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鉴宝在线阅读 - 陶瓷史(资料)

陶瓷史(资料)

    迄今为止所获得的考古资料表明,陶器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由世界各地各民族独立地创造出来的;瓷器则是中国于东汉时代发明的,此后逐渐传向东西方。

    古代陶器陶器的发生与发展有着上万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陶器有中国JS溧水神仙洞出土的陶片,肯尼亚甘博斯山洞出土的带有蓝纹的陶器碎片,以及欧洲马格德林文化遗址出土的野牛和熊的陶塑。这些都是约1.5~1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遗存。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逐渐由渔猎转向耕作,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陶器制造也随之而发展起来,并且成为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劳动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世界许多地方,都有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遗存。

    中国及远东地区陶器发展概况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遗存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发现的较多,而且也比较完整。如HN新郑裴李岗文化和HB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公元前8000~前6000年的陶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遗址中出土的公元前4000~前2000年的陶器。这些年代较久远的陶器,以泥质红陶或夹砂红陶为主。其后,灰陶或黑陶相继出现。所有这些陶器,都是用产地附近挖掘的红土、沉积土、黑土等作为原料,用泥条盘筑法、手工捏塑法或模制法成型,然后采用露天堆烧,或在横xue窑或竖xue窑等简单窑炉中焙烧制成的。作为炊具用的陶器则大部分在坯料中掺入砂粒,以增强耐热急变能力、防止在干燥及烧成中产生过大收缩而使制品开裂。中国ZJ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夹炭黑陶,是以碎树条或稻谷外壳掺和在坯料中减少干燥和烧成中收缩开裂,并在还原气氛中烧制。在大汶口及SD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白陶和厚度为1.0~1.5mm的薄胎陶器,显示出这一文化时期人类已经掌握了较为进步的原料精选与制备、坯体成型与修整以及烧成等加工工艺,并在高岭土或瓷土的使用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用轮制法成型陶器是新石器时代采用的一种先进方法。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大溪文化和SD龙山文化遗址中出现的薄胎陶器,器表面遗有明显的轮纹,标志着陶轮已在当时的制陶工艺中被应用。这种当时用人驱动的陶轮,直到19世纪才发展成为由机械驱动。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很多都有不同形式的装饰纹样或彩绘。无论是刻划的、压印的和拍印的,或是用赭色或黑色矿物原料彩绘的几何图纹、动物或人物形像,都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感染力(图1)。这类彩陶和印纹陶等,是新石器时代世界许多地区陶器发展的共同特征,它表明此时的陶器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加的艺术性内容。

    中国商周时期,由于手工业的进步,陶器的生产组织和技术有了新的发展。HN郑州商城遗址西墙外发现有商代制陶工场,其中有十几座陶窑及经过淘洗的陶泥和许多破碎的陶器残片;SX洛水村的制陶作坊遗址发现有6座烧陶窑炉,窑内遗留有未经烧制的陶坯和瓦片。由此可见,商代制陶业已基本上采取了集中而有分工的生产方式。黄河与长江流域的许多文化遗址中,都有大量商代中期的精美白陶、印纹硬陶和釉陶出土。其中白陶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均与高岭土相似;制釉用的熔剂原料为石灰石或方解石类矿物,CaO含量达到15.7%。

    在SX扶风、岐山的周原遗址,大量出土了板瓦、筒瓦和瓦当以及陶质水管等构件。这表明,商、周时期,除制造了大量日用陶器、陈设陶器与炊具之外,还制造了建筑用陶。

    春秋战国时期,陶器已扩大到作为纺轮、制陶用的拍板、印模、铸造铜铁器用的陶范、作为量具的陶量等生产工具,以及作为礼器、葬品的陶塑等。这一时期,烧陶的窑也有了很大进步。北方烧制灰陶都已用圆窑。它能使火焰在窑室内的流动从简单xue窑的升焰式变成半倒焰式,增加了热的交换,使窑内温度更加均匀。南方烧造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则已用一种顺坡地修建的龙窑。这些改进的窑炉结构,使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得到提高,并降低了燃料的耗用量。

    秦汉时期是中国陶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当时仍以泥质灰陶为主,但陶的应用范围扩大,同时在艺术加工方面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一时期盛行陪葬用陶俑,如秦始皇陵数以千计的兵马将军俑,汉时的武士俑、仕女俑,以及许多反映生活与生活享受的陶塑,都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体现了陶器塑品的高度技艺。建筑用陶也增添了艺术色彩,如秦咸阳宫的纹饰辅地青砖,砌墙用的表面刻有龙凤纹和各种画像的空心砖,汉茂陵用的刻玄武纹条砖等,代表了这一时期的风尚。

