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新宋英烈在线阅读 - 第五十一章 通天之路(二十二)

第五十一章 通天之路(二十二)

    张姓大臣的建议令柴荣心中一动,但他对于是否要向王崤峻的那些兄弟们下旨仍然有些拿不定主意――从实质上说,那些人并不属于大周的子民,他柴荣其实是没有权力给对方下旨意的。..

    张姓大臣的建议在影响柴荣的同时,也令旁边的赵匡胤心中一动。如果说赵匡胤此前关注的重点在“代表团”送的礼物上,那么现在他的关注点就已经转移到了“代表团”这些成员的身上。

    在赵匡胤看来,面前的王崤峻等人虽然有投效朝廷的意思,并且送上了一份厚礼表示自己的诚意,但说到底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周子民。无论大周朝廷承不承认当初石敬瑭的割让行为,这些人的根基之地――幽州――都是处在契丹人的实际管辖之下的。

    更何况,这些人直到两年多以前,还是属于一个远比中土各国繁荣、发达得多的海外岛国,他们到底是对大周朝廷更亲近还是对契丹人更亲近恐怕还在两可之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这次之所以会到开封来见驾,与其说是奉了官家的旨意,倒不如说是遵从了他们太师父的意思。这样一来,这些人就既可能对大周皇帝的圣旨顶礼膜拜,也可能将其视为废纸一张。

    此外,以赵匡胤的精明不难看出,这些人此次来开封应该是带有投石问路的意思,这从其人员组成中就可以看得出来。火枪火炮可以称得上是这些人此次进京最重要的礼物,可照他们所说,其十余人中并没有一人精于此道。而且,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赵匡胤也相信王崤峻说的是真话。

    ――曾志林、徐绍安、王峰三人虽然可以配合演示“三段射”,但应该都是只会用不会造的角色。因为从这三人的做派来看,确实如他们所说,在回中土之前是军人。在赵匡胤的思维模式中,军人的职责就是打仗、作战,武器的打造与他们肯定是毫无关系的。

    ――王崤峻作为这些海外归者的首领――至少扶摇子道长是这么说的,而且今日在大殿上与自己这边君臣三人的对答也是由他出面,其在这些人中的地位应该不会有问题――这次进京面圣其肯定得到场,不然不足以显示他们投效朝廷的决心。而通常作为首领的人其长处在知人善任、在统御部下,于奇技yin巧之道基本上是一窍不通的。

    ――至于其他人,虽然到现在为止还都没说过话,但以赵匡胤的眼光看来,除了那个真道士玉虚子和一个女扮男装的雌儿――林小雨这次进宫穿的是一身男装――外,剩下的五个人不是生就是商贾,没有一个像是精于机巧之物的工匠。

    当然,赵匡胤的这些判断是以自己所熟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为基础的,难免存在局限性。因此,他根本不可能想到,在他认为不是生就是商贾的五个人中,只有张维信和谢天两个人的身份他算是基本猜对了。其他三个人里,黄山和鲁悦是如假包换的技术人才,只不过这二位的专业在团队现有的条件下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才被选中来开封。而郑知微虽然长得像生,但他的才能在于研究人的心理。他通过观察和交流来了解每一个人,为自己团队的安全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

    同时,他的思维局限性也使其在判断林小雨的身份问题上出现了错误。赵匡胤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位女扮男装的姑娘会是一位医生,而且还是一位精于火器伤处理的外科医生。

    不过,不管赵匡胤对“代表团”成员身份的判断是否出现偏差,但有一点是正确的――王崤峻等人此来确实是在投石问路。正是这一判断使他对自己同僚让官家下旨,宣对方留在幽州的那些兄弟进京的建议并不赞成,认为这样做只会把双方的关系搞僵。

    因此,趁着柴荣还没有做出决定,赵匡胤便为王崤峻等人说项道;“陛下,臣以为张大人所言虽有一定道理,然正如张大人刚才所说,此次进京面圣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面对如此好事,王崤峻那几位会造枪铸炮的兄弟却未能一同前来,唯一的解释便是他们几人确实有比进京面圣还重要的事情要办。如果陛下下旨宣他们进京,这些人自然不敢违抗,必星夜兼程而来。且不说现在已临近新年,此时宣其进京于情不合。就说从幽州到开封一来一回,光是路途上就要花近两个月时间,这恐怕对他们正在做的大事也会有较大的影响。”

    “他们不过是些平民百姓,能有什么比进京见驾还大的事不成”张姓大臣显然认为赵匡胤的论据站不住脚,“以某家看来,他们不过是仗着自己会做几样新鲜兵器,想以此来向官家和朝廷多要些赏赐好处罢了。又或者是想这边向我大周朝廷进宝,那边向契丹人献媚,以便能搏一个两面通吃、左右逢源的结果,为自己多留一条后路而已。”

