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言情小说 - 新唐遗玉在线阅读 - 第二九二章 特设大督军

第二九二章 特设大督军

    ♂!

    “明罚敕法,圣人垂惩恶之道;命将出军,王者成定乱之德。故三苗负固,虞帝所以兴师;鬼方不恭,殷宗所以薄伐。朕嗣膺景命,君临区夏,宏大道于四海,推至诚于万类。凭宗社之灵,藉股肱之力,亿兆获乂,尉候无虞......朕受命上元,为人父母:禁暴之道,无隔内外;纳隍之虑,切于寝兴......示以顺逆之理,布兹宽大之德。如其同恶相济,敢拒王师,便尽大兵之势。以致上天之罚。明加晓谕,称朕意焉。”

    随着一篇义正言辞的颁布,圣上正式降下明义,兴兵讨伐高昌。

    贞观十三年,十月,京中连发诏命示下,调动兵力,遣兵整将。

    派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元帅,左屯卫大将军薛万钧为副帅,左领军将军契苾何力为葱山道副大总管,武卫将军牛进达为流沙道行军总管,等。

    此外,特设六路大督军一职,监全军行进,委左武侯大将军相州都督魏王李泰任。

    “啪”

    李承乾转过身,将手中纸诏狠狠甩在地上,五官多有扭曲,咬牙愤声道:

    “大督军?这是什么时候新多出来的职位,不过是攻打小小一个高昌,用得着这般多此一举、兴师动众吗”

    “太子勿怒。”

    长孙无忌弯腰捡起诏文,轻轻将其抖展,重新卷好。

    “皇上兴兵高昌,意在伐灭,奈何西有突厥,此去高昌七千里,不顾需耗举兵十万,是有敲山震虎之用,为的不是高昌小国,是为威慑它身后站的突厥人。”

    “那也不必要派李泰去,他懂得用兵打仗吗,他上过一次战场吗?这一仗是必胜之局,父皇分明就是要给他累功父皇为何恁地偏向可恶、可恶”

    李承乾不听长孙无忌劝说,一甩袖袍,怒起离身。

    长孙无忌看看被他猛力推的来回摇晃的门扉,轻轻摇头。

    “君心难测,福祸难知。”

    “怎么了,刚才看到太子殿下跑过去,是不是又发了脾气?”

    侯君集背着手走进书房,还不住地回头去望门外,李承乾的背影三两下便化作不见。

    长孙无忌伸手引他到书桌旁坐下,自己走到书柜前收好诏文。

    “他听说魏王将要领军,到我这里来闹了一场。”

    侯君集一笑,摆摆手,不以为然道: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此次举兵攻打高昌,我为主帅,他魏王就是挂个督军的名头,即便是前面加了一个“大”字,也不过是摆设。”

    “可是皇上明文诏令他监顾六军。”对于这临时加设的一个职位,长孙无忌并不乐观,总觉得事情不像是表面那么简单。

    “哼,监军又如何,凭他一个毛头小子,舞文弄墨厉害些,不曾下过战场,难道还懂排兵布阵不成,此次行军总管哪个不是几战沙场的老将,你别忘了,帅令可是在我手上。”

    见他听不进去,长孙无忌便不再多提醒,只是低声嘱咐道:

    “罢,你多注意,尽量莫要他出风头就是,还有,护好他周全,万一在军中出了事,你必会受牵连。”

    “我省得,你放心。”

    卢俊府上,送走了前来宣诏的内侍,一家几口坐在客厅里,面面相觑。

    “怎么回事,才说要到华阴上任,这兵一天都没练,为何就突然要带兵去打仗了?还是要去西疆,那么远的路,你二哥成亲才几日,这打完回来都什么时候了?”

    遗玉坐在卢氏身边,轻声安抚着:

    “娘,您稍安勿躁,我也是早晨听了诏才同内省的人一道过来的,王爷同样被委任了军职,要带兵出征。”

    “什么?魏王也要去?这可怎么是好,这可怎么......”卢氏一把抓住遗玉的手,心神不宁地叨叨起来。

    遗玉拍拍卢氏手背,扭头对卢俊道,“二哥今天是走不了了,就先到王府去一趟吧,王爷说有事找你,娘这里有我在。”

    相比较母女两人的担忧,卢俊就要显得兴奋一些,他点点头,又将惴惴不安的晋璐安拉到一旁低语了几句,便让卢孝牵马出门去了。

    下午遗玉回到王府,卢俊已经离开,她听下人说李泰正在前院大书房见客,便先回翡翠院更衣。

    等到换完衣裳出来,李泰也已经送走了客人,回到院中。

    两人在院子里碰着,李泰就站在书房门口,转身冲她抬了抬手,道:

    “来,到书房,我有话同你说。”

