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亲笔
几乎不及王道生语落,萧祎就急急张口,“既然如此,儿臣也请父皇下旨,让禁军统领前去一查,还儿臣清白。” 王道生的妻女,早被他转移,府邸之中怎么搜查的出来。 一旦查不出,便是王道生在诬陷构害他,那所有这一切,便再于他无干,至于陷害顾臻的幕后主使,查到最后,也唯有公孙牧了。 只是,谋划了这么久的事情,竟然只落个自保的结果,萧祎心头,到底意难平。 意难平却也只能压下,留得青山在,才会有柴烧。 心头沉沉吁一口气,萧祎捂着眼睛的手才从眼上挪开,去擦鼻子里还在汩汩不断流淌的鼻血。 皇上对萧祎的鼻血视而不见,抬手一摆,对着禁军统领到:“你带人去查,记着,不要大张旗鼓,只悄悄从他后门进去,到了府中,在大肆搜查。” 毕竟是皇子府邸,若是禁军大张旗鼓的查,丢的到底是皇家的颜面, 禁军统领得令,当即去执行。 就在他前脚离开,御书房的大门便又一次被内侍推开,探头询问,“陛下,兵部尚书求见。” 兵部尚书?萧祎心头顿时一凛,他的计划安排中,并无兵部尚书,所有的安排也只是他与公孙牧的私下计划,这个时候,他怎么来了。 一种不祥的预感萦绕而上,萧祎一颗心突突突跳起来。 随着皇上点头应允,御书房的木门被推开,兵部尚书身着朝服阔步行来,一进屋,看到屋里阵仗,登时眉宇一凛,心下暗暗嘀咕,怎么三殿下公孙牧和赤南侯府的顾玉青一起在啊,这是在做什么?难道公孙牧的女儿又闹到顾玉青跟前,被顾玉青来告御状了? 想着这个,兵部尚书不由心头泛出幸灾乐祸的笑声,稳步向前。 顾玉青却是一眼注意到跟在兵部尚书身后的人,低眉垂眼,微微躬身,脚下步子走的谨慎甚微,纹丝不乱,正是丰宁军需物资看守李德顺。 顾玉青朝李德顺看去的同时,萧祎一双眼睛也直直盯上去,心下越发泛起惶惶,李德顺,他怎么来了,他是何时从辽东折返到京的,消息不是说,距离他回京还要最少三日吗…… 萧祎心头疑问丛生间,兵部尚书几步行到皇上面前,跪地行礼问安,回禀道:“启禀陛下,这位是负责押解物资到辽东战场的李德顺,押解大队今日上午返回丰宁,李德顺受顾侯爷所托,携带一封顾侯爷的亲笔信,顾侯爷要他亲手交给陛下,他一回京,就寻到臣的府邸,臣当即带他过来。” 随着兵部尚书言落,与兵部尚书并肩而跪的李德顺当即磕头行礼,起身之后,从怀里取出一封用火漆封了封口的信封,双手举过头顶,道:“这是顾侯爷托臣交给陛下的亲笔信,因顾侯爷百般嘱咐此信重要,臣不敢耽搁分毫,一路日夜兼程回来。” 他说着话,内侍总管便已经从他手中将信封接过,递到皇上面前。 黑色的火漆封在信封口,封口处盖着顾臻的私章,一看便是写就之后就再没有被打开过。 挑开封口,皇上急急将信函取出细看,随着皇上读信,整个御书房静的落针可闻,而气氛,则因着皇上的面色变幻,愈加凝重,压得让人喘不上气。 萧祎一颗心砰砰砰的剧烈跳动,他就算是不用看,也能猜到那信函里写了什么,一定是顾臻在向父皇告状军需物资一事,只是不知,顾臻有没有向父皇说,他的怀疑对象是谁。 眉眼微敛,眼角余光却是不由的觑着皇上的面色,萧祎不住的暗暗深呼吸,逼着自己镇定。 退一万步讲,就算父皇真的查出了那军需物资一事,他也早就做好万全准备,将一切推到公孙牧身上,他自己,绝对半点责任没有。 如是自我安慰着,萧祎的气息才渐渐缓和下来。 就在萧祎刚刚透出一口气,定了心神准备抬眼再看皇上的时候,皇上面色阴沉如水,将手中信函愤怒的“啪”的一声拍在桌上,嘴角颤抖,道:“反了,反了,当真是反了!朕的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你瞧瞧你们,在后方,一个个的都做了什么!啊!都做了什么!” 低沉的怒吼声,声音不大,却是透着如同猛虎一样的逼人气势,登时屋内所有原本站着的人扑通跪下,所有跪着的人,迅速低头。整个御书房,升腾起一股地域一般的气息。 公孙牧心头还惦记着顾臻谋逆一事,深吸一口气,道:“陛下,顾臻所言,也未必皆是事实,毕竟,臣也收到了从战场传回来的信,究竟那边情形如何,陛下不要被顾臻花言巧语蒙蔽了,还是派个人去查一查更为妥帖。” 他言落,顾玉青挑眉朝公孙牧看过去,“公孙将军甚至都不知道我父亲的信里写着什么,就出此言?还是说,公孙将军已经猜到了信里的内容?” “顾臻写什么,老夫怎么知道,不过是提醒陛下,不要被乱臣贼子迷了眼睛。”对于顾玉青之言,公孙牧依旧是眼中带着鄙夷。 他女儿原本是相中萧煜的,就是因为顾玉青,他女儿才不得不选择萧祎,对此,公孙牧心头,对顾玉青是有所记恨的。 “乱臣贼子?将军莫非忘记了,就在方才,王道生还说是三殿下指使他构害我父亲呢!按着将军所言,就算是有乱臣贼子,也是三殿下。” “妇人议政,天下耻笑,我不想与你这内宅女子多言!”公孙牧被顾玉青说的有些面红,愤愤说道。 顾玉青闻言,眉角微动,不再怼他,毕竟,现在的目标还没有轮到公孙牧,等萧祎一事尘埃落定,接下来,才是公孙牧呢。 对于这些构害父亲的人,她虽恨不能将其挫骨扬灰,可这点耐心,还是有的! 不急,一个一个来! 听着顾玉青与公孙牧斗嘴,皇上只觉头痛,怒骂过后,对李德顺道:“你从辽东回来的时候,那里情形如何了?”