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兴唐在线阅读 - 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上人间梦里(五)

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上人间梦里(五)

    说完国家需有一个目标,与举才后,李威又说道:“我大唐疆域广大,有山东、河南、关中、江准中原领土,也西域突厥等番胡领土。疆域越大,治理越是不易。特别是蕃人、胡人、夷人,与中原人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我曾经去过南诏、去过青海,还因为逃亡,去过东女羌、吐蕃的多弥与苏毗。见过许多。胡人与蕃人,国家如何对待,政策一直模糊不清。农民耕耘才有收获,工匠做工才有薪水,得必有付。因此我想,不以诚待人,人何以诚待我?我昔读汉文帝与尉佗对答书,零涕以下这两文为何也不收录古文观止?。若不是汉文帝以诚待夷,何来汉朝南疆的平定?”

    在座的,几乎就没有人没读过这二文的。

    “唐朝疆域广大,胡蕃夷占的地域人口数量很多。胡蕃臣服,国家才能平定。若是朝廷心中鄙视,胡蕃又如何臣服?因此我在青海说过,只要忠于我们大唐,汉胡一家,何分彼此,彼之妻子,乃是我的妻子,彼之亲朋,乃是我的亲朋。我朝待之以诚,若不服之,王师必伐,也是正义之师。诸卿,意下如何?”

    这又是唐朝的一大课题。

    唐朝疆疆很大,自古从未有之。然而西南有南诏,岭南同样多有夷人,辽东更乱,有高丽人、鞋鞠人、契丹人。漠北更不要说了,有铁勒人、突厥人、结骨人、都播人,西域也有,突厥人、昭武九姓,以及其他各部。时叛时复,说句不好听的,成了唐朝的一块鸡胁,食之无味,丢之可惜。朝廷用了羁廉的方法治理,可是收效也不大好。

    这也不是李威所希望的。

    这一议,很重要,但肯定不指望有什么明确的解决办法,众人又是一阵嗡嗡地议论。

    李威主动说道:“我还有一些想法,今天不早,暂且不议,改我将它细细思付出来,再作商议。”

    一起称妥,但诸臣中还有一些胡臣蕃将的,一个个眼兴闪动,兴奋不己。

    李治眼睛不大好,武则天眼睛却是很尖,蹙了一下眉头。仅是笼络人心,这个儿子比自己并不遑让多少。她想的是权利,李威却想是的国家。不管成与不成,这一句话传出去后,对国家边疆稳定,就会产生无可比拟的作用。

    大动作了!

    这时候离下值尚早,竟然连细商的时间都没有,可见皇帝要讲多少事?

    李义蛟忽然用手帕擦着眼泪,刘仁轨低声问道:“李相公,怎么啦?”

    “臣是喜啊,不知道戴相公与张相公看到陛下今天的样子,会有什么感想?”

    刘仁轨也是唏嘘,自己争来争去的,都成了首相,还有什么好争的,不就是争大唐未来有一个好皇帝吗,终于盼来了。

    两人感慨万千。

    李威没有理他们,继续往下说道:“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太宗皇帝曾留下十二章,太上皇如数执行。刚才我与太上皇一道上,还说过一句话。这十几年来,这么多天灾,国家平稳,儿臣心中仰慕已久。”

    李治微微一笑,虽然心中很不开心,可马还是吃的。

    不但如此,这句话也是隐隐的一个定位,既然继续捧抬自己,大约不会在以后做下不逆的事。

    “还有母后的十二言,也是切中时弊之举。“其实十二言根本就没有执行过多少,也没有官员当作一回事。只是后来的武粉们,拼命吹捧出来的。其中大多数于其说是建议,不如是武则天收拢人心之举。对国家贡献,远远不及的十二章。但也要母亲开心一番,怎么办呢?已经做了皇帝,他们是父母,不能虐待,也不能继续僵持,只好使寒冷的关系回温。再拍一下马。

    李义蛟也没有反对。其中过节他也懂的,反正做了皇帝,不需要再争。更多大臣则长出一口气,这一表态,太子有意委屈求全,是在主动修复关系,国家大约不会再乱了。

    武则天则在心里想到,这孩子,又在给我糖吃了。不大相信的,这些年,一会儿喂糖果,一会儿动用小刀子。但在登基之,捧抬自己,还是很高兴的,嘴角露出微笑。

    “太宗皇帝说过纳谏,太上皇说过要广开言路,母后说过广言路。昔蜀汉贤相诸葛亮也曾说过,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孔夫子问道于老子,言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圣人如此,我辈敢妄自尊大乎?”

