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方向
张伟这一年多的时间以来当然也研究过不少工业时代以来产业体系方面的事,结果发现以电力和石油化工乃至机械精加工为核心的工业体系,无不以来在机械领域颇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甚至是高级技术工人;如果是先进工业国,还要加上大量工艺经验的总结体系。 这就好比现代中国制造业工人总数几乎等于发达国家经济体的两倍、而工业增加值却反过来一样。这背后则是专业技术工人的数量相差至少近四倍。 在如今夏地这种一般工作经验都十分缺乏、工业时代的门外汉盲目学习的情况下,顶天也就是洋务运动至民国工业那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水平。 历史上的英国为核心,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支柱产业第一是铁路和相关行业,第二是纺织行业。 比如一八五零年前后的英国,铁路行业及相关的工人六十万、纺织行业相关四十万、如果加上与之关联的煤矿和铁矿,那就至少一百几十万产业工人的规模。逼近当时农业工人的总数、占制造业的相当比例了。以铁路纺织为核心,再加上建筑业、食品工业、机械制造等行业,一个第一次工业革命晚期的产业体系就初具规模了。 不过当中生产过剩的风险,在神武一族刚刚接管夏地不久感觉到过一二。实际上仅仅靠原始社会晚期水平的纺织水平,在不缺乏技术和相关原料的情况下,一户人在穿的方面自给自足就不是太大的问题了。那种明清水平的单锭纺车一户人织布,至少可以维持七八户人的消费,得是非常奢靡的一大户的被服消费才能自我消化。 如果是立足于蒸汽动力工艺的多锭纺织,貌似一八五零年的英国四十多万纺织工人消耗了三亿磅棉花,大概十三四万吨,就是按照21世纪水准的纺织品人均加工量的标准计算,也足够维持当时一千万人的消耗规模。但如果套用那种一套衣服一辈子,缝缝补补多少年的标准则能维持数亿人的生活了。 套用夏地的规模换算下来,最多一万名纺织行当的产业体系规模就足够让这方面的需求基本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