    自东汉发明瓷器以后,中国的陶瓷业已转向以瓷器为主的发展方向,瓷窑遍及中国南北各地。但许多产瓷地区都附带生产陶器,另有一些以制造陶器闻名的城市也逐步形成。唐代发展起来的巩县三彩陶塑,极盛一时。它既保持了秦汉以来彩陶的写实传统,又创造地运用低温铅釉色彩的绚丽、斑斓,烘托出富有浪漫色彩的盛唐气象。磁州窑系的观台窑,既烧制低温铅釉三彩陶器,也烧制纯绿釉陶器。GD佛山石湾窑与JS宜兴窑均始于宋代而盛于明、清两代。石湾窑以仿钧著称,以“器体厚重、胎骨暗黑、釉色光润”为其特点。宜兴紫砂陶器因明代万历年间崇尚饮茶而盛行一时,至清代成为贡品并远销RB及欧洲,后为德国的迈森瓷厂以及欧洲其他陶器厂所仿制。

    RB最早的陶器是公元前2500年绳纹时代(JomonPeriod)的带有绳纹纹饰的黑陶,质地粗糙。稍晚,在东京弥生町(Yayoi)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质地较精,呈红色或灰色,在器型设计上有较明显的朝鲜影响。这种陶器的生产一直延续到公元6世纪才停止。14世纪以前,RB陶器制品大部分用作礼器。14~16世纪,开始有了茶杯、茶托、盘碟、缸盆之类。到20世纪,RB瓷器生产激增,传统陶器则多半由一些小型的私人窑厂继续生产。

    朝鲜的陶器颇似中国东北所产陶器。在朝鲜新罗王朝(Silladynasty,公元前57~公元935)时期的陶器,尚带有中国周代陶器的风格,同时也仿造汉代青铜器器型进行生产。在釉陶生产中,有仿唐三彩的新罗三彩产品。

    中、近东及埃及陶器发展概况中、近东及埃及都是古代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陶器制造也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对欧洲陶瓷业的兴起具有深远影响。这一地区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制造陶器。在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发现了距今9000年的质地粗糙的软质陶器,还发现了距今8500年的一种硬烧抛光陶器;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了距今5000年的陶器;在埃及发现了公元前3100年以前制成的多种陶器,其中有优质硬烧陶器。

    中、近东的陶器生产在9~13世纪期间达到了最兴旺时代。初期制陶中心为伊拉克的巴格达,埃及开罗附近的伏斯泰特,以及苏联的撒马尔罕。由于伊斯兰民族习惯上不用陶器作为陪葬品,所以14世纪以前的陶制品很难发现。公元9世纪时,中国向伊斯兰教主赠送了一批唐代瓷碗,此后巴格达和其他伊斯兰教区生产精细陶器。伊斯兰国家的陶工们在陶器制造方面还作出了一些特殊的贡献,他们恢复了失传已久的原由亚述人发明的锡釉,并创造了在陶器表面使用的光泽彩料。12世纪时,波斯已能生产出白胎黑釉剔花精美陶器,并已掌握用低温颜料进行釉上彩绘的技术。

    早在15世纪至16世纪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时代,已在安纳托利亚制造出建筑用的色釉陶瓦。16世纪为土耳其制陶业最发达的时期。土耳其陶器的装饰取法于中国明代青花瓷,而造型则沿习于波斯的器型风格。17世纪初,丘塔希亚开始生产屋瓦及彩陶等陶器,并且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陶业中心。这个陶器生产基地一直延续到20世纪。

    埃及在法蒂玛王朝(909~1171)时,陶器生产最为兴旺,产品的质地虽较粗糙,但光泽彩的彩绘却较为精致。14世纪生产一种白色的陶器,并采用中国宋代的装饰模式,在坯上刻划图案花纹,然后施以透明釉料再烧成。

