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言情小说 - 九重春在线阅读 - 第九十一章 见闻

第九十一章 见闻

    大周正和元年。

    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本该是早阳春的时节,但天公不作美,昨夜居然飘了一夜的雪,到今晨放才停下,使得天气显得格外的清冷,如今,天又飘起了小雨,丝丝的飘着,京师的人很不喜欢这种湿潮阴冷的天气。

    所以,今儿个早上,街面的店铺开的格外的晚。辰时快过了,各店家才慢腾腾的开了门。

    不过,南门的码头,却是一片热闹,南来北往的船口都要乖着这个大清早,装了货起程。

    此时,元好撑着油纸伞,带着庸儿和小鱼在南城门外的码头上散步,庸儿还小,他需要成长,不能被拘在宫里,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然,以庸儿现在的身份,让他行万里路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元好就跟圣祖太皇太后商量着,每隔几天,带到在京师各处走走,多见多闻,也算是一种历练。

    早上,是码头工人最忙的时段,几人信步而走,不知不觉的就转到了沿河街上

    “咦,那里人有施粥。”这时,跟着后面的马公公指着不远处道。

    元好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果然的,街对面一家早茶铺子门口场子上,搭着一个粥棚,摆着两口大锅,锅里正熬正粥,锅的边上,排了两队长长的队伍,都是衣不蔽体的难民。

    两个店小二正施着粥。

    “几位客官,吃早点吗?”这时,那早茶铺里一个伙计见到元好一行人过来,便热情的迎了出来。

    “嗯。”元好点点头,随后问那小二:“这些难民都是从北疆那边过来的吗?”

    北疆这两年灾祸不断。

    “可不是,哎,北疆去年又闹雪灾,今年刚刚开春,没想又弄出了蝗灾,百姓的日子没法过了,只得逃难过来呗,我们东家见着可怜,便开了这个粥棚,救济救济。”那小二道。

    “可朝廷不是拨了救济粮和救灾银了吗,他们怎么还逃难啊?”这时,一边的庸儿问道。

    那小二看了庸儿一眼,见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说话却一本正经的,有些奇怪,不过,他做伙计的,那都是笑脸迎客,于是便回道:“朝廷那点救济粮顶个什么用,一层一层的截留,等百姓的手里,还不够一口吃的。”

    “朝廷拨给百姓的救济粮,谁有胆子截留,不要命了不成。”庸儿此时绷着一张小脸,小小人儿,颇有些威仪。

    “哎,瞧你这孩子说的,天高皇帝远,更何况,当今皇上还是个跟你差不多大的娃子呢,他知道啥,还不是朝中的官员怎么说,怎么做。”店小二说着,随后却轻轻的打了下自己的嘴巴,嘀咕了句:“呗,我跟个孩子说这些干啥。”

    说着,连忙带着元好等人在靠窗的两张八仙桌边坐好,然后顺溜着报了早点名儿。

    反正这边人多,小梅将店小二报的这些全点了遍,店小二就转身忙活去了。

    庸儿仍然绷着张小脸坐在那里,低着声恨恨的道:“谁要敢截留救灾粮救灾款,我就砍他的头。”

    “这事,庸儿放在心里就成,要办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先要查清楚,不能人云亦云,然后,谋定后动,而庸儿,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元好叹道。

    截留这事情,在朝中已形成了一种惯例和约定,它所牵涉的利益圈子太广了,如今,三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南雅和自己又不齐心,再加上尹随在一旁时刻要拿捏自己,元好现在也是举步维艰,每走一步都警慎万分,因此要动这个利益圈子,现在为时尚早,这些人,都是德中帝时的宠臣,根深叶茂,在庸儿的力量没有成长起来前,不宜动手,要不然,反受其乱。

    “嗯。庸儿知道,庸儿现在都用心的跟刘先生学习。”庸儿道,他嘴里的刘先生,正是翰林院的老翰林,一身才学,不在贾国士之下。

    以前,庸儿只是一个小公子,元好教教他足以,但如今,庸儿为一国之君,以元好的本事,是不足以教导庸儿的。这点元好心里清楚。

    她没有天纵之资,只是因为家庭遭遇,为了生存,才步步为营,一步步走到如今,说到底,一切都是逼出来的。

    这时,店小二端着早点上来了。

    元好等人便停了话头,。

    “这是我们店招牌点心,金丝狮子头,几位客官尝尝。”小二边上早点,边介绍着。

    小庸儿看着那金丝狮子头,眼眶有些红了,拿了一个在嘴里咬了一口,然后红着眼眶道:“爹最喜欢吃这个了。”

