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算计沙皇(上)
1915年姗姗来迟,此时的欧洲大战东、西两线都处于胶着状态。东线的俄军在4个月的交战中,损失惨重,尤其是在去年9月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不仅人员损失惨重,而且还损失了大量的技术兵器。
此时的俄国已不复拿破仑时代的英勇和彪悍。尼古拉斯二世贪图享乐,对内横征暴敛,对外软弱无能。
战争初期,德国在西线的进攻引起了法国人的恐惧。1914年8月5日,德国对法国宣战的第3天,法国大使就觐见俄国沙皇,言辞恳切地说:“请求陛下命令军队立即采取攻势,否则法军有遭覆没的危险。”沙皇回答“俄国非常感谢法国信守协约,一定会支持法国来表明他们对协约的忠诚。
其实,还是老百姓那句话: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短。在此之前,法国给俄国提供的贷款高达1000多亿金法郎。法国把钱借给俄国,就是自找亏吃。“十月革命”后,列宁同志大手一挥,不认账了,法国血本无归。
俄国陆军的数量确实非常惊人,常备兵力有140万,稍加征召就能达到310万,还有200多万后备役人员,总数可达650万。特别是哥萨克骑兵身强力壮、残忍凶悍,被称为“恐怖的压路机”。
在法国人看来,一旦俄国的敌人被这个“压路机”压过去,没有谁能够顶得住。别忘了法国人崇拜的拿破仑。就是因为进攻俄国而失败的。这给法国人的印象太深了。
不但法国人看好俄国。就连英国人也是如此。一战爆发的时候,英国外交大臣跟法国总统讲:“俄国的资源非常富足,就算咱们不去支援俄国,时间一长,德国人也要山穷水尽。”不论拼人,还是拼劲儿,你都拼不过它。只要一提起俄国,英法就胆儿肥。德国人则寝食难安。
但实际上,此时的俄国,就像一座破房子,已经摇摇欲坠,只要谁在门框上踢一脚,整座房子就会轰然倒塌。至于俄**队,就更不值一提,军官的晋升完全靠行贿和出身,除了有后台,还得有钱才行。军官们最精通什么呢?既不是马上比武。也不是图上作业,而是桌上耍牌。你给长官行贿,不能公开送,得通过打牌输钱的方式。
当时,俄国的陆军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非常善于谄媚逢迎,很得沙皇器重,被认为是军事家。但是这厮对现代战争一窍不通,他认为打仗就是靠马刀、旗杆矛和白刃,一听到火力这两字就烦,当然他最不能听的还是现代战争这四个字。他说:“战争过去是这样的,将来还是这样的,能有什么变化,所有的新玩意儿都是歪门邪道,都是一帮专家用来骗钱的。拿我来说,25年来我就没有看过一本军事手册!”
战争爆发的时候,不少俄**官依然把苏沃洛夫那句“子弹是懦夫,刺刀才是好汉”奉为经典,而对“战争胜负取决于双方火力较量”的学说嗤之以鼻。
俄国人不肯花费力气去兴建工厂,生产炮弹、步枪和子弹。一战爆发后,俄军的步枪缺口每年在300万支左右,甚至不惜支付重金,向日本买三八式步枪。这种枪并不先进,而且到最后枪没交付,黄金却落到了日本人手里。俄军的装备水平也落后于德军,主要是火炮较少,尤其是缺乏重炮。
德国人是非常严谨的,他们通过几次交手,又仔细的观察奥匈帝国与俄国人的战斗。最终得出结论,如果说奥匈帝国连屎都不如,那么俄军就是那坨屎。要想灭了这坨屎,最简单的就是挖个坑埋了。
1915年,德军因为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
俄军虽然在德国人手里吃了亏,但凭借着本土的地利优势,在南线的加利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尤其在一月,就在德皇准备视察东线前,俄国人狠狠的抽打了同盟国的脸。俄军于1月发动反攻,奥斯曼帝国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有喜有忧的过山车式战役,搞得英法两国欲仙欲死。沙皇也是一惊一乍的欲死欲仙。几场战役下来,困窘的后勤补给和严重短缺的枪支弹药,更加的难以维持。虽然英法答应会尽快补充,但饼画的再大,也及不上德国人日益增强的力量。
