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科幻小说 - 末世第一高校在线阅读 - 其实我更新慢是有原因的

其实我更新慢是有原因的

    从今天开始好好读一本书之二十五

    间隔了这么久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下篇的题目是中国文化问题,篇幅又是巨长巨长的,读这种文章几乎死超出个人的承受范围的,通俗一点的讲就是怂了,加上一些琐事的干扰,于是乎就拖延到的现在。其实也是不复当初大学时候泡在图书馆里面时候的那种平静,事务繁多思绪万分,算了,好好看书吧。

    这样一个题目,即便是先生想要用一片就算是篇幅较长的文章论述,基本上不存在吧问题解决的可能。事实也是如此,其实这一整篇下来,与其说先生是在解决,不如说先生是在讲述如何看待这一个问题,如何去研究中国的文化问题。

    全文分成五个段落,第一段是从问题的对象中国文化入手,提出一个谁认识中国文化的问题。谁敢回答说认识,即便是儒家的老祖宗在世,也不敢说能够得中国文化之十一吧。先生也没有打算说来正面的回答,只是就着但是抗战四年已久的时代来讲,认识中国的文化需要一定的从侧面来看。个人以为,在那个新老交替的时代里面,东方古老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之间的碰撞,形成的是一场类似于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这是在“我大清”前所未有的封建摧残之后的一次力挽狂澜的盛世。先生的意思是,唯有经历过这一次的老旧冲击,才能在当时对于中国文化这个问题又几分发言的权利。

    第二个段落谈到怎样认识中国文化,洋溢着对于中国文化的赞美与推崇。不由得想到千字文开篇的八个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试问历数世界上下千年,有哪个国家的启蒙教材能够以如此磅礴气势的开篇育人?百三千的启蒙,就如同先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评价一样,在某些方面不是落后与人,而是超越了时代太多太多。要认识中国文化,先生引用了一位我在网上查了很久却只有寥寥无几信息的难得被先生称之为先生的柳贻徽先生所著《中国文化史》上提出的三个问题,“中国幅员之广,世无其匹,试问前人所以开拓这样大的局面,所以维持这个大局面者,果由何道?”“中国开化甚早,绵延至今,历史最为悠久;史籍之富,亦世界未有,果由何道?”“中国种族复杂,至可惊异,即以汉族言之,所吸收同化者,无虑数百,至今泯然皆相忘。试问其容纳沟通又由何道?”再引用先生的一句话吧,“一人纵然热心大局,无奈局面太大,努力一番,不易生何影响,以致减少兴趣,或没有勇气。”

    先生在第三部分的时候提出来一个“理性”的词,幸好在第四部分加以解释说明此处之理为情理之理,不然有一个与感性对应的那个理性的理解在,读起来真很是违和。第三部分讲了两个问题,不明觉厉,直接跳过基本不影响阅读。

    第四部分是在将中国文化的特征,“理性”的开发,给予了中国文化丰厚的文化内涵,若是世界和平的情况下,自然是沿着所谓的王朝更替周而复始的前行,只不过由此带来科学技术上的差距最终导致的依旧是个悲剧。前面这一句是个人观点,先生在这一段将中国儒家的“理性主义”与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做了基本的区分,并且做了提醒。

    第五部分是讲了中国本位文化问题,提出来中国文化实在是成熟的,不是幼稚的,之所以出现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跟中国人之特长所带来的特短有关。之后引用罗素的主张,在解决政治经济问题时,切不可损害其固有文化。

    粗略的将五个部分做了一个自以为是的理解与摘要,然后接下来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了。

    说一个笑话先吧,之前教学生的时候,问过学生几个问题,那是在教到月相的时候,因为考试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以中国的传统节日为选项选择月相的分布。我问她端午节是农历几号,答曰,不知道,问她元宵节农历几号,不知道,那种除夕总知道吧,答曰,是一月一号吗?然后抱着也不差这一个的想法,问了重阳节是农历几号,答曰,这个我知道,九月初九,因为背过古诗,那首有名的九月初九忆山东兄弟。很好,至少古诗没有白背。嗯,这不是个例,至少我问过的学生里面就有两个,但是因为本身教的便不多,所以姑且就当做不巧的都遭遇到了少数派吧,哈哈,笑话!

    大约有一句话能够偏颇的解释一下为什么好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会莫名其妙的回答不出来这个现象吧,“百无一用是书生”仔细想想,这跟先生在之前有一篇在中山大学哲学系时候的演讲内容有些类似,学哲学能干啥,干不了啥,那还学个毛线啊。读书有个软用,在这个打游戏都能够上新闻联播的年代,读书,好吧,似乎读书也可以上电视的说。但是貌似还是挣不了钱。

    之前自己给自己读书找了个理由,为什么要读书,就是为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至于一脸懵逼的不知道怎么办。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再一次感谢语文教材里面将韩愈的师说入选到必背的篇目。

    虽然不能够说中国文化都在书里面这样的话,但是能够从书里面找到保留到现在的中国文化的十之六七应该不为过吧。环境的熏陶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在周遭的环境不复其应有的氛围之时,似乎从书中一览便是最为方便的一个途径了吧。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前者是中国文化之内核,后者是其外表之美。不过我觉得还有那种连绵不绝的顽强也好,生机也罢的气质,也是中国文化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气运绵长,底蕴丰厚,一者是来自于先生在前文中所说,祖先们对于向内发掘自身的探索的孜孜不倦,另一个便是由此而来的包容与博大。

    十分之认同先生所谓中国文化在一开始的时候,便走向了一个相对超前的路上,其实不难想象,当和平一直持续的前提下,科技进步所带来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会可以预见的到来,即便是就当今的中国来讲,无论如何,大环境下温饱的问题已经解决,小康的时代已经到来,精神文明的建设势在必行。其根本在教育。

    文化的传承,其实更多的还是要倚靠教育来实行的,否则前人写书著述为何?先生一直强调是要活在当下,那么便不去管之前发生过什么,只是保持着最高的敬意与尊重来借鉴前辈们,无论有名或无名的前辈们,遗泽给后辈们的宝贵财富。

    还是想要不甘心的再一次引用一遍罗素的主张,“在解决政治经济问题时,切不可损害其固有文化。”

    算了,他妈的,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