    欧洲陶器发展概况中、近东及埃及的制陶技艺,在新石器时代即已传至欧洲的希腊与爱琴海的一些岛屿。公元前3000年,希腊中部的特萨里区和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已成为当时的制陶中心。特萨里的陶器为单一红色,偶尔有彩绘图案;克里特岛的陶器以抛光陶器为主,有的饰以刻划纹。公元前16世纪,希腊已出现用快轮拉坯和还原焰烧成工艺而制成的灰陶,表面磨光而有滑腻感。迈锡尼文化期间(公元前14~前13世纪),克里特岛的陶瓶向埃及出口,并西传至意大利及西西里岛。

    罗马帝国时代,埃及的铅釉陶技术传入意大利,并延续生产直到锡釉陶技术传入。锡釉陶的生产技术,是由中东经西班牙南部马略卡岛传至意大利的。在意大利生产的锡釉陶称为马略利卡。文艺复兴时期,锡釉陶制造技术迅速由意大利传开,首先到达法国,然后传至德、荷、英及北欧国家。意大利锡釉陶的主要特点是,彩绘装饰起初为多色彩绘,而后当光泽彩由西班牙传入后,则多采用光泽彩,使产品呈金黄色。意大利锡釉陶造型简洁,颇适应画家才能的发挥。威尼斯于16~18世纪生产锡釉陶,产品经常模仿中国明代瓷器,形成一种具有东方色彩新的风格,称之为“allaporcelana”。

    在锡釉陶生产技术传入法国之前,法国在16世纪广泛使用铅釉陶。锡釉陶传入后受到普遍欢迎。18世纪初,法王路易十四下令熔毁宫中银器,以偿付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的费用。此后,权贵们都转向使用陶器,从而使陶器生产出现了一个高潮。

    德国的陶器有两大类,一为石器,一为锡釉陶。德国制造的石器质地坚实,饰以浮雕,在国外广泛行销,17世纪时远销RB此后,新建的锡釉陶厂多得不可胜数,而以纽伦堡地区产量最大。17世纪60年代,法兰克福及其附近的汉洛厂开始生产锡釉陶直到1806年,其中某些器皿采用了中国的装饰图案。

    16世纪20年代,一些意大利陶工迁居荷兰,开始了荷兰的锡釉陶生产,并以仿制中国宜兴陶器为主。17世纪初,荷兰的陶器生产集中在德福特,其产品称为德福特陶。后来,荷兰东印度公司大量输入中国瓷器,陶器的装饰遂转向模仿中国的青花而摒弃了意大利的装饰格调。

    英国的陶器生产,由于地理原因,在中世纪时很少受到外来影响。初期的制品均系无釉陶器,随之而发展成为铅釉陶。16世纪50年代,锡釉陶制造技术由荷兰传入,淘汰了铅釉陶的生产。在陶器的装饰方面,受到中国明代万历青花瓷的影响。这种影响在18世纪初尤为强烈,特别是在布里斯托尔地区有坚持延续不变的趋势。17世纪70年代,德国石器与中国宜兴紫砂陶器都在英国盛行,许多工厂争相仿制。英国的锡釉陶生产以伦敦为中心。但当英国陶瓷家伟奇伍德的米色陶器问世之后,立即受到英国及其他国家官僚贵族的赏识,从此锡釉陶逐步弃而不用。

    苏联、瑞士以及北欧国家,都在18世纪设厂生产陶器。北欧诸国的锡釉陶制造技术是由德国移民传入的。

    美洲陶器发展概况在美洲,最早生产陶器的是安第斯(Andes)山脉中部地区以及南美西海岸的玻利维亚和秘鲁。制造技术较为发达的为安第斯山脉中部。在那里发现的公元前2000年制成的陶器,已采用了模制成型。在秘鲁北部7世纪时的莫奇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人头陶罐,造型与手工都很精致。

    远在公元前2000年前,墨西哥与中美洲的玛雅人已能制造陶器,并在器表面饰以几何纹。公元前600~公元1000年,玛雅人已能制造出多色陶器,萨泼特克人能按照他们的神像制成骨灰瓮。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后,墨西哥开始制造锡釉陶。

    北美洲的陶器制造主要是在印第安阿纳萨齐人定居到今天的美国西南部阿利桑纳州等处后才开始的。北美洲的许多陶制品如陶塑等,都用于宗教目的,也有一些人像、动物或昆虫的陶塑艺术品。

    美国的陶器制造技术,是由德国移民在17世纪时传入的,并首先在弗吉尼亚、马萨诸塞、佐治亚等州兴建陶器厂进行生产。

    古代瓷器瓷器是在陶器制造工艺技术长时期、多方面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与陶器相比,瓷器的工艺要求较为复杂,且各地的发展极不平衡。