尼古拉斯有些着急了,他作为罗曼诺夫王朝的子孙,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俄国滑向深渊。他需要振作军队的士气,拉拢俄国的富人,改善俄国平民的生活,收拢人心。但做这些需要钱,需要枪、需要粮食。
可是什么都没有,法国人自顾不暇,英国人拉着偏架。美国人?他叹了口气,前些年为了迎合地主和富人们,着实迫害了不少犹太人。由那个希夫在一天,俄国人就不要想着得到美国人的施舍。
就在这时,自己的一个亲信”布赫林子爵“悄悄地找上来。对于这个贪财的小人,他还是很信任的。不光为自己敛了不少的财富,还很有自知之明。知道什么该拿,什么不该问,嘴巴很严实。也很有眼色。
一间小小的密室里,布赫林掐媚的低着头:“万能的陛下,您所担忧的事或许有办法解决。”尼古拉斯抬了抬眼皮:“哦,说说看,真有办法,会给你好处的,敢骗我,小心你的脑袋。”
布赫林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心里暗暗嗤笑,要不是老子需要你顶在前面,谁会舔你的脚丫子。妈的,就知道欺负自己人,祝你永远不举。但脸上却一副即害怕又兴奋的表情:“我尊敬的陛下,您知道,我现在负责一些采购军需物品的小事,最近我拉上了一条线,是一个美国的商人。这个商人的底线我也调查清楚了,是一个被大财阀逼迫的富家公子。”
停顿了一下,布赫林悄悄的抬起眼皮瞄了眼尼古拉斯,咽了口口水:“我和他打交道有两三个月了,这个商人很守信用,他能搞来军火和粮食,不过要价很高。前几天,他传来消息,最近能搞到一大批粮食和军火,但价格很高,而且必须用黄金支付。尊敬的陛下,您的意思呢?”
尼古拉斯微微瞪大了眼睛:“你怎么看?这笔军火和粮食有多少?”布赫林不敢犹豫,用肯定的语气“我详细了解过,数目不少,大约有50万吨粮食,10万支步枪,2000挺机枪和不少于200门大炮,还有10个基数的弹药,足够我们再组建一个集团军了。”
“他们要的价比市面上高5成,我算了一下,最少需要支付3500万美元。我认为我们应该拿下来。而且要快。最近德国人的动作不小,我们需要武装更多的士兵。光凭大刀长矛恐怕打不过德国人。”
尼古拉斯有些忧郁的问:“那么你说,这笔黄金从哪来。国库已经快空了,还要留下应急的钱,我们买不起啊”。
布赫林脸上一副羞愧的模样,心里大骂,我就cao了,你手里上千吨黄金的财富攥着不放手,还他妈的叫穷,等俄国被灭了,你的金子只能造棺材了。
布赫林想了想,说道:“尊敬的陛下,这笔钱还是要落在国内的人头上。现在国内粮食紧缺,只有大地主才有大量的余粮,中小地主爷仅仅能维持日常的开销。我们不妨拿出一批粮食来卖给这些中小地主,或者金矿主们,扩充他们的势力。”
布赫林眼里露出幽幽的绿光:“国内也该整顿一番了,有不少中小地主和金矿主做梦都想取代那些大地主的地位,这就是个突破口,只要拿出粮食和一些破枪,再加上陛下您的默许,由不得他们不上钩,不答应的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为了利益,他们会很乐意付出金子的。”
尼古拉斯感觉有戏,他早就对国内的大地主心存不满,尽管这些大地主是他维持统治的基石,但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想取代自己的位置。以前还有顾虑,现在嘛,有战争这个借口,完全可以拉一批杀一批,不仅能搞到大量的财富,让自己的腰包更鼓一点,还能博取新晋贵族的好感,至少能让他们乖乖的听话,又解决了继续的军火和粮食。
尼古拉斯完全陷入了一种自我编制的幻境,直到一阵轻咳声响起,才回过神来,他板着脸说道:“这条路子不能断,你再去问问,能不能加大交易的数量,尤其是军火,太少了。我需要3个月内至少装备3个集团军,至于粮食也是多多益善。告诉他们,必须货到付款,否则免谈。嗯!就用黄金支付吧,不过价钱太高了,看能不能砍点价下来”。