    这也是他的本心话,前世就是一个小讲师,一个月拿三四千大洋的小白领,还是那种很低级的小白领,现在一下子做了皇帝,想肯定想的,那一个人不想做皇帝?可心中还有些戚戚不安,因此也从内心处,想大臣群策样力。并且也是这么做的,在青海,他就是有什么想法,也多次征询各个将领的意见,补漏拾遗。

    可大臣不这样想。

    “好啊,陛下,说得好。“李义蛟让李威这一句说得血沸腾,终于失态地喊道。

    但没有人一个说他。

    今天李威登基,气度挥弘,言语有理有节,虽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让太上皇最后禅让的,可也表现了一些孝道。作为一个天子,已经有了一些贤天子的气象!

    李威压了压手,让诸臣停下来拍马,这几天要登基,想了很多事,今天索一下子说出来,要说的事还有很多,没有时间听大臣唱颂歌。又道:“一个人的眼睛能看到,一个人的耳朵能听到的,终是有限。一个人的智慧,也终是有限。因此我在此说一句,希望各卿以后广开言路,若是我,或者其他人,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请一一指教。我恭耳聆听。”

    说着站了起来,鞠了一躬,真诚地说道:“拜托。”

    讷谏是老生常谈,可自古以来,就没有一个帝王有李威这么真诚的态度。一句拜托,一个鞠躬,让许多大臣眼睛湿润起来。

    武则天挠了挠李治的手心,说道:“陛下啊,弘儿比你当初强啊。”

    “……”

    这是第四件事,又到了第五件事,李威又说道:“焰帝以自大奢侈误国,前车之鉴,尚未遥远、后者可鉴。太宗说崇俭,太上皇以节俭称颂于天下,母后说省功费力役。可见俭省对国家的重要,前几天,韦弘机找到我,称其冤。我说了一些话,虽然你有功,可以奢侈迷惑父皇,其罚不过。因此,自此以后,我下一道敕令,勿得修建任何宫,我朝有太极宫、大明宫、东都的皇宫与上阳宫,还有歧州的九成宫,太原各地的行宫,已经足够。另外我再下一道敕书,东都与西京两处东宫,所有三十五岁以上的宫婢,除有官职在,不得脱外,全部释放回家,以便亲人团聚。还有各个内侍,在宫中内度人手够用况下,勿得乱添内侍。毕竟阉割,失去了人伦,有伤天和。皇宫的宫女他没有权释放的,只能释放两个东宫的宫娥,就凭借这一点,也会释放上千宫蛾回家得聚。不但是节俭,也是一件善举。

    又继续说道:“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天我能释放宫蛾,几十年后,说不定晚年贪图享乐,又会增加宫中宫娥数量。请各位谨记我今天说过的话,以后宫中的宫娥、内侍,以及兴建土木,其他用度,我若有奢侈之举,请上书直谏,用我的话来讥讽我,可行否?”

    “喏!”

    到了这时候,大部分的臣子之心,几乎全部诚服。

    “还有一件事,我一直没有想清楚,请各位明示。太宗说过赏罚,母后说过杜谗口。进谏可以,但不可进谗言。秦以暴法除国,东汉以法驰废国。于是诸葛亮不赦,王猛击杀强德符坚的母弟。无赏则于进取之心,无罚则于警戒之心。因此,我想重修唐律,以唐律为刑狱依据,而不是以人治法。又怕失去道德,沉迷于法典,失去了儒家弘之心,各位意下如何?”