    “那庸儿多吃一个,帮你爹那份也吃了。”元好为了他夹了一个道。

    “嗯。”庸儿重重点头。

    这时,小鱼却拿了一个放在元好的碗里:“吃。”然后自己捧着一个啃了起来。

    元好轻轻的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这孩子一点点的动作,都能让她格外高兴。也夹了一块牛rou脯到他的碗里,小家伙抬头,一脸满足的笑容。

    然后夹着rou脯合着狮子头,吃得格外带劲。

    这个铺子里的狮子头果然好吃,元好咬了一口,外脆里软,带着葱花rou香,还有金桔丝,元好是南楚人,并没有吃狮子头的习惯,但在大周这几年,跟着周潢,不知不觉的,也渐渐的喜欢上了这狮子头的味道,几日不吃,还想的慌。只是这半年多来,周潢一点消息也没有,元好虽然情感上不相信周潢就这么的走了,可理智告诉她,周潢八成是真的回不来了。

    每每想到这里,元好都觉得一切宛如梦,眼前仿佛还见周潢跟她道别的情形。

    就在这时,之前的小二又过来了,手里还端着几碗百合蜜子羹,以及一盘南楚云糕,放在元好的桌上。

    “店家,你弄错了吧,这个我们没叫。”元好看着东西对小二道。

    “没错,这是我们东家请的,几位放心吃。”那小二解释道。

    “哦,你们东家为什么请我们吃?”元好奇怪的问。

    那店小二揉了揉头,倒不知该怎么解释好。

    这时,同元好这一桌相邻的一桌,有人道:“这个店东家是个奇人呢,端看他的心情,经常会莫名其妙的请人吃东西,我上回就有幸免费吃了一回北越出名的羊肚汤。”

    说话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一身士子打扮,他同桌的两位也是士子打扮,显然是进京游学的。

    一边的马公公听了那士子话的,便悄悄的取出了银针,试了一下,然后摇摇头,表示没毒。

    “哦,没想到贵东家是这样的奇人,不知可否为我引见一下。”元好冲着那小二道。她倒叫那士子说出了好奇心来。

    “我们东家性喜清静,从不见外人。”那小二回道,然后自顾自的忙去了。

    这时,隔壁那一桌士子又聊起了这店的东家,元好听他们说,才知道,不仅仅是这一个早茶铺子,连着这间早茶铺,包括边上的客栈,还有一家当铺,以及一间卖文房四宝的翰墨斋,这些都是一个东家。

    这几位士子就住在隔壁的客栈。

    这可是好大的手笔啊,要知道,码头这一块可是寸土寸金的商业地,而这些店铺可是今年过完年才来开的,一开就是四间铺子,其中客栈,当铺,以及翰墨斋可是要相当财力的。元好对这客东家更是好奇了。

    不过,元好尽管对这个店东家有些好奇,但人家不见客,也不会强求。

    只是暗自琢磨着,这人即然这么大的动作,想来以后总会走到人前的,到时自可知什么来路。

    “今年是使用新年号的第一年,应该会有恩科的吧?”这时,隔壁桌的几个士子又聊开了。

    “那可不一定,到现在也没有什么风声,而且,就算有恩科,很可能也是恩萌,那个跟我们这些贫寒学子没什么关系。”另一个士子接话道。

    “不一定,当今太后垂帘,我可听说了,现在的太后可是贾大国士的弟子,贾大国士一向是至力于为贫寒学子谋出路的,科举,势在必行,这个,先皇也已经有打算了,也试过一科,那一科,高中头名的就是西蜀名士颜广,而如今,新皇登基,自有新气象,说不准,这一科就是我们这些贫寒学士的出头之日。”先前那士子道。

    “我看未必,太后毕竟是一介女流,如今朝政主要把持在四大辅臣手里,王家,元家,陆家,哪一家不是士家大族,他们必然主张恩萌,太后孤掌难鸣。”又一个士子道。

    “不是还有个尹大人吗?”又有人问。

    “尹随?这人更是野心勃勃,南楚人恨不得食其rou寝其皮,观其在南楚的行为,较之王家,元家这些大家族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依我看,现今,尹随力量仍比较弱,他为了取得最大的利益,必然会紧跟王丞相他们,怎么可能会为太后出头。”这时,边上一个青衣士子道。

    “董公子……”

    “二东家……”

    那青衣士子一接话,边上几个便打着招呼,元好这才知道,原来这位青衣士子是这位店家的二东家,不由的细细打量他了一翻,二十上下的年纪,国这脸,这人对朝局的分析倒是有些见的的。

    庸儿也在一边听着,但他毕竟岁数小,一些利害关系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听到一半,便有些一头雾水,神情便有些郁闷。

    “听着就是,你现在要多听多看,然后多学习,等你长大了,这些东西就慢慢的懂了。”元好看他郁闷的样子,便安慰道。

    “恩。”庸儿点点头。

    随后,元好一行人吃完,便离开,回宫,到了庸儿上课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