    白天事急,正好也憋了一肚子的话要问他,遗玉跟上他的脚步,留了丫鬟在门外,进到书房,反手将门关上,穿过小厅,一撩帘子,抬头便怔住。

    李泰就在书案后,他慵散地靠坐在椅子上,一手揉着额头,一手随意地搭放在扶手上,窗后黄昏的日光将他笼罩,染上一层朦胧的金色,这画面很美,又让她说不出的心疼。

    原本还有质问在心,忽就沉了底,她目光软下,走过去,绕到他身后,搭在他肩上,一下下捏动他僵硬的肌rou。

    李泰轻出了一口气,享受地闭上眼睛,直到半晌过后,渐有困意,才听她温声询问:

    “晚上还要出门去吗?”

    “嗯。”

    “不是说有话要同我讲?”

    “此番西征,一去七千余里,沙碛两千里阔,短则数月往返,迟则逾年,我走后,长安必不能宁,恐有人借机不利于你,你且迁往相州,在都督府中暂居,待我班师回朝,我再派人去接你回来。”

    李泰说完,就觉得肩上力道突增,停了一会儿,才听她迟疑道:

    “这样会不会太过大题小做,有一凝一华保护,我就住在王府里不行吗,非要迁到河北去那么麻烦?”

    “你还是不懂,”李泰抬起手,按在她停在肩头的手背上,“长安城是天子脚下,一旦我离身,在外有所异动,若有人要置你于囹圄,轻而易举,你若有事,我必不能安。”

    不知为何,遗玉并不想走,虽这长安城里有太多的麻烦和隐忧,但她的家就在这里,要让她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等待李泰回来,总觉得心里像是硌着一块石头,怪怪的不舒服。

    “你也说了这是天子脚下,好端端地谁敢...”

    话到一半,遗玉小了声音,似乎是明白过来李泰所指,垂下头,沉思了一阵之后,又问道:

    “那我娘呢,二哥走了,我也走了,难道要把我娘一个人留在长安。”

    “同你一起去河北,我已安排好路径,等下个月大军一出发,你便上路。”

    听他已将方方面面都安排好,会问她显然不是征求意见,而是在说服,她却连气他自作主张的力气都没有。

    遗玉不甘心地咕哝一声,弯腰从后头环住李泰的肩膀,头枕在他肩上蹭了蹭,郁闷道:

    “那我能写信吗,王府不是专门养有送信的鸽子,我到时候寄信给你,不需要你回信,你不忙的时候看一下就好。”

    李泰抬起一手,覆在她拥来的手臂上,“可以,我会看,每一封。”

    遗玉收紧手臂,将闹到埋在他肩窝上,酸着鼻子,小声道:

    “我搬去都督府住就是,你早些回来。”

    “好。”

    当晚,遗玉又到卢俊那里跑了一趟,将迁往河北的事告诉卢氏,卢氏先前不愿同儿子一起搬到华阴,可放心不下女儿独自远住,不但通情达理地同意了,甚至还反过来劝慰她道:

    “我听你二哥说了,高昌是个不大点的小国,这一仗易胜,你不要多虑,就放心等着他们回来吧。”

    遗玉这两年参与坤元录的编修,悉知地理,当然知道高昌比起大唐来说的确是个不大点的小国,人口统共也只有三到四万,更不用说军备,这一次朝廷动兵十万,再加上联合的吐谷浑势力,还有其他番邦参与,但从数量上说,十几万大军攻敌,想不胜都难。

    可高昌同大唐并非一墙之隔,几千里路,侍卫远征,军需消耗巨大,加上人心莫测,谁知会不会出什么岔子。

    遗玉心里不安,可对卢氏却要往好了说:

    “是啊,卢耀不是也要跟着二哥同去吗,有他在,不会有事的。”

    母女两相互安抚,奈何世事无常,谁又能断前途。

    一夜无眠,卢俊第二天便动身去了华阴府,趁着大兵进举之前,先接管华阴府军,晋璐安则是在卢氏的劝说下,留在了长安,虽卢氏要同遗玉到河北,但这里好歹有她的娘家照应。

    未免节外生枝,遗玉并未提前将迁往河北的事透漏出去,只是趁着大兵进举之前,将墨莹文社的方方面面都提前安排下去,又空出每日看书写字的时间,泡在药房里准备着各种李泰出行可能会用到的药物。

    许是离别在即,夫妻两人虽然白日里忙的分身无暇,入夜却总是早早梳洗,躺在床上说话,一个安安静静地听,一个碎碎念念地讲,有时情浓,便会行些亲昵之事,可并不贪欢,只是借着缠绵安抚彼此的不舍。

    就这么又过去半个月,京外来报,调兵到齐,驻扎候命。

    十月末,入冬,天气转寒,皇城之中,一道令下,将士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