    实际上他很想的,怕有争议,于是推给群臣头痛去。

    又是一阵窍窍私语,说得很好的,可还有顾虑。

    李威没有管,又说了第七件事,道:“汉武穷兵黜武,晚年后悔不止。太宗也为两征高丽,下诏自责。青海两战,将士牺牲无数,胡汉至少二十万户人家妻离子散,父母痛失子,国家用费无度。可是青海若不战又会如何?吐蕃必然无休无止,他侵吞河,再吞佻叠秦谓,离西京只有咫只之遥,国家也会危在旦夕。因此太宗说过阅武,又说过戒猛,这个戒猛不但是吏治,也可以用在军事。不战不练,不出悍卒,不出勇将。但一味地开疆拓土,对国家对百姓也会有很多的伤害。因此这中间需要一个平衡。我看到青海的形势,又看到牺牲的将士家属,心中一直在想如何平衡。

    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诸卿可以再商议一下是否得当。国家不可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但是用来开疆拓土的,也防止有变发生。一旦羁廉之地有叛,或者外族入侵,有将可用,有兵可征。这要练兵,也要实战练兵养将。但不可以无度地开疆拓土,对产生纠纷的羁靡地区,主动分清纠纷与叛变的区别,以调停为主,减少战争次数,但对明确谋叛之族,也要雷霆压之。兵可千不用,不可一不备,或者我说一句,国家养军练军阅武,但需减少不必要的战争。母后也说过,息兵,以道德化之。母后,儿臣这一条,是不是母后的意思?”

    扭头询问帘后的武则天。

    实际上武则天对军事不懂,那个息兵,道德化之,根本是在夸夸其谈。两国之间的和平是打出来的,谈什么道德?就象后来的老美一样,为什么那么多国家在后面拍马?正因为他的拳头狠,以和为贵,贵个!那是无能者替自己遮丑的说法。

    李威说的这一条,是的升华版,比武则天那个息兵,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武则天尴尬地笑了一笑,道:“正是。”

    又说道:“弘儿,你等一等。”

    与李治窍窍私语了一番,然后李治说道:“弘儿,今天你所讲的几条甚美,联很欢喜。”

    “儿臣不敢当哪。”

    “你勿用谦虚,对,联当嘉奖之,错,联也要评批于你。”

    “是。”

    “既然你说出来,联今天嘉你之美,各处皇宫行宫中的所有宫婢者,以及内外教坊年四十以上、无职在,全部释放回家团聚。”

    武则天说了一句,你儿子在做好事,陛下,你不能让儿子风头抢过去。因此李治立即同意下来。

    这又是一项善政,一放,那可不是少人,最少几千名宫娥得以回家,不用在皇宫老死。

    诸臣一起称喜。

    只有刘仁轨裴行俭几人眼睛很是明亮,其实论傀儡,现在的太上皇才是真正的傀儡。幸好啊幸好,陛下登基来得及时,不然再往后几年内,朝堂真的成为皇后的天下。

    等到诸臣颂歌说完后,李威又说道:“前几天偻国使者拜见于我,新罗不恭,杀害偻国使者,朝廷也不可不理,我想出了一个主意。略略有争议之处,但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不过今天时间有限,我已经与刘相公交谈过。明天诸卿可以与刘相公一议,看看有什么地区需要补充,或者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上书于太上皇,或者于我。”

    大家很狐疑,一个个看着刘仁机

    可是李威不给他们思考时间,又说第九件事:“我有一个想法,不是很清楚,若是一个百姓,饿得连饭都吃不上,穷得连基本御寒的粗劣之衣都没有的穿,会不会遵守礼制仁义?”

