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在线阅读 - 第618章 梦回十七 无法想象 八

第618章 梦回十七 无法想象 八

    关于上章的宝钗,还有几点要补充一下,

    其一,宝钗如果也真喜欢宝玉当然无可厚非,所谓公平竞争,天经地义,

    但宝钗内心是不怎么看得起宝玉的,在宝钗眼中,宝玉就是一富贵闲人,

    在这点上,宝钗与贾雨村的“志向”是相同的,

    而宝钗主要是想成为宝二奶奶,

    而且宝玉已经多次表明他对木石盟的坚定甚至是无比坚定,连宝钗儿在宝玉的梦话中都已经听到了!

    其二,宝钗儿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充当了害死黛玉的最先锋甚至急先锋!

    黛玉正是因为受宝钗儿的成功笼络,才让王氏集团有机可乘,对黛玉的饮食和吃药慢慢地来下手脚的,

    其三,宝钗儿的“素”是全素,本来不喜欢化妆或只是化淡妆、不喜欢穿艳丽的衣服,不喜欢过多的饰品,这都是接近自然天然的甚至是好习惯,

    但宝钗儿是不喜欢几乎所有饰品,除了那个金锁,而且连宝钗儿的房间都是全素的,

    甚至以上都没什么,因为妙玉表面之“素”甚至更甚,但妙玉却是惊为天人之人,

    最重要的是,宝钗儿连心都是全“素”的,即几乎内心毫无感情,包括对几乎所有生命的甚至是出于本能的漠视,这一点才是宝钗儿真正的“素”的本质,

    其四,名利本身无错,追求名利乃是人的一生有意也好无意也好,都在努力做或不知不觉在做的事情,以自己的实力去追求名利不但绝对无可厚非,甚至还要提倡甚至大力提倡,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样君子也不会不爱名,但同样也要取之有道,即凭自己的实力争取来的以及自己应该得的,就绝对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而且甚至要鼓励要大力提倡的!因为这样社会才会向前发展,

    当然,如果有人历经人生的相当的境界,真的是对名利不怎么在乎不怎么感兴趣,当然值得尊敬,

    但如果为了名利不择手段,所谓名不符实或严重不符实,所谓违道违法而获利,象弄虚作假、欺名盗世、哗众取宠来得名得利,特别是宝钗儿为了这名利,竟然能成为害死黛玉毁灭宝黛爱情最后也毁了宝玉的先锋甚至急先锋,那就与名利本身背道而驰了,

    (XX注:为什么要在这里补充一下?(外人注:嘿嘿,上一章完全只根据原文直接推断,因此没有讲得全面和细致,容易被人误解啊,特别如果是让一些被误伤之人误解,那就太过意不去了,而如果被所爱之人误解,那就惨了!(大白纸抹汗注:是滴是滴,大汗淋漓呀!)))

    ““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如能画出来或模拟出来大观园所描述的所有景所有意境,当是胜地!

    ““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cao琴,亦不必再焚香矣。【庚辰双行夹批:前二处,一曰"月下读书",一曰"勾引起归农之意",此则"cao琴煮茶",断语皆妙。】”贾政能在这里知道不必再焚香,不知为什么要在那自然之处挂一酒幌,因此,才说贾政已经不知不觉在受宝玉之前所说的如“天然”之影响,因为贾政虽然有“喝断”,但宝玉说的几乎大部分他都是听了甚至用心听了的(外人注:又想偷笑,贾政其实也有他可爱的一面,这一点,在某一点的深层的本质上,贾政与宝玉真是类似)

    ““此造已出意外,诸公必有佳作新题以颜其额,方不负此。"众人笑道:"再莫若‘兰风蕙露‘贴切了。"”这个比之前的“武陵源”、“秦人旧舍”等显然要灵动多了,虽然仍显浅薄,说不定这些清客们也不知不觉受到了宝玉的“影响”?

