内心有些焦急,也有些乱了分寸,再说处置办法也算得公允,认了吧!

    “第二事,移民的银子。”李鸿章悠悠的说了,特意看了翁同龢一眼。出洋名单倒是没人提了,日期也暂时定下来了,可翁某人在户部的事情上还是有些不灵便。早前,李鸿章也想整治绵桓,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登上首辅大学士之位,眼界不同啦,绵桓不能搞下去,还得让这人给翁某人上眼药。不过,若绵桓不识相,继续卡杨格的银子,那就对不住喽,就算老佛爷出面也保不住你啦。

    翁同龢一愣,旋即明白李鸿章用意。

    移民的银子给不给?国策啊,肯定要给。夏解已经送到户部入库,除了冲入内帑、补去年太后拨出战费的五百万两之外,还有一千三百万两。俄法德三国担保本年度付清即可,那么就可以指望秋解、冬解的银子,此时,再不给盛京将军衙门拨付移民款项,上下都说不过去了。

    可是,拨出去银子就坐实了一个事儿。移民实边中开办工业是朝廷既定决策,杨格即便有违规之举,也是执行中过于cao切,当不得大罪。对此,翁同龢倒也愿意接受,他不能接受的是——开办工业的银子,倒成了北洋利用张翼的中兴公司向关外伸手的助力。

    “五日内,户部可拨付盛京二百万两移民款子。多的,没有了。”

    李鸿章又问:“翁中堂,前番海军经费借支给盛京将军衙门的三十万两呢?”

    “秋解,秋解吧?”

    李鸿章笑道:“好,秋解就秋解,两千多两银子生息,鸿章还承当得起。诸位可以当个证人,届时要替鸿章做主啊!”

    翁同龢急于脱身,一是要私底下找李鸿藻问个明白,稳住这位协办大学士,勿要被太后趁机拉走;二是要问问皇帝本人对杨格的处置意见。

    皇帝如今是越发的强势,也愈发的倾向于洋务派了,很多事情似乎就是皇帝和恭亲王商量着办的,身为帝师,已经摆不脱帝党身份的翁同龢必须想办法参与到皇帝的机务中去,否则,边缘化甚至出局是迟早的事儿。

    殊不知,翁同龢刚刚回到府邸,就得报有人持杨镇台的帖子求见。

    谁啊?南海康有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