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言情小说 - 平阳昭公主在线阅读 - 第九十八章 私访(二)

第九十八章 私访(二)

    那位汉子没工夫和他们细说,端着吃干净的盘子匆匆就走了,他们也不好拦着耽误人家干活。他们注意到了那些吃饭的人都是很快就吃好马上干活去了,都这么勤快,难怪才个把月的功夫就看见这里成排的屋舍已是初具规模了。

    “玄龄,你刚才不是问‘小区’在哪里吗?这里就是,整片屋舍还有道路树木,将来还会有店铺和私塾,整个就构成一个小区了。”李世民对房玄龄说道:“按公主的意思就是说这里还有下游的仓库和铺子连成一片,将成为所有经过新水渠进京城的来往客商中转的地方。”

    房玄龄有不解:“那为什么不索把那些仓库和店铺建在这里,这样就不用搬迁村民了,您看光是工钱和饭钱每天就不是小数,我听说公主给这个村的村民每户人家一笔搬迁费,算是把他们的旧房子全买下了,这可是一大笔钱。”

    李世民也知道这事,当初为了这里的开支,三姐和长孙氏也发愁,一下子就把前几个月的收入都几乎搬空了,这么做确实冒险的,可三姐给出的理由是从大局考虑的,让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么做确实很有必要。

    “玄龄,这事我只能说公主有她自己的道理,说是为了不影响进入京城的水质量。下游正在挖的水渠只有那么一段,从龙首渠在浐水的起点开始往上以后都将只能供周围农田和百姓用水为主,不许外地进京的大型商船进来,只能停靠在下面建起的码头,这样既不影响进入龙首渠的水,又能为新码头提供机会。”李世民想着是不是现在就往下游过去看看,听说那里除了村民们的旧房子没拆,其他凡是能拆能搬的都动了,还往岸边挖了一个深水潭,刚才他们从河对岸经过也朝这边看了看,真是好大的,一下子停靠几十艘大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王爷,这个水质量我不太理解,长安城虽说是新建的城池,可也有二三十年了,这条浐水源自终南山,一直都是这样,以前也常有大小船只经过,并没有什么问题啊,倒是广通渠如果不注意时常疏浚,很可能如汉代旧漕渠一般淤塞不通。”房玄龄还真没想明白,这个水质量是指什么他都没搞懂。

    “你说的漕渠也正是公主当初想要开挖这段水渠的目的之一。以前关东和江南的粮食货物要运进关中尤其是供应京师所需都要依赖广通渠,现在如果多一条水路又不容易淤塞,那岂不是为京师多了一重保障吗?而且我打算向父亲请旨,以后每隔数年视漕渠通行况随时疏浚,以防不测。”李世民后面那段话是听了萧贺的恐吓才决定的。

    萧贺知道唐朝历史上因为漕运不通导致京城粮价疯涨的事没少发生。漕渠淤塞,可漕粮的运输仍旧要仰仗于渭水,凡是从黄河西进的大小船运都要经过渭水进长安,然而渭水弯弯曲曲,不说路途遥远就是长年淤积的泥沙也使船只难以顺行,甚至不得已的时候还要陆运。陆运如果靠人力根本就是微乎其微,可畜力又跟不上,当时一般都是靠牛来拉车,牛如果都调配去拉车那又会影响农耕,再说也找不到那么多牛去拉呀。真到这种况的话,长安城中缺粮问题就会立时显现,在时局不稳的时候就会演变成危机。

    房玄龄对此倒不反对,漕运的重要他能了解,可如果由秦王向皇帝请旨的话恐怕好事多磨:“王爷,此事不急在一时,等以后可以缓缓图之。”

    李世民听了这话一愣,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是啊,现在他提出来在朝堂上说不定就通不过,还会被人反过来指责过度使用劳力不与民生息,还不如将来自己能做主了再说,现在是不用着急。

    两人说了这么一会儿话,刚才又看着好多人吃得欢实,肚子里都觉得有些饿了,可又不想现在就回去,想着是不是上哪找顿饭吃。

    要说吃饭,李世民还真想尝尝那些村民们吃的东西,可自己又不在这里干活,要是也去吃的话就算别人不指出来,他还不好意思呢

    房玄龄很能体会老板的心思,马上就提议道:“王爷,不如我们过去跟管事要几份饭菜,算钱给他们就是了,我看这里都是村民们帮着做的,虽然比不上城里快餐店卖的,但应该也不差。”

    后几名侍卫都纷纷赞同,他们都是李世民的近侍卫,虽然有主仆之分,但都是生死交,所以比一般侍卫要随便一些。

    于是一名侍卫上前找到一名看着像是管事的妇人,跟他三言两语就说好了,八个人需付上一百五十文钱可以一人领一份吃。这钱当然是侍卫自己先垫上了,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大钱。

    说来也巧,在这里负责分饭食的正是蛇村村长牛四爷家的二儿媳徐翠兰。

    自从村子开始改建后,村里的妇人如果有把子力气的也可以在工地上干活,只是领的工钱要比男的少一文钱,说实话,男人都只拿三文钱,女人能有两文钱就不错了,可村子里的妇人好多都是实实在在到干着活,可从不去管事那里领工钱,就算是白干了。还有一部分妇人帮着煮饭烧水,搞搞后勤工作,这些人暂时都由徐翠兰统一调配,一来她是村长的儿媳妇,二来也是因为她本人比较聪巧,在村子里名声也好,邻里都服气她。