    这一句问得突兀,各个大臣不能言。

    又道:“前些天,胡应出使西方,带回来许多使者,父皇授其爵,我听到有议论之声。但我内心之处很是赞同的。不仅是传播我大唐文明于远夷,而且胡应带回来许多有用的东西。比如这个。”

    拿出了一把黑麦的种子,让太监传给群臣观看。

    一个个不认识。

    李威解释道:“它叫黑麦,产量很低。但却有许多好处,大河与江淮种植不适合,对百姓来说也不划算。可适宜种植在高寒地区,对土壤要求同样不高。比如青海的大积石山,辽东的望建河黑龙江。产量是低,但还有一门好处,它的麦祜是一等一的牧草,能收鲜草近五十石,是普通牧场产草量的十到二十倍。”

    这一解释,诸臣都明白了,再次窍窍私语。

    但李威还是不满意,他最看重的是玉米与红薯、土豆。明朝引进过来的,普及速度慢,到了清朝才真正普及,这才使清朝养活了近四亿人口。也就是说明朝在载树,清朝在乘凉。

    还有辽东的水稻,曾经悄悄派人试验过,结果稻子没有长起来,长了一地种子,失败了,捏着鼻子不能言。但他分明记得,后来东北大米却是很有名气的。因此,得到这个结果,觉得十分茫然。

    那可是黑土地,大洋洲与美州,占领太过遥远,眼皮底下的地方都没有管好,如何管那么遥远的地方?又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只好慢慢一步步走着瞧了。或者有一丝希望,看看胡应从欧洲带回来的耐寒种子,会不会适合种植。

    又道:“我还说一件事,奇巧技的认识。不能所有工匠之物,皆是奇技技,比如水车的改进,一些效率高的骡车,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对国家与百姓很有帮助的。再比如两渠,如果不走出现了一些新的事物,两渠就无法施工。诸卿是不是可以定论一下,对国家百姓的新事物,不能再冠以奇技技?”

    又是一阵议论。“胡应从夷人带回来一些书籍,里面有许多书籍就是讲叙制作这些器械原理,我前几天去了四方馆,让那些夷人将它们翻译过柬燃啦能不能推广,诸卿,再商议一下如何?”

    这是为了变相地在以后推行科学理论。但不能明说,各个大儒会竭力反对。

    说过了,不再说,又道:“国家田地始终是那么些,百姓数量却在增涨,所以我认为,应当广开思路,提高产量与效率。这也是太宗皇帝说过务农之本,母后说的劝农桑的真义。”

    再次将武则天了进去。这一,即使是武则天一派的大臣,也不大好反对。

    武则天哭笑不得,说道:“下朝后,见本宫。”

    这个小王八羔子,太可恨了,等会儿,得好好教训一下。

    老实很无辜地答应一声。

    然后说第十件事,道:“开国之初,我朝实施了均田制。为什么有这个制度,贫富不均,两极分化,对国家稳定也是不利。当然,指有所长有所短,能者与不能者享受同样的待遇,能者也不愿。可过之,多数百姓无粮可食,无衣可暖,会不会揭竿而起?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一是推广一些耐寒耐旱的粮食,二是在边疆大量耕田。两亩地作为牧场,养活不了一头牛羊,但两亩地作为耕田,却能养活一个壮汉。推行这一政策,也改善了胡蕃的生活,省得他们为了贫穷,而到处征战掳掠,同时也可以迁移中原百姓过去,更好的实施王化。同时朝廷每年拿出一部分经费,主动赎出大量的部曲,虽是部曲佃农,他们也是我们大唐的百姓,上古时就知道这些部曲奴婢同样要善待,况且今天。让他们迁移到青海等地,对国家同样是善政。”

    听到此句后,裴炎站了出来说道:“鞋下仁,可是今年国库却已紧缩,无法拨出大笔款项。”

    “裴卿之谏,我早就考虑过。偻国使者受辱,使我看到一个机会,这个想法会有一些争议,各位可以明天询问刘相公。但倒能解决一部分国岸紧张的局面。”

    又一个个看着刘仁轨,不知道这个国痒与偻国有什么联系。替他们讨还公道,只会更花钱的,怎么可能会赚钱?

