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马祥麟的转变 3
知道有一个美好的世界,却不知道怎么实现那个美好的世界。这就是一直困扰着马祥麟的问题。
随着马祥麟和复兴军派遣营的士兵、干部的接触越来越深,随着他和王书辉的通信交流越来越频繁,马祥麟越来越发现,复兴会好像有着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可以实现那个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在这种认识下,年轻的马祥麟一从西南战场上回来,就去了自己的老师王书辉所在的枝江县。
在枝江县,在复兴会的治下,马祥麟才知道,原来仁义爱民的思想不仅是一种政治理念,更是一种可以具体cao作的具体目标。
富饶的土地,安乐的百姓,繁荣的经济,惊人的科技。整个复兴会的治下和马祥麟所熟悉的世界截然不同。带着无比的震惊开始正式的在复兴会总部接受培训教育的马祥麟,急切的想要知道,自己的老师和复兴会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不过是半个月最基础的政治教育,马祥麟就一下子发现了一个一直以来都在他的身边,但是他却从来也没想到过的事情:最理想的大同世界,并不是一种虚妄的幻想,而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切实目标。
马祥麟通过学习发现,即使是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美好世界,也并不是不能实现。只不过,想要建立一个大同世界,需要接受教化的不是老百姓,反而是那些脑满肠肥,用百姓的血汗花天酒地的同时满口仁义道德的统治者们。
马祥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直没有想到过这个办法,毕竟老子明明在两千年钱就说过这个道理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接受了基本的政治学习的马祥麟觉得,只要在这世间贯彻天道,灭绝人道。那么,世界大同的理想就完全可以实现了。
在马祥麟看来,复兴会“打土豪分田地”的所作所为,就是在贯彻天道,在实现着大同世界的理想。更主要的是,王书辉老师已经带领着复兴会在荆州地区证明了复兴会的理念和方法的可行性。
有理论,有实践,有高瞻远瞩的指导方针,有具体细致的落实办法。马祥麟怎能够不认同他的老师王书辉和复兴会的理念以及做法呢。
产生了这样想法的马祥麟因为身份原因不得不回到石柱宣抚司。在此之后,完全为复兴会所倾倒的马祥麟就一方面全面的支持复兴会在石柱地区的一切行动,一方面和复兴会派驻石柱地区的干部们更进一步的学习复兴会的理论知识和政治理念。
大明朝的石柱宣慰使马祥麟,就这样从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员,开始向革命者转变。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已经开始系统的学习了科学社会理论的马祥麟,才会和自己一直以来都顺从着的母亲产生激烈的冲突。因为在马祥麟看来,母亲对于大明王朝的忠诚根本就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
他发现,一直以来教导他要仁义爱民的母亲,在面对人民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的时候,总是会选择朝廷的利益。
她老人家这种说法和做法上的完全对立,让马祥麟对开始对自己的母亲产生了一种新的认识。他发现,自己过去一直认为道德高尚的母亲,现在看来完全是一副封建统治者打手的形象了。
听到母亲想要驱逐在石柱地区的复兴会干部,马祥麟想起自己的老师王书辉曾经语重心长的对他说过的一段话:“掌握了真理,能够让你看清这个世界。但是,掌握了真理看清了世界,不见得是个舒服的事情,快乐的事情。一个人一辈子活在黑暗中,他一旦突然的醒了过来,发现自己周围所有的人都被蒙蔽着眼睛,完全不能理解睁开了眼睛重新正确的认识世界的自己。那种孤独感、疏离感和不适感,绝对是个很痛苦的过程。”
马祥麟平常成天和复兴会的干部战士们在一起的时候,还不能很深刻的认识到王老师说的那段话的意思。突然间看清了母亲的真面目,突然间发现了母亲的那种执着的错误。马祥麟的心里是非常的不舒服的。
