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南国江山在线阅读 - 第三百九十四章处置

第三百九十四章处置

    金陵城中,武英殿内。

    “荒谬!袁州又不是没有驻军,需要他刘崇景从吉州去救援?还说什么临机应变,简直是荒谬!”

    武英殿乃是专门用来商议军机大事的地方,一般只有得到了杨渥授权的高层人物才有资格进入这里。

    不过此时的殿中却充满着杨渥愤怒的声音,那怒火,使得外面守卫的侍卫都感到心惊胆战,不知道杨渥为何会发这么大的火气。

    杨渥当初虽然规定在情况紧急的时候可以不需要请示就可以出兵,但如今的吴军各自都有自己的驻防之地,各有各的任务。

    萍乡遭到进攻,就应该由袁州的守军去解围;吉州出了问题就应该由吉州去解决。

    若是袁州出了问题,吉州的驻军却私自出兵去解救,这不是乱了套吗?以后大家都像刘崇景这般越界出兵,这样抢功劳,最后整个军队也就一团糟了,所谓军令,所谓制度,还要不要遵守了?

    更重要的是,若是刘崇景真的有那个本事打胜仗,一举击败楚军,解除了萍乡之围也就罢了,杨渥看在最终结果的份上也就捏着鼻子认了,最多派人去警告他一下,让他有以后不能再这般胡作非为。

    但他非但没能击败楚军,更是因为他的战败,导致了后续的一连串失利,可以说刘崇景这种行为完全就可以抓起来论罪了。

    最让杨渥感到恼火的是,刘崇景在兵败之后没有一点担待,反而表现得惊慌失措,直接率领残兵就返回了永兴,甚至都没有派个信使去向李德诚通报一声。

    这么一个将领,当初在攻打洪州时虽然有着不错的表现,不过如今看来也不过是眼高手低之辈,侥幸取得了一次成功罢了,这一次的失败也就将他的真实能力显示出来了。

    当然,杨渥也知道,刘崇景的父亲毕竟是刘威,即便只是看在刘威的面子上,杨渥也不好直接将他论罪。

    之前坊间本来就有传言说杨渥暗中打压刘威和陶雅二人,如今这些传言刚刚平息下去,若是杨渥就此将刘崇景论罪,说不定坊间又会有不少流言出现。

    如今刘威已经不掌握兵权了,加上如今的吴国也已经走上了正轨,以杨渥的威望,根本不用担心刘威造反,所以杨渥反而希望能够给刘威等追随杨行密的老臣一个完美的结局。

    此外,刘威刚刚被册封为宋国公不久,现在显然也不是对他儿子论罪的好时机;再加上朝中为刘崇景求情的人同样不少,杨渥也不好太过严惩。

    当然,不严惩并不代表不做处罚,而且这个处罚还不能低了,必须严肃处理,不然制度就崩坏了,军纪也不会有人遵守了。

    所以在发了很大一通脾气之后,杨渥最终做出判决。

    首先是李德诚,他遇伏兵败虽然有萍乡守军突然投降的原因在里面,不过作为一个领兵大将,一点警惕之心都没有,完全没有考虑到底敌军设伏的可能性,这份责任可不能完全推给刘崇景,他自己也必须承担一部分。

    所以杨渥下令将李德诚的都指挥使职务降为副都指挥使,继续统领他那一师军队,以戴罪立功。

    而对于刘崇景那就不会这么客气了,杨渥直接下令罢免刘崇景禁军指挥使的职务,改为厢军指挥使。

    别看只是这么一点细小的差别,但厢军指挥使基本上就没有立功出头的机会了,而且厢军最高的级别就是指挥使,到了他这个职务,就相当于只能混吃等死一般,前途暗淡。

    既然刘崇景是想要争夺功劳才擅自出兵的,那么就让他今后永远都无功劳可以建立,这既能警示众人,又不至于让人觉得自己在借机打压刘威,算是较为合适的处置。

    平静了一下心情后,杨渥沉声道:“郭崇韬,你立即去告诉刘尚书,就说孤还没有糊涂。他是他,他儿子是他儿子!他的儿子虽然犯了一点小错,但这不是他的过错,孤不会怪罪他的。如今军情紧急,他作为兵部尚书可不能撂摊子,让他赶紧回来处理军务!”

    在此之前,刘威已经上了辞呈向杨渥请罪,并且闭门待罪在家,既然他已经做出这么一副姿态了,杨渥反而不好再对他发火。

    “臣遵旨!”郭崇韬连忙答道。

    等郭崇韬出去之后,杨渥转身看向李神福等人道:“马殷屡次三番与我国为难,甚至多次入侵我国地界,若是不给他一个重重的教训,他岂不是还要以为自己可以横行天下了?”

