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奴仆大比开始
到了大考这一天,所有参加考试的,本应该被各府管家带队,结果都由本家主子带队,因都是叔伯兄弟,所以女眷便也没有什么避讳。一个个全在石家在郊区的宗祠庄子上。有一个打谷场,临时搭了一些个矮台子,准备给各府的奴才展示。 期间最最出彩的,就是石文英家的两个八岁的孩子,一对龙凤胎,来考的竟是门子一职。因本是奴才中第八代,来就有一个丙等加两个丁等的成绩。 石文英的夫人在一堆妯娌里,说起这对兄妹,也是很有喜感:“因说是第八代,我便瞧个稀罕,叫了过来。问那个meimei考门子,也不会让你看大门,还要考?谁知那孩子声音脆脆亮亮,说,便是内宅院里,有一个奴才懂得门子上的知识,也能让那些门上的小子们,更谨慎些。出了事情,不仅外宅要罚,内宅也是要打的。说完还横了他哥哥一眼。她那个哥哥也喜感,听了她这一番话,小小年纪做出一副头疼苦瓜状。” 众妯娌听了俱乐,立下就有人说,叫过来见见这两个小八代。谁知管事来回,因门子是第一个考的,故而两人俱以入场。 众夫人便说这果真“该打”,已经开始了,不叫我们去看。众人便赶去考场看第一场文考。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石家宗祠这边奴仆大比正在进行。而石文炳的伯爵府面,长孙正坐在书桌边拿着各府的统计单在看。显然,她这份单子要详细地多。 不过她看得很慢,但是她看过的,已经被分别放在桌子上八个类上。而几个丫鬟坐在外间炕角上做针线,还要关注这边情况,如果长孙将茶汤喝了一口,就有人立即进来添上。脚步轻地几乎听不到。 这几个丫头以前可不是这样,整天叽叽咋咋不停,可是在长孙直接将宫里送来的嬷嬷有条有款地送回去了,又将自家母亲放到身边的嬷嬷革下去。身边的丫头自然也就安静下来,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有专门人强调,府里的大丫头不停地下去,又不停地补上来。在这几个月里,至少府里的主子是明显感觉日子舒服了。 这其实是符合石家主子们的性格的。他们喜欢简单,喜欢精致,更追求个人的心术的坚毅与宁静。当然,这也包括石府的女主人们,她们的生活因为简单,婆婆不多事,甚至早死;丈夫争气、儿子上进,因而更追求舒适。 但是之前这种对生活舒适的追求,却用错了方向。将自己的生活依托给自己的奴仆,而没有更多的监督与制衡。在任何时候,生活只会更将走向越来越糟,糟到一定程度,发现将就也能过,于是默认。这伯爵府有点这般苗头。 但是远没有到不能收拾的阶段。因为这个家族正在上升阶段。可是一旦这个家族上升阶段结束的时候,这并不会慢,只要自己从太子妃走到皇后的时候,就自然达到顶峰。但是在顶峰上保持多长时间,却要看一个家族的底蕴和修养。 于清朝,看得出佟佳氏绝对比赫舍里氏修养要好。而在唐朝,长孙家后来的没落不是底蕴不够,而是修养不足。 那个和母亲一样大的哥哥,把她们母子三人赶出长孙家的下午,对自己哥哥长孙无忌的安全感打击要严重地多。自己与哥哥在父亲死后就像憋着一口气,明明姓长孙,但是别人看待自己的时候,是看外祖高家的底蕴。处处要考验的就是修养。却没能在一个平和的环境中修炼。 而哥哥后来遍寻各处,却没能再找到一个家。与嫂子的联姻,是给自己求一个保障。对侄儿也没有太喜欢。后来对雉奴的爱,才是一种真正的对于一个血脉晚辈的爱护。 而这恰是修养不足,不能超脱苦难对自己的影响,也不能享受巅峰富贵。她早就意识到自己哥哥之所以没有自取灭亡,是因为还没有权倾一时。所以她才会几次请辞李世民对哥哥的封官。 而她这种判断的基础是在自己已经达到一个女人的顶端之后,一种深深的自毁倾向。突然觉得这些事,这些人都没有什么意思了,而在承乾能够克服自己的诸多不安之后,她就彻底觉得没有什么了,放任自己一天天衰败下去。
直到死亡后,才发现自己心中那隐匿的担忧,对自己儿女,对哥哥,还有对那些爱着她的人们。 而就她在清朝读到的史书来看,长孙家,大约是唐消亡最早的世家吧。而承乾就像现在的太子,身处危险而不自知,还以为危险来自自己的兄弟们。 沉浸往事的长孙忘记了自己的手中的资料单,一时之间顿在那里,而丫头们却不敢打扰。唯有一个丫头叫淡云,主动站出来,添了一壶茶。将长孙从遥远的沉思中叫出来。 长孙接着将奴才分类。其实根本不用奴才大比,只要按照条件将奴才统计出来,长孙就能大致挑出她要什么,给他们分类。但这样没有一个规制,对石府的未来也不能帮到什么。 如果有人看到长孙的分类,就知道她分的是甲乙丙丁四类奴仆,而每一类又分她会用的,和有问题的。 就在这一片安详之中,时间静静流淌,到了晚膳时分。当然长孙吃的很简单,可是依旧是六小菜,四大菜,已经两个汤。 而不得不说的是,清朝的饭食比唐朝来说要进步地多。rou食种类的充盈、做法的灵活多变,以及调味和蔬菜的众多,单单是吃,也激起了长孙对这世间的喜爱,因为不管怎样,这里总是有比唐朝更好的事情。 ps:是写的不好吗?写的不好也可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