不提尼古拉斯如何和心腹智囊们搞龌蹉,布赫林心中无比兴奋,他之所以这么积极,就在于美国人答应,凡是成功交易一笔,就能有2个点的好处。不要看两个点少,如果交易规模大,完全是一笔巨款。u
此时的俄国已不复拿破仑时代的英勇和彪悍。尼古拉斯二世贪图享乐,对内横征暴敛,对外软弱无能。
战争初期,德国在西线的进攻引起了法国人的恐惧。1914年8月5日,德国对法国宣战的第3天,法国大使就觐见俄国沙皇,言辞恳切地说:“请求陛下命令军队立即采取攻势,否则法军有遭覆没的危险。”沙皇回答“俄国非常感谢法国信守协约,一定会支持法国来表明他们对协约的忠诚。
其实,还是老百姓那句话: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短。在此之前,法国给俄国提供的贷款高达1000多亿金法郎。法国把钱借给俄国,就是自找亏吃。“十月革命”后,列宁同志大手一挥,不认账了,法国血本无归。
俄国陆军的数量确实非常惊人,常备兵力有140万,稍加征召就能达到310万,还有200多万后备役人员,总数可达650万。特别是哥萨克骑兵身强力壮、残忍凶悍,被称为“恐怖的压路机”。
在法国人看来,一旦俄国的敌人被这个“压路机”压过去,没有谁能够顶得住。别忘了法国人崇拜的拿破仑。就是因为进攻俄国而失败的。这给法国人的印象太深了。
不但法国人看好俄国。就连英国人也是如此。一战爆发的时候,英国外交大臣跟法国总统讲:“俄国的资源非常富足,就算咱们不去支援俄国,时间一长,德国人也要山穷水尽。”不论拼人,还是拼劲儿,你都拼不过它。只要一提起俄国,英法就胆儿肥。德国人则寝食难安。
但实际上,此时的俄国,就像一座破房子,已经摇摇欲坠,只要谁在门框上踢一脚,整座房子就会轰然倒塌。至于俄**队,就更不值一提,军官的晋升完全靠行贿和出身,除了有后台,还得有钱才行。军官们最精通什么呢?既不是马上比武。也不是图上作业,而是桌上耍牌。你给长官行贿,不能公开送,得通过打牌输钱的方式。
当时,俄国的陆军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非常善于谄媚逢迎,很得沙皇器重,被认为是军事家。但是这厮对现代战争一窍不通,他认为打仗就是靠马刀、旗杆矛和白刃,一听到火力这两字就烦,当然他最不能听的还是现代战争这四个字。他说:“战争过去是这样的,将来还是这样的,能有什么变化,所有的新玩意儿都是歪门邪道,都是一帮专家用来骗钱的。拿我来说,25年来我就没有看过一本军事手册!”
战争爆发的时候,不少俄**官依然把苏沃洛夫那句“子弹是懦夫,刺刀才是好汉”奉为经典,而对“战争胜负取决于双方火力较量”的学说嗤之以鼻。
俄国人不肯花费力气去兴建工厂,生产炮弹、步枪和子弹。一战爆发后,俄军的步枪缺口每年在300万支左右,甚至不惜支付重金,向日本买三八式步枪。这种枪并不先进,而且到最后枪没交付,黄金却落到了日本人手里。俄军的装备水平也落后于德军,主要是火炮较少,尤其是缺乏重炮。
德国人是非常严谨的,他们通过几次交手,又仔细的观察奥匈帝国与俄国人的战斗。最终得出结论,如果说奥匈帝国连屎都不如,那么俄军就是那坨屎。要想灭了这坨屎,最简单的就是挖个坑埋了。
1915年,德军因为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
俄军虽然在德国人手里吃了亏,但凭借着本土的地利优势,在南线的加利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尤其在一月,就在德皇准备视察东线前,俄国人狠狠的抽打了同盟国的脸。俄军于1月发动反攻,奥斯曼帝国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有喜有忧的过山车式战役,搞得英法两国欲仙欲死。沙皇也是一惊一乍的欲死欲仙。几场战役下来,困窘的后勤补给和严重短缺的枪支弹药,更加的难以维持。虽然英法答应会尽快补充,但饼画的再大,也及不上德国人日益增强的力量。