    “孤决定亲自统领大军讨伐马殷,诸位将军觉得如何?”

    本来按照杨渥的计划,在一举吞并江西之后,应该先休整一段时间,然后发兵攻灭福建的王审知,将战线拉平,同时也能消除侧翼的威胁,为接下来集中兵力对付马殷做准备。

    但是如今楚军屡次来犯,甚至在岳州那边已经两次击败吴军了,在江西这边更是先后两次出兵,上一次的象牙潭之战虽然以吴军的胜利而告终,但对楚国的实力却没有造成足够的打击。

    所以杨渥觉得,在攻打王审知之前有必要先对马殷发起一次大规模进攻,至少也要给他一个大的教训,不然将来进攻王审知都有可能遭受掣肘。

    更重要的是,吴国如今刚刚建立,就遇到了这么一次惨败,若是不能报复回去,必然将对吴军的士气造成重大影响,这才是杨渥决议出兵的根本原因。

    然而,虽然李神福等人都理解杨渥出兵的想法,同时也赞同出兵教训一下马殷,但他们却一致的反对杨渥亲征。

    “大王,那马殷虽然获得朱温伪朝册封为楚王,不过究其根本也不过是大唐武安节度使,与大王的身份相差太远。大王根本没必要亲自出征,只需要派一员大将出征即可!”李神福当即就劝道。

    “老臣同意魏国公的意见,以马殷的身份,根本没必要大王亲征!更何况,楚地偏远,道路崎岖,而且瘴气横行,以大王万金之躯,不可轻动。老臣愿意代大王领兵出征!”老将张训当即站出来请命。

    一旁周本和李承嗣见状也都站出来向杨渥请命道:“臣也愿意代大王领兵出征!”

    要知道杨渥如今的身份可不比之前,之前他虽然也是吴王,但毕竟还没有建国,但如今正式建国之后,他的地位就相当于天子了,哪有天子动不动就亲自领兵出征的?

    这就像唐太宗,他在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之前,可是经常领兵出征,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首功;但在登基之后,他就一直坐镇长安,很少亲自领兵出征。

    这固然是因为那时候天下已经基本平定了,但同样也是因为李世民的身份已经不同了。

    杨渥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或许像将来北伐或者灭亡马殷的最后一战这种重大军事行动,还需要杨渥亲自出征,但如今不过是一次教训马殷的小规模行动,那就没必要让杨渥亲自出征了。

    更何况,若是杨渥每次都亲自领兵,那么他们这些大将还有多少立功的机会?

    李承嗣、周本二人如今可是都想着将自己的郡公升级为国公,自然要尽量多的立功才行。

    杨渥当然也明白他们的想法,在他们的一致反对下,最终还是打消了亲征的打算。

    “魏国公,你是枢密使,尽快拟定一份出兵方案来吧!这一次出兵教训马殷,至少也要夺取一到两州之地才行,孤准许动用三到四个军的兵力,一定要打好这一仗!”杨渥最终决定。

    至于领兵的将领,杨渥暂时却没有明说。

    这一次既然是出动三到四个军的大规模行动,而杨渥又不亲自领兵,那么就必然需要任命一个大都督。

    按照与杨渥作出的规定,如今吴国有资格担任大都督之位的只有张训、周本、王茂章和李承嗣这四人。

    不过张训如今年老多病,显然不适合上战场;剩下的王茂章、周本和李承嗣三人之中,杨渥暂时还没想好让谁领兵出征。

    “对了,这次对马殷的战事,可不要忘了虔州的卢光稠。必须派人去给卢光稠传令,让他也要派兵出征!既然投降了孤,怎么能让他一点力气都不出呢?”

    当初卢光稠上表依附吴国,杨渥在严可求的建议下最终同意了,不过却要求卢光稠或者谭全播亲自去广陵觐见。

    后来卢光稠和谭全播二人却以年老多病,难以行远路为理由,最终只派了卢光稠的儿子前来朝见。

    他这个理由倒也充足,让杨渥无话可说,最终只能认可了由他长子代替来觐见的请求。

    既然卢光稠和谭全播二人不来广陵,杨渥自然没必要将卢光稠的长子子扣押。

    一来没有多少用处,二来杨渥还指望将来卢光稠的几个儿子发生内乱,若是将他长子扣押了,将来说不定虔州就没有内乱了。

    不过这一次,杨渥再次下达命令要求虔州出兵,不知道二人又会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