    中国及远、中、近东地区瓷器发展概况针对已出土的中国商周至东汉时期的陶器、原始瓷器(图2)及越窑青釉印纹瓷片等,中国科学院SH硅酸盐研究所对其原料、釉料及烧成等工艺因素进行了综合科学实验。实验证明,瓷器的发明以中国为最早是无可置疑的。在HNHBAHHNHB尤其是JXZJ等地发掘的东汉晚期墓葬品中,均发现瓷制品。东汉时,ZJ上虞一带窑场已能烧得瓷化程度较好的青瓷(图3),瓷质光泽,透光性好,吸水力低,烧成温度1260~1310℃,通体施釉,釉层显著增厚,胎釉结合紧密。三国、两晋时期,瓷器更有发展和改进。此后中国的瓷器大体经历了唐宋时期的蓬勃发展阶段,和元明清时期的鼎盛阶段。

    唐宋两代经济发达,瓷业也空前繁荣。唐时已有ZJ的越窑与HB的邢窑两大名窑系,以分别制造青瓷与白瓷而称誉,当时有“南青北白”之称。这一时期,除青色釉器外,还有花釉瓷,以及如长沙铜官窑开创的釉下彩绘瓷,巩县的三彩陶等品种,体现了唐代陶瓷的水平和艺术风格。宋代的瓷器产地遍及中国中原及南、北各地,按产品的工艺、釉色、造型与装饰技艺,形成了若干瓷窑体系。宋代的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为当时诸窑的代表。实际上,SX的耀州窑、JX的景德镇窑、HB的磁州窑等窑,当时也已能与上述窑系齐名。

    唐宋两代的瓷业除产量和质量较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外,装饰技艺也开创了陶瓷美学的新境界。诸如钧窑的窑变色釉,以紫色斑斓代替花纹装饰,在青釉瓷中独树一帜;汝瓷的釉面质感润如堆脂;景德镇瓷的青白釉,色质如玉;龙泉青瓷的梅子青、粉青釉色、翠绿晶润达到了青釉瓷的高峰;定窑瓷胎薄釉润,造型优美,装饰的刻划手法图纹严谨;耀州青瓷的犀利刻花,极其富丽。这些瓷器至今仍为收藏家所珍爱。

    唐宋两代在瓷器制作工艺上也有新的发展。例如唐时继承隋代钵的发明并扩大了应用,对瓷器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较关键的作用;宋代从定窑发展起来的复烧工艺,是保证瓷器质量,提高产量的一种较先进而有效的措施。

    元、明、清三代,中国瓷器制作工艺与装饰艺术从成熟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瓷器生产,一直以景德镇的技艺水平为代表。在装饰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有:元代的铜红釉、青花、釉里红;时代的釉上彩绘和釉上与釉下彩饰相结合的斗彩;清代的五彩、粉彩、珐琅彩。其中青花装饰技艺,自元代烧成以来,历代相传,经久不衰,并成为这一时期瓷器生产的主流,为中国各地以及世界一些地区的制瓷工业所争相仿制。

    自元代以来,景德镇瓷器坯料在制备中成功地掺和了高岭土,这一工艺的改进,提高了制品在高温中抵抗软化变形的能力,并使制品获得较高的白度。

    RB的瓷器制造是在13世纪开始的。13世纪20年代,RB人加藤四郎右卫门到中国FJ学习制瓷技术,5年后归国,在濑户设厂制造黑釉瓷器。后濑户迅速发展成为RB陶瓷业的中心。16世纪的江户时代,RB人吴祥瑞前往中国景德镇,后带回瓷器的制造秘术,并在有田郡设厂生产青花瓷。初期的青花瓷简洁精致,很快由荷兰船商运销欧洲。有田郡厂后来由酒井田继续经营,并开发了釉上装饰技艺,称为柿右卫门瓷,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八角形或方形器皿。瓷器表面采用不对称的彩绘装饰,并留有空白部位,这种方法在18世纪对欧洲瓷器的装饰产生过较大影响。18世纪,RB白瓷出口欧洲,并在荷兰等地进行彩绘后出售。

    朝鲜在10~14世纪时已能仿造中国耀州窑和越窑的青瓷,并有较高的成就。14世纪以后,朝鲜瓷器质量不及中国明、清时期的产品,质地较为粗糙,但如瓜形、梨形等器皿造型,都具有明显的朝鲜特色。