特别是马祥麟发现,自己的母亲不仅选择无视石柱地区百姓的利益,还在对舅舅们和自己的劝说中用一种“石柱百姓倒底是视马家为主还是视复兴会为主”的暗示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的时候,马祥麟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母亲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种真心实意的“仁义爱民”的人。
他发现母亲她老人家好像不仅甘当朝廷的打手鹰犬,而且好像把自家的利益看的比一切都重要。在维护自己的统治和维护百姓的利益之间,在忠于朝廷和忠于人民之间,自己的母亲非常令他失望的选择了忠于自己的利益和朝廷。
这种对自己的母亲,对自己从小到大视为精神偶像的人的全新的认识,确确实实的给马祥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痛苦。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马祥麟并没有立即反驳自己母亲的意见,而是在心中努力的抑制着这种痛苦感。
现在能够决断石柱宣抚司大事的人,无非只有四个。一个自然就是暂代丈夫马千乘职务的秦良玉。一个就是马千乘和秦良玉唯一的继承人马祥麟。另外,作为秦良玉的助手,秦良玉的兄弟马祥麟的舅舅秦邦屏和秦民屏,也是石柱宣抚司的决策者之一。
一般情况下,除了涉及军务的事情以外,秦邦屏出于避嫌的考虑实际上是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的避免主动的参与到石柱宣抚司的决策中去的。
在秦邦屏看来,自己是秦良玉的兄长马祥麟的大舅,自己这样的身份如果过多的涉及宣抚司的事务,容易让人产生秦家想要插足和控制石柱宣抚司的误会。
秦良玉的弟弟,马祥麟的小舅舅秦民屏是个粗疏的性子。他没有自己的大哥秦邦平想的那么多。
他之所以参与到白杆兵当中,完全是因为白杆兵缺乏合格的军官而忠州秦氏他们这一代人里,大哥、三姐和自己都是被父亲专门教导过兵法的。秦民屏参与到白杆兵中,完全是抱着想一展胸中所学的念头。至于石柱宣抚司的政务,他是完全不在乎,从来没参合过的。
不过,这次秦良玉突然找他们商议的事情涉及到对自己兄弟有大恩的王家侄子。
涉及到王书辉,秦邦屏和秦民屏兄弟两人就没办法避嫌或者不关心了。毕竟,在辽东战场上接受王书辉的支援,又因为王书辉的提醒保住了一条命,这样的大恩尚未报答的情况下,王书辉又命令复兴会帮助忠州秦家开工厂赚大钱。
所以,无论如何秦氏兄弟都不能对秦良玉的态度不闻不问了。
...
随着马祥麟和复兴军派遣营的士兵、干部的接触越来越深,随着他和王书辉的通信交流越来越频繁,马祥麟越来越发现,复兴会好像有着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可以实现那个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在这种认识下,年轻的马祥麟一从西南战场上回来,就去了自己的老师王书辉所在的枝江县。
在枝江县,在复兴会的治下,马祥麟才知道,原来仁义爱民的思想不仅是一种政治理念,更是一种可以具体cao作的具体目标。
富饶的土地,安乐的百姓,繁荣的经济,惊人的科技。整个复兴会的治下和马祥麟所熟悉的世界截然不同。带着无比的震惊开始正式的在复兴会总部接受培训教育的马祥麟,急切的想要知道,自己的老师和复兴会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不过是半个月最基础的政治教育,马祥麟就一下子发现了一个一直以来都在他的身边,但是他却从来也没想到过的事情:最理想的大同世界,并不是一种虚妄的幻想,而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切实目标。
马祥麟通过学习发现,即使是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美好世界,也并不是不能实现。只不过,想要建立一个大同世界,需要接受教化的不是老百姓,反而是那些脑满肠肥,用百姓的血汗花天酒地的同时满口仁义道德的统治者们。
马祥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直没有想到过这个办法,毕竟老子明明在两千年钱就说过这个道理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接受了基本的政治学习的马祥麟觉得,只要在这世间贯彻天道,灭绝人道。那么,世界大同的理想就完全可以实现了。
在马祥麟看来,复兴会“打土豪分田地”的所作所为,就是在贯彻天道,在实现着大同世界的理想。更主要的是,王书辉老师已经带领着复兴会在荆州地区证明了复兴会的理念和方法的可行性。
