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兴唐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一十五章 方来还有英杰(三)

第三百一十五章 方来还有英杰(三)

    李威一直沉默,父亲下了这份诏书,还是让他很惊诧的。嗯了很多,不仅仅是削弱自己权利,父亲对军事不懂,对吐蕃轻敌,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因此问道:“李相公,就是我进谏,父皇会不会听我的?不但不听,父皇心中会有什么感想?”

    李敬玄在李治面前已经推辞过一回,再托太子求,即使不到青海,凭这份怯弱之名,仕途也到头了。很有可能李威一求,后面一份诏书下达,让他致仕。

    “下,那臣该怎么办?”

    李威很想说一句:“这是你自找的。”

    刘仁轨在青海兵少,又面对着吐蕃大将论钦陵的冲击,说他是当世第一战神,那是夸张了。无论刘仁轨,还是裴行俭、薛仁贵,并不比他遑让多少,大食雄起,应当也有猛将,但在青海高原上,论钦陵就是无解之题!不是李敬玄,换作刘仁轨,如轻易出军,深入大非川乌海之地,同样凶多吉少。

    其实刘仁轨做得还不错的,凭借着这些兵力,虽无战,可自保了。那么大家打消耗战吧,我出兵需消耗,吐蕃出兵也需消耗,那个会笑到最后?这是上兵之道,伐谋!可这个李敬玄在后面掣肘,刘仁轨为了自保,只好这么做了。换作自己,也会想办脱离青海。无有恶因,那来恶果?

    这两个人……”唉!李威长叹一口气,道:“李相公,想不去是不可能的。我只能说几条,你稍作注意。”

    “请讲。”李敬玄皱着脸说。

    “兵多将广是件好事,人多力量大。但换一句话来说,兵越多,指挥的难度越大,没有才能无统管。相互的配合调动更繁琐,而且大军一多,少了灵活机动,特别是我朝军队,以步兵为主。”换作李威自己,来指挥十八万军队,心中同样会打退堂鼓。不过跟裴行俭学了很久的兵,这一回讲起来更有条理,继续说道:“只能步步为营,不能轻军易进,让吐蕃人分而割之。”

    “且慢“李敬玄拿来一张纸将李威的话记下来。

    “再有,才有所长有所短,进入军中,一旦开战,生死立分,干万不能以资历用将,而要以能力用将,文臣负责军纪物资,武将行军作战。“虽说,可知道很难。什么是文臣,什么是武将?武将不一定会统辖指挥,文臣未必没有裴行俭这样的人物。比如黑齿常之,用作一道副总管可,作为一道正总管,未必会有将士诚服。征高丽时也是分成一道一道的,一道一两万人,现在一道大的有三四万,四五万人,小的还有一万多人,也就是评的前军、后军、左军、右路、中军等等。

    但实际况不是这样的,不可能十几万人扎在一起,那准得完,得分成几路,每路又分成几小路,也就是一道一道的由来。兴唐吧,

    想到这里,李威摇了摇头,自己领过军队,甚至shè杀过一人,还学了李靖的兵,现在脑海里想像,都有些糊涂了。这个李敬玄率军……”

    “最后更切记了,吐谷浑已经一割为二,亲唐的吐谷浑皆迁居于我大唐领土。现在青海的吐谷浑皆是亲吐蕃的部族,上次薛仁贵正是没有注意,才导致大败的,论钦陵一共出了四十万军队,其中一半就是从吐谷浑chu调出来的。不能对他们抱以侥幸之心。但有一点,吐谷浑各个部族百姓生活不是很好,这可以利用。就是这也要注意,有的部族百姓生活苦,对酋长依然忠心耿耿,有的部族百姓对酋长不满。只有后者的才能利用。要么就是党项人,生活低下,吐蕃人又轻视之。这也可以拉拢。”

    但以士大夫居之的李敬玄会不会愿意与这些低jiàn)的蕃人jio往?

    看来无论自己怎么吩咐,朝廷得准备好战败后的抚恤吧!

    还是嘱咐了一句:“缓进稳防,每进一步,立即扎营,修建城堡,只要防守妥当,火yo投石机就能派上用场。这是我军之长。若躁兵轻进,必然大败。”

    “但是下,朝廷发出大军,如何能做到缓进稳防?”

    十几万大军,每天的消耗,将是惊人的数字。不仅是粮草,还有武器,以及其他物资,朝廷也不容许李敬玄象蜗牛一样行军。

    李威有些急躁,就这样,未必不败,还想急着收复大非川与乌海?喝了一口茶,静了静心,说道:“不许也要这样做,虽然朝廷会有人弹劾,但比大败而归强。战争未必非要杀许多敌人,才是胜利。那么也没有了善战者无赫赫战这句话的由来。若你真这样做了,那个论钦陵非得着急不可。不相信,你可以看一下斥候带回来的报,吐蕃因为穷兵黜武,各部民心皆不稳定。消耗下去,吐蕃准会内n。但是你战败了,挟大胜之势,朝廷布置许多的反间计也随之失败。至于朝廷,由孤来替你抵挡,等刘仁轨回来后,我向他劝说,再劝说裴shi郎,以及其他大臣,合力说服父皇。就是消耗,若你能做到牵制论钦陵大军两年,那么你会看到许多对我们大唐有利的变化。”

