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军事小说 - 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在线阅读 - 二百九十五。出国

二百九十五。出国

    两万多块原石指望李儒晋一个切肯定是不可能的,再说李儒晋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切石机和磨石机只用了三天就做好并拖到军营里了,现在正摆放在军营的仓库中。

    切石头的人也变成了军营里的士兵,十台切石机一字在仓库中排开,五台磨石机放在另一边,也是一字排开,几十名士兵正不断的把翡翠原石不断的抬到切石机上,在”刺啦啦、刺啦啦“的声音中不断的被切开,抬下,出翡翠的被收集到一边,而切废了的石头则被收集在一起,抬到了仓库外面,也不知道被扔那了。

    整个切石过程呈流水线样式,效率那是不用说了,整个场面,竟然有几分壮观,毕竟没有几个人能有机会看到切石竟然是以流水线方式来切石的。

    还有几个年纪明显偏大的人在石头堆里不断的翻动着,手里拿着支笔,拿起一块石头,看看,然后画上线,再继续拿起石头,划线,不断是重复着。

    这几个人是李府的管家为李儒晋找来的,这些人来自那里,李儒晋不用想也猜得出来,除了皇宫,还能是那?皇宫里什么奇人异士没有?找几个懂得翡翠原石的人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而李府的管家则是这里的监工,负责这里的所有事物。李儒晋则主要在研究所,有空的时候才会过来看看,说实话,李儒晋来了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就凭他那点对翡翠的了解,能起什么作用。

    虽说人多力量大,研究所里集中了几百名大文帝国各个学科的科学家来编写各个学科的基础理论,但对于整个庞大的基础理论,这些人,明显还有些力不从心,进展的速度并不是很快。

    而李儒晋现在算是总撰写人兼总审批人兼总负责人,这么说吧,李儒晋算是现场总指挥,所有的一切都由他负责。他会忙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基础理论的整理和归纳又容不得半点马虎,要保证百分之百的正确,这更加大了李儒晋的工作量,每天累成狗,连睡眠都明显不足。

    都忙成这样了,内阁也没有放过李儒晋,一个电话,李儒晋又屁颠屁颠的跑到了内阁,听候差遣。

    这一次,内阁确实需要李儒晋来帮忙,因为内阁要组团出国,到国外采购机器设备,这种事情能少的了李儒晋吗?

    这次内阁组团出国,是应欧罗巴帝国邀请的,两国在战争之后签订的停火协议中有600亿的赔偿款,由欧罗巴帝国用机器设备来抵偿,这次内阁就是去采购,算是其中是一部分,总额为50亿。

    600亿也不可能一次就花光的。也要分批次才行,由于这一次是第一次,所以内阁比较重视,所以由内阁组团牵头,组成了一个浩浩荡荡的采购团,前往欧罗巴。

    这其中就有帝国皇帝和大长老都亲自点名的李儒晋。

    李儒晋知道以后,也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可以通过这次采购,从许多方面来了解欧罗巴帝国的工业实力,这一点比较重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虽然不可能知道欧罗巴帝国的军事实力,但可以通过相关的设备工艺来推断。

    二吗,也让大文帝国的内阁长老去资本主义国家看看,开开眼界,看看人家资本主义社会大工业生产的工业力量,再看看大文帝国的那可怜而又薄弱的工业基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就不知道差距。

    希望内阁的人回来后能知耻而后勇,大力发展大文帝国的工业基础。帝国的崛起不是喊喊口号,大力发展经济,就可以的,国与国之间的比较最终还是要看工业底蕴和知识传承的。而这两方面都是大为帝国薄弱环节。

    这次前往欧罗巴帝国的足足有近百人,其中政府方面的有三十多人,负责人是大长老,他也想趁自己还能动弹的时候出国去看看,看看和大文帝国斗了上百年的欧罗巴帝国到底是个啥样。

    政府工作人员主要是负责谈判,毕竟机械设备的采购,大文帝国也希望能够采购到一些先进的设备,这些都需要通过谈判来解决的。

    另外还有各个方面的科学家也有近三十人,他们负责设备的选择,政府官员选设备,不让欧罗巴帝国方面用一堆工业垃圾给糊弄住了就阿弥陀佛了。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一点大文帝国倒是做的很不错。

    至于其他人,可能是某个政府官员的子女或配偶,趁这个机会出去看看,开开眼界。李儒晋也不想说什么,不管前世还是今生,汉民族国家都有这个毛病。

    这么大规模的团队出访,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准备完成的,路线的选择,一路上的补给住宿,都要事先准备好了,仅这一块就是一个挺庞大的工程,再加上别的各项准备工作,没有十天以上的准备时间,想都不要想。

    出行方式肯定是陆路,水路要绕一个大圈,肯定是不行的,飞机,也不要想,大文帝国还没有那么大的客机一下子能装下近百口子,大文帝国现在最大最先进的客机一次也只不过能够乘坐36名乘客,续航力也不过600公里,满足不了这次出行的条件,陆路是唯一的选择。

    李儒晋到了内阁就没有回去的机会,他将全面参与制定这次出行计划,还有在欧罗巴帝国的采购计划,这一次,李儒晋又将被当做一头小毛驴被内阁使唤了。

    李儒晋的谈判能力,大文帝国的高层是见识过的,这次,他跑不了,还将作为谈判负责人之一,参与到谈判工作中去,对机械设备的了解,李儒晋也是行家里手,所以设备的选择,李儒晋依然是主要负责人之一。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事情,也要李儒晋cao心。

    结果这么一算下来,李儒晋成了出访团队中最忙活的一个人,悲催的不要不要的,李儒晋只好抽出几天的时间来,赶回研究院,制定研究院下一步的工作,整理,归纳出来的基础理论先交给别的人进行检查、审核,但最后的终审还要等李儒晋从欧罗巴帝国回来之后在做决定。

    这样,整整忙活了近半个月,所有的准备工作才算忙结束了,整个团队的人员开始集合,做出访前的最后准备。

    四月中旬,整个团队终于从帝都出发了,加上护卫人员和后勤人员,整个出访团队达到了近五百人,浩浩荡荡的队伍离开帝都,一路向北,向欧罗巴帝国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