有理论,有实践,有高瞻远瞩的指导方针,有具体细致的落实办法。马祥麟怎能够不认同他的老师王书辉和复兴会的理念以及做法呢。
产生了这样想法的马祥麟因为身份原因不得不回到石柱宣抚司。在此之后,完全为复兴会所倾倒的马祥麟就一方面全面的支持复兴会在石柱地区的一切行动,一方面和复兴会派驻石柱地区的干部们更进一步的学习复兴会的理论知识和政治理念。
大明朝的石柱宣慰使马祥麟,就这样从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员,开始向革命者转变。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已经开始系统的学习了科学社会理论的马祥麟,才会和自己一直以来都顺从着的母亲产生激烈的冲突。因为在马祥麟看来,母亲对于大明王朝的忠诚根本就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
他发现,一直以来教导他要仁义爱民的母亲,在面对人民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的时候,总是会选择朝廷的利益。
她老人家这种说法和做法上的完全对立,让马祥麟对开始对自己的母亲产生了一种新的认识。他发现,自己过去一直认为道德高尚的母亲,现在看来完全是一副封建统治者打手的形象了。
听到母亲想要驱逐在石柱地区的复兴会干部,马祥麟想起自己的老师王书辉曾经语重心长的对他说过的一段话:“掌握了真理,能够让你看清这个世界。但是,掌握了真理看清了世界,不见得是个舒服的事情,快乐的事情。一个人一辈子活在黑暗中,他一旦突然的醒了过来,发现自己周围所有的人都被蒙蔽着眼睛,完全不能理解睁开了眼睛重新正确的认识世界的自己。那种孤独感、疏离感和不适感,绝对是个很痛苦的过程。”
马祥麟平常成天和复兴会的干部战士们在一起的时候,还不能很深刻的认识到王老师说的那段话的意思。突然间看清了母亲的真面目,突然间发现了母亲的那种执着的错误。马祥麟的心里是非常的不舒服的。
特别是马祥麟发现,自己的母亲不仅选择无视石柱地区百姓的利益,还在对舅舅们和自己的劝说中用一种“石柱百姓倒底是视马家为主还是视复兴会为主”的暗示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的时候,马祥麟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母亲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种真心实意的“仁义爱民”的人。
他发现母亲她老人家好像不仅甘当朝廷的打手鹰犬,而且好像把自家的利益看的比一切都重要。在维护自己的统治和维护百姓的利益之间,在忠于朝廷和忠于人民之间,自己的母亲非常令他失望的选择了忠于自己的利益和朝廷。
这种对自己的母亲,对自己从小到大视为精神偶像的人的全新的认识,确确实实的给马祥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痛苦。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马祥麟并没有立即反驳自己母亲的意见,而是在心中努力的抑制着这种痛苦感。
现在能够决断石柱宣抚司大事的人,无非只有四个。一个自然就是暂代丈夫马千乘职务的秦良玉。一个就是马千乘和秦良玉唯一的继承人马祥麟。另外,作为秦良玉的助手,秦良玉的兄弟马祥麟的舅舅秦邦屏和秦民屏,也是石柱宣抚司的决策者之一。
一般情况下,除了涉及军务的事情以外,秦邦屏出于避嫌的考虑实际上是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的避免主动的参与到石柱宣抚司的决策中去的。
在秦邦屏看来,自己是秦良玉的兄长马祥麟的大舅,自己这样的身份如果过多的涉及宣抚司的事务,容易让人产生秦家想要插足和控制石柱宣抚司的误会。
秦良玉的弟弟,马祥麟的小舅舅秦民屏是个粗疏的性子。他没有自己的大哥秦邦平想的那么多。
他之所以参与到白杆兵当中,完全是因为白杆兵缺乏合格的军官而忠州秦氏他们这一代人里,大哥、三姐和自己都是被父亲专门教导过兵法的。秦民屏参与到白杆兵中,完全是抱着想一展胸中所学的念头。至于石柱宣抚司的政务,他是完全不在乎,从来没参合过的。
不过,这次秦良玉突然找他们商议的事情涉及到对自己兄弟有大恩的王家侄子。
涉及到王书辉,秦邦屏和秦民屏兄弟两人就没办法避嫌或者不关心了。毕竟,在辽东战场上接受王书辉的支援,又因为王书辉的提醒保住了一条命,这样的大恩尚未报答的情况下,王书辉又命令复兴会帮助忠州秦家开工厂赚大钱。
所以,无论如何秦氏兄弟都不能对秦良玉的态度不闻不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