    ““贾政道:"也只好用这四字。其联若何?"一人道:"我倒想了一对,大家批削改正。"念道是: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仅从字词的本身来说,还算工整,其所包含也有一些意境,但仍显呆板,因为这对联也太“象”对联了,(外人注:哈哈,这话说的),仿佛成了一家庭作业,

    ““众人道:"妙则妙矣,只是‘斜阳‘二字不妥。"那人道:"古人诗云:‘蘼芜满手泣斜晖。‘"众人道:"颓丧,颓丧。"”斜阳就是颓丧,足见这些人思维太定势,当然,也隐喻着贾府是黑暗前的斜阳,

    ““又一人道:"我也有一联,诸公评阅评阅。"因念道: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庚辰双行夹批:此二联皆不过为钓宝玉之饵,不必认真批评。】”这个自然不颓丧,但也不知好在哪里,(外人注:哈哈,确实象小儿习作)

    这两处联唯一有一点亮点的就是两个“明”字,当然,也仅此而已,如果说这其中有曹雪芹隐隐的要复汉之朝,也能说得通,但也只是隐隐而已,

    ““贾政拈髯沉吟,意欲也题一联。”幸亏未题,曹雪芹还是给贾政留了面子的(外人注:哈哈,这话损的!曹雪芹见了是会哈哈大笑,还是会怪你处处露“天机”?)

    ““忽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则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哈哈,贾政还是没有“吸取教训”,宝玉只要给他机会,是绝不会有什么“客气”的,当然,贾政也看出了宝玉的“不敢则声”,这话其实竟然也有发自内心深处的“鼓励”之意,只是贾政假正经时间太长了,只能以这种打骂的形式表现出来,

    ““宝玉听说,便回道:"此处并没有什么‘兰麝‘、‘明月‘、‘洲渚‘之类,若要这样着迹说来,就题二百联也不能完。"”哈哈,如何,毫不客气,一语即道出以上的最大的弊病出来!

    即,不但对联等实在太“作业”化,而且最重要的是完全脱离实际而“空做”,这是清客们以及贾政们最本质的缺陷,即务虚的小小表现,

    ““贾政道:"谁按着你的头,叫你必定说这些字样呢?"”贾政这句话也是相当有趣的,这句话如果“和蔼”地“翻译”过来的话,应该是这样:“我也知道他们说的不着边,你当然可以换一些字样”,但从贾政口中出来就是“谁按着你的头…”,但经常“按着宝玉的头”要宝玉这样那样的人却又就是贾政,(外人注:越来越觉得贾政其实也有可爱的一面了,哈哈(XX注:可爱?我要是有这样一个贾政,恐怕早就疯了))

    ““宝玉道:"如此说,匾上则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只要出自宝玉之口,不说有多么绝妙,至少不俗,

    ““对联则是: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庚辰双行夹批:实佳。】”这里仍然是在宝钗住处,因此,恐怕与宝钗也相关,

    象“成豆蔻”,也许在说明宝钗在这个年纪终于成为宝二奶奶,或者说是宝钗在豆蔻年纪时确实无论才还是貎都令人赞叹,

    而“荼蘼梦”,是梦醒后的悲伤,即宝钗儿虽然之前对感情生命等漠视,但最终宝钗失去一切的时候,她终究会真正悲伤的,这也是宝钗儿的悲剧,即红楼梦中几乎所有人的悲剧都是达到了所有这些人的最巅峰的!即,就算宝钗之前已经修得才貎双全,但是她的“梦”醒后只有梦的时候是香的,

    宝钗儿显然并非天生如此,宝钗儿后天主要受两个的重大影响,

    一个当然是封建妇德,这个封杀了宝钗的几乎所有外在,而这些外在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甚至决定宝钗儿的某部分本质,如冷漠无情等,

    一个却是宝钗所处的家庭,宝钗身处纯商人之家,当时商人的当然重利而且甚至只重利本来就或多或少会影响宝钗,

    更何况宝钗之父去世后,薛姨妈一看就不是其中行家,薛蟠更是只会败家的,因此,家中也只有宝钗能真正参与薛家的商业,

    甚至宝钗儿是实际上的薛家商业运行的甚至是唯一决策和运营者!