    翠兰最忙的就是这顿饭的时间,不过大部分人都已经吃过了,所以来盛饭的人少了些,也就不是很忙,要不然还真没时间搭理那个侍卫。翠兰早就注意到李世民他们几个人了,看着像是过往客人,可光看那几匹马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她虽不是什么识马高手,可好歹还是分得清,那领头说话的两人一看就知非富即贵,尤其是那位年轻人。

    那个侍卫说要买饭的时候,翠兰心想还真是让他们赶上了,要在平时的话,匀出八份饭菜还真不容易,大伙都是精打细算的,虽然饭菜钱都是公主出,可他们也不是那没良心的人,一个个都当是自家的钱在用,一文都不多花,每天的饭菜数量都是算好了的,今天刚巧有几个南姚村过来的帮工临时被村长叫回去了,说那边在培训出了点事,要几个壮劳力去帮忙,饭就在那边吃了,这才多出一些,刚好碰上这几个人,还能卖上一百五十文钱,把这钱贴到明天的饭菜钱里头,还能为公主省下一些呢

    翠兰让旁边的两个妇人帮着把灶边的建议餐桌用湿抹布擦了擦,又和她们一起把八个盘子都端了过去,招呼道:“几位客人过来坐下吃吧,这里有位子。”这些用薄木板搭起的餐台平时用的人还真不多,大伙都是站着几口就能吃好,谁耐烦去坐着吃啊,所以也就搭了几个。翠兰心想这几位看着就不像是能站着吃饭的人,还是招呼一声吧,人家付了钱的。

    李世民也不是气的主,多年行军打仗,什么苦没吃过,听见招呼当下就提步进了棚子。说实话,这棚子底下比外面可就凉快多了,九月份当午的头还是很毒辣的。

    几个人真是饿了,又是在外面,吃起来也就不那么讲究斯文了。几个侍卫吃得很好,李世民和房玄龄的注意力还不在吃上面,倒是分出些注意力在那些干活的妇人上了。

    “这位大婶,你们在这里煮饭烧水是不是也有工钱拿?我听刚才一位大叔说在这里干活的人都能领工钱的。”李世民这么问也不奇怪,按听来的规矩这里不是都这么做的吗?

    翠兰本来是在收拾灶台,听他问话,忙过来恭敬地回道:“这位客人,我们都是给自己村里人做饭,干这么点事哪能收工钱。本来管事说要给的,可我们不能要。”

    旁边两位妇人也附和道:“就是,这钱我们要是收了就没脸面见人了。”

    李世民和房玄龄互相看了一眼,心下奇怪,这世道还有给钱不要的人,真是少见。不过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平阳公主在这些村民心里分量不轻啊

    李世民也不再纠缠工钱的问题,他又问道:“听说你们这里在建码头,是不是就是下游那个水潭?”

    翠兰见他打听这事,就有点警觉。因为她公公说了,最近总有城里人过来这边打听村子里的事,尤其是下游码头那边,大伙得小心点,别随便到处说,万一话头惹祸了,不光是自家倒霉,牵连了公主就坏大事了。

    “客人,那边的事我们不清楚。你觉得这饭菜怎么样?”翠兰岔开话题道:“这可是我们村手艺最好的几个人一起做的,大伙都夸呢,有其他村子来这里干活的乡亲也都说好吃。”

    李世民意识到这位妇人怕是不会轻易对他们说些什么了,不过也不急,他们自己去看也是一样,只是一个普通村妇为何防心如此重,是不是这里头有什么事啊?

    “这饭菜是听好吃的,不是说这里都是快餐店卖的盒饭吗?怎么会是你们村的人在做?”李世民不bī)她,顺着她的话题问道。

    “这您就不了解了,我们村这里暂时作为城里快餐店设的小分店,村里选了几个手艺好的跟着去学了,现在还是在这做,等过几天对岸那个运动会开始了,我们还要去帮忙给孩子们做饭呢?”翠兰说起这个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颇为骄傲。她们能被选去学厨艺,那都是签了契约的,都要保守秘密,厨艺不能外泄,要不然这个责任谁都负不起。

    其实不说公主对她们村的大恩大德,就是为了自己家考虑,也不能去做那昧良心的事,一个个学了手艺把嘴封得贼紧,连家里人都是不说的。

    萧贺对厨艺是不是外泄一点都不担心,她们学得都是一些基本的东西,真正高水平的厨艺岂是三五天能学成的。再说了,她还有好些菜因为材料的关系没做出来,以后有得是发展机会,不在乎这点低端技术。

    没等李世民和房玄龄吃完,几个侍卫就都吃好了,有两个还问了声能不能给添碗饭,一碗没吃饱,看来菜还是对胃口的。

    “玄龄,我们吃完就去那个码头看看吧,不知道建得怎么样了?”

    房玄龄吃得不多,放下餐盘低声说道:“听工部的人提过,公主请了几位懂水利的人勘测过,那里建不了大码头,只能建个中等的,需要靠人工一点点挖出来,恐怕费时不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