    又喝了一口茶,对李敬玄讲这些很吃力的,必须讲得清楚明白,他才能听懂,不是他笨,是对军事一窃不通。又说道:“真不行,孤今年继续开工,明年秋天将两渠停下来,将海市的税务拨出来,对你支持。李相公,莫要忘记了,还有气疫,中原兵才到青海,无论怎么勇猛,皆不适应。拖得越长,越能适应青海的天气。但切记,不能大败,一旦大败,军心不稳,又成了师老兵疲之势。”

    仅是师老兵疲,就够李敬玄逐磨很久。

    突然想起一件事,又说道:“这个严格来说,不是气疫,也不是du气,不是什么葬气,冷葬,南诏有瘴气,是因为人少,许多地方无人居住,各种植物动物尸体,随着阳光照shè蒸发,吸者中du而亡。这是事实。可吐蕃那不是,是因为地势高,空中的‘气,里少了一种最要紧的东西,叫氧气,所以呼吸困难,伴随着各种疾病发生。这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遇到这种况也不能以为是其他疾病,胡n治疗,派人寻找一种yo材叫红景天的,在青海与剑南地势高寒冷之所,这种yo材很常见,吐蕃最多,用来泡水或者泡酒喝。你去了青海询问一下便知。

    李威也没有

    去过青海高原,前世有一个朋友去了后,得了高原反应,开的yo方就是以红景天为主,因为关心,通了电话,询问了一下,这才记在心中。

    李敬玄又记下来,问道:“还有呢?”

    “没有了,再不行,你抛开成见,询问裴shi郎,他的军事天赋不亚于刘相公。”

    李敬玄才告辞,也真去找裴行俭。

    裴行俭将他记下来的纸茶打开看了看,道:“红景天?”

    “是下说的,还说了气里有一种氧气,青海少,所以才得的气疫。”

    裴行俭纵然再聪明,也不会知道神马的氧气,沉y道:“下天资英慧,昔粱积寿前去南诏,正是没有听从下建议,最后仓皇北归,连姚州城都失守了。”

    “是,那么裴shi郎可有什么妙策补充?“李敬玄讪讪道。

    “若是让我说,李相公此去,只能守,纵然走进,务必稳进,不是步步为营,是半步为营。只能耗,不可攻。”太子这是留了面子,攻什么攻啊!李敬玄的能力一攻,准得惨败而归。又说道:“其实下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只要做到,不会大,但不会大败。若是朝廷呵责,我可以替你争辨。”

    “谢过。”

    此时,青海一场战役一触即发。

    将刘仁轨成bi回去,论钦陵也返回吐蕃,不愿意与刘仁轨jio手,却愿意同其他唐将jio手,当然太子能亲自来了最好不过。所以一场大战即将来临,他要返回吐蕃安排。

    临走时,将军队jio给弟弟论赞婆,并嘱咐道:“我离开后,以静为动,不要贪图绳墨小利。等我回来后,再大败唐军。”

    赞婆道。

    但是没有多久,就接到了一份报,刘仁轨离开了,将军务jio给了李谨行,吐蕃都知道刘仁轨的,李谨行一直活跃在高丽,扬名也是近几年的事,了解得不多。论赞婆有些轻视。

    论钦陵离开,吐蕃军队也撤到大非川驻扎,李谨行有些疏忽大意。人是在前线指挥,可是让吐蕃人不停地扰,物资消耗很重,特别是前线淳中城。这是一个小城,但因为地理位置,成了都城的重要西大én。

    李谨行派斥候打探了一下,然后下令城中士兵出去伐柴。不仅生火做饭,还要取暖。即便是三月,青海到了夜晚时,依然还有些寒冷。

    论钦陵一听觉得这是一个战机。

    占了谨中城,等到打开了河谨地区的大én,而是因为数次ji战,城中物资充足,有许多让他垂涎三尺的轰天雷与投石机。这两样东西,让吐蕃人吃了许多苦头。伤害之所以不大,是二哥的指挥,士兵散开,避免攻城,减少了伤亡。就这样,后来也没有选择攻城。但吐蕃人得到xg质不同的,有了这两样东西,唐朝人只能守城,士兵集中,能将它们杀伤力发挥到最大地步。

    因此,紧急调集了十万大军,吐蕃的驻军没有这么多人,主要是吐谷浑人。然后突然奇袭惶中城。

    李谨行接到这个消息时,吐蕃人已经在三十里之外。李乙大六神无主地问道:“怎么办?”

    本来城中防守士兵数量有限,现在砍柴禾,不走兴唐吧出城就能砍到的,有的去了很远的地方,立即召回来是不大可能。一个通知,又要返回,还多是步兵,就是将拉柴的车子丢下不管,返回也来不及。

    李谨行道:“是我大意了。”

    正说着,远处烟尘滚起,吐蕃的前锋军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