    这样的环境,不说利欲熏心吧,宝钗儿是肯定会将许多事都“换算”成利的!

    如金钏儿跳井后,宝钗儿安慰王夫人的“姨娘也不劳关心。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即是最明显的证据(外人注:果然,真是不仔细不知道,一仔细就吓一大跳!)

    而这样的话,宝钗儿能将生命“换算”成利,宝钗儿自然也能将“情感”换算成名,于是,换算到最后,就自然换算到贾雨村那,所谓“名利全收”了,

    而没想到贾雨村实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名利”,

    即宝钗第一步就走错了,即如果宝钗儿在知道宝玉和黛玉情坚似天时,就能主动意识到这不是自己的幸福,而去寻找自己真正的幸福时,宝钗是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的,

    而以宝钗儿的坚决和智商和情商,宝钗儿恐怕至少是能说服薛姨妈离开贾府离开王夫人,

    但非常可惜的是,薛姨妈和王夫人和宝钗儿在这方面实在是三位一体的,

    宝钗从一开始在这方面的意愿就至少还要强过薛姨妈,甚至之前说过,宝玉离家之后甚至宝玉离家之前,宝钗儿甚至比王夫人就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即从一开始,恐怕就没人是真正在“逼”宝钗儿,宝钗儿实在是自愿自发地去想和去做着红楼梦中所想所做的一切的!(外人注:真正的悲剧往往是有相当深层深刻的背景和心思的)

    ““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足为奇。"”这里当然也足见贾政的“腹中书”是蛮多的,

    ““众客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庚辰侧批:这一位蔑翁更有意思。】只要套得妙。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尤觉幽娴活泼。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哈哈,这里“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恐怕也含曹雪芹的“另外”的想法,即李白当然是诗歌之最巅峰!

    但不能因此就说“登金陵凤凰台”比“黄鹤楼”要写得好,或说套得好,因为,很明显,“黄鹤楼”比“登金陵凤凰台”在诗歌上要强很多,李白也是很赞赏“黄鹤楼”的,因此,他写的“登金陵凤凰台”甚至是向“黄鹤楼”的一种赞赏甚至致敬,因为,李白的其余诗都几乎完全是自己的首创的难以超越的!

    而且,作为诗歌,红楼梦中的诗绝大多数都是以红楼梦中的人的本身而作出的,红楼梦的诗歌虽然当然别具一格,强调真、实、美,

    但如果要专门接触“诗词”一门的话,那如唐诗宋词,才是真正的集大成和巅峰!

    这一点在红楼梦也有当然的说明,象林黛玉的诗为什么能在姐妹中超脱,其实就是从以往的唐诗宋词中吸取营养,再配合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才能或天才以及性情,才能作出林黛玉自己的诗,

    ““贾政笑说:"岂有此理!"”因此,贾政这句对清客们的“岂有此理”,算是贾政终于认识到清客们拍得实在过多过滥,而也忍不住要不顾面子和“情谊”而如此算是批驳了,这其实也是间接受宝玉的影响的,

    即,贾政如果能多花时间和宝玉相处甚至象这里游览山水,恐怕贾政会慢慢地改变对宝玉的看法,甚至宝玉会唤起贾政内心深处的那与宝玉同出一脉的天然和天性!(外人注:啊,天空晴空万里!(XX注:是啊,心情大畅啊!))

    “无法想象也要去想象。”小戒哈哈道。

    “我是最有想象力的了。”小猴笑道。

    “那是!”小戒暗想,“从地狱到天堂,都被你逛个遍啊!”

    “想象乃人之进化。”老沙笑道。

    “阿弥陀佛,”小唐道,“没有想象,哪来我佛?”

    “小唐想说什么?”小戒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