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军事小说 - 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在线阅读 - 二百八十三。阵亡通知单

二百八十三。阵亡通知单

    两位帝国的老人走了,两人一路上老杀才,掉书袋子的,拉拉扯扯,争吵个不停,这两个老人为帝国奉献了一生,也相互争吵了一辈子,毕竟在李儒晋穿越来之前,内阁和军部之间是最不对付的,一个总想着打架,另一个总想着省钱过日子。

    后来因为李儒晋的,这两个部门的关系总算缓解了,但这两位一见面就掐的习惯却改不了了。就算是不对掐,见面也要互相损上几句,这已经成为他们之间相互表达友谊的一种手段了。

    见两位老人走了,李儒晋和孙大海还有帝国皇帝坐了下来,但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孙大海总觉得自己是摘果子的那个人,有点对不起李儒晋,堂堂军中大将,急的在那直搓手,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皇帝却在这一时刻走了神,脑袋里不停的回忆着以前岁月中的事,从自己登基后,就和这两个老家伙打交道,有过争吵,有过合作,一晃,这么多年过来了,这两位帝国的肱骨之臣也渐渐老去,昭华不再了。

    想到这里,帝国的皇帝心里直发酸,眼眶红了,豆大的泪滴悄悄的滑落。帝国皇帝虽然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皇帝,却是一位重情重义的皇帝。

    李儒晋却在思索着这两位老人的意思,好好的这是唱的那出戏?事情并不复杂,简单的很,这两位老了,特别是大帅,已经快花甲之年,精力大不如以前,他一旦退下,帝国的军方就只剩宇文元帅一人,独自扛起军方的大旗了。

    独木难支,堂堂帝国就一名元帅,看起来多寒酸啊!所以想在退下之前,将孙大海推上帅位,这样一来,帝国有两名元帅坐阵,也可保帝国安宁。

    相通这一点,李儒晋明白了,主持研究所工作算是对孙大海的打磨的话,那么非洲就是为孙大海赞资历,只要孙大海在非洲不犯大的错误,能够为帝国掠夺足够的黄金,等他从非洲回归之时,就是孙大海荣登帅位之日。

    这样一来,可怜的李儒晋就成了孙大海登帅位的垫脚石,李儒晋心里有点恼火,却又无奈,这事放在谁的身上都不好受,但帝国确实需要有几名元帅来坐阵,威慑四方。

    李儒晋不但不能拒绝这件事,还要一力相鼎,帮助孙大海登上帅位,好让孙大海执掌大帅的帅旗,让大帅这一支继续在帝国军方流传下去。

    这件事,自己虽然会受点委屈,但从其他各个方面来讲,这都是最为合适的。而自己还年轻,才22岁,未来的岁月还长着呢,就算是做出点牺牲,也无所谓。

    李儒晋把这件事的前前后后都相通了,又和实际情况一联系,确实,在这个时候把孙大海推上帅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一来,孙大海和自己同属大帅门下,算是师兄弟关系。

    虽然自己曾和孙大海发生过矛盾,但只是小矛盾,从矛盾的本身讲,是个误会,已经解开,他和孙大海之间并无实际上的矛盾。

    二来,孙大海在军方属于大帅一方,本身的资历已经十分的充分,是执掌大帅一支帅旗的不二人选,而他,李儒晋完全可以作为第二或第三梯队来执掌帅旗,这样一来,大帅这支帅旗就执掌有序,可在军方一直传承下去。

    老狐狸呀老狐狸,都是一群老狐狸,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被那群家伙给算计到了,而且是生米已经做成熟饭,根本就不给自己一点反击的机会啊!

    李儒晋从自己的思绪中出来,却看见孙大海在那急的直搓手,满脸的不好意思,看样子,这家伙和自己一样,被那帮老狐狸给算计了,要不然不会一脸的愧疚,急的在那搓手了。

    有些事情,李儒晋确实是想到了,但有些事情,却远远的超出了李儒晋的猜想,一个天大的麻烦,在李儒晋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落在李儒晋的头上。

    这只因为大长老的一句话“帝国国内这一个烂摊子还等着李儒晋收拾呢。“

    李儒晋站了起来,走到孙大海面前说道:”师兄之事,师弟自当一力相鼎,全力相助。“

    李儒晋的话,让孙大海彻底把心放了下来,他还怕李儒晋心有芥蒂,毕竟被人摘了果子,能舒服吗?没想到自己这个小师弟能够看得比人远,明白了这里面的弯弯道道。

    帝国的皇帝也从缅怀的心绪中走了出来,这三人坐在一起,仔细的商讨掠夺非洲的事。

    既然要全力相助,李儒晋自然不会再掖着藏着,把非洲的情况仔仔细细的对孙大海讲了一遍,该注意什么,该防备什么,到非洲需要那些东西等等,更是在现场为孙大海列出了一张单子,林林总总,没有半点遗落。

    三人在会议室足足讨论了三个小时,李儒晋才把所有是事情交代完毕,三人又直接在内阁吃了晚饭,饭后又讨论了一会,才离开内阁,各回各家。

    回到家里,李儒晋有想了想,帝国既然要扩大对非洲的掠夺力度,自己虽然不再是主帅,但也要倾力相助,让帝国早日走出危机。更要让孙大海漂漂亮亮的完成任务,助他执掌帅旗。

    但在做这些之前,李儒晋还要把一件事情做完,李儒晋从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里面只有薄薄的十几张纸,李儒晋面色沉重,缓缓的打开了文件夹。

    文件夹里是远征非洲,在非洲牺牲战士的阵亡通知单,共计十一张,这些阵亡通知单应该在一回到大文帝国时就寄出的,但考虑到年关已近,被李儒晋压了下来,直至今日。

    这十一张阵亡通知单,李儒晋打算亲自去送,不管是天南地北,毕竟这些战士当时都是他的下属,为帝国而牺牲。

    李儒晋怀着沉痛是心情将着十一张阵亡通知单按地区分类放好,十一名战士,来自帝国的七个省份,最远的是帝国的北方,东西伯利亚区的鄂伦春族,是一名少数民族战士。

    最近的则是帝都所在省陕西渭南籍的战士,离帝都不过00多公里的距离。

    李儒晋将分类好的阵亡通知单又放回了文件夹,缓缓的合上,收回到包里,这件事,他打算出了正月十五就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