尼古拉斯有些着急了,他作为罗曼诺夫王朝的子孙,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俄国滑向深渊。他需要振作军队的士气,拉拢俄国的富人,改善俄国平民的生活,收拢人心。但做这些需要钱,需要枪、需要粮食。
可是什么都没有,法国人自顾不暇,英国人拉着偏架。美国人?他叹了口气,前些年为了迎合地主和富人们,着实迫害了不少犹太人。由那个希夫在一天,俄国人就不要想着得到美国人的施舍。
就在这时,自己的一个亲信”布赫林子爵“悄悄地找上来。对于这个贪财的小人,他还是很信任的。不光为自己敛了不少的财富,还很有自知之明。知道什么该拿,什么不该问,嘴巴很严实。也很有眼色。
一间小小的密室里,布赫林掐媚的低着头:“万能的陛下,您所担忧的事或许有办法解决。”尼古拉斯抬了抬眼皮:“哦,说说看,真有办法,会给你好处的,敢骗我,小心你的脑袋。”
布赫林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心里暗暗嗤笑,要不是老子需要你顶在前面,谁会舔你的脚丫子。妈的,就知道欺负自己人,祝你永远不举。但脸上却一副即害怕又兴奋的表情:“我尊敬的陛下,您知道,我现在负责一些采购军需物品的小事,最近我拉上了一条线,是一个美国的商人。这个商人的底线我也调查清楚了,是一个被大财阀逼迫的富家公子。”
停顿了一下,布赫林悄悄的抬起眼皮瞄了眼尼古拉斯,咽了口口水:“我和他打交道有两三个月了,这个商人很守信用,他能搞来军火和粮食,不过要价很高。前几天,他传来消息,最近能搞到一大批粮食和军火,但价格很高,而且必须用黄金支付。尊敬的陛下,您的意思呢?”
尼古拉斯微微瞪大了眼睛:“你怎么看?这笔军火和粮食有多少?”布赫林不敢犹豫,用肯定的语气“我详细了解过,数目不少,大约有50万吨粮食,10万支步枪,2000挺机枪和不少于200门大炮,还有10个基数的弹药,足够我们再组建一个集团军了。”
“他们要的价比市面上高5成,我算了一下,最少需要支付3500万美元。我认为我们应该拿下来。而且要快。最近德国人的动作不小,我们需要武装更多的士兵。光凭大刀长矛恐怕打不过德国人。”
尼古拉斯有些忧郁的问:“那么你说,这笔黄金从哪来。国库已经快空了,还要留下应急的钱,我们买不起啊”。
布赫林脸上一副羞愧的模样,心里大骂,我就cao了,你手里上千吨黄金的财富攥着不放手,还他妈的叫穷,等俄国被灭了,你的金子只能造棺材了。
布赫林想了想,说道:“尊敬的陛下,这笔钱还是要落在国内的人头上。现在国内粮食紧缺,只有大地主才有大量的余粮,中小地主爷仅仅能维持日常的开销。我们不妨拿出一批粮食来卖给这些中小地主,或者金矿主们,扩充他们的势力。”
布赫林眼里露出幽幽的绿光:“国内也该整顿一番了,有不少中小地主和金矿主做梦都想取代那些大地主的地位,这就是个突破口,只要拿出粮食和一些破枪,再加上陛下您的默许,由不得他们不上钩,不答应的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为了利益,他们会很乐意付出金子的。”
尼古拉斯感觉有戏,他早就对国内的大地主心存不满,尽管这些大地主是他维持统治的基石,但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想取代自己的位置。以前还有顾虑,现在嘛,有战争这个借口,完全可以拉一批杀一批,不仅能搞到大量的财富,让自己的腰包更鼓一点,还能博取新晋贵族的好感,至少能让他们乖乖的听话,又解决了继续的军火和粮食。
尼古拉斯完全陷入了一种自我编制的幻境,直到一阵轻咳声响起,才回过神来,他板着脸说道:“这条路子不能断,你再去问问,能不能加大交易的数量,尤其是军火,太少了。我需要3个月内至少装备3个集团军,至于粮食也是多多益善。告诉他们,必须货到付款,否则免谈。嗯!就用黄金支付吧,不过价钱太高了,看能不能砍点价下来”。
不提尼古拉斯如何和心腹智囊们搞龌蹉,布赫林心中无比兴奋,他之所以这么积极,就在于美国人答应,凡是成功交易一笔,就能有2个点的好处。不要看两个点少,如果交易规模大,完全是一笔巨款。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