    张姓大臣的这一指责非同小可,特别是他说的后半句,基本上已经把穿越团队定性为首鼠两端、脚踏两只船的jian诈小人了。虽然这一条确实是穿越团队现在的政策,但这个时候是打死也不能承认的。因此,张姓大臣话音才落,一直没有说话的张维信便连忙向柴荣施礼道:“陛下明鉴,草民等此次是一心一意的投效朝廷,绝没有张大人刚才所说的那些意图,草民等对朝廷和陛下的忠心天日可表。草民那几位会造枪炮的兄弟确实是因为有要务在身,不能来京城见驾。”

    此时,众人已经重新回到偏殿门口,因此在听了张维信的辩解后,柴荣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走进了大殿,回到自己的御座上坐下后,才问道:“汝叫什么名字?汝既说汝的那几位兄弟因有要务不得不留在幽州,那么汝且与朕说说,他们究竟在忙什么事情,以至不能来京城见朕。”

    见柴荣对张姓大臣的提议不置可否,而赵匡胤又显然是在为自己这边说话,张维信心中略安,他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启禀陛下,草民姓张名维信,在众兄弟中排行在七。至于草民那几位会造枪炮的兄弟,他们现在正在幽州忙于造枪造炮,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造这些枪炮,以便其能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汝的兄弟们正在加紧打造枪炮?”柴荣有些不解的问道,“据朕所知,尔等在幽州的身份不过是乡绅而已,虽薄有资财,但也不至于要造这许多枪炮来保护呀?”

    “陛下说的没错,草民等之所以造那么多的枪炮,确实并非为了保护自己的资财”张维信答道,“草民等造枪炮的目的乃是为了有朝一日,陛下挥师北伐、收复幽云之时,号召当地百姓群起响应,依靠这些枪炮武器来为王师助战。”

    “我大周兵强马壮,收复幽云虽说不上易如反掌,却也用不着借尔等之力,莫非尔等以为堂堂大周禁军还比不上乡兵民壮不成?”张姓大臣不屑道。

    “大周禁军自然是天下第一等的强军,草民绝无贬低禁军的意思”张维信辩解道,“草民只是向陛下及二位大人表露一下幽云百姓盼望王师北伐的迫切心情。况且,幽云百姓熟悉当地山川地形,有了他们的帮助,大军北伐定能事半功倍。”

    “哼,尔既然说是为了有朝一日王师北伐在做准备,那尔等为何现在便开始这般急迫的造枪造炮。莫非尔等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可以算出王师不日就将北伐,尔等再不造枪造炮,便会错过时机不成?”张姓大臣继续质问道。

    此时的张维信很想对这位自打一见面就跟“代表团”很不对付的张大人大喊一声:你小子说对了,哥们儿就是能掐会算。哥们儿不但知道柴荣是显德六年阴历三月底起驾北上的,哥们儿还知道他会在五月初因病不得不退兵,到六月底就翅辫子了。而转过年来的一月,他儿子就被你旁边这位赵老大给篡夺了。

    不过,张维信的这些话也就是在心里想想,自然是不敢说出口的。对于张姓大臣的问题,他只能用别的说辞代替:“大人说笑了,草民虽拜在了扶摇子老神仙的门下,但一直以来习学的都只是拳脚功夫,于占卜之术却一无所知。草民等之所以现在便开始紧锣密鼓的打造枪炮,一则是因为草民的枪炮作坊规模有限,制造枪炮的速度较慢,若不从现在就开始全力打造,只怕王师北伐之时,草民等没有足够的武器提供给民壮乡勇使用。

    毕竟,燧发枪虽然威力不弱,但终究使用起来比较繁琐,如果燧发枪兵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其在战争中的作用将受到很大的限制。此外,针对燧发枪cao作不便的缺点,草民的那几位兄弟也正在全力钻研、设法改进。只是要想改进如此特殊的武器,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他们除了夜以继日的工作之外别无他法。

    二则,草民此前一直生活在海外,对中土的各国的治国方略知之甚少,所以在回到中土后花了非常多的时间阅读各种文章典籍、请教当地名师大儒,以便能对这块故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这两年多以来的学习,草民一方面熟悉了中土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也对当今天下大势有了此许心得,觉得以陛下素来爱民如子,绝不会坐视幽云百姓长期遭受契丹人的欺压凌辱而不顾。何况失去幽云之地这道屏障,河北之地便无险可守,契丹铁骑随时可南下sao扰,大周边境将永无宁日。以陛下的雄才大略,更不会放任此种情形长期存在。

    因此,草民斗胆揣测,三、四年之内陛下必定会挥师北伐。以草民枪炮作坊的打造能力,每月最多可造燧发枪百支,火炮六门。这样算下来,若是以四年为期,火炮或许能够满足作战需要,但燧发枪刨去备用的部分后仍显数量不足。

    正因为有如上这些原因,草民的那几位兄弟才不得不放弃了此次进京面圣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