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言情小说 - 晴儿的田园生活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七十三章、三遇

第二百七十三章、三遇

    下午回到花莲,刚歇了会脚,福回来说道:“今日咱们出去吃一顿,我已经定好了地方,就当给你们接风了,顺便也看看花莲的县城。//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

    古代的县城街道还是比较狭窄的,跟安州城没法比,只能过两辆马车,南北两条十字街,商铺都集中在一起,因天快黑了,所以大家也没坐马车,给何氏要了个轿,其他人直接在街上溜达走走,街上的铺面都在上木板打烊,这里的商铺有些像晴看过的古街,临街的墙一般都是一块块的木板拼成,开铺时卸木板,打烊时再合上。

    福带大家进了一家酒楼,要了个二楼靠窗的雅间,福说道:“饭后带大家去登高,城里有一个古塔,登上第五层,就能看到城外的江面,点点渔火,也是明日我要带大家去看赛龙舟的地方。”

    “福儿,大晚上的爬古塔,安不安全?”曾瑞祥问道。

    “爹,放心吧,那里有住持,有灯火。就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庙里,这里原先是一个小镇,后来花莲单独设县,扩大了城墙,就把这小庙留在城里了,正好这古塔也就成了花莲一个风景,一个登高望远的好去处,有专爱看渔火的文人sao客上去留诗。”福解释道。

    “可惜,哪里有那么多的张继?”晴感叹道。

    “姐,张继是谁呀?”雨问道。

    “张继就是一个落魄的读书人,落第归乡的途中,经过姑苏的寒山寺,写了一首枫桥夜泊而垂名青史,如果他没有落第,恐怕也没人知道他的姓名,毕竟每个朝代的进士举人有几个能让后人记住景仰的?”晴随口解释了几句。

    曾瑞祥和福都看向了晴,惊讶地说道:“我只知道你不爱看经史,没想到你对唐诗还有兴趣。解释的还挺精辟的,只怕比小三还强一些。”

    “爹,小三是要科考的,能像我这么闲吗?”晴暗道。还好自己有看杂书,闲书,不然,还真不好糊弄过去,看来这学问也不是能随便卖弄的。

    众人从雅间出来时,隔壁的包间也出来了五六个人,其中一个年岁较大的男一见福忙上前招呼。“下官不知大人就在隔壁,怠慢了,这些是?”

    “夏大人不必客气,这是我家人,从安州过来看看我,一顿小小的家宴而已。”福说道。

    “可巧了,内正好也带着犬和小女过来了,也是为他们接接风。”

    福对曾瑞祥介绍道:“爹。这是夏县丞,也是安州人氏。”

    夏县丞对曾瑞祥说道:“曾兄可是教有方,曾大人年轻有为。立志造福一方百姓,实乃花莲百姓之幸。小弟明日做东,就当为曾兄接风洗尘,不知曾兄意下如何?”

    晴听着这拗口的话,实在有够别扭,可是又不敢笑场,只能低头憋着。

    “夏大人客气了,我们明日已经安排好了,家父也呆不了两日,以后。有机会再聚。”福婉拒道。

    两家就此别过,福打发刘氏带着孩们先回去了,福带着大家往古塔而来,夜晚的小庙看不出什么光景,只能看出在城墙边上,福捐了一两碎银。从一个小和尚手里借个灯笼,带着大家往后院走去,没走两步,就看见一个古塔矗立在眼前,应该还有别人来参观,透过窗孔能看见塔里的灯火。

    福带着大家拾级而上,晴扶着何氏,雨扶着沈氏,楼梯越走越窄,到了第五层,也就封住了。五楼原本有两弱冠的男,见呼啦啦来了这些人,便自行下去了。

    大家挤在窗口看远处的江上渔火。这个灯火比起晴上世见到的城市夜景自然差了许多,点点渔火犹如萤火在江上飘荡,不过,也别有一番隽永幽静的意味,仿佛一幅流动的江水画,已流躺了千年。

    “姐,你背背那首张继的诗来听听可好?”雨说道。

    “还是让你三哥背吧。”晴推了一下寿,万一让外人知道了,晴可不想惹麻烦。

    寿张口就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姐,我还是不大懂,不如你解释解释。”雨说道。

    “晴儿,你就给她说说。”曾瑞祥说道,雨的悟性和灵性比起晴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个你看,今晚的月亮是不是上弦月,一会就落了,乌鸦的叫声在晚上听来是不是特别的凄凉,江边的枫树伴着江面的渔火,都像作者似的,难以成眠,也映衬了作者落第后回乡的愁怀。”晴见无外人,随口诌了几句。

    “可惜,没有夜半的钟声,终究是差了几分。”有人从后面接了句话。

    晴等回头一看,居然就是刚才的夏大人和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大概是他儿吧。

    “真是巧了,曾大人,犬说要过来看看江面的渔火,我只好陪着走一遭,内他们都回去休息了。”夏县丞说道。

    “可是巧了,我们正打算回去呢,我外婆年岁已高,容易疲倦,我们就不打扰夏大人和令公的雅兴了。”福说道。

    众人回到县衙,曾瑞祥问福道:“这个夏大人跟你不熟吗?”