    但赎部曲,同样还有一些不易的,部曲好用,一开始能实行,后来部曲紧张,大户人家会不会放?不过这一点,各个大臣心里面清楚,可都说不出来。争议更大。

    “这就是我说的十条,各位看能不能完善,过几天用诏书颁发天下。另外我朝到今天,还有许多问题。

    比如说府兵制的败坏,此次青海之战,府兵已经抽不出足够的府兵,只好募兵。早在很久之前,刘相公就上书进言过此事。而且万一有变,各府征兵速度又很缓慢。若是设常驻兵,国家用费又很大。若只是设边兵,倒是能减轻国家经费困难。可设了边兵,诸将权重,枝粗于干,必然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诸卿,可以商议此事,虽不急在一时,但最终需要解决。”

    实际上李威也认为设边兵,成为必然,就象青海一样,有了常驻兵,随时可以发动战争,又是就地调兵,国费又省。但藩镇割据,作为一个穿越者,有几人不知道唐朝藩镇割据带来的危害?

    因此,也没有想出好办法。

    “还有土地。朝廷为了奖励功勋道德,对世家、功臣、节女孝子、有功名的臣子、宗室子弟以及僧道,皆免其课设。于是规模越大,有的做得也不好,利用课役,吞并土地,隋朝用同样的土地养活了六千多万百姓,我朝用同样的地养活了三千万指户部在册百姓数量,却喊地不足。正是因为吞并严重导致的。有的百姓因为吞并严重,州府分摊税务多,不得不带地居于大户人家之下,作为佃农。可是这些人皆有功于我大唐,于是朝廷不忍处罚。但发展到最后,十户只能征一户百姓税务。国家会是如何?青海移民,赎出部曲,只是治标,不是治本。又要考虑国家将来,又要兼顾功勋想法,诸卿想一想,可有良策?”

    实际上,直接对大户开刀,只是不免其课役,吞并况就会减少一半。但得罪的人会很多,连李威也只是小心地将这个话题提出来,至少现在他不敢动手。

    “再说科举,国家以两监贡生为主,可是两监只能兼顾到少数人与两京子弟,占我朝人口的十不足一,是不是也要兼顾一下各州县的生员?诸卿,也可以商议一下。”

    这些都是有争议的命题,李威并不能立即拍板。

    “然后是边患,吐蕃有内乱,大约两三年内不会大举进攻青海,可这个时间却不会太长,西突厥也必须今年平定。还有东突厥,似乎隐隐有不稳况,兵部应当派出斥候,监视各部动静。”

    参长倩愕然,道:“陛下,何来此言?”

    李威不能告诉他是猜想,道:“未雨绸缪,比事发突然,要好。”

    “是。”

    李威心中还有一件事没有提出来,在唐朝现在的制度下,实行商业立国,那是不可能的。可是稍稍鼓励一下商业的发展,对改善百姓的富裕度,增加朝廷税务,却有很大的帮助。但更不敢说出来,这个留在以后考虑。

    没有说的,还有。唐朝后来的宦官专政,朋党,现在事态不严重。可是宦官开始逐渐扮演角色。许多大臣裙带关系严重,特是裴炎、李敬玄、薛元超这三人,后都有一大群大臣为其摇旗呐喊。

    这也要解决与预陆的。但更不能急迫。

    这一耽搁,很长时间,天色渐渐到了黄昏,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李威说道:“诸卿,散朝吧。”

    “喏!“大臣们鱼贯退下,除了少数人外,一个个满脸兴奋地向皇宫外走去。

    今天新皇帝做得很不错的,十分有作为,而且进退有度,知道分寸,并没有贪功,急于求进。特别是对大臣,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郝处俊因为罢政,一直没有说话,直到走出来,才慨叹道:“大唐,终于迎来了好时光。”

    秋仁杰也是感慨万分,盼望的正是这一天,终于盼到了,感觉就象梦里的天堂一般。嗯到了这些年的经历,眼角不由滴出几滴眼泪。

    武成内,李威还要请示父母,自己今天这一番动作很大的,大到出忽了刘仁轨与裴行俭的意料,可是父母会有什么想法,恭敬地问道:“儿臣粗陋,不知今天有没有做好。”

    最少表面上给予一下尊重。

    “做得还可,以后要继续努力,“李治心中千般的味道,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打了一句官腔。

    武则天说道:“弘儿,你跟我来。”

    说着,走向内,这个儿子,今天多次举着自己大旗发号政令,得教训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