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仙侠小说 - 淘宝修真记在线阅读 - 影壁知识普及

影壁知识普及

    影壁又称为照壁,建在四合院大门的对面或大门内对着门外,影壁是为了遮挡大门对面外的杂乱建筑物,使人们站在大门前感觉到宽阔、整洁,同时也表明了四合院的内、外有别。按古代风水学家讲,门前的影壁,和院内的影壁,是为了使气流绕影壁而行,聚气则不散,另有《龙经》中记载,直来直去损人丁的说法。起挡住冲煞杀气的作用。但因四合院的大小不同,住宅内的主人身份不同和门的大小不同,所以影壁在建造上有一定的规矩。一般的是一字影壁,较多建在官宅或富商门前,影壁其建筑分为三部分,上装筒瓦,中壁用长方砖砌出框架,框心及四角加上砖雕,中间刻有福、财、鸿的字样,下砌须弥座,还有一种叫雁翅影壁,砌工精细,磨砖对缝,雕刻有花,影壁墙上边角还雕有花、草等。整个雁翅影壁的建筑充分体现庄重、美观。一般雁翅影壁多建在衙门、府策、豪宅,四合院常见的影壁有三种,第一种位于大门内侧,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大门内的一字影壁有独立于厢房山墙或隔墙之间的,称为独立影壁,如果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小墙帽并做出影壁形状,使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则称为座山影壁。

    第二种是位于大门外面的影壁,这种影壁坐落在胡同对面,正对宅门,一般有两种形状,平面呈“一”字形的,叫一字影壁,平面成“冖”形的,称雁翅影壁。这两种影壁或单独立于对面宅院墙壁之外,或倚砌于对面宅院墙壁,主要用于遮挡对面房屋和不甚整齐的房角檐头,使经大门外出的人有整齐美观愉悦的感受。

    还有一种影壁,位于大门的的东西两侧,与大门檐口成120度或135度夹角,平面呈/\字形,称做“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做这种反八字影壁时,大门要向里退进2-4米,在门前形成一个小空间,可做为进出大门的缓冲之地。在反八字影壁的烘托陪衬下,宅门显得更加深邃、开阔、富丽。

    四合院宅门的影壁,绝大部分为砖料砌成。影壁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为基座,中间为影壁心部分,影壁上部为墙帽部分,仿佛一间房的屋顶和檐头。

    影壁与大门有互相陪衬,互相烘托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它虽然是一座墙壁,但由于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在四合院入口处起着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

    门前另外还有一种在大门的两侧,称为八字影壁也叫八字粉墙,砌这八字影壁墙时要以大门的门楼、腿子、檐口成为130度左右的夹角,在大门两侧的影壁墙上,雕有对称的图案和大型砖雕,使大门前有一块空地,原是安放上马石和下马石之用,现在用不着了。

    从形式上分,影壁有五种,一种是琉璃影壁,主要用在皇宫和寺庙建筑,最具代表的是故宫的和北海公园的九龙壁。

    第二种是砖雕影壁,大量出现在民间建筑中,是中国传统影壁的最主要形式。其中一些影壁的须迷座采用石料雕制,但极其罕见。

    第三种是石制影壁,移建到北海公园的铁影壁就是完全用石头雕制的,民间很少出现。

    第四种是木制影壁,由于木制材料很难承受长久的风吹日晒,一般也比较少见。

    还有第五种影壁,砖瓦结构或土坯结构,壁身完全披盖麻灰,素面上色,有的还雕嵌砖材图案或文字,这一类影壁也不在少数。

    九龙壁位于北海公园五龙亭以北,天王殿西侧。北京有二处九龙壁,一在故宫皇极门前,若就造作精工而论,则推北海九龙壁为最。

    北海的九龙壁,高5米,厚1.2米、长27米,金碧辉煌,建造极为壮观。据记载,此壁始建于辽,清乾隆二十一年重建。

    重建后的九龙壁,较前壁更加雄浑壮观,虽历二百年风雨剥蚀,颜色不变,成为最有价值的古文物之一。

    九龙壁用色分黄、紫、白、蓝、红、绿、青。南北两壁,每壁用长方琉璃砖200块拼组而成。二层40块,计五层。若就龙的姿态而言,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跃身上腾者为升龙,俯身探海者为降龙。除壁前壁后各有九条蟠龙在戏珠外,壁的正脊、垂脊、筒瓦、陇垂等地方都有龙的踪迹,据统计共有635条龙。

    九龙壁是清乾隆时名匠“样子雷”构思设计的。据说当雷氏把烫样呈给乾隆审阅时,这个老师傅曾巧妙地解释九龙壁的意义道:“数至九九,壁长为暗九,乃应中华国祚万年”。乾隆大喜,厚赏“样子雷”,即降旨命工部依样建造。

    仔细观赏北海九龙壁,才知道除了壁前壁后各有9条醒目的戏珠蟠龙外,壁的正脊、垂脊和其他一些建筑构件等地方都有龙的踪迹。九龙壁顶呈“庑殿式”,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前后各有9条龙,垂脊左右各有一条龙,正脊两侧有两只吞脊兽,它的身上前后也各有一条龙,这样五条脊上就有30条龙。

    往下每块瓦当下面镶嵌的琉璃砖上,也各有一条龙,壁四周共有筒瓦252块,陇垂251块,龙砖82块,加上跃于云雾之中的18条蛟龙,就有633条龙了。

    再仔细看,在正脊两侧“吞兽脊”下,东、西还各有一块“烧饼形”的瓦当,上面也各有一条龙。这样算来,北海九龙壁上总共有635条龙。

    北海的九龙壁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756年。建后的九龙壁雄浑壮观,虽历经200多年风雨侵蚀,颜色依然十分鲜艳。《前清旧王孙南北看》一书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北海九龙壁的龙是有灵性的,第九条龙曾经动了起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唐鲁孙在《前清旧王孙南北看》一书中提到,乾隆二十一年的一天,北海九龙壁前佛光普照,空场上摆放着香案、香炉,香案前有一黄色的蒲团,一高僧端坐在蒲团之上,数百人在虔诚观看,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

    原来,西藏密宗高僧正在给九龙壁开光。当满天祥云缭绕、晚霞映红了半边天际时,奇迹出现了。有人把手帕丢到第九条龙的头部,就见此龙通了灵性,龙眼、龙须都动了起来,把手帕吸着不放,仿佛要从壁上腾飞到天空。

    书中记载的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却反映了中国人希望龙具有灵性,能够保佑大地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同时也说明北海的九龙壁做工是何等的精湛。

    其实九龙壁的龙并不会动,但是它还真的能给人飞动的感觉。每当正午阳光掠过,光影纵横、龙腾海上,九条龙就仿佛动起来一样,栩栩如生。这种现象的产生,还要归功于琉璃砖。九龙壁运用当时中国独一无二的七彩琉璃砖,它颜色鲜艳,经久不退,加上光的反射作用,还真能让观者觉得龙好像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