    中国瓷器在唐宋时期已开始西传至中近东与埃及一带,埃及的伏斯泰特就已出土中国从唐到清各时期的瓷器碎片近万件。中国青花瓷器在该地区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装饰艺术方面的影响,直到现在依然存在。

    欧洲瓷器发展概况约在8世纪末,中国的瓷器开始西传。首先到达中、近东地区,对那里的陶器生产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14世纪末,叙利亚已能仿制中国的青花瓷。大约在13~14世纪的中国元代,中国瓷器传到欧洲,立即为欧洲人所赏识,同时有许多生产厂家争相仿制。但由于不能正确选择熔剂原料,仿制一直没有获得成功。16世纪,欧洲曾以碎玻璃粉作为熔剂配制瓷器坯料,期望获得透明度好的坯胎,从而导致欧洲软质瓷器的出现。1750年,法国建成塞夫尔瓷厂,此后直到1769年,一直生产软质瓷。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德国萨克森里的希恩豪斯与一些化学家对中国瓷做了一些重要的试验研究工作,发现可以用长石粉取代玻璃粉作熔剂,最终成功地制出了与中国瓷相仿的硬质瓷,并开始批量生产瓷器,从而使软质瓷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18世纪,欧洲的法、德、英以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都先后建成了一些瓷器厂。法国的塞夫尔瓷厂,以法王路易十五为大股东,1770年起生产硬质瓷,1793年改为国家工厂;德国的迈森瓷厂,1715年建厂并生产硬质瓷,饰以釉上彩;英国的彻尔布瓷厂,1743年建于伦敦附近的彻尔希,并生产软质瓷,1755年在软质瓷坯料中掺入煅烧的骨灰。1800年左右,斯博德在他自己的工厂里用骨灰掺入到硬质瓷坯料中,创造了外观与坯胎质量优美的骨瓷。欧洲瓷器制造业在短短的几个世纪中经历了从研究、仿制到发展的过程,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十分可观。

    20世纪的陶瓷发展概况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陶瓷科学和陶瓷生产技术也不断地进步与更新。在陶瓷科学研究工作中,基础科学及其实验手段得到广泛运用,帮助人们从本质上弄清楚了陶瓷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变化以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使人们对陶瓷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发展了陶瓷科学。此外利用机械、电工与电子学原理改进了生产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使产品质量得到科学的控制。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陶瓷生产处于萧条状况,产品质量下降,数量减少,人员流散。50年代以后,国家重视陶瓷生产,曾组织国内有名望的陶瓷专家如周仁、赖其芳等,与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及艺术家结合,首先对景德镇瓷器中一向著名的钧红、霁红、美人醉、茶叶末等色釉,以及景德镇制瓷原料、坯釉料和烧成工艺制度,进行了全面的科学总结、研究,并且进行了试制,使景德镇窑失传已久的技艺和传统产品得到恢复。同时,中国各省市也掀起了对各古窑产品的研究与试制,从而使HN的钧瓷、汝瓷,HB的定窑瓷,SX的耀州瓷,ZJ的龙泉青瓷,FJ的建窑和德化窑瓷等名品,陆续得到恢复与发展。

    与此同时,制瓷原料基地如苏州的高岭土矿也以先进技术进行了改造。其他如衡阳、大同、同安、高州等新建或扩建的瓷土矿区都备有控制原料质量的设备,使原料供应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得到保证。此外,彩绘颜料、金水、贴花纸等装饰材料也已投入生产,改变了依赖进口的局面。烧成窑炉也一改旧观,在窑炉结构和燃料种类上均较过去有突破性的变化;新式的隧道窑已基本普及,有的还采用了先进的控制装置,对稳定cao作制度、降低能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陶瓷的科技水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欧洲的许多陶器生产设备已从半机械化走上机械化继而达到了自动化。例如成型机械已从旋压改成了自动滚压与等静压;烧成设备已从过去的倒焰式间歇窑发展到自动控制的隧道窑或梭式窑和钟罩窑;燃料则从煤发展到天然气和电。这些改进保证了产品规格的一致和釉面质量。20世纪随着陶瓷科学与生产技术的进步,陶瓷领域已包含用很少粘土或不用粘土的特种陶瓷,如高铝瓷、镁质瓷、锆质瓷和氮化物陶瓷等。陶瓷已成为当今世界三大材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