    “熟,本就是安州人氏,举人出身,花了点银求了个空缺,做了十多年才到今天,为人还算本分。”福道。

    晴几个见没自己事,便回房歇息。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福说端午这日,衙门也休假,大家坐了两辆马车,出城去看龙舟大赛。

    还没到江边,就听见锣鼓喧嚣,这里便是临江的汇入长江的地方,江面宽阔,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溜的龙舟摆开了架势,小伙全是清一色的无袖白褂,黑裤,头上绑着红头巾,每座龙舟的船头颜色不一,代表的不同的村镇。两边岸堤上都是看热闹的人,稍微讲究一点的人家便租了个棚,福早就定好了地方。

    好巧不巧的,棚的隔壁居然就是夏家,晴不得不感叹,不到一日的功夫,竟然碰到了三次,到底是什么缘分?

    昨日天黑,晴没仔细看过夏太太,今日一见,年岁与沈氏相仿,肤色什么的也差不了多少,五官还不如沈氏精致耐看,眼角稍微有几丝鱼尾纹,唯一的不同的是对方的气质,大概长久在富贵圈中浸yin,一看就比较精明强干,自然和从村里走出来的沈氏不能相提并论。

    晴扫了一眼夏太太,一身耦合色的罗纱夏裙,赤金头面,堕马髻,手里还拿着一把仕女图绢扇,沈氏则是一身淡紫色茧绸衣裳外加黑色襦裙,因打算来城外看热闹,晴他们也就没穿多好的衣服,还好不是村姑衣裳,不然,估计夏太太的神情还不得吞进一个鸡蛋。

    夏太太热络地跟沈氏一行打招呼,还拉着刘氏的手,笑道:“咱们可真是有缘,我一来就听说了曾大人府上也是安州的,一直想亲近亲近,可巧又遇上了,这几个都是你家的孩?”

    “两个丫头是我的,那两个是一个侄一个外甥,夏太太家呢?”

    “我生的三个女娃都嫁了,如今只剩下个最小的儿,这不,过两日就要院试,我便跟着来看看。哎呀,这几个孩长得可真好,一个比一个齐整。”夏太太弯腰摸摸几个孩,给身边的丫鬟使了个眼色。

    夏太太家的丫鬟出去一趟,立刻捧了几个荷包出来,夏太太一个小孩送了一个,及至看到雨,说道:“小姑娘好标致模样。”直接退下了手上的一只羊脂玉镯套雨的手上了,雨婉拒不成,看向福。

    福忙道:“夏太太太客气了。这礼物可就有些重了,舍妹年纪还小。”

    “长者赐不可辞,听话,拿着。”夏太太拍着雨的手说道。

    福只好低声吩咐了小厮一句,小厮转身走了。

    夏太太扫了一眼何氏的穿着打扮,笑道:“这就是曾大人的外婆吧,可真富态,一看就是个有福的。今天出门仓促了些,改天再亲自登门拜访下老人家。”大概是没有合适的礼物相送吧。

    “夏太太客气了。”何氏淡淡地回了一句。

    及至看了眼晴,晴因上次在京城的经历有了阴影,出门来也就随便一身简单的妆饰,何况又是来江边看龙舟,人来人往的,晴只换了身豆绿的暗纹全棉府绸,头上也是编的麻花辫交叉盘起来的一个扁长髻,只插了两朵堆花,一点也不打眼,还不如何氏的服饰值钱。

    夏太太随口也问了一句,好在这时,龙舟比赛开始了,两边的岸堤站满了看客,锣鼓咚咚地敲着,震得人心房和耳膜都跟着颤动,加上船夫的号声,看客的叫好声,棚里实在不适合聊天。

    夏太太便回她的棚去了,小粉去把曾瑞祥几个找了回来,夏太太一来,他们都自动到门口站着去了。

    半个多时辰后,小厮手里拿了一套文房四宝,福亲自过去送给对方的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